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白蛇问天》
白蛇问天

第121章 初到长安,许宣谢绝

公元七六零年,唐肃宗发布召令,于五月初八在长安举行四教论衡。

而白素贞则在三月便提前离开青城派,孤身前往长安。

在四教论衡开始之前,她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即卷帘人首聚。

那年的盛世长安之夜,繁华犹如三千溺水。

你在寻找着谁?

一袭白衣胜雪,剑舞光落缤纷,泼墨写意山水,挥笔豪情江湖。

白素贞牵着一匹白马穿过长安的正南门—明德门。

入了明德门一直往前走,便是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

一眼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不知自己要寻找的人在哪里?

白素贞拉着马,缓缓走在人群中,感受着尘世间的点点滴滴。

按照千愁道人与他们的约定,卷帘人是在长安东郊,距离长安城三十多公里的虎丘镇相见。

白素贞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三天,便提前进了长安城。

而她之所以有些迫不及待,终究心里还有一丝放不下的往事。

白素贞在一间名为翔云客栈的地方暂时住了下来。

后打听状元许宣的情况,才知道他在中状元后被授予正七品上的国子四门博士。

但因受肃宗赏识,又入翰林学士院供职,前途无量!

要知道,在唐玄宗当政期间,设立翰林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本身无品秩,以原品入值。曾经的李白、白居易,皆曾供职于翰林学士院。

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员额,后依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而许宣在六人之中位列第三。

位置越靠前,说明与皇帝关系就越亲密,那么成为宰相的概率就越大。

要知道,唐朝前期负责起草诏书的,主要是由中书舍人负责。

他是皇帝的秘书,却隶属中书省管辖,也就是属于宰相的下属。

而后有了翰林学士,朝廷诏书不再由中书舍人专门完成。

故而,朝廷诏书被分为两部分:翰林学士发布的诏书被称为“内制”,属于重要诏书。而中枢舍人发布的被称为“外制”,属于一般诏书。

所以,翰林学士在官场之中又称之为“内相”。

翰林学士院。

“许兄,今晚还有空闲?”一个穿着绿袍官服的年轻男子来到许宣跟前,笑吟吟问道。

许宣放下狼毫笔,抬头问道:“柳兄,有什么事?”

“自许兄供职翰林学士院以来,承蒙对某关照,今日特来邀请赴宴,聊表心意。”

许宣淡然笑道:“柳兄客气了。不过,今晚确实没有空,还请见谅!”“哦?许兄今天晚上已有安排?”

许宣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那人略有失望道:“那真是可惜了!”

许宣道:“柳兄心意领了。来日方长嘛!”

“许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哪里知道,今晚天香楼最是热闹。萧仙子放出话来,要义文会友,秉烛夜谈。”

许宣听过天香楼萧仙子的大名,只不过天香楼是长安城的销金窟,花钱风流最贵的地方。

他出身钱塘杏林世家,家境富裕。虽平日里不缺钱,但也对民间疾苦有所感受,故而对青楼之处并不感兴趣。

不过,听到以文会友时还是很好奇,问道:“秉烛夜谈?谈诗词歌赋?”

“许兄,你不会真不懂吧?”

“懂什么?”

“唉。也真是服你了。所谓秉烛夜谈,其实就是初夜**。这可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好事情!”

“初夜**?这又是做什么?”许宣问的一本正经,似乎从未听过。

“我现在真怀疑你,你是不是男人啊?这初夜**,就是洞房花烛夜,这你应该明白了吧。”

“啊!”

许宣这才知道,顿时羞愧难当。

“得了。你小子也是真够单纯的。不过,你若真去了,说不定就能得到萧仙子的青睐。到时候,一入香闺深似海,夜夜寻欢不得归!”

许宣被他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只能故作镇定道:“这等好事,还是柳兄自己享用吧。”

“哈哈哈,借你吉言!走了,回头再与你细说当晚的情形啊!”

许宣见他离开,顿时松了一口气。

今晚确实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自己恩师元白前几日已经回到长安,昨日差人过来请他到府中吃饭。

许宣看了看时辰,便收拾好书籍,起身走出屋外。

抬头一看,天幕阴沉,好像要下雨的样子。

“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就是阴云密布。这天气变得也太快了!”

许宣咕噜两句,又折身走进屋里,拿了把油纸伞夹在腋窝下,便走出翰林院。

出了翰林院,许宣朝左拐了过去。

与此同时,有两道身影跟了过去,与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被许宣察觉。

不过,这两人并不知道,许宣会武功,而且内力深厚,尤其在剑法造诣上,可以位列江湖一等一高手。

所以,许宣自然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

自从他高中状元供职翰林学士院以来,只要他一出大门,必定有人跟踪,而且还是好几拨人,弄的他特别心烦。

不过,身处长安城,又深得皇帝赏识,自然会招人嫉妒眼红,而且多半是拉拢居多。

说白了,就是站队。

如今,长安城里暗流涌动,各路势力虎视眈眈。

宦官与后宫,宦官与太子,太子与皇子,后宫与太子。

在这四路势力之后,还有两股最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当朝皇帝与太上皇之间的权力争夺!

许宣对此心如明镜,所以他选择明哲保身,老老实实站在皇帝肃宗身边,但也尽量与其保持一定距离。

若是走的太近,必定会引火烧身。

许宣穿过平事街,然后走入一个小巷子里。

这个时候,在他身后已经出现了四拨人。

他知道,一拨是后宫的,一拨是太子的,还有一拨则是太上皇的。

不过,还有一拨人,倒是陌生,这是第一次出现。

而且,那人身法颇为诡异,轻功了得,想来是个高手。

许宣实在纳闷,怎的参加一个四教论衡就惹来这么多势力对自己感兴趣?

况且,如今的三教论衡,早已失去其早期的学术价值,沦为道佛相争的一个平台而已。

而今年还多了魔门参与,成为四教论衡,也不知道宫里那位是怎么想的?

他本无兴趣参加这些,奈何朝廷已有旨意,也只好应承下来,然后再便宜行事。

光阴荏苒,记忆中优雅的翩翩少年犹记挥扇时的柔情似水,现在却徒剩叹息。

铁马冰河的九重宫阙囚禁着多少无奈,最是无情便是帝王爱。

曾经的盛世长安夜不见繁华,如歌当初的盛世长安夜失去华美似诗画。

安史之乱后,长安不复往昔,千疮百孔掩藏在人间烟火中。

身穿薄纱的妩媚女子艳丽的不似凡人,一颦一笑,夺人心魄。

似乎只是一瞬间。

觥筹交错,冰冷地反射着暗淡的瞳光。

喜笑颜开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勾心斗角与寂寞的灰飞烟灭?

你到底在寻找着谁?

勾栏听曲,夜夜笙歌。

却不知,寂静的街道上,金戈铁马在深宫响起,厮杀声彼此撼动了天地。

你究竟是在寻找着谁?

又是谁将烟花散漫,重重铁骑抹不去那曾经的盛世长安?

蓦然回首,繁华背后又是隐藏着多少所不为人知的万念俱灰?

届时,白素贞在前往城东的一座道观—真武观,与玉虚子等人汇合。

三月十六,晴。

当初的盛世长安,夜繁华似锦。

金发碧眼的人群拥挤在无尽的长安大道上,头顶着绚丽五彩斑斓的光芒。

荒芜的大漠上,是谁在挥鞭策马?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