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重生1992》
开局重生1992

第166章潜在的暗流

彼得·帕克把报表递还给销售部经理,吩咐道。

“好的,主编。我会尽快把结果送过来。”销售部经理说着,离开了办公室。

自《盘龙》书迷的游行活动展开,全美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关注起这本异军突起的。许多专家和出版社开始分析它为什么能火。

书铺老板总算把顾客们全部打发走,慢条斯理的整理起货架上的漫画。

刚把一摞散乱在地上的漫画书抱起,老板眼尖的发现角落里蹲着两个男孩,聚精会神的盯着手里的。

显然他们还没有付钱。

培生出版社,

一间巨大的会议室内,白色长桌呈弧形摆放一圈,周围外缘一侧穿插了多张椅子。

一众不修边幅的编辑紧张的坐在座位上,小心翼翼的盯着主编弗朗西斯科·加兰,他站在最前方,手指着白板,上面贴着《盘龙》的几页内容。

培生出版社作为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部,美国纽约的办事点,便是其在全美最大的分部。

培生出版社主要出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无论是学习启蒙还是娱乐方面的书都有涉猎。

《盘龙》的出现冲击了年轻群体的市场,培生出版社的生意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打击。弗朗西斯科作为主编召开会议,就是希望找出破局的方法。

此时此刻,弗朗西斯科严肃的扫视着底下的编辑,充满威严的说道:“各位已经大概的看了《盘龙》的部分内容,现在开始说说自己的观点吧。”

编辑们面面相觑,一个主动说话的都没有,毕竟《盘龙》对传统文学的打击可谓致命。在偏见之下,许多上了年纪的编辑压根没看过这本书。

他们非常费解,这个时代究竟要如何发展,为什么《盘龙》这种书能够成为畅销作品。

见底下的编辑没人回话,弗朗西斯科尴尬的扭了扭身子,直接点了一个熟悉的编辑的名字。

“爱德华,你先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被点到的编辑撇了撇嘴,站起来时立马换成了一脸笑容,“主编,我觉得《盘龙》的成功只能说是偶然,是不可复制的,对我们未来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听完爱德华的话,弗朗西斯科并不满意,挥手让他坐下,又点起一名编辑的名字。

“比利,说下你的观点。”

这名叫比利的编辑似乎早有准备,双手拿着文件理了理,方才缓缓起身,认真的说道“主编我觉得《盘龙》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突出了故事的连续性和节奏点。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击中读者的兴奋点,现在年轻人就喜欢有代入感的,能让他们爽的。”

弗朗西斯科从中听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但仍旧很失望,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想知道如何才能改变已经有些被动的苗头,倘若市场上再多出几本《盘龙》这种类型的,他们培生出版社的年轻读者市场会迅速流失,这是很大的打击。

“还有不一样的看法吗?”弗朗西斯科继续问道。

在会议室的角落,坐着一个年轻人,听着弗朗西斯科的问话,他有些坐不住了。

虽然他是个刚入职不久的实习编辑,按照规定他没有资格发言,但是这个大胆的年轻人想要搏一搏,机会是靠自己把握的。

谁不想出人头地呢?谁又愿意把青春消耗在按部就班的熬资历上。

而且类似于出版社这种文学界的企业,更看重隐形的论资排辈,经济效益在有些时候都得靠边站。

年轻人咬了咬牙,在身边同事惊讶的目光中站起来。

“主编,我有想法。”

弗朗西斯科也同样惊讶,他知道角落里的都是实习编辑,他也不认识这些新人,但面对年轻人的勇气与胆魄,弗朗西斯科愿意给出一个在他看来很寻常的机会。

“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主编询问自己的名字,年轻人非常激动,为自己的决定点赞。

“艾德蒙!我叫艾德蒙·罗卡。”

“好的艾德蒙,你可以说说看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弗朗西斯科说道,在“不一样”这三个字上咬的特别重。

快速的平复心情,艾德蒙开始整理思路,马上便用平缓的语气说道:“主编,我觉得《盘龙》这本书是可以复制的,就算达不到这个高度,但销量也不会差。”

这番话顿时引起了弗朗西斯科的兴趣,周围坐着的许多编辑也不禁动容。

《盘龙》的成绩有目共睹,跻身畅销前列可不是开玩笑的,假如真的能够复制这种成功,那么培生出版社一定能大赚一笔。

“继续说下去。”弗朗西斯科鼓励的点点头。

“我把《盘龙》这几册都看了许多遍,我发现它最出彩的地方是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主角展开。

虽然有一些逻辑上的漏洞,但看起来却很爽,会让读者下意识的忽略缺点。我们完全可以模仿《盘龙》的套路写一本,年轻读者肯定喜欢。”

当艾德蒙把话说完,一众老资格的编辑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这些话的意思不就是要抄袭吗?要知道抄袭的想要比原著更火的概率,还不如直接自己原创一个概率大。

把所有编辑的表情收入眼底,弗朗西斯科还是打算让艾德蒙试一试。毕竟这么做成本低,回报高,只要不是故意抄袭,就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记住要保证书的质量。”弗朗西斯科说道。

艾德蒙怀疑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主编居然把这个机会送到手上,连忙拍胸脯保证,“放心吧主编,我肯定弄一部畅销出来。”

能不能做到另说,但是牛皮一定得吹大。

租屋内,

林羽看着眼前的新人,不得不感慨凯瑟琳办事效率确实高。

“介绍一下,这是新招募的网站美工,也是我们纽约大学的校友,朱迪丝。这位是《盘龙》的作者林羽,也是我们的老板。”凯瑟琳给林羽介绍招来的美工。

“你好,我是林羽。”林羽非常有礼貌,作为主人,帮凯瑟琳和朱迪丝倒了两杯水。

“老板好,不知道我现在需要做些什么?”朱迪丝好奇的说道。

想起刚刚进院子,就看到车库里四只勤奋敲键盘的程序猿,有些害怕自己进了资本家的狼窝。

林羽本着能节省就节省的理念,只额外招了三名纽约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学生。他们只是临时工性质,在网站建立好后,每人可以拿到两千美元的报酬。

“其实并没有什么麻烦事,就是给我们的网站设计外观,版面进行优化。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不过………”

林羽没有把话说完,直接递上手里的设计初稿。

朱迪丝拿过手稿看了片刻,终于知道为什么要找自己帮忙。

许多边边角角都有细腻的线条和图形,这些复杂的制作林羽一窍不通,就连罗伯特也表示无能为力,只好找一个专业的美工来填补空缺。

“右上角我需要一个网站的logo,商业网站就得简洁明了不失美感,四周边框要装饰图案……..”

林羽一股脑的把想法全部讲出来,说完之后就让朱迪丝可以着手开始修改版面。

一天后,网站大体的优化工作已经完成,除了网站logo,朱迪丝设计了几个林羽都觉得不满意。

“老板,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logo,实在不行我先用艺术字填充上去,想到好的再修改怎么样?”朱迪丝提议道,她不可能每天都把时间耗在这里。

林羽仍旧在沉思,一旁在编码的罗伯特突然开口了:“既然我们是站,为什么不用书的图案呢,即简介又能让人一目了然。”

“我觉得可以。”凯瑟琳点头。

朱迪丝划着鼠标更改片刻,看向林羽道:“这样行吗?”

“呃,稍微抽象一点,就类似于漫画形式。”林羽说道。

“这样呢?”朱迪丝再次修改。

“嗯,很不错。”林羽赞叹道。小方块logo上是一本摊开的书,林羽觉得非常有掌阅的那股味道。

“罗伯特,网站的页面就按照朱迪丝设计的这样做,尽快把网站弄出来,记得论坛上多发布几个声明,就说我们的网站马上就要更新了。”林羽想了想道。

“框架是构建的差不多了,但是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还存在,我们需要租服务器和付宽带费。”罗伯特道。

“这点你去找凯瑟琳,网站的账是她负责的,直接让她给你就行。”林羽说道。

以前罗伯特的网站都是使用纽约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服务器。现在林羽把网站买下来,用作商业运营,自然不能继续使用纽约大学的免费网络服务器。

另一边,兰登书屋出版社,

销售部经理敲开主编办公室,把一份传真和一张纽约时报放在彼得·帕克面前。

传真上详细统计了《盘龙》的销售数量和各地区的具体分销。纽约时报的最新排行榜上,《盘龙》力压许多名人的成功学名著,成为畅销榜前十的一员。

虽然表面上非常冷静,但彼得·帕克内心却无比激动。在这一刻,他真正奠定了自己兰登书屋主编的地位,而且手底下有这么畅销的,集团肯定会奖励自己。

就在彼得·帕克兴奋时,眼角瞥到了报纸左下角靠中缝的版面,有一条刺眼的消息。

“据最新报道,麦格希尔出版社将授权出版林羽的新书《魔动苍穹》。”

坐不住的彼得·帕克立刻抓起电话,给林羽拨通过去。

“喂,是林羽吗?我是彼得。”

仅仅扫了一眼,彼得·帕克便决定马上联系当事人问清楚,这可关系着兰登书屋未来的发展。

“是我,彼得主编有什么事吗?”林羽问道。

正在和朱迪丝罗伯特几人商量网站的事情,屋子里的座机就响了起来,林羽接起来一听发现是彼得·帕克的电话。

老板皱起眉头,快步流星的走到尼克和米奇面前,说道:“小朋友,你们买书吗?要看的话先把钱付了再看。”

尼克和米奇从《盘龙》的世界中惊醒,看见老板严肃的眼神,立刻把书合上,他们知道是时候结账了。

将来介绍起兰登书屋的著名主编时,自己也能因为发掘出《盘龙》而榜上有名。

“继续调研,针对当前购书的读者群体仔细观察,按照结果群体进一步营销,我要《盘龙》的销量继续增长。”

销售部经理从文件中抽出一张报表,递给彼得·帕克。从经理兴奋的神情可以判断,《盘龙》的成绩非常不错。

二十分钟后,

米奇低头看了眼手里的蜘蛛侠漫画,毅然的将其放回书架上,从旁边抽出《盘龙》的第一册走向收银台。

尼克则是一口气从第一册到第四册都挑出来结账。米奇羡慕的看着尼克掏钱时豪爽的样子,虽然他也很想买全部,可一本就已经是自己两个星期的零花钱。

“噔噔噔噔噔!”

彼得·帕克眉头一挑,接过这张表格,平淡的眼神逐渐跳跃起来,脖子因为激动开始快速变红。

“第四册新增二十万册,第一二册已经销售达一百五十万册。这真的是个奇迹,亲爱的上帝,我手里最畅销的出现了。”

彼得·帕克捏着报表的手指都有些颤抖,这份成绩已经不能用优秀来形容,这将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兰登书屋出版社,

彼得·帕克站在敞亮的落地窗前,双目凝视着远处高楼,手指夹着一根冒着细碎白烟的雪茄,嘴里念念有词。

在他们看来,富有文学性和文笔的流畅美文才有阅读价值,而不是像《盘龙》这种牺牲文学性来增添爽点的难以分类的。

为了弄明白真相,以及增加自身的销量成绩,许多顶尖的出版社开始组织编辑研究讨论《盘龙》,并且商量对策。

一阵突兀的敲门声打断他的思绪,喊了声“请进”后,销售部经理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

“主编,这个星期全国的销量已经统计出来了!”

付完钱,两人心满意足的走出书铺,《盘龙》这部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向全美深处发展蔓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