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第一百八十六章 都需要鼓励的

而且谁都清楚,靠上了沈安安,学了手艺,以后嫁人,那婆家都得捧着供着。

这年头,想要学一门手艺,那多难啊。

拜师送礼,好话说尽,人家都未必肯教。

沈家的丫头有了大出息,虽说也没有抛头露面,但是大家都清楚,这些店幕后老板,有沈安安一份。

沈林自己家里开着店,自然是沈掌柜。

所以沈安安就变成了小沈掌柜。

而且想吃系列所有的服务员,都签了契约的。

沈安安教的第一批人,便是甲等工种。

以后再进新人,沈安安就不管了。

这些人愿不愿意教,是收徒弟还是其他,完全看她们的个人意愿。

因此,这第一批服务人员,无疑都是幸运的。

条件有限,不可能把糕点师傅跟服务员分开设置,因此她们既负责销售,也负责做点心。

沈安安对她们可谓是恩同再造。

但沈安安明说了不收徒,因此她们只能把敬意放在心里,叫一声先生,也不算是不敬她了。

沈安安对称呼这些不在意,摆了摆手,满面春风。

店里的客人,有些新客,看着被簇拥着的沈安安,都在暗暗打听着这女孩的身份。

“听春兰说,你们把糖葫芦弄出来了?

快拿来让我瞧瞧。”

众人一听,赶忙让开了一条路。

如今春兰是这个店的店长,还有两个副店长,年纪大了一些,都在十五岁左右。

一个叫陈小鹿,一个叫林小草。

听这名字就知道家里起名字是多草率了。

根据沈安安所知,这两个女孩在家里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名字的,一个叫二妮,一个叫毛丫。

但沈安安明确说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大名,关系着领工钱。

所以她们的父母才给她们起了名字。

家里穷,两个丫头十五岁了都没说婆家。

现在倒好,成了想吃点心店里的副店长,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如今陈小鹿已经说好了婆家,林小草则正在商谈婚事,估计也快定下来了。

所以对于沈安安,这两个大一点的女孩自然是千恩万谢。

她们也肯努力,肯学,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做事都很周到。

至于春兰实际上就是一个技术宅,店里面她很少管。

有这两个副店长辅佐,倒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很快小鹿就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上面摆着一串串金黄色透着红的糖葫芦。

麦芽糖金色的光芒,在太阳下泛着诱人的光辉,卖相让沈安安都觉得有些出奇的好。

这年头没有嫁接,转基因等等技术。

所以山楂长的其实都比较小。

包括苹果之类的水果,也是如此,都不会长的很大的个头。

沈安安拿了一串,凑近闻了闻,嗯,是麦芽的香气,呦行家啊……

咳咳,扯远了,后世的广告词实在是荼毒已深。

麦芽的香甜,跟山楂的天涩,竟然混合出了一种新奇的味道。

沈安安吃着,虽然跟记忆中的糖葫芦的味道有些差别,但不得不说,味道真的不错。

春兰跟两个副店长一直盯着沈安安的脸色,看到她露出笑脸,这才同时松了一口气。

沈安安是美食的鼻祖,所以吃东西自然是很挑剔的。

“不错,味道很不错。

这麦芽糖糖稀的火候也是刚刚好,如果我没猜错,这应该是小草熬的吧?”

小草嘻嘻一笑:“是我,姑娘真是厉害。”

沈安安摇了摇头,倒不是她厉害,实在是小草这姑娘有一种神奇的本事,那就是对火候的掌握,有一种近乎是天生的敏感。

所以不管做什么糕点,都能掌握的恰到好处。

一开始搞的沈安安都觉得她会特异功能。

问过之后,才知道是因为成天在家里烧灶养成的。

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这东西,虽然看着简单,功夫主要在这糖稀之上。

如果糖弄不好,这糖葫芦就废掉了。

做的不错,以后挂牌吧,写上小草的名字。”

这话自然是对着春兰说的。

春兰笑呵呵的应下了,这是沈安安定的规矩。

就是新品开发,谁的功劳最大,在挂牌售卖的时候就会写上相应人的名字,比如林小草作品。

这实际上是一种荣誉鼓励,同时还会获得一个特制的银质的奖章。

并没有多少钱,但象征的意义不小。

沈安安做这一套,驾轻就熟。

谁年轻时候不热血呢?给点鼓励就觉得赢得了整个世界。

也挺好。

至少这些姑娘还有其他店的店员,各个都是干劲十足。

竞争制度的存在,自然是有意义的。

优秀店员的牌子在门口挂着,谁上了榜,自然脸上有光。

这便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了。

现在似乎还没流行老板这个称呼。

沈安安笑眯眯的道了声千秋,笑道:“是呢,弄出来一样新的吃食。若您有兴趣,回头可以到店里看看。”

说出去那都是一种骄傲。

毕竟女儿一天的工钱,都能养活一家人了,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这儿工钱给的不少,而且有吃有拿。

整个云山镇的人谁不知道,这整条街上好吃的东西,多半是沈安安搞出来的。

“呦还真弄出来了,现在就过去瞅瞅。”

一看就是老饕了。

店里的几个服务员,没错,现在这些卖货的姑娘们,都叫服务员了。

每天卖不完的糕点,就会给他们带回去。

以前她们家里或许会嫌弃她们是个女儿家,赔钱货。

但是现在不同了,回到家里,那爹娘疼啊爱啊,简直说不完。

习惯了觉得也就还好。

至少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沈安安自然是清楚这种现实的,所以教这些姑娘做点心,也并没有藏私。

这样一来,大家自然是感恩戴德。

见到沈安安来了,都齐齐叫了一声欢迎光临想吃点心,随后才七嘴八舌的叫着安安姑娘,沈小姐,甚至沈先生之类的,称呼很乱。

毕竟这儿的姑娘,都是从镇子上穷苦人家找来的,也算是沈安安给了她们一个赚钱的营生。

点心店不用问了,又是沈安安的标准风格,名字就叫想吃点心。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