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唐之最强酒楼

第517章 杀猴儆鸡?

当真是狂妄。

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侯爷就能这般目中无人吗?

“雀仙侯,难道认为看一个老道士念经比听在下说话还有趣些吗?”

良才?

房玄龄几人都是惊愕了一下,这语气,怎么听得形容杨轩,感觉怪怪的呢?

杨轩瞟了他一眼,没有搭理,平静的看着前方不断念经的老道士,老道士是个凡人。

“是极是极,喜好歪门邪道,不喜治国民生,李公子刚刚称赞他为少年英才,这话,恐怕是有误了。”

后面的两个狗腿子见杨轩不搭理,顿时互望一眼,一唱一和的讥讽起来。

说的还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瞬间就把李怀光捧成了关心天下大事的青年有为之人。

而把杨轩说成是有名无实,喜好歪门邪道之人。

这边的说话,自然引起了周边大部分人的关注,毕竟一个是雀仙侯一行人,一个是赵郡李氏最年轻的主事人。

两人的对话,定是有着什么诸多的大场面。

谁知在刚开始就直接尬场了。

远处,正指挥着入土事宜的王琼看到王勃是身子一倾,就想要去插手解围。

一把拉住了他。

“大爷爷?”

王勃顿住,回头疑惑道。

之前大爷爷和杨轩等人说的三大憾事,他也是听到了的,肯定了他们王家是站在朝廷一方。

但谁知自己正准备去帮忙解围,大爷爷怎么反而阻止自己的行动了?

不会是大爷爷也想着左右逢源,不得罪人吧?

但他年纪虽小,却也知这世间哪里有这样的好事,有时候不站好队,两方都得得罪,典型是吃力不讨好。

王琼看出了这堂孙目光中的意思,摇摇头,努嘴示意好好看着。

如果杨轩连这点小困难都解决不了,那也不值得通弟生前那般的重视了。

何况左边是九皇子李治,右边有房玄龄守着,这其中无论谁,都足够李家喝一壶的。

这李怀光,还是太年轻了啊。

年轻人聪明是好事,但聪明过头了,就是祸事,也不知李老头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这样的大事委派给一个毛头小子。

即使是历练,也要看时机啊。

这次,恐怕是要给赵郡李家招祸事了,不过虽然同为顶级世家,两家甚至还有着姻亲,但王琼却没有出手提携指点的意思。

以前无论是什么事,七大世家都是一个鼻孔出气,共渡难关,但这次,却是从大唐立国以来,便有了隐隐的裂痕。

首先是陇西李,皇帝是本家的子弟,只要不是侵害本家的利益,对于朝廷可谓是马首是瞻。

这样的情况,自然早就使得其它几家不满。

但看在对方时不时给他们传送消息的份上,还是正常的接纳,起码明面上还是一条战线上的。

其次,便是科举的兴起。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若是不把科举这股星星之火扑灭,迟早会把他们这些世家烧的一干二净。

以前,在有机会扑灭的时候,陇西李摇摆不定,朝堂上又没有强力代表他们几家发言的高官。

所以是拖了再拖。

现在轩纸的出现,朝廷对科举的改革,以及毋庸置疑的推行,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寒门的兴起,世家陨落的兆头。

所以心中都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有的,就是如郑家般,趁着时代的浪潮,顺风而下,可以安安稳稳的渡过这个风浪期。

另外的,自然就是想逆流而上,凭着大势,彻底把这股风潮给扑灭。

仍是想王朝更替,世家不断。

保持高高在上的超然地位。

有了不同的选择,心自然就不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与其平白无故的让人产生敌意,还不如跟在大势的下面,朝廷吃肉,他们喝汤,岂不美哉?

即使拔不了赵郡李氏的根基,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田地奴仆等,自然都会有着削弱。

而填补这些被削弱的,不就是他们这些剩下的大世家吗?

这样的好事,人老成精的王琼岂会不愿意干?

李治怒目而视,威严顿生,呵斥道:“李怀光,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在雀仙侯面前放肆,还不给本宫退下?”

房玄龄也是眯着眼睛,审视着这个最近声名鹊起的李氏子,不明大势,度量狭隘,偏偏又傲的鼻孔朝天。

心中考虑着,杨轩的提议虽然有些惊骇,但是不是确实该杀一只大一点的猴子。

让其它的小鸡知道一下厉害?

这他是能确定的,但就在老道士不断念着道家的超渡经文的时候,却是有着一股股波动在附近产生。

其上包含着大慈悲,大愿力。

毕竟自己现在就是世人眼中的仙神,又岂会真的去信仰佛陀或者道真?

李怀光见杨轩对于自己的问话不理睬,当即脸上就有着愠色,自己好心过来结交,对方却这般不识抬举。

百姓也不是不能发挥,却是效果甚小。

少年英雄?

有着净化人心,心宁神静的效果,这股波动,在凡间的产生只是刹那,却是瞬间便消失在冥冥虚空中。

以杨轩的猜测,可能是传递到另一个层面去了,或者直接就是传说中的地府。

这是杨轩目前不可想象的,然后才有着只要诚心咏颂,就会有种种神奇效果出现的原因?

杨轩那次也亲自上阵尝试一下,很可惜,他发现自己明明能全部理解经文的意思。

但效果,额,怎么说呢。

他的效果,其实就是毫无效果,比百姓的还不如,对于这事,杨轩只想到了一个原因:可能是他的心不够诚。

经文,或者说是法咒,无论是佛还是道,都有着种种神奇的效果,就像是直接施法般。

这种能力,引得他非常好奇,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亲眼见到了,是世界规则的问题?还是当初写下这些经文的大能,一字一句,都写在了世界法则上面?

李怀光强忍着怒气,明朝暗讽道。

“就是,一个老道士念经,有什么可听的啊?李公子过来欲与雀仙侯谈论天下大事,却被这般轻视,恐怕这雀仙侯,也不过如此吧。”

自从发现佛道经文有着修士般的效果后,杨轩自然找着人实验了一下。

发现对佛道两脉越是心诚的人,念诵经文的效果越大,也就是说和尚和道士比普通百姓更加能够发挥其中的威力。

毕竟这经文是念给死人听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