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哮月安然》
哮月安然

第295章 民生2

“下一步?那第一步,安安想做什么?”顾浩然已有了猜测,对上她这次的动作,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是想先推广插秧技术吗?”

“将军英明。”穆清再次赞叹,真的也只有这位才配得上主子了,只可惜这两位聪明人,还不知哪天才能相聚。想到家中出的那个意外,心中叹了一口气,主子真的很不容易。

感叹的同时,也与前两位一样,瞒下了那个关于顾浩然的天大的秘密……

到了地方,卸粮的事,穆清自然不用操心,直奔大将军的院子,他有要事禀报。一见两位都在,便乐了,省去他说两遍的麻烦。

“将军,亲王。”

“清爷,辛苦了,请坐。”对上她的人,没有最客气,只有更客气。

就技术的细节提了几问题,穆清也一一回答了,最后穆清还掏出了一本册子,交到了夜贤启的手上。“这是关于这种技术的详细资料,出现什么情况怎样解决都有记录,而且每个地域的土地气候影响也有实验数据。”

跟安哲的时间长了,一张嘴都是一些没听过的新词,却不妨碍夜贤启的理解,双手郑重接过,按耐下想翻阅的心情,小心得收好。

因为他知道,关于那批军粮的主题要来了,对于他的‘识相’穆清很欣慰,不由发出了同程老一样的感叹,他们家主子的眼光真好。

“主子听闻南方遇灾了,想来今年的稻种便不会便宜,如今军粮并没有缺失,又足够了,不如调一些出来,作为粮种发放下去,再由专业人士指导育苗,插秧,一是救人于水火,二是推广这种技术的好时机。”

若是平时,百姓们不一定会接受,必定谁也没见过,万一失败了,可是没了口粮,如今不同了,种粮买不起,现有人送,又有人教,再不信,总比饿死强。当然就容易了许多。

“好,好,太好了。”夜贤启再也坐不住了,不顾仪态得跳了起来。“何时开始?”他似已看到大楚欣欣向荣的一派景象。

“亲王莫急,也得等这雪天过去了再说。”这样的亲王莫然让觉得亲近了几分,说起话来也大胆了许多。“就不知亲王可受得了这个累,吃得了这个苦?”

夜贤启愣了一下,才明白穆清话中的意思,安哲是想把这份功劳让给他。“不,不行。”他已占了她太多的便宜了。

“亲王是怕苦怕累?”穆清皱眉,误会了他的意思。

“那倒不是,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我再辛苦又如何,只是这是安哲辛苦实验出来的,我不能……”

“亲王多虑了,此事由亲王出面再合适不过了,换了我家主子没人信。”这是实话,谁知道安哲是谁谁谁呀。“再说,我家主子无意中得了这个法子,正愁没法推广一下,亲王帮了大忙。”

在场的都知道这法子,与册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得的,付出的劳动与心血都不简单,可她这样说,只是为了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也是不容他拒绝的。

“子诺在此谢过。”夜贤启正了正身,对穆清行了一个大礼。吓得穆清连忙跳开。

“别,亲王,我家主子是有要求的。”

“请讲。”夜贤启不会认为那女子会提什么过份的要求。

“一条,允许这镇北军自建粮仓,自购军粮。”每年都是朝廷耗人耗力将粮收购上去,再又往下拨,又花费了精力不说,还不应急,万一再来一次这样的情况,谁敢保证他们还有对应之策。

此言一出,两个男人都愣了,顾浩然没想到他的安安最后仍是为了他,所布局了一切,只为将好处落到他的头上,这真真是她的手笔。

她说过她可以不顾民,不顾国,可她是不会不顾她在意的人,因为她在意这个人,才会去劳那个神费那个力。至于还有旁人得利,她就管不着了。

他能猜中,是因为他了解,在夜贤启那却看到了另外一层,这是安哲在变向提醒他朝庭运行的不合理之处,他掌管户部自然知道这其中无端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就地购粮又会有多大的便利。

“主子说不急。”穆清可不管他们在想什么,接着把他的话说完。“先把名头唱出去,等有了收获,再提也不迟。”

这名头是什么,相信这二位爷都会懂的,单凭这镇北军将口粮捐出来,交于老百姓当种粮这一条,便是大功一件。为以后收粮也方便了不少,更别提还有亲王在全面帮衬,主子的目的不愁达不成了。

夜贤启郑重得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下了。顾浩然则是五味杂陈起来,他的安安啊,让他如何来爱她才好。

穆清来了以后,夜贤启的心也完全放下来了,见离开春还有段时间,先写了封信交于老师沈阁老,细细表明了南方春耕时他的动向,以及各种来源的好处,相信老师自会代他向皇上请命。

这种未知的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想想就不会有人反对,可等到有了成就就不一样了,先把这头功定在镇北军头上,他的有没有就无所谓了。

正如他所料,开始春耕之时,任命便下来了,他身正言顺得一心扑到了育苗插苗上,此时穆清又带来了田间好手,几乎是到一个地方,手把手得教一个地方。

“两位客气了,穆清先把话回了。”穆清却不能失了本份。

“我们还信不过你。”夜贤启还不太懂,安哲手下人的套路,如果只是平安抵达,送了一单子便完了事,除非有什么变故,才会亲自出现在人前。

“有种子吗?”夜贤启有些坐不住了。

“亲王莫急,这是下一步。”穆清没有取笑这人的失态,只有真的为民之人才会句句问到点子上。

他可以想像,这东西一旦推广开,大楚人的生活便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批粮草比第一批快多了,在大年初三便抵达了北城,给北城的过年气氛添了一笔热闹。

“你们主子又有什么计划?”顾浩然就不同了,那可是他的妻。

穆清一笑,递上了清单,在两人翻阅时,他开口又补充了一句。“两位爷见谅,这种改动,是主子临时作的决定。”也就是说不是故意隐瞒的,必定动了军需可不是一件小事。

穆清也不急,先等他开了眼,再去吓吓他的小心脏。夜贤启果然开了眼,在他们话音未落之时,属于顾浩然的一份便送来了,与上次一样大的包裹,不用看,顾浩然便知是什么。

“这东西叫棉花。”顾浩然臭屁得介绍了一下。

“好种吗?”夜贤启不是读死书的人,还是能分辨出这是植物。

“穆庄里有详细的种植方法。”穆清不无得意得禀报。

原来穆清这回只送回了一半的粮食,还有一半已换成了棉衣棉被,至于那一半粮食到哪去了,还得等另一位看完才能禀报。

“下一步的事先放一放,我得先瞧瞧什么是用钱也换不来的。”单子上没说明下一步做什么,夜贤启当然还崩得住。

“插秧技术?”夜贤启心中哀叹,怎一碰上这两人,他的书总觉得是白读了呢?

顾浩然只是知道,当然解释不清楚了,而穆清是雷阁总管,同样也是这次派他来的原因,他将这种技术细细得解释了一遍,只听得夜贤启双眼放光,难怪这放在第一步,只有吃饱了,有了多余的精力与土地,才能穿暖。

随着心境与上次不同,不再是怨,而是美得冒泡,显摆得当着夜贤启的面打开,仍是那两色的棉袍。夜贤启除了惊叹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好在他的身心正,除了这些便没有别的心思,更多的是关心这是什么东西,衣服是不好拆的,棉被倒是可以打开看看,看到那又白又软又保暖的内里,夜贤启激动起来。

“在我这,不用那么小心。”顾浩然先看完,递给了夜贤启。“再说,她补上的可是用钱也换不回的东西。”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