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第三百零一章 收买高手,前提呢?1更

这并非是萧何不如张良,而是因为张良不在乎了。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最后张良竟然跟着道家修道去了。

拥有着杰出的才能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却放弃了发挥自我才华的机会,去修炼缥缈的道。

这和刚才那个大义凛然的贤士,完全就不是同一个人啊。

莫非,这就是名仕风范?

看着着魔似的,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冯逍身上的孙子,张开地不由摇了摇头。

归根到底,还是张良自身的心理问题。

而如今,张开地还活着,家仇没有了。

唯独剩下的就是韩国灭亡的国恨了。

但张良毕竟只是韩国丞相张开地的孙子,本身既不是韩王,又不是韩国官员。

那么他对于秦朝的仇恨是有限度的,是可以化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冯逍愿意和他辩论的前提。

虽然面对着历史上的光辉,冯逍的心情也是非常的独特。

但是再杰出的人,还能越过始皇帝去?

面对始皇帝,冯逍都能冷静地以自身安全为要,更别说张良了。

如果一旦确定张良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那么冯逍绝对会无视一切因素,直接让他消失。

来自于现代的冯逍,虽然对于杀人这件事心有抵触,但一切都是在不威胁他的安全得前提下。

现代人连家族观念都无比淡薄,还能有多少大义存在。

如果不是心有几分愤青的本质,冯逍说不定穿越之后,立马就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存在了。

现实和小说不同,不是光凭畅想就能解决问题的。

所以受到后世观念冲击的现代人,光是融合到古代的生活,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什么大杀四方,那简直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更多的情况下,穿越者会出现寸步难行,或者被整个社会排除在外的情况。

别说什么,当你和别人不一样,那就不一样。

异类,从来都活不到最后的,社会不需要个性,只要求同类。

中国喊了多少年求同存异了,可是见过西方世界停止打压和歧视了吗?

古人都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么怎么去要求别人接纳我们?

只有绝对的实力,才会打破一切的隔膜和排斥。

所以,在没有实力的时候,最好还是隐藏自己的个性,老老实实地迎合大众的方式。

所以在这个皇权至高,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冯逍绝对不会脑残地,去讲究什么民主、平等、人权之类的虚伪主张。

因为民主、平等和人权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虚伪产物,反而阶级才是人类的本质。

想想一下,当世界所有人权力都平等是什么情况?

虽然景象很美好,但对于整个社会,乃至于人类而言,却是灾难的存在。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所有人都平等的话,听谁的?

别说投票之类的话。

如果什么都能用投票来解决的话,那么世界也不存在那么多纷争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前世英格兰脱欧的事情。

很简单的一个利益分割问题,然后投票,不停地投票,硬生生拖得全世界都乏味了还没解决。

为什么呢?

因为投票出来的结果,总有某一方不满意。

既然有一方不满意,那一开始就干脆商议好了,商量出一个双方都接受的结果出来。

但就是为了嘴上的民主,虚伪的喊着投票。

等到投票结果出来了,结果利益划分不均衡,然后单方面撕毁协议。

何必呢,牌坊立起来了,却用**的方式做事。

最终弄得里外不是人。

所以,看似最为公平的投票方式,其实并没有多么的公平,关键还缺少一锤定音的果断。

所以,强大的罗马之后,整个欧洲就再也没有统一过。

然后政权相争的结果,让宗教捡了个便宜,让欧洲陷入长达千年的黑暗时期。

反观华夏,虽然也有战争发生,但大多都是王朝更替,更多的时候,百姓还是能享受一个太平的天下。

无数事实证明,历史的纵向比较是最为白痴的行为。

所以在面对张良这个大才的时候,冯逍第一时间不是用崇拜的眼光去看待,而是用厉害去分析。

在确定张良对大秦没有根本性威胁之后,冯逍才去尝试着拉拢对方。

往日里还认为自己这个孙子非常优秀,但今天这番进退失据的表现,才体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稚嫩。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以往沉浸在仇恨之中,无法自拔的张良,有些太过阴沉。

富贵于他,如浮云一般。

而因为心有追求,和张良同一水平的萧何,就看不破功名利禄。

如果没有秦末的大乱,刘邦的崛起;如果秦朝再多坚持几年,张良甚至说不定都能走火入魔,陷入执念而毁灭了自己的人生。

哪怕是沉稳如张良,也被冯逍这百变的风格,差点闪断了小腰。

反倒是今天这番一惊一乍的形象,才有了年轻人最该拥有的朝气和活力。

原本的历史上,张良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完全为了仇恨而活。

但哪怕有着富裕、稳定的生活,张良依然沉浸在复仇的执念当中不可自拔。

最起码,一个生活当中只存在于复仇的人,是没有光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刘邦大肆分封天下的时候,本能封王的张良,却果断婉拒了刘邦的“好意”。

因为张良看淡了一切,随着秦朝的覆灭,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东西了。

能够数年如一日谋划着刺杀始皇帝,没有一定的财力和人脉,那简直就是玩笑。

所以,起码就张良的前半生而言,他的家族应该还算是颇具实力。

如果不是看淡了一切的情况下,张良如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别说什么因为刘邦的猜忌,以张良的政治智慧,哪怕有着刘邦的猜忌,在朝堂上保存自身,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甚至为了复仇,他连自己弟弟的葬礼都是草草了事。

可以说,复仇这项大业,几乎成为了张良前半生的生存支柱。

和那些六国覆灭后,生活都无法维持六国贵族不同,张良的家业还是非常富裕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