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324章 奸商张元彪的竹子混凝土楼板

于是乎建筑队里边又多了一个工种,蔑竹师傅开始给建筑队服务,他们的工作就是处理毛竹,给铁厂施工队伍提供源源不断地加工竹子。

“张公板”或者是“张江军板”的巨大威力,在兖州附近掀起了巨大的轰动。

兖州城的泥瓦匠们纷纷来观摩,却是谁都没见过这样的建筑,啧啧称奇之余站在小山坡上往下看,看着工地上那个张元彪设计的小型起重机,更是惊讶地看着二十几个工人用绳索把预制板高高拉起,放在了高处悬吊着。

对于回家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抗拒呢?

百姓辛劳一生,只要能为子孙留下房屋,就能给一家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庇护家族的大事,所以是盖房子格外的上心,除了要攒钱给泥瓦匠木匠们工钱,还得备好使用的砖瓦和石料,有些人一辈子的精力都放在了盖屋子上,为此能花十几年去筹备物资。

有些农民在路边种树,只为了十几年后有木头能盖房子。

眼见着这么厉害的机械轻轻松松把数百斤的预制板吊起固定于砖墙之上,短短一个时辰就把屋子的顶盖好,这鬼斧神工且好像土匪一般的建造方法看傻了这些工匠。

临清商会虽然牛逼,但是兖州城也有自己的商会组织,他们的头目在得知这边的房地产腾飞后,也带着人来砸场子,但是看到这么新奇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后,当即表示愿意合作,本着强龙不压地头蛇和有钱大家赚的想法,张元彪与这些地头蛇也进行了接洽,要求他们组建一个劳务公司进行合作。

劳务公司嘛,出人干活的那种,以承包工程的名义给他们派活,只能赚到外包的钱,这也是临清商会这样的强势力量驱动的结果,也就成了主要的合作模式。

那半山别墅更是被有钱的矿匪头目,现在是新兴资本家们给包圆了,区区十栋小别墅,就被这些矿老板以二百两的价格轻松拿下,其余的小老板们纷纷嚷着要开别墅的二期。

有些百姓夏天的时候不停地收集蒲草,还不是为了给未来的房子有个防水的顶层。

这样困苦且低效的盖屋模式,在铁厂宣告结束了。

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有这样的使用。

毛竹比一般的木材拉压强度提高约二倍,且竹子弹性好弯而不折,抗拉强度基本接近q235钢材水平,关键是密度仅有钢材的十分之一,是缺乏钢筋时代的最佳替代物,只要稍微注意些,选材注意杀青驱虫和收拾,做出来的竹子混凝土坚持个二十年是没啥问题,就是严格要求一下买平房的人上去前要用棍子顶着预制板就是了,通过这个方法能省一部分的钢筋,至于那些小一点的部件,比如说下水道的板子,完全用毛竹混凝土就行,坏了换就是了,一点也不麻烦。

第一期的建设随即展开,新招募的一群建筑工人被拉到那一片的空地上开始清扫地面,几个张元彪亲自调教的新一代技术员拿着棉线和白灰在地上分割着位置,这里边有的地方要要清理,有的地方要抬高,更多的地方则是需要人把碎石给清除。

谁不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只要能付得起首付,并且有人愿意为其担保,或者本身就是铁厂的工人,那么恭喜,十二两银子就能获得一套属于自己的砖瓦房,不需要自己动手去收集材料,也不用担心营造房屋的工匠搞破坏。只要交钱就能得到一个房子,建好后就能搬进去住。

这种房子不仅坚固,还保温性能良好,功能齐全,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够提供私塾与郎中,四周会布置上商业街,就连那饮用的水,也是从一侧的山泉引流而下,完全免费不花钱。还会搭配花园湖石,简直是优秀到不行。

“这房地产事业可以啊。”张元彪站在观察哨上看着样板间外边扭打在一起的人群,淡定地说:“你们在这边,可以招募更多的人加入护厂队,把那些流氓地痞都拉过来,不用训练他们厮杀了,让他们去盖房子,让他们也去买房子,鼓励他们去结婚生子,这么蹉跎上三两年,一个流氓就会变成一个整日忙着材米油盐的好丈夫好儿子,到那时候,这些有工作和家庭的男人们,就是我们最好的战士。”

随着巨大的混凝土地面铺设完毕,工人们开始按照张元彪给的尺寸在这边用模具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板,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铺设油毡布,然后用模具框好,倒入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石子,然后加入一些较为柔韧的铁条,再浇筑混凝土直至注满模具,接下来就是等待混凝土凝固即可拆下模具安排人搬走。

其实这个时代的钢铁产量低,张元彪也觉得这产量不足以完成眼下的建筑,于是经过良心挣扎后,推出了一个牛逼的设计--竹筋混凝土。

说人话就是用竹子代替混凝土中的钢筋,之前的很多痛斥奸商设计时,说他们用毛竹代替混凝土,但是这样的行为是有据可查的,只是咱们国家在建国后的1957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在“关于暂时停止采用竹筋混凝土的通知”中提出“暂时停止推广使用竹筋混凝土制作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这样毫无人性的借贷契约一经亮相,兖州城的百姓都疯了。

看似敲诈,但是在铁厂做工是个大好事,给房子还保证工作,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二期只是画个图出来,数百人就从城里蜂拥而来,简直是有多少就要多少,为了抢到房子可以买,很多的淳朴百姓在外边开始了全武行,打的那是不可开交。

这起重机也是利用齿轮和木头制作的,尤其是使用了临清机械所的新产品复合滑轮组后,原本需要大量的人协同完成吊装,现在七八个人就能拉动绳索轻松地把预制板送到高空搭在墙上。

起重机的机臂因为承重材料效果不佳,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竖直木头的支撑才行,工人们搬运到固定位置才能垂直调运,虽然活动范围不大,但是这样神奇的设备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之前的上房梁是个很危险的活计,那些木匠们往往是数十人一起协作才能把沉甸甸的原木放到上边,操作期间稍有不慎就会出人命。

史家兄弟那是点头如捣蒜,他们已经是张元彪兖州建筑材料商行的执行人了,下一步在兖州铁场附近,还要开设新的水泥厂和预制板厂,就连砖窑也要再开几个,当然,这里边还是少不了大资本家的俱乐部---临清商会的支持,张元彪对于体制化的计划经济缺乏信心,还是靠着市场经济那一套搞竞争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的兴盛不衰。

新式的房屋外观喜人,新规划的小院子也是喜人,短短三天的时间,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都卖出了,收获了大量的银钱。

山巅之城的一期还没有盖,就被铁厂的工匠们包完了,为了这个房子,他们就签下了连本带利四十五两的契约,约定在二十年内还完,这是正儿八经的霸王条款,万一借贷人挂了,他的儿子也要到厂子里来干活还债,直到把钱还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