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开局重生1992》
开局重生1992

第176章蝴蝶效应

当然,前提是网站能够不断涌现出精彩的,能够不断吸引用户阅读。

彼得·帕克并不了解当前那些火爆的网站能够有多少流量,但光每天十万的活跃用户对兰登书屋来说就是一笔丰厚的宝藏。

无论是针对性的销售书籍还是打广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罗琳捧着教材和学生的作业走到自己的座位,喝了一口杯子里的热咖啡,罗琳盯着电脑屏幕出神。

想起学生说的站,罗琳鬼使神差的输入网址登录。

可能是距离跨越大洋彼岸的缘故,互联网络的延迟有些大,过了十几秒罗琳才见到站的庐山真面目。

皱着眉头沉思良久,彼得·帕克看向助理道:“帮我联系一下林羽,我得和他谈谈。”

现在站对兰登书屋来说只是存在潜在的威胁,但威胁未必不是一次机遇。

如果把网站买下来,将其变成兰登书屋的专属网站,到时候加上兰登书屋在作家中的影响力,彼得·帕克相信自家出版社绝对能把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远远甩开。

现在各种网站虽然不少,但不都是非常缺钱的吗?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那就不算事。

自己只要把价钱提高一些,买下那个站应该没有问题。到时候直接按照一亿以上的估值去谈判,林羽这小子会直接被吓傻吧。

彼得·帕克得意的想着,自认为已经胸有成竹。

接到助手电话的林羽其实并不太想和彼得·帕克接触,因为双方交谈的话题必定不会太过轻松。

如果对方提出要约稿新的,林羽是拒绝还是同意?这个尺度和人情往来让林羽有些难以把握,毕竟能不得罪一家出版社巨头就不要得罪。

互惠互利才是做生意的王道。

现在把关系搞僵以后怎么合作,前几天林羽还在想是不是跟兰登书屋合作一把。

把网站上那些成绩不错的书进行实体出版,这样可以再割一波书迷的韭菜,然后顺便给网站作家一个暗示,只要写的好,就有机会进行实体出版。

同意了这次会面,林羽把地点定在了Paypal公司的会议室。

坐在沙发上,彼得·帕克感慨林羽的执行力和想象力。上次见面对方还没有像样的工作地点,就是靠租屋的一台电脑,如今却连公司都成立了。

“彼得主编,好久不见,您是越来越年轻了。”林羽笑着说道,热情的跟彼得·帕克握手。

“林羽先生,很高兴咱们又见面了,这次我给你带来了两个好消息。”彼得·帕克说道,丝毫不觉得接下来的消息对林羽来说会是坏消息。

“哦?你先别说让我猜一下,是我的《盘龙》销量又有突破了吗?还是又该到结算稿费的时候了?”林羽好奇的问道。

林羽觉得应该不是稿费该结算了,毕竟结算稿费可用不着主编亲自跑一趟。这种事情直接让财务室的会计和林羽确定然后银行账户打款就行。

坐在林羽公司的会议室里,彼得·帕克也没有多绕弯子。

“第一个好消息,首笔海外版税已经结算,林羽先生这是按照合同该给你结算的五百一十万美元的版税。”彼得·帕克从助理手上接过一张支票然后递给了林羽。

海外各个语言版本的翻译权和代理出版权早就在之前的合同中授权出去,由兰登书屋出版社进行代理出版。

至于海外到底卖出去多少《盘龙》,林羽本人也不太清楚,估计只有眼前这位主编大人才知道具体的数据。

不过林羽并不关心这些,他只要有钱拿就好。这笔海外版税分成可不是小数目,林羽足够把先前的银行贷款还上。

“彼得主编,《盘龙》现在全美加海外总共卖出去多少册了?”

林羽终究还是问了一句。

“现在《盘龙》前六册在北美的销量一共是两百七十万册,其他英语国家销售量达到一百八十万册,别的语言版本加起来一百万册。”彼得·帕克从助手那里拿过文件说道。

林羽没想到《盘龙》居然这么畅销,而且是在还未完结的状态,如果全书都完结了,说不定销量还会再提一提。

按照这个势头,自己之前跟米高梅谈的价格是不是太低了,林羽有些后悔起来。

“彼得主编,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什么?”林羽笑着看向彼得·帕克。

“咳咳。”原本面带微笑的彼得·帕克神情一肃,认真的看向林羽。

“恭喜林羽先生,你的站经过我们出版社的多方估价后,兰登书屋愿意以一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站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收购之后兰登书屋将会把出版社拥有版权的书籍全部上传到网站,并号召旗下作家们向网站投稿………”

彼得·帕克觉得自己开出的条件对于林羽来说应该是难以拒绝的。

毕竟现在互联网网站估值超过一亿的根本没有几个,兰登书屋愿意开出这样的条件,林羽应该兴高采烈的把网站股权让出来。

听完彼得·帕克的话,林羽却并不兴奋。

虽然有想过站会被人盯上,但没想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而且对方一开口就是个大炸弹,一亿美元在92年是什么概念林羽不可能不清楚,换做是别人早就把网站卖了。

但有前世经验的林羽很清楚网站未来的价值,远不是一亿美元就能够简单衡量的,林羽的格局很大,野心也很大。

面对彼得·帕克给出的巨大诱惑,林羽缓缓开口道:“彼得主编,不得不说兰登书屋给出的条件让人难以拒绝,但我并没有这种打算,网站也没有融资的需求,我想保持网站的纯粹性。”

这回轮到彼得·帕克傻眼了。

这可是一亿美元哎,我这辈子都赚不到那么多钱,你说不要就不要了?

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加诱导,但林羽态度非常坚决,就是没有出售的打算,最后彼得·帕克只好和助理郁闷的离开。

虽然林羽觉得网站以后迟早是要融资的,但也不可能把公司的掌控权直接让出去。

现在根本没有融资的必要,自己和网站都不缺钱,而彼得·帕克开口就是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股权,还要把他们拥有的书籍版权折算成股份换算,这吃相太难看了。

林羽和参会的员工仍留在会议室内。

“其实要接受兰登书屋部分注资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保证咱们对网站的控制权,有了兰登书屋的支持网站确实可以发展的更快。”

凯瑟琳从网站发展的角度理性看待,兰登书屋这次的要求和条件稍微改一下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凯瑟琳根本不理解林羽的想法

当然她也不能明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根本性区别。

网络爽文属于那种快餐性的阅读物品,很少有经得起反复阅读的,所以这就注定每一部作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暂。

而那些传统文学的作家们也很难适应网络文学的快餐特性,网友可不会在互联网上认真的阅读什么经典名著,兰登书屋的支持并不能为网站在内容生产上有太大的帮助。

站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可塑性比较强的年轻底层作家,这些作家有没有兰登书屋的帮助对网站来说难度都不大。

“咱们网站现在还不是融资的好时机,而且网站最佳的融资对象也不是那些传统的出版集团。”林羽道。

林羽不想让凯瑟琳对自己有什么误会,毕竟这个网站凯瑟琳和罗伯特两人也是有点股份的,虽然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也算是股东不是。

“行吧,你是大老板你说了算。对了boss,我这边看到一本书还挺有意思的,但我不知道要不要签下它。”

凯瑟琳并没有过多的纠结上一个问题,转而想到了自己的工作上。

“是什么书?签约对咱们来说没有什么成本,只要内容还不错就签下来吧。”林羽有些好奇是什么书居然让凯瑟琳拿不定主意。

“就是这本《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凯瑟琳点击屏幕的编辑页面道。

林羽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走到凯瑟琳的身旁,林羽俯下身子朝电脑屏幕看去,发现真的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卧槽!”激动之下,林羽直接开口一句国粹。

按照时间线来说,罗琳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写哈利波特,第一本魔法石林羽记得是97年才推出,但这本书如今却诡异的出现在投稿邮箱里。

难道是站制造的蝴蝶效应?

林羽目前也只能用这种想法来解释原本还未出版面世的巨作。

“这本书按照作者留下的信息,是一位英国作家上传的,咱们现在还没有签过任何美国以外地方的书。所以我想问问你这种书应该怎么办?”凯瑟琳说道。

见凯瑟琳因为作者是国外上传的原因犹豫,林羽便说:“还是按照流程走就行,不过这本书你问问作家是否愿意把影视版权、实体出版权、游戏改编权等权利全部授权给网站代理,若果愿意的话网站将动用全部资源来推广这本书,如果不愿意的话也无所谓。”

林羽非常清楚这本书的潜力,要是能拿下哈利波特的各种衍生版权,那网站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代理分成就按照百分之三十算吧,以后新签的书全部加上这一条。”林羽最后又补充一句。

自从建立了网站和公司,林羽在资本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做起这种剥削的事情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好的boss。”凯瑟琳听到林羽的吩咐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虽然不清楚林羽为什么对这本书如此重视,但既然大老板要求了,凯瑟琳便要认真对待,起码网页推荐什么的要多给点才行。

抱着好奇与期待的复杂心情,罗琳开始仔细的浏览起网站的论坛和书城。

一个小时后,罗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心绪难以平静。她一直以来都有个梦想,但从未和别人说过,甚至自己的男朋友也不知道。

现在整个美国也就一两千万的网络用户,真正能够每日上网的林羽估计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林羽相信凭借目前站的发展速度,过个两三年,网站便能达到几十万级别的日活跃用户量。

网站注册数量截止目前已经超过了八十万?日活跃用户在十万左右,这怎么可能?

教师办公室,

她想成为一名作家。

不仅仅是养活自己那么简单,写作时的畅快心情令罗琳陶醉,在知道站写作能赚钱时,这股念头愈发的挥之不去。

罗琳快速的敲击键盘,屏幕上缓缓出现了几个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每天会有那么多人去浏览那个网站?这不会是假的数据吧,看到这个规模彼得·帕克难以置信。

当然对于站来讲,现在这个数据也就日活跃用户还可以,所谓的注册用户量就是个笑话。许多账号都是只登陆一两次后便再也没有登陆过。

不过目前能达到十万的日活跃度,林羽还是非常满足的,并且每天日活跃用户还在稳步增长。

林羽的站让她重拾信心。

看着《都市黑道传说的日常》的首日订阅稿费,罗琳果断的注册账号,并打开了作家专区。

虽然亚马逊已经能够取代一部分的线下渠道,但是在性质上来说,亚马逊对出版社的威胁并不大,毕竟实体书的出售才是真正的大头。

许多逛书店的读者并没有明确的购买意向,通过在书店的阅读和筛选,他们才有较为明确的目标,这是亚马逊无法提供的,但林羽的站正在打破这一点。

“主编,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调查结果。”助手满脸疲惫的敲开彼得·帕克的办公室门,眼神中却透露着兴奋。

“快给我看看。”彼得·帕克接过文件翻阅起来。

大学毕业时罗琳尝试着给英国的出版社投稿,但都石沉大海,就在罗琳以为自己需要花费六七年时间沉淀自己的时候,一道曙光出现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