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举个简单例子。

以前赵家村有一家,挺倒霉的,老的年轻的时候就死了男人,一个人拉拔大了孩子,年轻的时候没少被村里的闲汉说些闲言碎语,不过这位老太太人够泼辣。

不管那个人是谁,敢在她面前出言不逊说些浑话的,都能被她找上门来堵着门从祖宗八代骂到子孙八代,对方不给她磕头赔罪她能天天堵门,让那一家子连干活吃饭都不得行。

任凭赵鹏程怎么安慰,余娇娇一颗提起来的当妈的心就没放下来过,到了商都后也一直忧心忡忡。

唯恐自家孩子也受到什么刺激一时想不开。

她倒是相信自家孩子不会像冯玉芬那样寻短见,他家孩子还没那么脆弱,可冲动这种事儿,真的只有当事人碰到事儿了才能理解为什么会冲动。

几次过后,哪怕背后总有人说闲话,当面是没人敢惹。

一开始也不是没人告到村长那里,可告到那里也没用啊,那就一个孤儿寡母,连半亩地都没有,娘俩守着一间茅草屋子,靠寡妇娘打柴卖柴种人家的三亩地种点嚼口过活,连被吃绝户的资格都没有,当然,主要也是这寡妇长得很一般,不然就这孤儿寡母的,解放前不被人生吞活剥了才怪。

还好没熬几年就解放了。

解放了更没人敢惹她了。

就是这么厉害的娘,也不知道怎么的,把唯一的儿子养的忠厚老实的不行。

长大后娶了个儿媳妇儿,也是一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只会干活。

后来两口子又生了个儿子,一家子倒是太太平平,就算是干旱最厉害的那三年,一家四口也硬挺了过来。

只是日子好转后,也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当了守林员的儿子去山上巡逻的时候,碰到了偷偷上山打猎的,跟对方追逐的时候掉下了山崖,一个礼拜后才发现,人早就被那些野狼之类的啃的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几片衣服碎片。

这个儿子算是因公殉职,报上去后上面还给追封了烈士。

但儿媳妇儿当时正怀着孩子,受不了这个打击,坚持了一个月,怀胎九个月就早产生下了老二,结果没等老二满月人也没了。

村里就开始有看不惯他们家的说他家老二是扫把星,专门克父克母的,还没生下来就克死了爹,刚生下来就克死了娘,反正什么难听说什么。

也幸亏他家大孩子已经十来岁懂事了,每次听到都会跟他们打架。

但小的那个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从小就畏畏缩缩,上学后更是整天被欺负。

后来又有一次有个孩子丢了个据说是城里表哥送的钢笔,硬说是那个老二偷的,那个老二才十来岁,一时想不开就跳井了。

那个寡妇婆婆一辈子死爹娘死公公婆婆死男人死儿子死儿媳妇儿,现在又死了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小孙子,根本受不了这个打击,直接趁着农忙的时候大家都累到极点睡着都不容易醒,弄了一包耗子药给投到了诬陷她二孙子的水缸里,第二天那一家子早饭后就开始拉稀,中午又吃一顿之后就接连死了。

当时赵鹏程已经去参军几年了,还是后来被李翠花诳回来结婚的时候才听说了那家的事。

这件事当时还挺轰动的,但最终这个案子也没有得到什么解决,因为把那一家子都药死了之后,那位寡妇婆婆也死了,是大仇得报后过度兴奋脑溢血,没等警察找上门来就死了。

那家的大孙子以前挺活泼的一个人,家人全没了,就变的不爱说话了,后来又去当了巡林员,跟村子里的接触就更少了。

等赵鹏程退伍的时候,听说他娶了山后一个村里的姑娘,两个人也没下村里生活,就一直在山上。

再后来,赵鹏程跟余娇娇进城,就更少听说他们家的事了。

这也是赵鹏程第一次知道为什么人言可畏,就因为那家的小儿子自己把笔弄丢了怕被骂就随便诬陷别人,害了别人一条命,也害了自己一家子的命,两家加起来十四口人,就这么没了。

所以赵鹏程压根就没想让孩子去李翠花的葬礼上听那些不知所谓的话。

在回到赵家村后,就把六个孩子都赶到余家村去余家玩了。

反正葬礼就三天,等葬礼结束孩子再回来,他们就要回商都了,他们嘴巴再碎,只要孩子没听到又有什么关系?

人要是能一直理智就不会有冲动犯罪和激情犯罪了。

李翠花跟他们家的关系又那么复杂,到时候一人说一句,那就不得了了。

他这人很护短。

相比在家很受宠被养的天真单纯除了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在感情上栽了个跟头的余娇娇(实际上是城里出生城里长大没怎么在村里生活过的余娇娇),赵鹏程比任何一个人都明白村里人说起闲话来有多过分。

冯母的一切行为,她虽然不了解,却脑补了很多很多,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几乎已经成为了她的心头刺,成了她心里为人父母的反面教材。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自家孩子自己知道。

要是纯打嘴仗还好,要是搞起事儿来,余娇娇都怀疑赵鹏程这个当爹的能不能压得住这些熊孩子。

哪怕还没到后面996啊007这么卷,城里生活的节奏也比村里要快的多。

就这样余娇娇在商都每天都不断的纠结着煎熬着,却又死不肯把孩子叫回来。

余娇娇的纠结煎熬赵家的孩子们并不知道。

赵鹏程是个好男人好老公,也是个好老爸。

——老家年年回,尤其是暑假,就算他们两口子没空,几个孩子只要有空都会回老家。

不一定会整个假期都呆在村里,但也会呆个十天半个月的。

要是惹她的是个男人,那更惨。

她会专门避开这家,街坊邻居甚至周围村子,到处宣传这家男人各种毛病,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不搞的对方夫妻吵架没结婚的小伙娶不上媳妇儿没说对象的闺女嫁不出去她不罢休。

而且相比城里略显单调的生活,很少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对农村生活更感兴趣,哪怕有些东西是每年放假都要接触呢,也依然乐此不疲,总觉得在农村的生活多姿多彩比在城里幸福多了,谁让城里除了房子就还是房子呢,哦,对了,还有四通八达的马路。

她倒是有心打电话让孩子们赶紧回来,却又顾忌这样是不是就成了另一个冯母。

搞的余娇娇万分后悔回来的时候没把孩子们也给拎回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