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穿书后我成了恶毒后妈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余妈道:“算了算了,我看那小伙子也不是故意的……”

余娇娇气道:“撞了人就跑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妈,你可不能这样想,你这是纵容犯罪你知道吗?你以前还教我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呢,怎么现在轮到外人你就心软了?”

余妈:“……我哪里心软了?我不是觉得你们都忙,没必要管这种小事……”

赵鹏程虽然没把东西买回来被余娇娇埋怨了一通,却也没有抓着不放。

余妈没啥大问题,对余家三兄妹来说就是最大的好事。

余妈醒来后见到的就是床前一圈的人,看的她顿时烦心不已:“去去去,不就摔了下?啥大不了的?不用一直围在我这里,你们该干啥干啥去,一直围着我我看的都烦。”

余大嫂现在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可也知道村里说她不安分的人挺多的。

她自己是顾不上也懒得理会,余妈可不会让她们随便说。

她们敢说,余妈就敢骂。

再说也不止这些。

两口子嘛,天长日久的难免有矛盾。

尤其现在两口子一个铆足了心思赚钱,一个呢,已经开始沉迷当官了。

余大哥不知道是不是在机关里看报纸看多了,老大都该娶媳妇儿了,又跟余大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了矛盾。

不说三天两头吵架吧,那也是总会阴阳怪气的拌嘴。

要是搁其他人家,婆婆不用说一定是站在儿子这边的。

但是在余家,余妈天天看着余大嫂跑来跑去忙这忙那的,心疼儿媳比心疼儿子更甚。

不能说全部吧,一大半时间是站在余大嫂这边的。

看遍全村的婆婆,说真的肯和儿媳妇儿一起教训儿子的婆婆,也就这么一个。

余大嫂又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有个这样的婆婆两口子关系都要好很多。

当然不希望这个婆婆出事了。

她甚至希望婆婆能一直活着,最好活到她干不动了把手里的摊子交给儿子,到时候她就能和婆婆一起在街门口晒太阳了。

余三嫂拎了一摞饭盒回来:“好了好了好了,先不说了,先吃饭,妈,我看人家这个疙瘩汤做的挺好的,你尝尝?”

吃饭是最好的灭火器。

一家子刚吵了几句,因为吃饭都熄火了。

徐天逸看的有趣的紧。

他在商都在村里看过不少父母和子女相处,说真的像余家这么有趣的真的挺少的。

而且余家兄妹不光是他们自己兄妹关系好,还都很孝顺。

刚才余家几口还在商议不告诉远在外地的余二,怕余二担心,想等余妈好了再告诉他,省的他一着急就请假回来了。

因为他们上次听余二说这段时间可能升职,唯恐余二一请假就影响了前程。

余二很少出现,徐天逸跟余家关系算是密切了,暑假几乎都会和赵家几个孩子回来村里住一段时间,有时候寒假也会跟着回来一起过年,就这他也没见过余二的面。

但人没见着,关于余二的事却没少听。

知道这是个挺有前程的军人。

而且也很孝顺。

从他参军开始就没少往家里寄东西,到现在也是有啥寄啥,哪怕家里其实啥也不缺。

余家起来之后也没有因为余二远在外地就不管他,余娇娇厂里的股份至今还有余二的一份呢,余三搞了个建筑公司,里面也有余二家的股份。

他越羡慕人家孩子兄弟关系好,想起自家那个老二就越生气。

他家以前给孩子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可比余家好多了,怎么就养出来这么个没良心的玩意儿。

吃完饭余妈又开始赶人,嫌他们碍事儿。

三兄妹商量了一下,最后确定由余三嫂和余爸在医院照顾余妈。

没办法,谁让除了这两位之外的人都很忙呢。

余娇娇赵鹏程余大嫂的生意都离不开他们,余大哥在乡政府的工作也不能想请假就请假。

余三的建筑公司,现在已经有工人问他啥时候回工地开工了。

出了医院,余大两口子坐余三的车走了,余娇娇跟赵鹏程去商店搬了台电视到病房里给老两口和余大嫂解闷,又被骂了一顿。

余娇娇灰溜溜的出来,酸溜溜道:“真是的,妈骂我骂的那么狠,我还以为她不打算要我这个闺女了。”

徐天逸安慰道:“你、妈那是心疼你赚钱不容易呢。”

一台二十一寸的彩电两三千块钱,换他也心疼啊。

也就是余娇娇自己做生意才不把钱当钱。

余娇娇瘪瘪嘴:“我知道,可是谁被骂了能高兴啊,哎,鹏程,你怎么不说话?”

她伸手到赵鹏程眼前晃了晃:“心不在焉的样子,你想谁呢?”

赵鹏程抓住她乱晃的手:“娇娇,我们找两个人来医院吧,保护咱爸咱妈,免得出事。”

“???”

余娇娇瞪大了眼:“干啥呢?还找人,这是医院,能出什么事。”

赵鹏程苦笑,从口袋里掏出那封信:“你看看这个。”

余三还心有余悸:“妈你放心,我一定把那小子抓住,让他来给你道歉。”

余妈道:“你可别了吧。”

再说他记得那小子长得还挺有特点的,是他们这边少见的鹰钩鼻。

特征这么明显,人传人的打听一下还真不费什么工夫。

余三现在只后悔自己当时看到老娘被撞就慌了神。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骑摩托的人那么多呢,你去哪儿抓他?”

余三冷笑:“骑摩托的人是不少,去庙上的还骑摩托车的人就没几个了,骑摩托车去庙上还撞人的就那一个,我还就不信了,去庙上的人那么多,没有一个认识那小子的。”

一个县城的人真追究起来,祖上说不定哪一代就是连着亲的。

他当时要是冷静一点喊一声,多的是人肯出手帮他把人抓住。

再不济他身上带着钱呢,有钱多的是人肯帮忙。

现在再去打听有点晚了,可只要愿意下功夫,也不是打听不出来。

白帝庙还在汤沟镇的北边。

去白帝庙的人基本也就石林县县城北边的乡镇的人,主要就是塘口镇和汤沟镇这俩镇上的人。

余大嫂道:“妈,话可不能这么说,没出事儿是咱命大,是咱运气好。要是运气不好真撞出毛病了,妈你让我们咋办?”

对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庭来说,家里有个老人真的能少很多事。

更不要说塘口镇和汤沟镇了。

再说那天目击者也不少随便打听一下就能打听出来是谁。

汤沟镇是石林县最北边的一个镇了,再往北就出了郁南省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