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上古卷轴天际之子》
上古卷轴天际之子

序章 穿越的序幕(已订正)

肉麻的称赞让大叔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将身体侧向我这边,认真地听我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我的家乡有句古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地处充满敌意的中东乱境,它必须牢牢占据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道德’上的制高点,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从本古里安到果尔达梅厄,从沙龙到内塔尼亚胡,无论是人民还是领导者,他们都由真正的精英组成,奥巴玛以及民主党这种宵小之徒在以色列根本得不到上位的机会……”

……

雅典卫城的最高处,是石柱林立的残垣断壁。曾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橄榄树没能在雅典娜的守护下万古长青,女神已不再眷念这片土地。

圣母玛利亚的大教堂矗立在塞纳河畔。工匠精心雕琢出华丽的玻璃与石砖,诗人献上给予全人类的美好祝愿。然而世界并没有进入他们所描绘的全新纪元。

翻看着相机中的照片,我感慨万千。

早在将耶路撒冷加进行程前,我就已经对这座城市乃至其国家进行过详细深入的调查,所以能熟络地说出不少内容。

然而那些信息并非我所了解的全部。人们厌倦活在冲突中,没人希望一直居住在风险酝酿之地。尽管以色列不断从国外吸引犹太人口,净迁入率五年来还是减少了三成;甚至在每年迁离以色列的人口中,超过六成是曾经迁入以色列的移民;此外还有大量以色列人选择居住在国外,这个数字约为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各种族不同的生育率也在侵蚀着这个犹太民族国家的根基。

不过即使有着这般那般的隐患,目前的以色列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度。至于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还轮不到我这个无关人士去操心。在这位大叔面前,我只需要说一些好听的话,作为陌生人之间聊天套近乎的手段就足够了。

……

夜色渐深,除了机翼灯的亮光外,能看到的只剩下昏暗的云层和朦胧的星辰,以及映在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这架波音777客机起飞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半,大部分乘客现在都已进入梦乡,连日的旅途让疲惫的我也生出睡意。

就在这时,一阵不规则的抖动打断了我的入眠。是湍流吗?平流层应该是遇不到湍流的吧。我睁开眼睛瞄向周围,原来仍未睡着的其他人也受到影响,一些敏感的乘客正试图通过窃窃私语或是观察窗外来了解状况。可还没等众人得出结论,安装在座位上方的氧气罩又纷纷掉落,看样子我们乘坐的飞机有麻烦了!

失压和震颤仅仅是风暴来临的前奏。短短的十余秒钟,潜伏着的危机就已完全浮出水面,裂纹在机舱壁上肆无忌惮地蔓延,发出的金属撕裂声与气流摩擦声无比刺耳,让每一个人都毛骨悚然。

失去控制的飞机毫无规律地滚转俯仰与偏航,这些动作反过来又加剧了机身结构的崩坏。身体受到的拉扯与碰撞,骤降的气压与温度,让我的意识逐渐恍惚。周围歇斯底里的尖叫声渐不可闻,不知道是众人同样即将失去意识,还是说自己脆弱的肉体已经难以继续维持住听觉。

……

飞机裂解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漆黑的夜色下,碎片漫天洒落,从机体脱离的速度方向决定了它们接下来的运动轨迹。我被卷入到一块巨大的帷幕之中,彻底失去意识。

-----------------------作者的话-----------------------

本文目前正在大修中,速度随机。目前新的第一卷已放出。

PS:上古卷轴的原型设定为死海古卷,所以捎带着提一下以色列。那些数据大概是12/13年左右在以色列政府网站上查的,现已过时。

昔日仍驻留在故乡时,年少的自己对远方抱有无限憧憬;如今能直面她们后,澎湃的情怀却不复当年。

神祗的光辉终将黯淡,世代深信不疑的信条也会烟消云散。我们生活在新世纪的黎明下,知识与逻辑将拂去陈旧的面纱,新兴的事物和思想会像种子一样发展壮大。可是,已经不再有什么是不朽的了,当所有的新生之物都垂垂老矣,人类渺小脆弱的心灵又该依靠谁去获得慰藉呢?

“哦?这么说你对以色列还是有些了解的,能说给我听听吗?我有些好奇我们在你们眼中是何形象。”

“让您见笑了,”稍作酝酿我便准备好一段悦耳的说辞,“在我眼里,以色列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是的,对于阿拉伯语、希腊语、拉丁语等我都有所涉猎,因为我的工作就是研究语言……”

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四千六百年过去了,它依然静静聆听着来自远古的风沙。在古埃及人眼中,金字塔就是永恒的象征吧。

窗外的世界,灯火万家,繁星万点,恢宏的绿色极光带如巨蛇蜿蜒,跃动于深邃幽暗的长夜。我将纷飞的思绪收回,隔着玻璃拍摄下离开北欧前的最后一张相片。

……

从银灰色的短发与稀疏的面部皱纹可以推测出他的年龄应有五十岁左右,西装革履公文包的体面行头也能大致表明他的身份。想到航班最终目的地是特拉维夫,在一番相互打量之后我问起他的行程,“您看上去是以色列本地人吧,出差回家?”

从他的自我介绍大概得知,这位中年大叔之前是在伦敦参加名为“世界语言博览会”的活动。与他同行的除了坐在他附近的同事外,还有被带去在博览会上展示的文物,例如某新出土的存放着古代羊皮卷的经匣等。

“你对耶路撒冷的哪方面感兴趣?”草草交代了自己的背景,大叔转而问起我的来意。

“嗯……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还有现状。”

在伦敦希斯罗机场中转换乘后,身边坐下一位新乘客。意识到他的交谈对象是我,我便收起手中的报纸同样用英语回复了他。

“是的,来自中国的游客。”

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受到外国人的高度赞许,大叔看起来十分开心,对我的态度立马从友善变成热情。

“小伙子,我在此提前祝你在耶路撒冷的旅行充实美满。这是我的名片,欢迎你在下飞机之后来找我,我很乐意为你一尽地主之谊。”

“嗯,”中年人微笑着点点头算是默认了,“你的英语讲得倒是挺流利的。”

“呵呵,也就能应付下日常对话,论流利完全比不上你这样经常出国交流的人士。而且我猜你会说的语言肯定不只母语和英语这两种。”

“你是中国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