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079章梁州事儿多

难得的是,南宫致远纵然惊心,他算是上了萧宁的船了吧?上了,该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保证萧宁的船不会沉,只要不沉就没事!

“公主承继,理所当然。”贺遂连想都不想地回答,有女儿的,为何要选旁人,过继来的孩子,难道就比血脉相承的女儿更亲近?血脉,难道不是素来继承人最重视的一点?

清河公主笑了,“得小娘子此言,清河心中大定。小娘子当年为我启蒙,请小娘子为我取名如何?”

所谓继承法, 以长嫡而论,偏偏到了现在, 皇帝无后,顺帝这个三位小皇帝的亲爹,只剩下清河长公主这么一个女儿,不让她继承顺帝, 让谁来?

清河公主道:“我是女子。”

这话问得实在是刁钻, 南宫致远此时也是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一位公主。

萧宁望着清河公主,并不推诿,沉着了半响,“则,法则也。字子常。”

这个名字,清河公主细细一品,赞道:“好,以后我便名则,字子常。”

则,法则也;子常,常态也。

南宫致远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这两位祖宗,这是真祖宗,祖宗啊!

贺遂已然赞道:“上佳。”

要不是确定贺遂绝不是大字不识的人,南宫致远真要问问,你确定这很好?这样的意味,你不懂的吗?

贺遂不懂吗?

不,恰恰相反,他清楚萧宁话中流露之意,正因如此,更觉得难得。

天下人,都已经习惯所谓世族的世袭罔替,朝中官吏,皆出世族。寻常人根本难以出头,天下已是世族们的天下,让寻常人永远看

不到任何希望。这是对的吗?

不,不是的。若居于高位,在朝为官之世族,是那为国为民,心存天下之人,以德才而居之,自令人心服口服;可大兴朝上上下下,看看都烂成什么样儿了?

一个个各怀鬼胎,每一个都有他们的小心思,就这样,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是以,贺遂比任何人都感受深切的想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道,想要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能明白到一个道理,他们没有资格那么尊荣地享受人们给他们的一切,想得到这尊荣富贵,更应该付出,可显然,这些人都不想付出,一味的只想索取!

可是,一时的索取或许人察觉不到,一直不断的付出,总会让人意识到,不是任何事都天经地义的,尤其索取。

过犹不及,当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过分,甚至完全无视于人时,必然奋起反抗,必要与他们一争到底!

很显然,萧家纵然亦为世族,并不认为世族理所当然的享受一切权势尊荣,他们同样想改变这种规则。如今,不过是顺便变一变女子的地位罢了,有何不可?

身而为人,皆为己。女人就不能为自己谋划了?

有本事的女人和有本事的男人,有什么不一样?她们同样能造福这个世道,能够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好!

反正在贺遂的心里,天下间的人,只有有用和没用两个区别,男人和女人,请参考萧宁,像萧宁这样的女人,天下有几个男人能比?

至于旁边的清河公主,贺遂心里也有计较,这一位处处以萧宁为目标,向她学习,将来会不会变成萧宁这般能干,得看她自己的造化。

这一回的南宫致远,真正自闭了。

视线落在旁边一个劲点头的程永宜身上,敢情在座这么多男人,就他一个认为女人冒头不对,女人为自己争取她们应得的权利不对?

啊呸!他也不认为有多少不对,只是突然收到这么多的信息,一时无法接受。

“南宫以为有何不妥?”偏偏在这个时候,萧宁似乎就要他接受一群女人野心勃勃的事实,甚至志在

必得的要将他拉上贼船。

就这一问,让南宫致远不由自主冒出一个念头,他要是说一声不,会是什么下场?

“我从不强人所难,南宫只管放心。”萧宁低头一笑,早已洞察南宫致远所有心思。

未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南宫致远,听到萧宁一句话,汗颜的垂下头。

萧宁继续忽悠道:“我一直以为南宫你是一位豁达的人,豁达得心中只容得下天下,容不了那许多闲杂之事。

“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当真就这么大吗?纵然是你也觉得,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安居内院,一辈子都不该出来,没有资格一起建设这个国家?难道这个天下安宁与否,和我们女人就一点关系都没有?”

叹息未来,何尝不是难过。原来这个天下无论变成什么样子,都跟她们女人没有丁点的关系吗?

南宫致远?他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你透露的不是这个意思?

眼神交流,无声的询问,难不成还是萧宁理解有误了?

若论狡辩,寻常人根本比不上萧宁。

萧宁有意将女人出头的事往夸张里说,南宫致远纵然觉得萧宁说得太过夸张,可要细究萧宁话中的漏洞,难!

天下安宁与否,皆与女人有关,不,是与天下人有关。

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谁人不盼天下安宁,国泰民安,百姓无忧!

女人在乱世之中难道还能和男人不一样,可免战火荼毒?

天下乱,无一人可信免于难,必然被卷入战火之中,遭受磨难。

既然如此,天下人为天下太平而奋起斗争,创建一代盛世又有什么错?

想想女兵,他可是亲眼见识过女兵的厉害的,谁能想到女兵竟然丝毫不比男兵差,也就更验证了男人并非都比女人强。

瞬间,南宫致远便被萧宁带偏了,越想越觉得萧宁这群女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是为了天下太平都不为过!

“小娘子想过,一旦小娘子想法为人洞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小娘子一番作为。”南宫致远苦口婆心的劝诫,希望萧宁考虑清楚。

“南宫以为,今日我之所

为,天下人皆赞同?”多少人就萧宁做的事心生不满,处处看不惯,可那又如何?再看不惯,无法撼动萧宁,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言尽于此,还是用拳头说话。拳头够硬,纵然一群笔杆子闹腾得再厉害,总得讲理。理,那是讲不过萧宁的,动手动脚,萧宁正等着!

哪怕萧宁没有把话说得够明白,南宫致远还是从萧宁的眉宇间读懂了这一信息,更想捂脸。

彪悍如萧宁,谁能拦得住她想做的事?

“某既追随小娘子,自当为小娘子鞠躬尽瘁。”想明白这一层,考虑萧宁至今所行之事皆为天下安宁,想必将来也做不出什么祸国殃民的事。南宫致远决定忽略萧宁看重女人这点小事。

萧宁浅浅一笑,很是满意,她就知道这世上豁达能容的人从来不缺。

不过,纵然如此,她也得有心理准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跟眼前这几个男人一样,允许女人和男人并肩而战。

“明日我将梁州事务尽交付小娘子手中,还请小娘子物色梁州刺史人选。”贺遂在这时候适时的提一句醒,好让萧宁早做安排,看萧宁带的这么点人,其中有合适的刺史人选吗?

“南宫以为如何?”萧宁纵然带的人不多,能够担起重任的却不少,显然南宫致远是她打算委以重任的人,故而有此一问。

南宫致远岂能不愿,一方封疆大吏,这是委以重任,一旦能将梁州安置妥当,新朝得建,彼时,他也可以封侯拜相。

“唯!”南宫致远分外爽快的答应下。

“如此说来,我们何时返回雍州?”清河公主问出心中所想,等着在场的人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

“半月后我会命人送大长公主和公主回雍州。”萧宁给了肯定的答案,接手梁州,安置梁州,萧宁也得借贺遂他们在此镇些时日,半个月的时间能让萧宁接手一应事宜,可以让他们离去。

况且扬州境内,贺遂与萧宁有些地方不谋而合,须得等让人过来一趟,确定他们那些打算合不合适。

“如此,我先行回宫。”清河公主已然得到想要的一切,并不久留,心知

萧宁和贺遂之间也有话要谈。

贺遂起身,欲送清河公主回宫,清河公主已然道:“贺郎君必有话和小娘子商量,不必送我,我自己回去。”

此刻假模假样,未免显得过于虚伪。贺遂立刻恭敬地道:“公主慢走。”

萧宁也跟着起身相送,“公主,改日再细聊。”

再见面的清河公主也让萧宁颇感意外,但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让萧宁心生期待,改日若有机会,两人定要细细聊聊。

“我也期待能有一日能和小娘子细说。”彼此分隔数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人,但有些心思还是一如当年。

清河公主离开,贺遂视线落在萧宁的身上,开门见山的道:“小娘子可有耳闻当日,我奉陛下南下,扬州内不少世族,其实落在我的手中,如今正被关在大牢之内,至今未行处置。”

没有处置的原由,萧宁大概能猜得到。一开始世族作为人质,同样贺遂亦想借这些人发泄心中的怒火。

后来却是骑虎难下,一口气杀掉这么多扬州世族,贺遂得想想曹根为何由此下场。彼时刚刚占据梁州的人如何敢轻举妄动,惹起众怒,以令梁州本是容身之所也成为火山,不定时爆发。

贺遂为难的事,现在转交到萧宁手中,算不上是贺遂有意为难,只是这些事萧宁总是要处理的。

“无妨,待我接管梁州后,这些人我会处置的。”贺遂顾及的太多,然而萧宁并不需要处处担心,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去迎合各方。

“梁州境内,有些世族可用,不可用之人,小娘子亦需小心提防。”贺遂细细说起,梁州境内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镇得住这些人,贺遂费了不少心思,希望能对萧宁有所帮助。

“贺兰君有心了,这些人,放一放,我再跟他们照面。”萧宁不紧不慢的开口,显露出对那些人的不在意。

“今岁梁州收成如何?”比起世族们的好坏,萧宁更担心的是百姓。想知道这一年来,贺遂执掌梁州,梁州百姓的日子过得和从前相比如何。

“天旱欠收,有心无力。”贺遂吐露,显得分外沉重。

梁州地处

偏僻,临山之地又多是山民,相互间防备,又时常有相争相斗,问题极大。

萧宁感受到贺遂的无力,并没有轻视贺遂之意,仅道:“无妨,饭须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听这不慌不忙的语气,无形间让贺遂有些焦虑的内心得以安抚。

“郎君。”正议事的一群人忽然听到一声叫唤,只见一人慌乱的行来,神色可见焦虑。

“何事?”贺遂见到对方立刻正色以待,着急的追问发生何事?

“山民闻萧小娘子入梁州,以为有可乘之机,因此下山,正在山下村落抢掠百姓。山民来势汹汹!”本来打算仔细说话的人,注意到旁边的萧宁,多看了萧宁一眼,欲言又止。

“小娘子在此,不必顾及,有话只管说。”贺遂注意到手下的神色,心知这群人还有些拿不准,不知该不该在萧宁面前道破如今梁州所遇的窘境。

“山民兵来几何?”贺遂追问最关键的问题,迫切等着手下回答。

对方得到贺遂对萧宁的肯定,明了梁州事无不可对萧宁言,立刻如实答道:“三千。”

三千人马的确不少,若此刻萧宁和贺遂斗起来,也就给了山民们可乘之机。萧宁所好奇的是,梁州进军扬州时,山民又在何处?

这层疑惑萧宁没有立刻提出,而是询问贺遂,“是否要我立刻接手?”

征询之意,表现的是对贺遂的尊重,毕竟到现在为止,两人只是达成共识,交接梁州事宜尚未开始,萧宁要提前,就得征询贺遂的意见。

“有何不可?”对贺遂来说,梁州迟早都要交到萧宁手里的,早交晚交都是要交。既如此,何不大大方方趁山民下山袭击之故,名正言顺的转交。

山民一直以来都叫贺遂头疼。今日若是萧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何乐而不为?

“如此,我立刻调动兵马入梁州。”萧宁此番来,手中只带了百人,这一点人要是想跟山民3千人马对抗,那是痴人说梦。

“请!”贺遂没有丝毫迟疑,请萧宁随意安排,他只要跟在萧宁的身边,听从萧宁的调遣,足以。

“接下来如何应对山民,请贺郎君配合

。”萧宁有言在先,提醒贺遂,接下来她为主,贺遂为辅。

“尽听小娘子调遣。”贺遂朝萧宁做一揖,恭敬有礼!

萧宁的目光落在旁边的玉毫身上,玉毫立刻退去安排。

“山民未经教化,与我们语言不通,且山上所缺之物甚多。山民迫于无奈,时常下山,掳掠百姓,梁州百姓苦不堪言。然山上森林茂密,且又是山民久居之地,非我等可随意入内。

“听闻此前梁州刺史也曾有意平定山民之乱,然出师不利,节节败退,最后更是惨死于山民之手,自此才叫我捡了便宜。”

既要应对来势汹汹的山民,萧宁立刻换上铠甲,一旁的贺遂看得眼皮都没抬一下,连忙将山民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萧宁。

“依山傍水,这可是好战场,自然不好对付。不过若是我等能战胜,那可是好事。”萧宁并不认为碰上难缠的敌人就该后退,反而以为遇强当强,不经过训练又怎么长成?

各种各样的敌人,www.youxs.org。若能够通过敌人学习新技能,何乐而不为?

贺遂得说,仅凭萧宁这份沉得住气,还有豁达,不轻视敌人,向敌人学习这份气度,他就得多学着点。

“接下来的是有劳贺郎君了。梁州舆图以及山民分布舆图还请给我一份。”打仗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若连地形地势都搞不明白,这仗还怎么打?

萧宁所请,理所当然,贺遂焉能拒绝。

很快准备妥当萧宁要的一切,萧宁已经先行一步,领手下的百人一道前往山民下山的地方。

观天色,快天黑了,这时候来袭,看来他们的消息也不是特别灵通,萧宁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贺郎君以为,他们此番下山的目的为何?”萧宁远远看到贺遂手下的兵马和山民厮打成一团,灯火之下,可见山民身上穿着简单的粗布麻衣,露出肩膀和长腿。

但不难看出,山民皆骁勇善战,不畏生死者。

观他们手中的兵器,竟多是石器所制。

“山中所缺之物甚多!此番下山,必为夺取日常所需之物,尤其是盐。”贺遂也不

赘言,一语道破,毕竟盐这东西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天下间,从前的盐价高,寻常百姓用盐亦需三思。

自萧宁占据各州以来,也不知她如何制盐,只是盐以平价,百姓的生活稍微得到些许改善。

听到盐这个字,萧宁露出了笑容,再也忍不住地道:“旁的东西或许我会为难,盐,却不必我为难了。”

这一点贺遂何尝不是心知肚明,毕竟萧宁可以说是天底下手里握盐最多的人。正是她以一己之力改变天下盐价。这种本事,古往今来无人可及。

“从前郎君如何同山民沟通?”知对方之所需,萧宁也就有了应对之法。

手下的兵马调集,暂时不会这么快抵达,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

拖延时间,减少伤亡。

“山民与我们虽然语言不同,也有善雅言者。梁州亦有下山同化之山民,可互传消息。”贺遂显然也跟山民打过几回交道,知道该怎么应对。

“那就请精通山民语言的人来一趟。”萧宁大气挥手,意示贺遂只管把人请过来,她自有用处。

不必萧宁吩咐,贺遂早就已经派人去请。这时候朝一旁使用了个眼色,只见一个憨厚的男子走了进来。

“贺将军。”如长沙大长公主、清河公主,都唤贺遂为郎君。但手下将领或是梁州内的百姓,多唤他将军。

“山民中事,这位小娘子但有所问,你需如实答来,不可欺瞒。”贺遂板起一张脸,嘱咐一声。

憨厚的男子连连应是,目光落在身着一身铠甲的萧宁身上。

“你去问问山民下山所图为何?抢掠之物满足与否?”萧宁即将任务交给憨厚男子。

憨厚男子微微一愣,萧宁含笑道:“若他们若为盐而来,且告诉他们,如今梁州城内存盐不多,想要多的,须三日后来一趟。”

这话听得,憨厚男子完全愣住,巴不得别人知道他们有盐,这怎么回事?

询问的眼神落在贺遂身上,贺遂立刻附和道:“小娘子让你怎么说,你就怎么说。”

再是心里犯嘀咕的人,贺遂总是他打过许多回交道的人,心知这一位绝不是信口开河之

辈。

既有吩咐,必然是有所图谋,而且皆是利于百姓之事。

“是,是!”憨厚男子连连应是,同时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我就算同他们说,他们也不一定相信我。”

不错,一个已经下山许久的人,突然告诉他们,三日后梁州城内的盐会比现在多得多,请他们来一趟,这,这他们会信吗?

“贺郎君,命你手下将士和百姓,全部撤出山民抢掠之村落如何?”萧宁早已想过问题如何解决。

纵然不清楚萧宁打的什么主意的,但萧宁既然提出这个要求,必有深意。

梁州,贺遂已经交到萧宁手里,萧宁断然不可能将到手的城池拱手相让于他人。

既然如此,如今萧宁所行之事,都是为了保证梁州城内的安宁。

“告诉所有撤离的百姓,他们所有的损失,都将由我们一律承担。”萧宁还真是财大气粗!这回那是连百姓的丁点后顾之忧都不留。

“听见了吧,立刻去办。”贺遂催促旁边惊愣没反应过来的人,示意他们立刻按萧宁的要求去办。都别傻站着了。

再怎么纳闷的人,面对贺遂毫不迟疑的选择站在萧宁这一边,那也没办法说出一个不字。只能按照萧宁所说,一件件去办。

兵马忽然不打而撤,眼看这就要撤出村落了,山民满心疑惑,却也苦无人问个清楚。

不过他们没有忘记此番前来的目的,诚如贺遂所言,山民那是为了搜刮山下百姓存盐。

然而可惜兵马退了,百姓也撤了,翻箱倒柜找了百姓的屋子,盐量所剩甚少。

山民们骂骂咧咧的,没人听得清他们说了什么,但从他们的脸色可以看出,定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这时候被萧宁吩咐,用山民的语言提醒山民们,三日后再下山拿盐的憨厚男子终于出声了。

大声喊叫的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毕竟他是逃下山的人,纵然会说山民的语言,早已不是山民。要是被人抓回去,他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明白这一点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身置身于危险之境。

萧宁和贺遂都站在不远处,看着动静,山民们

听到了叫唤,似乎显得很激动,冲过来要抓住叫唤的憨厚男子。

憨厚男子早有预料,一看情况不对,撒腿就跑,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抓住自己。

一边跑不忘一边回头朝他们叫唤,“三日后,梁州会有大批盐运来,你们信则来,不信就不信。”

喊完之后,就一会儿的功夫,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旁观的一众人看到这一幕,不禁莞尔一笑。只是山民抓不着人,没机会问个清楚,气急败坏的叫骂。

弃一村一落也就罢了,百姓无恙,东西可任山民取之,萧宁和贺遂,都已经率领将士守卫在村落的另一边,如果山民胆敢再犯,绝不让他们再犯其他村落一步。

退可退,断不能一退再退。

山民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抢夺村落中的所需之物,即退回山中。

“山民视山下百姓为供民,凡有所缺,必下山取之,然不会尽取,倒像是......”

“倒像是有意留着他们一口气,让我们的百姓供养着他们,叫他们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物。”贺遂刚一出声,萧宁便知道他所指,接过话如是说。

贺遂颔首,正是如此。

“我们笑话山民未经教化,却不知山民也懂为人之道,不可赶尽杀绝,更不能欺人太甚。”人的生存之道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和懂不懂文化、礼仪,那是两回事。

“如此说来,他们也懂生存之道,如果我们能和他们达成共识,能得到双赢的局面,未偿不可。”萧宁脑子一转,立刻计上心来。纵然打从一开始萧宁就有这个准备,亲眼见证山民如此知情知趣,更是笃定。

贺遂眨了眨眼睛,带着困惑的问:“可行?”

萧宁一笑,“事在人为!”

“三日,还有三日,不必急于一时。在此之前,还是让我先会会梁州境内的世族。”三日的时间能让萧宁做很多事,也不必拘泥于等待三日。

贺遂没有意见,从萧宁进入梁州那一刻开始,他将梁州双手奉上,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应诸事皆听萧宁调遣。

***

梁州内的众人早已知晓,贺遂欲将梁州双手奉上与雍州萧氏。

氏之势,已经席卷天下,纵然未曾称帝,但天下人已明了。这天下终将是萧氏的天下。

不是没人想奋起反抗,毕竟观萧氏行事,并不愿再将世族高高捧之,另眼相看。

甚至他们萧氏更想毁世族之垄断,世袭罔替。

世族高高在上的太久,根本不愿意接受任何的竞争,也不想让寒门庶士有出头的机会,能跟他们一较高下。

可天下时势,早已不是曾经他们的天下,想跟萧氏争,他们拿什么争?

连一个贺遂他们都不是对手,更别说萧氏了。

看看那些落入萧氏手中的世族们,如今都是何模样,哪一个不乖乖的对萧氏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还不是因为斗不过,才只能老老实实的在人手下讨生活,过日子?

梁州世族越想,越是不愿意的。

天子以士大夫共治天下。萧氏尚未称帝,竟如此对待他们世族,可恶!

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只能藏在心中,毕竟贺遂表明站在萧氏那一边。

在贺遂手下都没占到便宜的人,如今贺遂和萧宁联手势必大涨,随着黑衣玄甲进入梁州,接管梁州所有的城池。

当看到宛如黑云盖顶的一群黑衣玄甲出现在他们眼前时,梁州世族们所有心中的不满和怨恨,竟都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不说其他,只说贺遂手中的将士也算是骁勇善战吧,面对黑衣玄甲时,竟一个个如同鹌鹑,不敢与之争锋。

手里没兵的人,谁敢大声叫唤,谁敢跟萧宁正面杠上,那是想找死吗?

世族们就算再怎么争权夺利,那都是为了荣华富贵,万不会自寻死路。

势不如人,便只能蛰伏,以待来日。

萧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凡这一群人只要老老实实,不想兴风作浪,拖她后腿,她还真不把他们能当回事。

怎么着都是刚接手梁州,萧宁岂有不杀一儆百,震慑于人。

梁州的世族断然不能动,能动的自然就只能是被贺遂一直关押在大牢内的扬州世族。

是以萧宁一照面,和梁州世族们打了个招呼,随即道:“扬州境内不少世族都落入贺郎君手中,不介意这些人交给我来

处置?”

很是客气的询问,贺遂作一揖而道:“某立刻将人压上来。”

配合无间,可见贺遂的确一心一意扑在萧氏的身上,诚心诚意地归附。

萧宁颔首,很是满意。

不一会儿,一群人灰头土脸的被押上来,观他们身上的衣着,皆是绫罗绸缎。可这身上散发着一股股的恶臭,和他们的衣着截然不同。

“贺遂,你这小人赶紧放开我们,你给我们记住,一旦给我们机会离开梁州,我们必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来人显然尚未发现如今所处的局势,一上来竟然就跟贺遂叫嚣,提醒贺遂。

这样的话贺遂不是第一次听见,早已习惯。

但是作为阶下囚竟然还敢这么嚣张,萧宁最是不喜的正是这些识不清局势的人。

“放心,你们没有机会离开梁州了。”贺遂不接的话,萧宁接。

怎么说贺遂也是诚心诚意归服萧宁的人,放任一群不知所谓的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骂她的人,她要是不出声,岂不是人人都当她的人好欺负?

“哪里来的小丫头片子?也敢这么跟我们说话。”为首的人还是认不清的局势,一看萧宁这个小娘子敢大放厥词,语气相当不善。

“这是我们雍州萧氏小娘子。”南宫致远适时的出声介绍,没反应过来的人浑不以为然地道:“什么萧氏小娘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反应过来的人急急忙忙的抓住身旁的人,“萧家,萧氏,萧宁小娘子。很是了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努力的周六加更?要吗?

观清河公主一朝面,似是温婉如水之女子,但方才一问,可见其并不如表现得那样温顺,甚至是位极有野心的人。

萧宁提出的想法, 何尝不是为了应对有野心之人而提出的建议,使之愿意与萧氏合作。

几乎都选择性忽略过继这一点,萧宁给的选择,要么是放弃继承,要么就让清河公主继承姬氏。

南宫致远听得心惊肉跳,总觉得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萧宁有意推动的。步步为营的萧宁,要达到的是什么目的?

姬氏,多年来皇帝当得是相当不错的,正因如此,大兴被佞臣所亡,多少人心中不舍。若叫他们绝后,谁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萧宁颔首道:“不错, 无类书院,有教无类,凡天下好学上进者, 皆可入内读书。至于我方才所言, 公主是顺帝之女, 冲帝、灵帝、哀帝之妹, 以礼法之继承, 公主的血脉与他们最是亲近,冲、灵、哀三帝皆无后,当以顺帝而论, 承顺帝之血脉,非公主莫属。”

毕竟,一位公主, 纵然为了姬氏血脉,叫顺帝不至于绝后,定以人承继,然过继,未尝不可。

但站在清河公主的立场,她如果有机会,能够作为传承父亲血脉的人,前朝皇室,观萧家行事,极是宽厚,这样的人家,同他合作,将来他们姬氏的位置必不会低,更不必担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清河公主的目光落在萧宁的身上,“小娘子所言,天下人未必认同。”

程永

宜的视线落在萧宁身上,他总觉得萧宁有好些话都没有说白。

“贺郎君以为呢?”护卫皇室之人,当数贺遂最是尽心,且让贺遂说一句公道话,难道宁可让姬氏绝后,亦不愿意让清河公主这位姬氏血脉最亲近之人,承继姬氏?

大好的河山,他们无缘得见,必愿公主代他们仔细一看。为姬氏之后,公主是他们在世上最亲近之人,公主承继姬氏,必为他们所愿。”

萧宁面不改变,扯出四位大兴皇帝,谁再能说甚?

清河是她的封号,到现在为止,清河公主尚未取名。

女子,从来不像男儿一般,生而有名,自来史书中记载,有多少女子有名?不过得冠以姓氏而称,公主皇后,也唯有封号得以传史。由此可见,女人在男人的心中,连一个名字都不配拥有,何其不公?

萧宁一脸诧异地问,“难道天下人皆是无情无义,坐而论道者?容不下姬氏后人?”

此话之分量,相当重。

“顺帝之血脉,仅剩公主,冲帝、灵帝、哀帝,惨遭佞臣所杀,否则依他们之才能,定能叫天下安宁太平。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