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全能鉴宝师》
全能鉴宝师

第348章 山

一路上,没碰见什么人,就连平时看庙的老人,也不在。

从墙壁上,伸出半截的冒着轻烟的烟筒,可以判断出,有人来过,且生着了炉火,只不过,暂时离开了。

财神殿的门锁着,城隍庙的门锁着,到了最高处,无论是娘娘庙,还是祖师爷庙,都挂着锁。

且多是不利于庄稼生长的石山。

要不然,沈云峰爷爷,也不会一口气给自己三个儿子,取“移山、开山、破山”的大名。

到了沈云峰四叔,还有最小的两个姑姑出生以后,事情终于有了变化,沈家湾的周边环境,出现了明显好转。

这其中,以城隍庙的香火最为鼎盛。

沈云峰在认真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有跟这座无名山有关系的过往,徐婉舟在认真地听,虽然都是一些年少玩劣的事情,她觉得,自己能从沈云峰回忆时,嘴角时不时流露出的笑意中,发现他十多年前的影子。

说心里话,在所有徐婉舟爬过的山,看过的风景里,被沈云峰视若精神图腾的这座无名山,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座。

但就是这样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土山,却让徐婉舟的心里,莫名地又起了一层涟漪。

只是因为,这一次,她,跟沈云峰在一起,没有一个外人。

这对徐婉舟来说,就已经足够。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下山的路上,碰见了两位结伴而来看庙的老人。

看到沈开山的儿子,带着大城市来的姑娘来爬上,两位老人的心情都很好。

徐婉舟注意到,沈云峰在跟他们蹲在山坡上说话的时候,两位老人看沈云峰的眼神,很是真切,也很欣慰。

这几乎等于就是在告诉徐婉舟,沈云峰给他们这些老家伙,种下的印象,特别好。

下了山,回到家,饭菜已经做好,放在炉盘上热着。

吃过饭,徐婉舟抢着去厨房洗碗了,杨秀娟掏出脖子上带的翡翠项链,问沈云峰:“儿子,你给妈说实话,这个项链究竟是多少钱买的。”

沈云峰笑道:“这是我小老板买来送你的,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

沈开山瞅着老伴,吧嗒吧嗒用徐婉舟送的烟袋锅吸旱烟,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在对杨秀娟说,别问了。

杨秀娟终究是藏不住话的人,看一眼给自己不停使眼色的老伴,望着沈云峰说道:“儿子,你知道妈不懂这些,今天在你大伯家,你四婶看见了,说这个项链水绿水绿的,问我多少钱买的。”

“我就跟你几个婶婶说,是小峰老板送的,大概几千块钱吧。”

“但是,你知道你伯母是怎么说的吗?”

杨秀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看着爷俩继续说道:“她说,我戴的这条项链,比高峰给她买的那条,看着就上档次。”

沈开山撇撇嘴,说道:“怎么说也是儿子老板送的,怎么可能会是普通货呢。”

沈云峰挠挠头,笑了笑。

“正因为我知道不可能是普通货,才有些害怕呢,”杨秀娟有些紧张地望着沈云峰说道,“你知道,你高峰哥给你伯母买的翡翠项链多少钱吗?”

“五万八啊!”

杨秀娟神色有些泛白地对爷俩说道。

“你们想想,我戴的这条,比她那条五万八的还要好,那价格能低吗?”

“儿子啊,这么金贵的东西,妈可不敢戴。”

说着话,杨秀娟作势又要解下来,“你回去的时候,给你们老板还给,就说心意妈领了,东西万万不敢收。”

沈云峰知道老妈的脾气,如果让她取下来,再要戴上,可就难了。

就说道:“妈,你知道小徐送我爸这个烟袋锅多少钱吗?”

杨秀娟一边叫沈开山过来帮自己解项链,一边问沈云峰:“多少钱?”

沈云峰抿抿嘴唇,想了想,说道“不会少于这个数。”

他伸开右手五指,翻了翻。

杨秀娟大惊失色,沈开山则哈哈大笑。

“还有,那个玉扳指,价格只高不低。”

沈云峰有些发愁地看着杨秀娟,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东西人家送的,你们也用了,现在怎么还啊!

这种变化和好转,主要是指,交通便利了,地里的收成也一年年的富足起来,来钱的路子,也多了起来。

出现的这些变化和好转,能从沈云峰四叔和两个姑姑,他们兄妹三人的名字里,看出端倪。

沈云峰对于这座无名山的记忆,是从城隍庙开始的。而这,也是绝大多数沈家湾人相同的想法。

俩人顺着南边的路往上走,路上几乎没有什么积雪,只有在树下,或者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还依稀可见一片,或一小堆,已经凝结成冰晶状的雪花。

其中,属坐落在半山腰的城隍庙时间最久远,也最深入人心。

沈家湾多山。

虽然依旧躲不过“山”字命,但前面加一个“良”字,意思就跟三个哥哥截然不同了。

沈云峰四叔,就叫——沈良山。

沈云峰今天准备带徐婉舟去爬的那座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沈家湾人的精神圣殿。

再往上,便是娘娘庙和祖师爷庙,是近些年才修建的。

另外,还有一座财神殿,几乎跟城隍庙在一个水平线上,只不过,城隍庙在北,财神殿在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至于沈云峰的两个姑姑,因为是女孩子的缘故,天然地规避了一切跟“山”有关的字眼,所以,大姑姑叫林芝,二姑姑叫林奕。

只听俩人的名字,跟本就不会想到,这会是一个山野村夫起的。

并不是这些神邸的香火不盛,而是,今天不是上香还愿的日子,少有人来,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是初一、十五,或者某位神邸的寿诞日,几乎整个沈家湾人倾巢而出,扶老携幼,来上香许愿。甚至,就连周边乡镇,也有人驱车几十里赶来。

山,高不过三百余米,多土少石,自山脚开始,栽了很多槐树,间或有杨树、杏树,但很少。

就是这样一座放在任何多山的地方,丝毫不起眼的土山,从半山腰开始,修建了好几座庙观。

是不是,听起来,勇悍之气全无,取而代之的是平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