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神医郡王妃》
神医郡王妃

第374章 婉儿早已在我心里

皇帝看他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心里倒是有几分欣慰,并不提虎符的事,只说起柳卧沙:“此人口口声声说,当日滁水之战时,他的功劳被世家冒领,于是杀良冒功,又被魏侯拿捏了把柄,皇儿如何看?”

诸葛执道:“国法在此,自然按规矩行事。”

皇帝笑了笑,道:“你可知那冒功之人是谁家?”

姒甘泉上书为窦氏求情,理由是他嫡亲舅舅的连襟的三嫂的表妹的姑姐正是这窦氏的生母,“世家贵女所托非人,遇人不淑,还望陛下网开一面。”

皇帝对世家素来客气,窦氏又是女子,就十分痛快的“高抬贵手”,下旨让窦氏与夫君义绝,拿着妆奁回母家,还发了口谕,命其母家“优厚宽待,再择良配”。

这一番风波,让淑妃在宫里的脸面被彻底踩到地上去了,听说定下魏侯罪状的当天就昏死了过去,当然,这是后话。

诸葛执没说什么,皇帝又笑道:“听闻皇儿的表姐配了此人,倒是亲戚了,以皇儿之见,该如何是好?”

诸葛执道:“按律冒领军功者,杀无赦。”

皇帝叹道:“到底是姻亲故旧。”

“臣不敢因私废公。”

皇帝微微颔首,正要开口,外头丁掌印进来了,恭敬道:“刑部尚书求见。”

刑部尚书便是姒甘泉了。

皇帝神情平静的宣他入殿,姒甘泉进来之后,恭敬行礼。

皇帝笑道:“爱卿所为何事?”

姒甘泉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 道:“臣想请个恩典,三百里加急传信去渔阳。”

皇帝一副兴味盎然的模样,道:“何事如此着急?”

姒甘泉道:“堂妹与夫君多年不睦,常遭暴虐,祖父心疼孙女,已是决意与其夫家和离了。”

和离便是古代的夫妻离异,可由母家长辈做主。

皇帝“噢”了一声,叹道:“一别两宽,倒是各生欢喜了,也好。”说罢,命丁掌印取了加急的令牌给他。

姒甘泉恭敬的接了,然后谢恩退下,并未与诸葛执说一句话。

皇帝又看向诸葛执,笑道:“退下。”

诸葛执行礼后离开。

皇帝依旧带着笑意,对丁掌印道:“到底是元后的母家。”

丁掌印小心翼翼道:“正是。”

皇帝没说什么,料理文书去了。

那厢诸葛执回了王府,却见风婉儿坐在厅堂的小桌旁,正低头写写画画,见他回来了,她忙招呼他过来,指着手里的帖子,笑道:“你看看。”

诸葛执在她身边坐下,细看了一番,却见是一张写给桃花妃的拜帖,这拜帖是女子用的,颜色淡雅,上面用桃花色的彩墨描了许多桃花瓣。诸葛执笑道:“婉儿要去拜访玄都郡主?”

风婉儿点了点头,道:“我还没去过她那儿呢,正好这几日无事,想去看看。”

诸葛执笑道:“礼单可备了?”

风婉儿便把那四色礼说了,诸葛执道:“果然齐全,不过你送的云缎是寻常的缎子,略有些简陋了,换成水晶缎子可好?此物是贡品,倒是精致许多。”

风婉儿欢喜的应下了。

诸葛执就吩咐琥珀去准备了,风婉儿又低头描花瓣,诸葛执看了一会,笑道:“婉儿这心思巧妙。”

风婉儿描完最后一笔,沾沾自喜道:“我也觉得特别好看。”

诸葛执叹道:“婉儿对桃花妃这般上心,倒叫我好生羡慕。”

风婉儿红着脸,道:“那,那我也给你写一张好了。”

诸葛执笑道:“婉儿早已在我心里,何必写拜帖?”

风婉儿登时面红耳赤,不知该如何接话,诸葛执捏了捏她的小脸,道:“明日是休沐日,我陪你同去吧。”

柳卧沙揭了魏侯的老底,自己也搅了进去,事实上,让他在朝堂上展露头角的最大的战功,就是拿老百姓的头颅冒充敌军才得来的,“魏侯早知臣杀良冒功,以此为把柄拿捏末将,末将不得已,助纣为虐了多年,日夜良心不安。”

皇帝心中冷笑,面上已是雷霆大怒,把他下了诏狱,秋后问斩。

诸葛执被他留了下来。

诸葛执并不意外,随皇帝去了后头的暖阁,行礼之后就沉默不语。

其余皇亲国戚也迎难而上,表示自己拿个几百户就行。

料理了魏侯夫妻,接着便是其余的家眷,皇帝看在淑妃母女面上,没有株连下狱,而是夺了这些家眷的官职诰命,贬为庶民,命他们即刻出京,终生不得折返。

柳卧沙自觉死而无憾,居然昂首挺胸的走了,倒把皇帝气的够呛。

定下了柳卧沙的罪状后,接下来就是后事了,魏侯府和柳府皆被抄了,金银细软数不胜数,能抵小半个国库。

按律亲王食邑五千户,郡王四千,国公三千,侯爵便是两千,皇帝不愿王侯做大,分封之时,每每以户丁不足为由打个折扣,如今魏侯腾出一千六百户食邑,众人不说争的头破血流,也是口角锋芒十分厉害。

此事与诸葛执无甚关系,他甚至没有去问神机营和三千兵马的事。

皇帝若想还给他,自然会还,若是不想,虎符在手也是徒然罢了。

那厢皇帝见众人斗的跟乌眼鸡一般,十分的头痛,和了几遭稀泥,“此事容后再议”,就散朝了。

柳卧沙留下神机营的统领之位和三千兵马,众人此时才知这两样在柳卧沙手里,登时心中吃惊,这两样原是诸葛执所有,并没什么人敢争,不过魏侯既然倒了,身后留下一千六百户食邑倒是块大肥肉,人人都想咬一口。

这食邑本是封地的意思,不过如今除了诸葛执这个元后嫡子还有封地,其余王侯的食邑就只是邑内赋税收入了,但也十分可观。

“请陛下示下。”

“渔阳雍氏的嫡脉长子。”

常山王说自己是皇帝的亲弟弟,位份最高,理应先得。

陈国公说自己是皇帝的亲儿子,况且子以母贵,母亲是四妃之一又是世家女,自己还是长子,不能少了。

皇帝心里又暗自窃喜,不过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