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第八百三十五章大变化

那些厂子当然也怕自己会被淘汰啦。

可种种原因注定他们不可能很快转头。

要不为什么老话总说小船好调头呢,人少了才好管理啊。

余三神气活现的大声道:“说明以后,私人买卖才是大趋势,咱们啊,要翻身啦。”

解放后是人民翻身做主了没错,可总有些人认不清自己的位置看不清自己该干什么,手里稍微有点权力就以为自己是天王老子了,就谁也看不起。

等以后私人买卖成了主流,看那些用下巴看人用鼻孔接雨的人还怎么牛批。

余娇娇:“……当然答应了,有钱不赚王八蛋,但咱们也有要求,咱们的服装不能和其他的服装混了,咱们的服装得有单独的柜台。”

不仅要有专柜,售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现在国内还没有专卖店的概念。

哪怕你跟人家说自己是专卖店呢,很多人其实还是觉得国营商店更可靠。

同样的价格,人家宁愿去国营商店的柜台买,也不会去你店里买。

余娇娇想的是想办法打消这个固定印象。

但售价问题,不是她一个人能立刻拍板决定的,这需要厂里的几个头头脑脑共同商议。

目前来说,只能暂时先放下,回头再说。

等到了村里余娇娇惊奇的发现她不过两三个月没来,村里已经大变了样。

不知道是不是包产到户给了大家信心,余娇娇见到在村子南边和西边以及东边,有好几户都在盖房子。

大家忙忙活活,虽然夏天的日头晒的大家满脸流油,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余娇娇数了下,光这一路过来,就有十来户人家在盖房子:“咋这么多人盖房子?而且都盖的这么大?”

其实不是大啦。

宅基地跟以前的房子大小是一样的。

石林县别看以前是有名的穷困县,其实人口真的很不少的。

就拿余家村来说。

余家村说来只有四百来户,看着并不多,可这四百来户的房子,并不像有些人看视频一样看到的,是错落有致每家门前都有一大块地,甚至还是一栋房子单独在一个地方。

余家村的房子是很集中的。

四栋房子墙挨墙的算一排,两排之间是三米的巷道,八排为一列,前后两列之间是一条宽六到八米的东西路,左右两列呢,中间则是五米的南北路。

因为地势原因,有的路上会有很多沟啊壑的,真正的路其实没有这么宽。

要是这时候有无人机的话就能看到,这些房子的排列真的很整齐。

以前这些房子都是集中在一起的,像村里的学校啊,余家后来盖新房批的宅基地啊,都是往边上扩的。

而现在,在余家新房子附近,以及其他几个地方,竟然有好多人家在盖新房子。

余娇娇觉得这些房子大,除了本身宅基地面基不算小外,主要是这些人盖房子的时候都是照着余家兄弟的新房子的样式盖的。

你想想,以前的房子,进深也就才五米多,可现在呢,学着余家兄弟的样子盖,进深都有七多快八米了。

而且以前的土胚房说是两层,其实只有一层半,只是楼层比较高,又起了尖尖的屋脊,才会显得高。

可现在呢,他们可都是用砖盖的两层半的房子。

房体不仅变宽了还变高了,不显得大才奇怪。

相应的院子就有点小了。

不过院子这玩意儿嘛,在看过余家兄弟新房里那个宽敞的客厅餐厅后和多出来的好多房间后,对院子变小有怨言的人也闭嘴了。

——大家都是很实际的人,院子再大也没有多几间屋子来的实在,再说了,余家兄弟的那房子真的是太气派了。

等数完余娇娇就发现这一波盖房子的就有二十多户,而不是她以为的十来户。

余娇娇倒抽冷气:“他们可真有钱啊,我一直以为大家都很穷来着。”

余三笑嘻嘻:“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只是财不外露而已。再说了,好多人家盖房子,都是要给儿子将来娶媳妇儿的,没个好房子怎么娶到好媳妇儿?再说了,他们也没少赚钱。”

余三看着余娇娇笑道:“娇娇,这可就是你的功劳啦。”

余娇娇懵逼的瞪大眼:“我?跟我有什么关系?”

余三兴奋的说了很多自己的推测,包括那些售货员以及相关人员跟他说这事儿的时候语言作态。

虽然还是带着点傲气,觉得跟你合作是看得起你。

对服装厂来说,就是不断研发新布料新花色设计出新款式的服装。

创新和实践,才是一个厂子能长久生存下去的基础。

其他不说,光一个服装款式,有的厂能从建厂开始做到现在一直做一个款。

第八百三十五章

可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拒绝的能力。

说了这个,余三又吐槽了一会儿国营商店里的衣服颜色款式有多土。

只不过这些厂背靠国家,好处是有,只要不是实在扶不起来,就根本不用担心厂子办不下去的问题。

讲道理,虽然大家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可还真的没有什么衣服是一卖能买好几十年还卖的的动的。

也就是沾了华国被很多国家封锁大家又一心搞生产对物质享受不是很在意的光。

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目光开始投向全世界,审美也开始变化,以前能一个款式吃几十年,现在可能一个款式能卖个三五年都已经算长寿了,要想企业效益好,就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

华国这么大,当然不可能就佳缘这一个服装厂。

事实上,从建国开始,基本的配套设施就已经开始往全了建设了,服装厂自然也是其一,就比如红星和日升,其他地方也有各自的服装厂。

这种事都不需要余娇娇说,只要给够时间,余三自己就能琢磨明白。

末了,余三又问余娇娇这事儿该怎么处理,要不要答应。

可弊端也很明显。

因为属于体制内的,不可避免的会有人员冗杂制度僵硬办事流程长等等问题。

边吐槽还有点不可思议:“你说这些厂的领导就不会动动脑子吗?咱们这些人都知道赶紧研发新款式了,他们还死抱着以前的旧款衣服不放,真是,有钱不赚这不是傻子是啥?他们真的是背靠国家什么都不怕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