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家里生意好像跑偏了

沈安安愣住了,毕竟收入的大头,感觉跑偏了。

沈林放下书本,转头看了一眼闺女,笑道:“怎么?不行吗?你弄出来这摇椅,倒真是好东西。

因为你吕伯伯在县城的宅子,有这东西,后来家里去人做客,有些客人就动了心思。

沈安安现在其实没有太大的温饱问题。

老爹不是吹的,是有几分生意头脑的。

如今家里的铺子重新开业了,也是按照沈安安的设想,做成了一个杂货铺子。

你弄出来的火锅倒是也卖出去了不少,那东西挺赚钱的。

我想着,回头咱们店里再进一些文房四宝之类的,填充一下门面。”

“倒不是不行。但我总觉得这不是长远之计。

你好像是不求人,这东西太简单了。

现在大家新奇,久而久之,大家为了省一文钱,弄个竹子就能做。

要做就做代理批发。

不是有货郎跟咱们拿货吗?

那就注意这些货郎的活动范围,保证他们独家经营的权利。”

听沈安安又开始讲这些,沈林顿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

“说说,怎么个弄法。”

“其实就很简单,比如咱们云山镇,周边,长丰镇,白鹿镇,庆云镇,大兴镇等等,每个镇下面都有几个村子。

那么我们就要规划好,一个货郎负责这一个镇子,或者两个镇子,那么其他货郎就不能去那里。

这样一来,就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会跟我们长久合作。”

这个法子不难理解,沈林一点就透,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个法子不错。不过咱们家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大件,货郎怕是不行吧?”

沈安安无奈道:“当然不是说家具这种生意。其实家具这种,也能做。

回头我给出几套式样,你们找人做。

然后我再弄一套宣传画册出来,到时候给货郎一人一本,有想要打家具的,可以在他们那里下订单,然后在咱们这儿汇总,给他们抽成。

还有就是于家不是有好多街道上混的帮闲吗?

于家养着他们也是白养着,不如给他们一个体面的工作。

比如城镇之间的配送,直接弄一个车马行出来。就叫顺风车行。

凡是在咱们家买东西的,都能送货上门,当然,这需要一笔费用。

车马行呢,不光是给咱们服务,还能帮别人送货,送信。

只要办了咱们车马行的会员,就能免费享受这些待遇。

会员等级也得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沈安安说的天花乱坠,沈林听的连连惊讶。

原来在自己女儿心里,竟然已经有了这么大的规划。

到了末了,沈林都听呆了,沈安安这才意犹未尽。

如果商业网络铺开了,那么云山镇就是他们的起点。

缔造一个吃穿住行的商业帝国。

“爹?爹!发什么愣啊?您觉得我说的如何?”

沈林觉得喉咙发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好!”

一个字,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自己的女儿是个天才啊!

近乎妖孽的设想。

沈安安听到回答,这才满意的拍了拍手:“就是前期要做的事情有些太多了一些。

不过于家家大业大,人脉广,要做些事情并不难。

好了,我去画家具图。”

沈安安前世是学设计的,自然去过无数地方采风,尤其是各种古代博物馆,中国风的元素,也算是信手拈来。

出这种图,并不算难。

设计师最难的其实是创新。

当然,这个年代,好多东西都没出现,沈安安脑袋里装的全是新的,也用不着创新。

还有就是这个年代,龙凤图案,并非是皇室专用的。

事实上洛朝的图腾是洛水之神,所以上上下下,大都喜欢玄青色。

然后读书人呢,就喜欢湖绿色,惨绿少年嘛,基本上也是上行下效。

于是等到了第二天,于老八来了,带了一大堆的东西,都是各种补品,布料什么的。

沈林有些懵逼:“老八,你这是干什么?”

“哦,这个啊?是老爷子给安安的。喏,这个,是京城最好的纸,一大箱子全是。

老爷子知道安安经常捣鼓好东西,这墨,这纸,这笔,都是最好的。

嘿嘿,其实这东西,都是咱们自己家的东西。

所以听着挺贵的,但其实……你懂得。

总之,让安安大胆的用,咱们家不缺这个!”

沈安安在一旁检查了一下,暗暗咂舌,这于家到底有多少产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关于于家的遭遇,沈林在事后也告诉了她。

他很了解自己的女儿,有什么事情,还是直接告诉的好,省得她乱猜,反而没事。

“还是爷爷懂我。春兰,夏荷,快来,把这些东西笔墨纸砚拿书房去。对了爹,你不是说咱们店里要弄些文房四宝充门面吗?直接找八叔啊。”

让沈安安想不到的是,卖的最好的,竟然是不求人。

不错,就是痒痒挠。

书房内,沈安安跟小豆芽核算着账本,沈林在一旁躺在摇椅里看书,有一搭没一搭的晃动着。

“爹,你准备靠卖家具养家?”

目前定制最多的还有摇椅,煤球炉子,以及火锅。

老话说的好啊,饱暖思那啥。

这东西一文钱一个,别看东西小,不起眼。

但要知道,这年头的人洗澡很不容易,没有那个条件啊。

而且随着大家结束了过年的气氛,恢复了走动,帽子手套这些,依旧还有不小的市场。

为此,于家跟沈家干脆自己弄了个铁匠铺子,招了一些工人。

当然,这也是两家合作的。

如果不是沈安安今天看了账本,都不知道,这过完年之后,家里竟然靠着打椅子啥的,赚了二十多两银子。

那不洗澡得有多痒痒啊,于是这个不求人简直成了人手一个的利器。

虽然没有沈安安设想的柴米油盐,样样都有的场面,但上架的几种货物,都比较受欢迎。

这订单自然就落到了咱们家的头上。

反正跟于家开了铁匠铺子,干脆签了几个木匠。

很多别的地方的小摊贩,也慕名前来拿货。

所以家里的生意,倒是还不错。

一个月洗一次就算是勤快的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