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风雨人生路》
风雨人生路

正文 第五十七章高二年级纪事〔下〕(4)

跃进年代大浮夸,从上到下讲大话;

违反规律离实际,实事求是岂能假。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跃进年代大浮夸

现在,每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只要大家坐在一起进行随心所欲地闲聊时,往往总都会喜欢进行回顾1958年的那场大跃进运动。同样,也都会有一极其相同的感慨。

应当说,当年人们对于这场“大跃进”运动,还是有相当多的干部群众是拥护和支持的。因为,中国一向贫穷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而现在,党的领袖号召大家通过大跃进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里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尽早过上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并且,还给予人们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这样的号召,确实激动人心。

于是,人们全身地投入“大跃进”运动中去,也在相当程度上来说,还算得上是主动和拥护的。

“大跃进,怪事多,买拐放山塘,买鱼放大江。”

正是:

“是采用密植的办法,深翻土地,多施肥料,白天要用鼓风机向里边通风,晚上还要用灯光照射。”

第五十七章高二年级纪事〔下〕(4)

因此,实际上,在“大跃进”的特殊背景下,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的积极性确实是很高的。这又更加进一步促使毛泽东同志相信,发动这场“大跃进”是正确的。甚至在农业生产和包括粮食增产上,实现一个大的跃进就完全可能。

但是,最惨痛的教训是脱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到处说的全都是大话,搞弄虚作假。尤其是,农业放高产“卫星”,亩产万斤粮,甚至13万斤粮食。可是到头来,又有那个是真实的呢?其实,当时广大群众的心里早就明白。

后来还听说,在我们县的巨龙公社,即龙潭公社。也放了一颗亩产万斤的水稻卫星。虽然,卫星算是放成了,也敲锣打鼓地庆祝了一番。但是,后来听人说,那万斤稻谷并不是一亩田里产的,而是几十亩田里产的,也是一样弄虚作假,胡弄于人。

他们以为这么说,就能骗人相信?!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派人验收高产试验田产量时,居然担上几担稻谷,从这个门秤了,担进仓库后,又从另一个门担出再重秤。这样反复地过秤了十几次。于是,便得到一万多斤亩产的哩。

所以,当年群众都编了顺口溜,在四处传唱:

但是,这样明显的造假行为,不但不加以批评,反而在各大媒体中,却争先恐后的报道,岂不是怪哉!

其最后的结果,便是浮夸风四起,各地报喜不报忧的事情甚嚣尘上,真是可悲之极。

当时,曾经有人走到了那些放高产卫星试验田的田间,看到在一亩地中的稻子一棵挨着一棵,不见空隙,如同一个大稻子垛。

看后,便问当地农民这些稻子是如何种植?怎样管理的?回答的人那敢讲实话,只好按照当初领导人说好的统一口径:

我记得,当年人们普遍地怀疑,广西环江县的水稻亩产十三万斤。其实,就是把百十亩成熟的稻苗,全都移植到一亩地中所累计的结果。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