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04章 半截英雄 执迷不悟谋改制 死到临头犹痴迷

辞去旧岁,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

已经到了地皇四年(公元23年)的二月,新王朝皇帝王莽,依然沉浸在佳节的快乐之中,依然在尽情地享受着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

为了显示自己的镇定自若,英明睿智,充满自信,显示自己的自命不凡,王莽特别把白了的头发染黑,表明自己还是一个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皇帝。

(王磐)-明代散曲家

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

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

闻听太史的禀报,王莽越发是龙颜大喜,信心百倍。

王莽特别颁布旨意,下令将太史推算出来的成果,向天下公布,用来自欺欺人,安慰自己,蒙骗天下黎民百姓。

王莽身边侍候的一个郎官,又递上报告,说要想天下太平,必须重新确立“天下之母”。

郎官的意思,不过是顺从王莽的心意,希望王莽重新确立一个皇后,以谋取自己,倡言立后的功勋。

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这一个郎官,还引经据典地对王莽说道:

“陛下啊:

当初轩辕黄帝,就是因为娶了一百二十个妃子,而最终成了神仙的。”

郎官的建议,果然摸准了王莽的心思,王莽欣然接受,立即下旨执行。

王莽不顾各地平叛战场的窘境,就像一只蠢蠢欲动的种猪那样,春心荡漾起来。他迫不及待地下旨,广征淑女,充实后宫。

不久,王莽选立杜陵人(西安市南)史谌的女儿,做自己的皇后。

王莽不顾军费紧张,百官俸禄无着的态势,下旨以黄金三万斤,还有无数的珍珠宝贝,车马奴婢作为聘礼,前去迎娶史谌的女儿。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王莽还大肆遴选嫔妃,总计共选有一百二十人。计有:

三位夫人,位比公爵;九位嫔妃,位比列卿;二十七位世妇,位比大夫;八十一位御妻,位比子爵。

为了表示自己的皇恩浩荡,王莽下旨,赦免天下囚犯,下令盗贼,自行解散,过往不咎。

王莽命令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等,统率精兵十余万,讨伐青州,徐州的赤眉盗匪;着令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领拼凑的郡县军队和临时招募的部队,继续讨伐前队郡(南阳郡),以刘縯为首的绿林军盗匪。

王莽还下旨,对天下叛民发出了强烈的威胁:

“天下乱民,忤逆反贼:

朕再次奉劝你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不要自绝于朕!朕早已经为你们指明了生路,给予了你们改过自新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等依然执迷不悟,拒绝解散,不想放下屠刀,妄想继续顽抗到底,那么天兵到时,你们定会一败涂地,玉石皆焚,后悔莫及。

朕不是威胁你们,你们不要将朕的善意,看作是软弱可欺。

朕将很快派出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的百万大军,来将你等悖逆皇天的盗贼剿除殆尽。”

然而不久,各地讨伐的官军,都告失利。

北方前线,讨伐青州、徐州一带乱民的官军,就被赤眉军部众击败了。

在南方前线,讨伐绿林军的前队郡大夫(南阳郡太守)甄阜、属正梁丘赐,也失败被杀了。

告急文书,如雪片般地飘进常安的皇宫里,王莽这才更加惊慌失措,心生怯意起来。

但王莽还是拼命地安慰自己,暗自希望,这些消息都不是真的。

但祸不单行,厄运很快又在新王朝的头上再次降临了。

王莽的股肱重臣,新王朝名将,纳言(总参议长)大将军严尤,秩宗(皇族事务部长)大将军陈茂率领的郡县大军,也被绿林军击溃了。

接二连三的不幸消息,迅速地传遍了京师常安的每个角落。

长安居民开始惶惶不安起来,都在暗自准备退路;王莽也更加恐惧不安,手足无措,急得在皇宫团团转。

王莽这时更加清醒和明白过来了。王莽开始意识到,起兵的豪强,如刘縯兄弟等人,才是新王朝真正的强大敌人,也才是新王朝最大的心腹之患。

刘縯兄弟等豪强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夺取王莽的皇位,恢复汉家的天下,重新拥立刘氏为帝。

赤眉军,及其他各地的难民造反,也许不过是一些疥癣之疾,是为了自己温饱,抢掠粮食财富而已。

那些饥民和难民叛乱,只不过是为了维持他们暂时的生命,而作的苟延残喘,垂死挣扎之举。

终于弄清了哪些是最紧迫、最重要的平叛大事以后,王莽很迅速地做出了反应。

王莽迅速下旨,把朝廷镇压的重点,官军剿灭的主要目标,全部转移到前队郡(南阳郡)来,决定集中官军的优势兵力,着力剿灭以刘縯为首的绿林汉军。

王莽立即下旨,悬赏重金,捉拿贼酋刘縯,务必要将南阳汉军斩尽杀绝。

王莽发布圣旨,命令全国各地,张贴榜文,捉拿刘縯等贼酋道:

“布告天下:

新室军民人等,请认真聆听朕的旨意。

如能斩杀或者捉拿叛贼刘縯者,朕将封他为五万户的侯爵,并赏赐黄金十万斤,位列上公。

着令长安官署,及天下所有的乡亭,都需悬挂刘縯恶贼的画像,同朕一样,每天早上用箭射之,以厌胜这个祸国殃民的盗贼。

斩杀或者捉拿其他叛逆首领,以等差赏赐。钦此!”

实际上,新王朝君臣,起初还抱着一些侥幸心理,认为官府官军的力量强大,自己的江山永固,固若金汤,各地叛贼不过是小菜一碟,很容易剿灭。

得知绿林军建立了更始汉朝廷,附者益众,反叛的势力更加猖獗以后,王莽才开始着急忧心起来。

王莽一方面声色俱厉地责怪各级讨贼官员们的无能。另一方面,王莽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打出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决心孤注一掷,集中朝廷所有的优势兵力,立即前去,扑灭刚刚建立的玄汉王朝。

然而,王莽生性多疑,并不信任除皇室王姓以外的大臣和将领。

事到临头,王莽只好紧急召见王氏宗室的心腹子弟,他的堂弟大司空隆新公王邑,以及大司徒王寻等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前来王路堂,商议军情。

王莽命令他们,立即使邑巡县,得专封赏,乘坐朝廷驿马车,大发郡国之兵,扫平南阳刘縯的变乱。

王莽任命的这个指挥南方官军,扫平南阳刘縯的变乱的主将,是大司空王邑与大司徒王寻。

大司空王邑,是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之子,是王莽手下最主要、最得力的军事将领之一。

当初,王邑作为虎牙将军,曾率领中央军,镇压安众侯刘崇、东郡太守瞿义等大汉宗室势力的反叛行动,为王莽建立新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当王莽接到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战败的噩耗,得知更始汉朝廷建立的消息以后,就心急火燎地,急于派遣亲信将领,率领官军,前去扑灭绿林军主力。

王莽把消灭南阳更始汉朝廷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司空王邑,与大司徒王寻,这两个宗室亲贵的身上。

王莽迅速下旨,任命新朝二公,即大司空(最高监察长)王邑和大司徒(宰相)王寻,担任中央军的统帅,打算直扑宛城,一举破敌,剿灭新兴的玄汉王朝。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手到擒来,王莽还下旨征召,精通兵法的才士六十三家,以及足智多谋的数百策士,充任大军参赞。

王莽还下旨,任命巨人巨毋霸,担任讨逆军的营区垒尉(卫戍司令)。

王莽命令营区垒尉巨毋霸,携带大量的凶禽猛兽老虎、豹子、犀牛、大象之类,助长大军的威势。

王莽还命令各郡、各州精兵,在州牧、郡守的亲自率领下,与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在洛阳回师,一道南下,剿灭南阳更始汉军。

得到王莽的旨意以后,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不敢怠慢,马上紧急调兵遣将起来。

那时,大司徒王寻,已经按照王莽旨意,提前时间到了洛阳,开始招兵买马,做着准备。

大司空王邑,到达东都洛阳以后,中央军官军,已经在东都洛阳,集结,计有全副武装、身着镗甲的精锐将士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大军。

其余还没有及时到达的郡县地方部队,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就按照皇帝旨意,下令他们,仍然先在洛阳聚集汇合以后,再跟随讨伐中央军的路线,各自率军,向南方的荆州、南阳一带挺进。

新莽官军征讨南阳汉军的大军一出动,可谓声势浩大,天下骚然。

路途之上,到处都是官军的旗帜狂舞。

官军辎重如云,人马喧天,几十万大军,在千里路途之上,前后相连,络绎不绝,气势显赫无比,沿路小股起事义军,纷纷落荒而逃,无人敢掠虎须。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亲自率领中央军主力,向南阳开拔。

官军并没有遭遇沿途义军的骚扰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抵达了颍川郡(河南省禹县)。

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的中央军主力,与退保颍川郡的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的官军残兵兵团,在颍川郡顺利会师。

见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到来,退保颍川郡的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急忙前往官军大营,拜见主将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

和军以后,奉命讨伐南阳汉军的新王朝官军的声势,更加强大骇人。

南阳更始汉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

川源入四顾,盘互多冈陵。

城颓削悬崖,草深恶鸱鸣。

但上天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新王朝君臣越到灭亡关头,越是疯狂无度。

令人意外的是,京师长安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新莽朝廷的文武官员们,似乎看不见这些危机,他们依然在垂死挣扎,拼命地粉饰着太平;京城常安各处,都是一片欢乐之景,充满着节日的欢庆气氛。

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

昆阳怀古

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

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

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

只应怀古士,千古怆馀情。

实际上,就在地皇三年(公元22年)的岁末之时,新王朝全国各地的饥民、流民举义,早已是此起彼伏,星火燎原之势,已经无法遏制。

那时,新王朝君臣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种局势失控,日落西山的预感。

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

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

那时,太史秉承皇帝的旨意,推算出新王朝的气数,居然有三万六千岁历纪。

如果每六岁一改元,那么新王朝的历数将千秋万代,绵绵不绝;而且,王莽自己称尊,可如轩辕黄帝般地白日升天,诳耀百姓,销解盗贼。

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

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

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