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50章 复汉室贤士设谋 为大局刘秀结盟

如此,则大功告成,平定王郎,也不在话下。”

刘秀大喜,拍板说道:

“仲华将军,公孙主簿的建议很好,我们应该立即实施,不可延误。

刘秀急忙下令,召集将军邓禹、主簿冯异以及任光、邳彤、刘植、耿纯等将领部属对策商议。

将领部属们很快到齐,大司马刘秀率先开言道:

“诸君:

刘秀见刘植答应,非常高兴,赞扬道:

“骁骑将军,能言善辩,深明大义,刘秀非常赞赏。

请将军以同宗的名义,前去真定,说服真定王,希望真定王顺应天心民意,拥护大汉王朝,建立不朽功业。”

骁骑将军刘植知道事情紧急,立即马不停蹄地出发,前往真定。

骁骑将军刘植果然不负众望,说服刘杨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不久,刘植很快就回到了和成郡,带回了前真定王刘扬的回音。

骁骑将军刘植十分兴奋,回到司马大营,就兴高采烈地向刘秀汇报说道:

“大喜啊,主公!大喜!

真定王殿下,对大司马主公你的才干谋略,卓越贡献,以及你个人的人格魅力,都非常钦佩。

真定王殿下已经爽快地答应,愿意主动归附大汉,协助大司马大人完成抚巡河北、复兴汉室的大业。

但是,真定王殿下,自视甚高,却不太愿意,做大司马属下一个普通的部属,而是希望,与大司马主公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

刘秀对骁骑将军刘植的回话有些不解,急忙问骁骑将军刘植道:

“骁骑将军:

真定王殿下想与本司马的关系,更进一步,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刘秀心里有些不解,疑惑不安,敬请骁骑将军赐予教诲。”

“主公啊,你知道吗?真定王殿下,想与司马主公的关系,更进一步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够与大司马主公你联姻啊?

司马主公,你说这件事情,两全其美,不是大喜之事吗?”骁骑将军刘植,直率地对刘秀言道。

“联姻,联什么姻啊?”听见联姻,刘秀大为惊愕,不明所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刘秀也不知道,骁骑将军刘植所说的这联姻,究竟是从何处联起。

惊讶之余,刘秀急忙询问骁骑将军刘植道:

“骁骑将军啊:

你大概也听说了,我刚刚与丽华在宛城成亲不久,才不过几个月的光景,根本就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联姻何之事,从何谈起啊?

而我的小妹伯姬,虽然待字闺中,还未出嫁,可是与西平王李通兄弟,早就已经有了婚姻之约。我们舂陵家族,一诺千金,怎么可能违背与李家的诺言,轻易背弃呢?

李通诸兄弟,与我和大哥伯升一道举义,是我们最亲密的战友,可谓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我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私利,毁约背盟呢?

伯升大哥的两个孩子,章儿、兴儿,都还年纪幼小,未到娶妻成家的年纪。”

骁骑将军刘植,突然抬起了头,带着一点狡黠的微笑,对刘秀说道:

“司马主公啊:

伯姬虽然美丽,但真定王也不会横刀夺爱,章儿、兴儿,都还年纪幼小,真定王也没有合适的女儿。

真定王殿下要求联姻的,并不是一般之人。说实话,一般人的身份,还真配不上高贵的真定王殿下呢!

不瞒司马主公,真定王殿下要求联姻的,就是司马主公你本人啊!

事情是这样的,请司马主公,听末将细细为主公道来。

真定王殿下有一个亲外甥女,是真定王殿下的亲姐姐郭主的女儿,闺名叫做郭圣通。真定王殿下只有儿子,还没有女儿,他对自己的这个外甥女,是爱如珍宝,情同父女。

真定王殿下的这个外甥女圣通郡主,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在我们真定,那可是大大有名。

她不仅是郭郡主的亲生女儿,出生高贵,家世显赫,而且贤淑美丽,知书识礼。

真定王殿下,非常看好司马主公你的美好前途,他一心一意,愿意促成司马主公,你与圣通郡主的婚事,让司马主公你,去做他的外甥女婿啊!

末将当初,也知道司马主公你在宛城担任破虏大将军之时,就已经娶妻,成家立业,所以当时十分为难,并没有答应真定王殿下的请求。

可是,真定王殿下,见圣通郡主已经长大,到了婚娶的年纪,一心一意要促成圣通郡主的婚事。

而遍观大汉朝廷的公子王孙,门当户对,能够与圣通郡主结成佳偶的,可说是寥寥无几,寥若晨星,也难怪真定王殿下姐弟着急。

真定王殿下与姐姐郭主,姐弟俩关系十分亲密。郭主早年丧夫,与儿女们相依为命,对儿子、女儿都视若珍宝。真定王殿下当然看在眼里,暗暗为姐姐郭主着急,想为自己的甥女找门好亲事。

末将看到这些,也很有触动。无论是为公为私,谁人能说,真定王殿下,有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呢?

所以,末将我最终以大局为重,已经先斩后奏,自作主张,替司马主公你,事先应承了下来,答应了真定王殿下外甥的婚事,请主公恕罪!

司马主公啊,末将私下以为,这门豪门亲事,上天促成的好事,司马主公你,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的好。

这可是一门求之不得,一荣俱荣,皆大欢喜的大好亲事啊!”

骁骑将军刘植,振振有词地劝说刘秀道。

不想,听了骁骑将军刘植之言,刘秀不喜反怒,转眼间就变了脸色,勃然大怒道:

“骁骑将军大人:

刘秀自问,一向善待将军,引为知己,并没有什么地方,有得罪将军之处。

骁骑将军大人为什么要这样自作主张,陷刘秀于不信不义、无情无义之中呢?”

见刘秀突然生气发怒,骁骑将军刘植,不禁有些尴尬,急忙向刘秀解释道:

“司马主公恕罪!在下也是为汉室大业,为司马主公的前途着想,才先斩后奏,自作主张的。”

听了骁骑将军刘植的解释,刘秀突然冷静了下来,急忙向骁骑将军刘植道歉道:

“将军莫怪,只因将军与刘秀结识不久,还不十分了解刘秀的品行和为人,了解刘秀对妻子丽华的感情。

不瞒将军,我生性淡泊,并不喜欢酒色,厌恶三妻四妾的家庭生活。

我与妻子丽华,是青梅竹马、患难与共的爱人。很早我就对丽华十分仰慕,发誓同生共死,从不敢有别的奢望。

在危难岁月,丽华也不肯背弃自己的盟约,愿意生死相依,陪伴刘秀一生一世,生同裘、死同穴,刘秀一直感激不尽,常思报答。

我曾经对天发誓,绝不背叛丽华,绝不毁弃与丽华的感情。

我怎么能够出尔反尔,毁弃当初水枯石烂的盟约,要停妻再娶,对不起爱妻丽华,背弃丽华呢?

我已经早就立下誓言,既然我已经娶丽华做妻子了,而丽华又是我患难时最难以割舍至爱的爱人,丽华就是我一生之中,最亲近,也最爱慕,永远也难以舍弃的亲人了!

骁骑将军,你与我结识不久,不了解我的个性品行,自作主张,一心为我考虑,刘秀心里,非常感激。

但我刘秀,为人单纯真诚,不是朝秦暮楚,见色忘义,见利忘义的人。

将军虽然是出自一片好心好意,也是为了大汉大局,但将军你这样自作主张,不是让我刘秀,左右为难,愧对爱妻丽华的盟约,背负一个背信弃义的恶名吗?

如果刘秀是一个心口不一、道貌岸然、不守承诺的伪君子,你叫我刘秀今后,如何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人,如何去面对我的爱妻丽华,面对我的部属亲人呢?”

刘秀满脸愠怒,强忍心中的愤怒和不快,态度恳切真诚,十分细心、耐心地向骁骑将军刘植解释说道。

骁骑将军刘植,心里十分不解,用有些茫然的眼睛,看着刘秀,似乎要看透刘秀的内心、真心。

骁骑将军刘植,与真定王刘杨同一宗族,也曾经拥有显赫的贵族家世。而贵族家庭,无一不是三妻四妾,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很多妾室。

骁骑将军刘植,默默沉思道:

“这个司马主公,真的有些奇怪,与众不同了。我刘植就有些不解了,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贵族男子,又不是小门小户的庶民百姓,即使拥有三妻四妾,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司马主公,如今权高位重,自己也是出生于舂陵侯家族,应该非常清楚这些道理啊!

何况圣通郡主的家世,十分显赫,富贵双全,比司马主公家族的地位更高,还要尊贵,这可是飞来艳福啊!

郡主下嫁,这恐怕是所有男人,都求之不得的一件大好事啊!

可是,为什么大司马主公大人,居然会想都不想一下,就一口回绝了,而且还大义凛然地责备我呢?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了呢?”

眼见刘秀满脸怒气,心理上始终转也不过弯子,骁骑将军刘植也有些无奈和不解。

“可是,我已经向刘杨大哥承诺,夸下了海口,要促成这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如果完不成任务,我刘植怎么向真定王殿下交差呢?

要是刘杨大哥翻脸无情,投奔邯郸王郎,与大司马主公作对,那不是误国殃民,我刘植也难逃干系了吗?

哎呀,无论如何,我都要继续说服司马主公,毕竟,这不仅仅是儿女情长的小事,而是关系万千百姓安危,国家危亡的大事。

我一定要说服司马主公,看在万千百姓安危,复兴汉室的大义上,摒弃个人的儿女私情,尽快同意这门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亲事。”

骁骑将军刘植思索一会,心中有了底,知道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无法向真定王刘杨交差违背承诺的小事,而是涉及千万人性命、甚至国家兴衰的大事。

见刘秀沉思不语,骁骑将军刘植越发忐忑不安,只好大着胆子,小心翼翼地继续与刘秀交流道:

“司马主公啊:

末将虽然新近归附司马主公,平日里与司马主公的接触也不多,但自从与主公结识以后,一直对主公你是敬慕不已,深知主公宽宏大量,志向远大,才干卓越,具有高祖皇帝的宽广胸怀和容人之量。

末将十分理解,主公你信守承诺的美德,也十分敬佩你对妻子丽华的那一份专一赤诚的真挚感情。

末将发现,主公你平生对人,都是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一片赤诚,并非作伪,而是发自天然。

末将深知司马主公,你对妻子丽华的感情也是如此真诚,令人钦佩不已。

司马主公你感情专一,不愿意另寻新欢,三妻四妾,去伤害妻子丽华的真挚感情,在下也很是理解和同情。

司马主公啊,你英明睿智,高瞻远瞩,应该比属下更加清楚,处理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大小主次之分。

尤其是处理大是大非等原则、大局、大节问题,更应该冷静理智,不能够一心一意地,凭借感情,一时的冲动办事,留下重大祸患。

这一点,主公心明如镜,眼光敏锐,一定比末将思考得还要明白清晰。

末将是个粗人、武人,话如其人,说话坦率,没有什么顾忌,虽然说话有些不中听,也请主公勉力听之。

主公啊,不知道你认真地思考过没有,如今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

主公啊,你自己认真去好好想想,凭借司马主公你现在的实力,你现在掌控的军队,假如你不和真定王殿下,结成联盟,最终你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虽然司马主公能征善战,英武超群,善于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在昆阳诸战中,就已经立下了盖世功业,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美好名声。

但请主公好好看看,你如今的实力,想想当初你手里没有军队,被人四处追赶,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情形。

主公啊,你现在的军力,只是初具规模,实力还明显不济,要想建立兴复汉室的大功,还任重道远。

而司马主公你面对的敌人,却数量众多,一个个超级强大,每个人都对你虎视眈眈。所以,司马主公,不得不委曲求全,仰仗他人,仰人鼻息啊!

万一司马主公,与郡主的婚事不成,与真定王殿下结盟失败,两家重开战端,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判定啊!

虽然司马主公英明神武,善于以少胜多,但末将也不敢猜测,最终究竟有怎样的结局啊!

司马主公一向仁慈爱人,礼贤下士,即使司马主公,你为了实现对妻子的承诺,不爱惜你自己的生命,愿意杀身成仁,岂能不爱惜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追随你的部属,你部下的那些贤明忠诚的士大夫呢?

不瞒司马主公,其实你在更始帝陛下跟前的处境,在下也是略有所闻啊!

大汉宗室,绿林豪杰,都纷纷封王,独有功劳显赫,战功卓著,与更始帝陛下,出于同一家族的司马主公和国三老叔父大人,却与封王无缘,岂不令司马主公深思吗?

即使司马主公你,不愿意考虑你自己的安危和荣辱,难道司马主公你,就没有想到你的伯升大哥的儿子刘章、刘兴兄弟,和你健在和已经死去的亲人吗?

难道司马主公你就没有想过,天下无数苍生,竟然会因为你的一念之私,而饱受战祸的摧残、生灵涂炭,死无葬身之地吗?

司马主公啊,你想过没有,你这样意气用事,因小失大,自身难保不说,国家、百姓也跟着遭殃,怎样才能为你的至爱的伯升大哥,报得冤仇呢?”

刘植发人深省的话,触动了刘秀的心事。刘秀一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想起大哥伯升的惨死,刘秀心里一阵难过,伤心,默默思索起来:

“有谁能够理解,我刘秀忍辱负重,苟且偷生,除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外,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寻找机会,为我死去的伯升大哥,报仇雪恨呢?

我的生命不足惜,难道要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也跟着我们遭罪吗?”

想到这里,刘秀不由得踌躇起来,不再固执己见。

骁骑将军刘植,见刘秀心里有了一些松动,暗自高兴,立即趁热打铁,继续说服刘秀道:

“司马主公啊:

末将知道你心里的担心。你不愿意委屈你的妻子阴(丽华)夫人,让阴夫人做小,不愿意阴夫人,哪怕是受到一星半点的屈辱和委屈。

可是,如今的情势已然如此,司马主公不忍辱负重,暂时委曲求全,委屈你和夫人,怎么能够两全其美呢?

末将也知晓阴夫人的美好名声,知道阴夫人一向深明大义,在闺阁之中,就享有贤淑之名,一直将主公的安危和前途,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尊贵。

末将私下猜想,阴夫人不是小肚鸡肠的女人,一定会理解主公的处境和境遇,不会责怪主公的无情无义的。

我们可以姑且设想一下,如果司马主公为了与妻子的儿女私情,为了不辜负阴夫人,而毁弃与郡主的婚约,不与真定王殿下结盟,在战场上与真定王兵戎相见,最终的结局,将会怎样呢?

恐怕最终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啊!司马主公大人,即使不是战败殉国,杀身成仁,也是众叛亲离,流浪四海,最终无法与夫人团聚啊!

司马主公啊,你功业不就,命且不保,你又怎么能回家与阴夫人团聚,相亲相爱,给予夫人快乐与幸福,享受儿女环绕膝下的天伦之乐呢?

恐怕这些悲惨的结局,才是丽华夫人,一辈子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啊!

当初,司马主公新婚燕尔,就与丽华夫人分别。

丽华夫人心里最担忧的,就是主公你的安全。时时刻刻,丽华夫人望眼欲穿,都在盼望司马主公你建功立业,平安归来,光宗耀祖,荣归故里,享受团圆的幸福。

如果司马主公一遭遭遇不测,你会更大地伤害丽华夫人的,恐怕司马主公你的在天之灵,也得不到安宁的!

司马主公啊,你不愿别的女人,凌驾于丽华夫人之上,不愿毁弃你与丽华夫人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刘植很是敬佩,羡慕不已!

末将以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往后,自然而然,都会有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末将再次提醒司马主公,凡事都该以大局为重,以天下苍生,以复兴汉室的大业为重才是。

孰轻孰重,何去何从,明智的司马主公当然非常明白!司马主公啊,末将言就到此!

司马主公啊,你是愿意暂时舍弃,你与夫人的儿女私情,还是让天下无数的苍生,无数无辜的生命,陪你一同战死沙场,都请司马主公深思。”

骁骑将军刘植简明扼要的劝谏,可谓一语中的,刘秀听了,再次陷入沉思,越发难以拒绝。

那晚,刘秀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一直在思考骁骑将军刘植所说的话语:

“我怎么能够不清楚我们的实力,不清楚与真定王结盟的重大意义呢?

虽然仲华、公孙兄等手下谋臣,并没有亲自出面,来劝谏我刘秀,但从他们的言谈中,已经完全认可了骁骑将军的建议。

如果我刘秀一意孤行,不以天下苍生、兴复汉室为念,不仅会树立一个强敌,而且会伤害属下的士大夫的心啊!

到了最后,我刘秀岂不像骁骑将军所说的,成为了民贼独夫,孤家寡人了吗?”

思考再三,也没有别的转圜良计,到了最后,刘秀只得答应,与刘杨外甥郭圣通的婚事。

但刘秀心中,对妻子丽华的那份内疚,却永远地留在了的心里,难以磨灭。

带着愧疚和忏悔的心情,刘秀奋笔疾书,亲笔给妻子丽华写了一封信,告诉了自己目前的处境,以及自己的无奈之举,祈求丽华的谅解。

刘秀害怕丽华担心,亲派奴仆刘安快马加鞭,将这封愧疚忏悔的书信,送回了新野。

不久,刘秀答应了与郭圣通的婚事,派骁骑将军刘植,去真定(河北正定县)下了聘礼。

真定王刘扬,对刘秀的态度十分满意。

刘秀与真定王刘扬都心知肚明,圣通的这场婚礼,毫无疑问是一场意义深远,影响很大的政治联姻。

真定郡里,真定王王刘扬及大汉诸将,在真定郡郭氏家族漆里的家宅中,大摆宴席,隆重庆贺,为大司马刘秀和刘杨外甥女郭圣通,举行了一场盛大、隆重的婚礼。

在隆重盛大的婚礼之上,作为亲舅舅的真定王刘扬,亲自为婚礼击筑,祝贺欢庆甥女圣通与大司马刘秀,得偿心愿,喜结连理。

近些日子以来,承蒙诸君的用心,将帅的努力,我军节节胜利,形势大好,平定王郎这伙窃贼大盗,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如今,前真定王刘杨,聚众真定,趋向不明,对我军的讨贼计划,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严重影响我军讨贼的进展了。

在下建议,我们改变强硬策略,采取和平攻势,派人前去说服刘杨,收服刘杨的大军。

据在下了解,骁骑将军刘植诸兄弟,就是前真定王刘杨的同宗,与刘杨有同宗之谊,足可以作为司马主公的使节,前去镇定,说服真定王,让刘杨成为我们的坚定盟友。

真定王刘杨,也是大汉宗室,本来就是以复兴汉室为名义,而起兵抗暴。

面对前真定王刘杨,可能归附邯郸刘子舆的险恶局势,刘秀忧心如焚,非常担心。

刘杨兵力强大,号称有十万之众,不可小觑。

如果我军选择与前真定王刘杨硬拼,两虎相争,凭借我们手里仅有的这数万兵力,即使能够侥幸战胜真定王刘杨,恐怕最终也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境地。

见诸将焦虑,一时无计,将军邓禹率先发言道:

如果司马主公以天下一统、拯救苍生的大汉大义为饵,定能说服真定王,归顺大汉,共同对敌。”

大司马主簿冯异,赞同邓禹的意见,也跟着发言道:

“司马主公,仲华言之极当,我也赞同此议。

诸将心里,也非常清楚当前局势的严峻。任光点头赞同刘秀的分析是:

“是啊,司马主公忧虑的是。真定王刘杨,的确是我们当前的最大威胁,必须妥善处置才是。如果硬拼,恐怕会让邯郸王郎占据先机。”

骁骑将军,麻烦你亲自前往真定一趟,与真定王大人,完成结盟大事。”

“多谢司马主公信任,刘植一定不辱使命。”骁骑将军刘植爽快地答应道。

“司马主公:

属下以为,我们与真定王的兵力对比,并不占优势,还是进攻为辅,智取为宜。

请问诸君,可有什么良策,能够化解眼前的危机?”大司马刘秀,面含忧虑,诚恳虚心地请教诸将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