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苏王宝船是骗局

打狗也的看主人。

凡此种种,都说明就算是下人,但下人跟下人之间,也是不同的。

有一个可靠的主家,那出门也是能给自己撑腰的。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以前沈安安是有钱,但没地位。

说好听是农家,不好听是商女。

现在也算是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包括骨子里的血液流淌,都已经浸透了这更时代的气息。

这些人,都是靠着自己吃饭,给自己卖命的。

沈安安也习惯了,也明白了如何去当一个主子。

很多东西,便都是这般潜移默化的。想想刚穿越那会,对奴隶制度,非常不适应。

就对自己家里的丫鬟也不好意思使唤。

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沈安安觉得自己有时候很矫情,但谁也没有规定,哪个人就不能有矫情的时候。

因为伤春悲秋,才有了种种传世佳作。

偶尔矫情一下就行了,可不敢得矫情的病。

沈安安站在马车上,看着众人齐齐鞠躬,感受着他们眼底的热切,也是由衷的笑了出来。

暗月先下了马车,也是低下了头,扬起了自己胳膊。

好让沈安安可以扶着她的胳膊下来。

沈安安抬了抬手:“辛苦大家准备这些,都起身吧。

今日府上有喜,都有赏。

回头去账房领银子,现在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

众人仿佛同时松了一口气一样,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

可见,赏赐这种东西,比嘴上说说要重要的多。

沈安安不在乎这些,大家高兴,她便也高兴。

沈安安被众人簇拥着进了门,便看到吕崇安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手里捧着很大一束花。

这些人明显是知道的,此时都一脸窃喜的看着沈安安,想看看主子的反应。

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暧昧的笑声。

暗月皱了皱眉,挥了挥手:“还不去干自己的事情?都杵在这儿做什么?”

众人这才鸟兽散。

沈安安大大方方的走到他跟前,看着他手里的花,笑道:“送给我的?”

吕崇安本以为她会害羞,会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但没想到,她与平常态度没有半点区别。

心里总觉得有些失落。

或许在期待着什么,但明显没有发生。

他很快便收拾了心情,笑容真诚。

把花往前面一送:“恭喜你,现在官比我都大了。”

沈安安噗嗤一乐,接过花束,手从花朵上扶过,笑的开心。

“那你这个小官以后见到本县主,是不是得行礼?”

吕崇安真就退后了一步,一板一眼的说道:“下官吕崇安,见过县主大人。”

沈安安则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厚重起来。

伸手虚扶了一把:“吕大人免礼。”

说完没忍住,自己已经乐了起来。

吕崇安也跟着笑。

“今天白天我不在城里,所以错过了册封大典。

本来想着在家里给你补一个,但又觉得你不看重这些。

这花是我从城外采的,都是新鲜的。

希望你能喜欢。”

吕崇安似乎开窍了一样,现在面对沈安安,再没了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反而又回到了那种友达以上的关系。

这让他觉得很舒服,同样的,沈安安也没有不适。

“我挺喜欢的,谢谢。幸好你没准备什么仪式,今天我都快累死了。

你出城干嘛去了?”

说完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哦,如果是不能说的公务,就当我没问。”

吕崇安摇了摇头:“没什么不能说的。我返回岭南城,其实是收到了朝廷的命令。

关于苏王宝船,让我配合行动。

这几天一直在忙这个事情。

现在苏王宝船已经找到了,朝廷正在打捞,我的任务结束了。”

沈安安一惊,有些意外。

“苏王宝船,找到了?不是说就是小船三两只,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吗?”

吕崇安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并非如此。其实那些不值钱的小船,是朝廷十年前丢在岭南城外的。

真正的苏王宝船,是在运河下游二十里外找到的。

这次关注苏王宝船的势力很多。

很多人都被朝廷的障眼法吸引了过去。

事实上苏王宝船的沉没地点,朝廷一直都知道,不过一开始朝廷没有打捞的条件。

毕竟那时候洛朝刚刚稳定下来,打捞这活,劳民伤财的,经不起折腾。

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沈安安听了这话,整个人都懵了。

合着全天下的人,都被皇帝给溜了一圈。

包括第一楼。

龙江还在水里泡了那么多天,结果找到的只是朝廷故意布置的障眼法?

这老皇帝心眼也太多了,怪不得能当皇帝。

吕崇安看着她懵圈的样子,实在是有些呆萌可爱,不自觉伸手在她脑门上弹了一下。

“傻了?事实上我接到消息的时候,也傻眼了。

我的任务就是协助清场而已。

如今朝廷打捞大军已经到了,别人别想染指。

不过我给你带回来一个礼物,你一定喜欢。”

士农工商的阶层理念,正在不断的影响着整个洛朝。

虽然实施没两年,但是官府每个月都会处理几起因为逾越了阶层规矩的案件。

不管怎样,沈安安成了县主,那么他们这些下人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不看僧面看佛面。

再者就是告诉那些百姓,你们虽然过的苦,但你们地位比这些有钱人高啊。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家族只要出了一个官,整体地位就立刻上去了。

很明显,朝廷在推动此事。

贬低商人,提高商税,是为了丰盈国库。

所以要对商人加以限制。

而且不要放弃希望,通过科举,你们儿子,孙子,可以做官,好好读书啊!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便也种了下去。

其实种种措施,都是便于统治者的统治。

这对那些勤勤恳恳的百姓,很不公平。

毕竟很多人种着地,都有可能吃不饱饭。

很长脸。

沈安安能感受他们的热情,心里也是暖暖的。

你们有钱,行,那我就削减你的社会地位。

不能让你仗着有钱就去欺负老百姓。

很多人都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却能过上穿金戴银的生活。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