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
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

第214章 你孙女叫何名字?

现在范深几个去了军将大学堂,沐休时间比他的还少,四季小吃铺子的事情也只能由他多操些心了。

操心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应该的,毕竟这都是私产,多少都能进了他腰包,该上心就得多上些心才是。

铺子门前,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正乞求着讨要吃的。

授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就是手术治疗。

刚开始陈恪以此法治疗时得到了不少来自于卢文斌王康等御医的阻力,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医学院培养出来的那些专攻战伤治疗的医者在边军卫所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经这些医者的治疗,边军卫所的伤亡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降低,自然也就使得开刀动手术的治疗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陈恪走至门口,瞧着铺子中有张空桌,直接招呼道:“进来吃吧。”

老妇倒是挺拿心,连忙摆手道:“不了,不了...老身在这里吃了就成。”

陈恪开口,铺子的伙计随之上前,扶起老妇道:“我家伯爷都开口了,进了吃顺便也歇歇脚。”

能有个地方吃口热乎饭再歇歇脚,自是极为惬意的。

几个伙计热情相邀,老妇踌躇片刻,终于还是踏进了铺子。

进入铺子后,陈恪直接把老妇安排至了一处角落。

坐下后,几个伙计把之前给老妇拿出的吃食摆在了桌上。

陈恪坐于老妇旁边,把桌上的茶水倒上,放于老妇面前,道:“先喝些水,慢慢吃,不着急。”

瞅着老夫虽落魄,但无论手上脸上都不似他娘那般粗糙,看起来并不像是受过苦的人。

这样的人即便出门,怎么着都得有个陪同之人,不应是如此的落魄。

陈恪问道:“是来京城走亲戚的?可有需帮忙之处?”

现在他在京中也算有些脸面,老妇在京中若有个需要帮忙之处,他也是能帮上忙的。

或许是因这一餐的缘故,老妇吃的虽急,但对陈恪的询问依旧做了回答,边吃边道:“老身是来京中寻孙女的。”

这么大岁数了寻孙女,家里也没人陪同?

陈恪又问道:“孙女是在?”

既然已开口问了,自是得问清楚的。

陈恪才刚问出一句,老妇便放下筷子,抹起了眼泪,道:“老身孙女被刑部尚书开济掳去了府中。”

这又不是土匪,怎还用掳了?

陈恪眼中满是诧异,老妇随之道:“开济是老身媳妇的家兄。”

媳妇的家兄,那不就是孙女的舅舅吗?

外甥女到舅舅家,怎么着都不算掳吧?

陈恪更疑惑了,老妇回答的更具体了些,一五一十地道:“之前老妇家中略有几亩薄田,也有些积财,后来夫君和犬子相继离世,诺大的家中只剩下了老身媳妇孙女孤儿寡母的三人。

之后,开济便屡次遣人上门让媳妇改嫁,媳妇不似开济那般,自是不会留下老婆子和孙女走的,后来,那开济便带走了媳妇和老身孙女,没用多久便传来了媳妇病亡的消息。

紧接着,开济便说媳妇生前把家产给了他,把老身赶了出去,至于是何种情况,老身也不知晓,只有进京找孙女问个明白了,怎奈老身去了开济家几次,次次都被赶了出来。

在来京中路上,老身带出的些盘缠早就已经花光了,逗留于京中的这半月,老身也只能靠与人讨要些,有人看老身了可怜会给些,多数人会把老身直接赶走,在这之前,老身已有几日不曾吃过饭了。”

孤身一个老妇人独自来京中找孙女,遇到的困难肯定是不会少。

老妇口中那开济陈恪也听闻过些。

此人之前在前元就曾做过掌书记,后来在大明建国后,参加了明经考试,做了国子监助教,之后辞职归乡。

再之后,老朱知其有才,便招他回了京,先让他试做刑部尚书,没想到他数月间便把刑部的积案处理一空,如此干吏自是很得老朱赏识。

就连他现在住的拿出宅子,都是老朱赐的。

虽说老朱手下做官不好做,但只要能进了老朱的眼,老朱还是不吝赏赐的。

老妇把前因后果与陈恪说了些后,便又开始了狼吞虎咽。

能直接说出开济大名的,又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这么清楚的的,倒也不像是撒谎。

陈恪问道:“你那孙女叫何名字?”

老妇也没隐瞒,直接道:“闫玲儿。”

有名有姓这就好办了。

陈恪随之开口道:“你先跟我回家住着,我去给你打听。”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这老妇的困难并非一顿饭就能解决的。

既然已经碰上,那也不好袖手旁观。

一听如此,老妇更激动,黑兮兮又沾着油的手,一把抓过陈恪,道:“你能帮我找到玲儿?你若能把老身找到玲儿,老身一定当牛做马报答大恩大德。”

一说就是当牛做马的报答,难不成还真要让你当牛做马不成。

陈恪不置可否,道:“我只能说帮你打听一下,到底能否找到并不敢保证,你先跟我回家住着,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能否找到,那得看是否在开济那里,若不在他又到哪里去找人?

陈恪一直等着老妇吃完,之后便直接领着老妇回了家。

现在家中的住处也不少,给老妇安排的房间充裕的是。

领着老妇到了门口。

老妇在瞧到门头安乐伯府几个大字时,竟激动到直接在陈恪面前跪下,喊道:“安乐伯,你就是安乐伯,安乐伯的名声老身早就听闻了,玲儿就全凭安乐伯找了,只要能寻到玲儿...”

找到之后如何报答,那是之后的事情。

现在说这些不过都是空口白牙,关键是,是否能寻到闫玲儿那也不得而知。

陈恪拉起了老妇,道:“这样,我先喊你闫大娘了,你就先在此安心住着,我会帮你打听一下闫玲儿的情况,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陈恪领着老妇进了府,找了人帮着老妇洗漱换衣服,之后又介绍给了陈母。

家中突然你多了一个人,总得与陈母打声招呼。

陈母早年丧夫,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吃过不少苦,对老妇的遭遇感同身受。

经陈恪介绍后,陈母对老妇也颇为热情,招呼道:“到了这里就当是自己家,别客气,玲儿就让恪儿帮着你打探一下,别急。”

这个事情自是得慢慢来,当然不能客气。

况且,凡是参加这次选拔的医者,皆都知晓将来对他们的安排。

既然是要进医学院,那自然也就会把陈恪开刀治疗的方式放于首位。

一日,陈恪从医学院下值后便去了东城的四季小吃铺子。

这里之前有范深几个帮忙操持着,他也无需多上心。

那问题若他都解决不了,那就放出来大家一块解决。

医学院自打扫完毕的次日便开始正式授课了。

那些顽固不化,对此实在不愿接受之人,自是也不会参加这次的医者选拔,更不会进入医学院。

因而,医学院这次教授不会再有任何阻力,教授起来也相当容易。

一个医者的医术能得到提高,最后受益的还是病患。

反正能解决那就解决,解决不了也不能瞎解决。

毕竟医者做的是治病就救人之事,一旦失误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

一种病情放于不同病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情况,而不同医者对同一种病症又会有不同的解法。

把这些病症拿出来,相互之间探讨,也可提升自身医术。

谁能没有个难处,碰到这种情况,铺子多数都会施舍些。

当然,若那些有手有脚之人因懒得动,三番五次上门讨食的,陈恪也不会惯着,像这种人一律不会给一口吃的。

一切能有条不紊的进行,陈恪也能省些力气,每日按时往医学院跑上一趟。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帮忙解决一下。

开刀动手术之余,这些医者便会相互交流他们平日诊病所碰到的疑难杂症。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