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第382章 剿抚并用

不过,李子霄在徐州大力推行‘土改’,可是杀了不少人,被李母视为大大的不吉利,只得将婚期往后拖延。

对此,李子霄也很无奈。

倒是这次,林永年在扬州得知,李子霄在徐州推行的‘土改’政策后,极为赞赏,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拜托大家订阅支持一下啊!】

从十月秋末开始,徐州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行动。

邱广明全力主持,好在徐州一整套官员班子,还保留的比较完整,才得以让徐州的‘土改’顺利进行。

对于这样的人,谈判只是浪费功夫而已,再说李子霄可真没时间和他们打太极。

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徐州彻底掌控在手,否则年后一旦他对外用兵,根本就没机会再进行土改了。

如果他领兵在外作战,徐州还在进行土改,那他的后院随时都可能起火。

土改的顺利完成,不仅让徐州百姓过了一个好年,就连李子霄也过了一个好年。

时间跨过崇祯十二年(1639),来到了崇祯十三年(164o)。

新年之后,李子霄再次下达命令,在徐州各村镇组建民兵队,负责维持村镇的日常秩序,并且要时常进行操练。

民兵制度,李子霄一早在永城县时,就已经实行了。

这些民兵其实就是李子霄为白龙军招募兵员,而准备的预备役。

这些民兵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操练,平日里还能维持村镇秩序,辅助官府缉拿盗贼等。

而李子霄付出的只是极其少的钱粮而已,一旦等到白龙军要扩编了,这些身家清白的民兵,就是最好的兵源。

所以,在徐州各村镇组建起民兵队,也是成了李子霄新年之后,第一项命令。

在李子霄的计划中,未来他手下的队伍,主要分为三线。

第一线当然就是,以白龙军为的野战军,他们主要是对外战争的。

第二线,就是当初将大明卫所官兵整顿后,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而组成的队伍,李子霄叫他们为‘城防军’。

城防军,主要的职责就是守城,维持城市秩序,剿灭境内匪寇,担任白龙军的后勤保障等任务。

至于第三线,就是各村镇的民兵了。

现在徐州百姓在经过土改之后,对于徐州府衙那是绝对的支持。

这项民兵组建的命令下达之后,李岩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徐州各县上百个村镇,组建了各自的民兵队。

李子霄规定,民兵队可以装备简易的刀枪盾箭,暂时不会让他们装备火器。

或许等李子霄将燧枪大规模装备白龙军后,他会考虑让民兵队也装备少量的鸟铳,当然肯定是火绳枪了。

而过年之后,李子霄也将铁平良在白虎寨的兵工作坊,全部搬迁到了徐州城西的新兵工厂中。

这处兵工厂修建的规模更大,人员也更多了,李子霄这段时间可没少在徐州,淮安和扬州等地招募铁匠等人才。

而经过近半年的加班生产,兵工作坊产出的燧枪,已经全部装备白龙军的鸟铳手,使得白龙军基本完成了换装。

而白龙军淘汰下来的那些火绳枪,一方面交给城防军使用,还有一部分出售给其他地区的明军。

可以说,经过这一个冬天后,随着土改的完成,民兵制度的推行,此时的徐州完全被李子霄所掌控。

此时,就算有人想对付李子霄,徐州的百姓都不会答应,因为一旦李子霄倒了,他们手里的田地可就保不住了。

李子霄已经完成,将徐州打造出自己坚固大本营的第一步。

至于淮安和扬州,李子霄暂时还没顾上。

不过,徐州土改的消息,传到两州府之后,无数百姓翘以待,希望李子霄可以将‘土改’带到他们那里去。

反倒是两州府的那些地主大户们,一个个焦虑不安,动各种关系,阻止李子霄在他们那里进行‘土改’。

李子霄不急,他在等时机,等到过个半年一年的,等到徐州百姓将他们土改之后,过上的好日子传到淮安和扬州。

到那时候,才是李子霄真正入主两府的机会,他需要一个酵的时间。

新年之后,李子霄对于西面张献忠和李自成两股乱军的消息,更加关注了,因为他有预感,他出兵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果不其然,李子霄是二月末,等到了一个人的到来,正是此时刚刚被崇祯任命为六省总理的卢象升。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原本在去年就应该战死的卢象升,此时偏偏活的好好的,而且更加得到崇祯的器重。

去年张献忠再度造反,李自成也从商洛山中杀出,刚刚平静的中原大地,再起烽火。

结果,张献忠刚刚再度造反,朝廷派兵平叛,结果在房县被张献忠伏击,大败,影响极其恶劣。

崇祯下旨,革除六省剿匪总理熊文灿官职,差锦衣卫押解进京。

湖广巡抚方孔炤革职,由湖北参议、分守下江防道袁继咸接任。

郧员巡抚戴东旻革职,由原吏部尚书李长庚接任,河南巡抚李仙风革职,由原山西按察副使李树初接任。

河南总兵张学任革职,陈洪范调任河南总兵官。而熊文灿被革职逮捕后,由卢象升接任六省剿匪总理。

左良玉则被以轻进贬三秩,但仍允戴罪视事,并授湖广总兵官。

受这次房县之败影响,大批官员和将领被贬官免职,同时也有大批的官员,得到升任甚至重启。

而且,崇祯甚至命令杨嗣昌南下坐镇襄阳,负责指挥官兵,对张献忠的围剿。

此时,在崇祯眼中,张献忠这股乱军的威胁,远远大过李自成,此时的李自成刚刚从商洛山中杀出来,名头不显。

闹腾的也远没有张献忠动静大,所以朝廷将围剿的重点,放在了张献忠身上。

但是,卢象升却早就看出来,河南西部巨大的危机。

河南身处中原腹地,人口众多,前年河南西部就遭遇过乱军‘光顾’,让那里变得一团糟。

随着这两年灾荒的持续从,从陕西涌入河南的流民,是越来越多,那里的气氛太适合乱军的生长了。

一旦让李自成窜入河南,后果不可设想。

卢象升名为六省剿匪总督,但南面对张献忠的围剿,此时是杨嗣昌在负责,卢象升知道自己现在过去,反而会引起杨嗣昌的不满。

所以,卢象升索性就将张献忠的围剿,完全交给杨嗣昌,而他将目光盯着了李自成这支乱军的身上。

可惜,卢象升的天雄军经过去年那一战,到现在还没恢复,而且天雄军需要放在北面,警惕鞑子的动静。

而中原地区,大部分可用之兵,此时都被杨嗣昌调走了,卢象升唯一想起的,一支可用兵马,就是徐州李子霄手上的人马了。

“卢大人,没想到你竟然亲自来了。”李子霄看着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的卢象,客气的问道。

“我本来就是要去开封的,索性先来你这里看一看,你这半年在徐州闹腾的够厉害的,你可不知道朝堂上,以为你的事已经闹了好几个月了。”

卢象升笑着对李子霄说道。

李子霄当然知道卢象升指的是什么事了,还不是他在徐州弄土改的事情,在朝堂上已经不知被人弹劾多少次了。

“呵呵,是动了一些人的利益,让他们坐不住了吧。”李子霄冷笑道。

“哈哈,放心,圣上已经把这件事压下去了,或许圣上对你的做法是支持的,可惜圣上现在太不容易了,哎!”

说着,卢象升叹息一声。

李子霄心道:崇祯当然不易了,被一群只顾自家利益,丝毫不管国家存亡的‘忠良之臣’包围在皇宫里,他想做什么,估计都做不了。

李子霄将卢象升迎进,自己的都指挥使衙门,说道:“还得恭喜大人就任六省剿匪总督。”

这个时候的卢象升,可是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六省军务的剿匪统帅,足以用位高权重形容。

卢象升脸色很平静,“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有何好恭喜的。

看看朝廷这几年的剿匪总督总理们,不论是五省总督陈奇瑜、洪承畴,还是六省总理熊文灿,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

李子霄心道:你丫的知足吧,本来你说的这些名字里面,就有你的一份,要不是老子,你下场也好不了的。

“子乾,关于剿匪,你有何建议?”卢象升开门见山的问道。

面对卢象升的询问,李子霄心中早有答案。

“回禀大人,下官以为,朝廷剿匪剿了这么多年,却始终不能完全平定匪患。

并非因为贼匪有多强悍,实因贼匪就如星星之火,根本扑来不及,随时都能死灰复燃,再成燎原之势。

因此,关键还是得剿抚并用。”

“剿抚并用。”

听到李子霄的回答,卢象升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有些失望。

实在是‘剿抚并用’这四个字,说的太笼统了,朝堂中不知道多少大臣们都这样提过。

这些年来,朝廷中负责剿匪的重臣,从杨鹤到熊文灿,提出剿抚的人太多了,甚至其中力主抚的杨鹤和熊文灿,都没好下场。

“当然,剿匪并用,先得剿,然后再抚,恩威并济。并且,抚也得要有手段。

比如,每剿灭一贼,得将乱贼区分开来,那些为祸多年的贼,自然不能轻饶。

就算是要抚,也必须把他们的兵马给拆分,兵将分离,否则等他们休养生息,兵强马壮之后,他们便会随便造反。

此时的张贼,就是这种情况,当初熊总督一开始就错了。

而且必须得是先打服了再抚,尤其是不能让乱贼一失势,立马就投降,朝廷还真答应,得彻底掌握了主动权后,才能抚。”

事实上,这些年朝廷打服的贼匪并不少,不少被打服后投降的贼将,也有好多从此死心为朝廷卖命的。

其中,不乏许多都曾是贼匪中,有名的脑头目。

这些人后来哪怕清军入关后,表现的都比那些大明官兵强得多,一直在与清兵作战。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址:m.

除了少数罪大恶极,贪污太过严重的官员,被当做典型抄家入狱,其他官员并没有收到牵连。

这也正是李子霄所希望看到的,大明留下的官僚系统,此时正好被李子霄暂时利用。

也就说,徐州的土地完全没有到饱和的程度,大片荒地还没被开出来,李子霄就是要刺激百姓的积极性。

原本李子霄的母亲与林家商议好,希望将李子霄和林婉儿的婚事,在过年前办了。

而剩余的田地,徐州府衙便以‘出租’的形式,交由那些大户管理,每五年续一次合同。

382剿抚并用

否则要是让李子霄此时重新组建官府,先不说人才从哪里找,就算等组建完成,估计也得半年过去了。

但这个时候,对于李子霄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对于这种顽固不化的,白龙军的兵法半日之内便可抵达。

同时,李子霄让邱广明下令,鼓励徐州各县百姓开荒,但凡百姓自己开出的荒地,全部归属百姓自家所有。

要知道,此时徐州境内不过几十万人,田地也不过一万两千亩,要知道后世徐州,可是足有四万多亩可用耕地的。

而这个时代的徐州地区,黄河还未改道,经此而过,灌溉了大片土地,按说肥沃的土地应该更多才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州周边的土改最先完成,接着便是朝徐州之外的县城推行。

但即便是如此,‘土改’的进程,依旧收到了不少的阻碍,不少地方地主老财依旧不肯放弃他们手里的土地。

但他对于李子霄如此凌厉霸道的手段,却不太认同,认为李子霄太过残暴,这是儒生的一贯尿性。

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忘记了他们敌人是一群唯利是图,不肯随便放弃一丝一毫利益的吝啬鬼。

在连续剿灭了四五家,各县顽固不化的老古董后,徐州境内再也没人敢抗拒‘土改’了。

时间到了十二月末,经过两个多月的忙碌,徐州大部分地区的土改,基本上已经完成,每家每户百姓都分到了一定数量的土地。

他一心将精力,全都放到了白龙军的壮大上,对于地方政务全部交给钱广元和邱广明去主持。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