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重生1992》
开局重生1992

第159章恐怖销量

三十万字一册的厚度,看上去正好合适。

拿起来给人一种有些想读下去的欲望,也不会由于太厚而吓跑读者。

第一册的定价为15美元,《盘龙》并不是精装书,而是普通材质的皮纸书,这个价格处于中间档位,这也是彼得·帕克毫不犹豫选择出版的原因。

静谧的街道空无一人,明晃晃的路灯照亮周围一圈,形单影只的酒鬼喝的酩酊大醉,斜趴在马路口狂吐不止。

纵观整条街区,只有林羽所住的租屋亮着灯,一道身影正端坐在电脑旁,双眼盯着屏幕出神。

敲完手上最后一句话,林羽再次检查了一遍,鼠标点击了上传。

同样的,各色大小书店和报刊亭也巨多。在纽约,阅读的氛围特别浓厚,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地铁车站,总会见到手里拿着本书的人。

纽约的大型书店和图书馆类似,拥有各种类别的书籍。店里的服务措施也非常到位,摆放沙发,桌椅各种供读者阅读的空间。

小型书店则开在街道周围和社区里,店面不大,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去追求书籍种类,只能什么畅销卖什么,追求稳定性。

查尔斯就是麦肯金森街区书店的老板。

作为纽约出名的混乱街区,这一带治安一直不太好,相对来说,书店的生意也不温不火。

年轻人更愿意把时间泡在酒吧和舞厅,而不是书店这种毫无兴奋感可言的地方。

社会底层的中年人则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来,对看书这种可以说是奢侈的消磨时间方式嗤之以鼻。

好在总有人愿意买上一份最新的纽约时报或是《花花公子》来满足心理的那份欲望,查尔斯的书店能勉强经营下去。

跟所有小书店一样,查尔斯的店里也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用来摆放最新出版的新书。

如果哪一本销量喜人,查尔斯便会加大它的进货量。

“格林,你们兰登书屋怎么回事,现在卖书都已经开始靠封面吸引人了吗?”查尔斯看着工作人员把新书《盘龙》摆在货架上,忍不住吐槽道。

这种花里胡哨封面的书,查尔斯很少见到。

可能是作家的思想仍旧要靠内容取胜,很少有人想到要从封面上来吸引眼球。唯一能与之相比的,便是《指环王》这种类型的畅销。

“谁知道呢,都是那些编辑和作家的奇思妙想。”格林撇了撇嘴,他对《盘龙》并不了解,也并不打算去了解。

“这本书好看吗?”查尔斯拿过一本,摩挲着封面,好奇的问道,显然是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知道,我没有看过,据说是一本奇幻文学作品。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说不定是个不错的故事呢。”格林耸了耸肩,把最后一本《盘龙》摆放好。

“我先走了,还得去切尔斯特街区送货。”格林说着,跟查尔斯道别。

“我来看看这本书怎么样。”

查尔斯走到柜台前,屁股在椅子上挪了一个舒服的位置,满意的打开《盘龙》。

“老板…….你这本是《盘龙》吗?”

就在查尔斯准备看书时,一个年轻人走进书店,正好瞥见查尔斯手中的书。

“呃,是的。就在新书货架那里。”查尔斯指了指对面的书架,有些好奇的看了看年轻人。

自己的书店很少有年轻人光顾,特别是这些时髦的年轻人。而且这还是头一遭新书到货,就有人知道新书的名字,难道这本书提前做了宣传?

还没等查尔斯反应过来,年轻人就拿着一本《盘龙》走到柜台。

“老板,多少钱?”

“十五。”

听到价格,年轻人面色一喜,爽快的掏钱结账。

就在年轻人拿着书准备离开时,查尔斯才反应过来,喊住年轻人。

“等等,小伙子。”

“怎么了?”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清楚《盘龙》这本书的,毕竟它是今天第一天送过来。”查尔斯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它在网络论坛上特别火,大家都在讨论这本书,你不知道吗?我建议你好好看一看,里面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

年轻人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去了,同时还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边走边看。

“有这么玄乎吗?”查尔斯诧异的望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自顾自的打开《盘龙》。

“这是魔法和巨龙的世界吗?还有骑士,有点意思啊………”

有一说一,《盘龙》确实非常吸引人,平日里钟爱奇幻文学的查尔斯不禁入了迷,直到有一位顾客走进书店喊他结账,查尔斯才从故事里走出来。

“老板,你看的是什么书啊,这么入迷。”顾客下意识的问道。

“《盘龙》,一本很有意思的奇幻文学,而且价格也不贵,只要15美元。”查尔斯对《盘龙》的好感度爆棚,就顺嘴推荐了一下。

“嗯,这年头还有封面这么精彩的,我看一下。”谁知顾客真的来了兴趣。

把打算结账的书放在柜台,顾客走到书架上拿起一本《盘龙》看了起来。

起初只准备看几分钟就判断要不要买,结果一看进去,这位顾客就上头了。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

查尔斯和顾客两人都忘记了时间,加上书店里暂时没有客人来打扰,两人一看就过去了半个小时。

等缓过神来,查尔斯语气坚定的对顾客道:“我认为你应该买下这本书。”

“没错!这是本难得的奇幻文学,我甚至看到了《魔戒》的影子。”顾客点点头,把《盘龙》加入结账大军。

“一共87美元。”查尔斯道。

顾客从口袋里掏出钱,突然发现身上的现金没带够,有些尴尬的道:“那两本书不要了,我就买《盘龙》和两册《花花公子》。”

付完钱,顾客神清气爽的带着书走出书店。

查尔斯突然想起了什么。

像《盘龙》这种当天出版的新书,都是免费放在书店宣传,不卖出去就不用给供货商付钱,所以货量非常少,何况《盘龙》此次的刊印量极少。

抓起安装在一旁的座机,查尔斯拨通了一串号码。

“喂,是兰登书屋纽约市场部吗,我是麦肯金森街区书店的老板,给我加送五十本不一百本《盘龙》!”

与此同时,

皇后区的一家路边报刊亭,

形形色色的路人在街道上走过,手捧咖啡自诩精英的白领,妆容精致的都市丽人,还有一群穿着背心裤衩,面色凶狠的年轻混混。

“老家伙,这个月的保护费呢!”走在前头的一个卷发小伙对着报刊亭老板叫嚣。

“我不是已经交过了吗,上个星期刚交的。”老板有些畏惧的看着几人。

“哦?我怎么不知道你交过了,只要不是交到我们手上,那就是没交,明白吗!”卷毛小伙手里抓着一根棒球棍在报刊亭的柱子上敲了敲。

老板哆哆嗦嗦的走到一旁,“几位老大,我现在真的拿不出什么钱,要不再宽限几天。”

“哼,迈克,动手!没钱就把他的摊子砸了,下回也能长点记性。”为首的卷毛小伙吩咐手下。

过去了几秒,众人都没听见动静,被称为迈克的混混此时被报刊亭最外围的《盘龙》吸引,眼睛盯着封面一动不动。

他在陪老大上网时登陆过某个论坛,那上面就有《盘龙》的连载,尽管只匆匆看了几章,但里面的内容却让他难以忘记,几天来一直思考着里面的故事情节。

如今有机会见到这本书,迈克都忘记了老大的命令。

现场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发呆的迈克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对劲,扭头看向四周,见弟兄们都以一种奇异的眼神看着自己。

而老大卷毛小伙,则是满眼杀气。

“我让你砸了摊子,你在发什么呆!”

被老大一吼,迈克马上醒悟过来,抓起摆在最上面的《盘龙》放在一旁,随即拉起袖子就砸书摊。

见迈克动手,身后的混混一拥而上,七手八脚的朝老板动手,可怜的老板趴在地上,双手护头高声哀嚎,动作熟练的让人心疼。

报刊亭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周遭不可能一点反应没有,但是人们大多却冷漠的站在一旁围观,没有上前制止。

过了一会儿,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混混们连忙一哄而散,迅速撤离现场。

迈克也扔下手里的棍子,抓起放在一旁的《盘龙》抱在怀里,随后朝远处跑去。

回到家中,迈克径直躺在床上,正准备翻看《盘龙》,瞅了瞅沾满灰尘的双手,跑去卫生间洗完手,方才打开看了起来。

兰登书屋纽约总公司销售部,

作为一名接线员,安德鲁平日里的工作就是守在电话机旁,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订书电话,然后再统计出来发给销售经理。

泡了一杯咖啡,安德鲁悠闲的坐在椅子上,按照经验来说,今天会是一周最空的一天。

突然,身旁的铃声响了起来。

“喂,兰登书屋吗?这里是布鲁克林区大学城书店,快给我送两百本《盘龙》过来!速度要快!”

接到第一个电话,安德鲁以为只是个普通订书电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仍轻松的吹着口哨。

直到第二个乃至第三个电话打来,安德鲁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不只是安德鲁,整个销售部此时都捉襟见肘,他们习惯了平日里平淡的工作,忘记了曾经忙不过来的忙碌。

“喂!这里是皇后区法拉盛大书店,我们要三百本《盘龙》,快点送来!”

“喂!………”

短短过去两个小时,安德鲁就接了不下上百通电话,订单表此时已经满满一摞。安德鲁不敢怠慢,立刻找上了销售部经理。

经理看着下面反应上来的情况,额头上马上就冒出细汗。

他起初觉得《盘龙》销量可能会不错,毕竟是主编看好的,但没想到销量会如此出色。

仅仅过去一个上午,就有上百家合作书店来电要求补货。虽然大部分都是看见良好的销量未雨绸缪,并非真正卖断货,但整个销量已经达到了五万册的五分之一。

这还仅仅是纽约,周边城市的货还没送到。根据敏锐的职业判断,经理觉得五万册肯定不够。

“我要去见主编!”

这是销售部经理的第一反应。

与最新章节一同上传的,还有一份“停更通知”。从明天起,《盘龙》就要出版上市了,虽然初步仅仅在纽约以及周围城市发售,但林羽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网络上的免费章节更新是时候停止,宣传做到这一步差不多完成,总要给网友留下念想去实体书里寻找。

当然,并不是出版就一定会火,也有不少书堆在角落里,积灰了都没人翻阅。

《盘龙》和其他新书唯一的区别,就是封面特别独特。一条结合东西方龙类特点的巨龙睁大两只瞳孔,盯着正前方,其余封面空间则是绚烂的色彩。

也就是说,明天《盘龙》要面对的顾客,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人。成绩怎么样,林羽一点底也没有。

深夜,

其实林羽更喜欢在网站上付费阅读的方式,奈何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网站,林羽对这方面也一窍不通。

而且美国有完善的法律和购买正版的习惯,盗版基本被消灭。放到网站上付费阅读,林羽也有信心赚钱,只不过如今上网的人仍旧是小众。

经过跟彼得·帕克商量,双方将《盘龙》的初步印售量定在五万册。

第二天,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兰登书屋的工作人员把《盘龙》以及一些书店补货的书一同送到各书店的书架上。

目前全美每年的书籍出版量都是以万为单位,平均每天都会有至少几十本新书被放到书架。

在网站上火了,再用出版社发行实体书纪念版来收割粉丝,割一茬韭菜,那赚钱速度简直难以想象。

不过这些距离林羽目前还有些远,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盘龙》的初步发售。

就算是销售量太差,成本也不会高到难以承受,作为主编,这点损失还是在接受范围的。

纽约作为兰登书屋的大本营,是出版行业的一大聚集地,大大小小许多出版商和小出版社也扎堆在此。

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

别看论坛上反响不错,但那毕竟是少数人,主要销售渠道还是得看兰登书屋的强大出版发行实力。

“等以后有条件了,我自己弄一个付费阅读网站。”林羽暗暗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