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铁腕》
铁腕

113 【105榴弹炮】

“不,德奥的失败已经注定了,至少目前我是这么认为的。”

“嗯……当一场原本旨在用奇袭作战来解决问题的战争演变成消耗战之后,就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德奥、英法就陷入总体战的僵局之中。以德奥两国的国力与英法相比,特别是和英国以广大的殖民地为后劲的国力相比,差距不小。这种差距仅仅依靠德**队的战术优势是无法抵消的。那么,如果说德国注定要失败,你为何还要与鲁麟洋行合作,而非英国人的某个洋行呢?”

原来,一支崇尚德国陆军体系的蒋百里也不看好德国的这场赌博,只是,战争的最后结果他无法猜到,当然就体会不出石铿此时布置的妙义了。

石铿无心闲话或者在花园里浪费光阴,晚间的谈判还需要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来。

四川被称之为天府之国,铁矿资源较为丰富,可除了暂时难以开发的攀西地区外,能供石铿选择的铁矿产地并不多。就江永特区及周边而言,更是屈指可数。通过前一阶段的社会调查发现,四川的土铁业相当发达,而土铁的矿石来源则是分布比较广泛的菱铁矿。

菱铁矿的特点是蕴藏分布带宽而矿层不过几十厘米,加上伴生的煤矿层也不过两、三米,难以采用机械化手段大量开采。对此,江永特区经济发展计划拟定的对策是鼓励私营铁矿、煤矿开采,鼓励土炉、土铁生产,在此基础上实施统购统销的保护性措施,避免小业主因为市场竞争而破产。

石铿不想把问题扯深了,那样的话自己会无从解释:“百里将军,前些日子曾听人说日本在撺掇袁世凯对德宣战一事,如今袁世凯去了,此事好像无人重提,对此您有何看法?”

“以中国之国力和军力参战,不太可能。”蒋百里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道:“如果……不会,财政窘迫,他没钱……嗯,不太可能!”

“不是不可能,而是极有可能。”石铿说:“段祺瑞出任总理后极力拉拢北洋军各部将领,连我这个小小的混成旅都看得上眼,派出麾下大将不远千里来川会晤,还给了大把的好处。可见这位总理先生是急欲抓军队的!他在抓军队,南京的冯国璋也在抓军队,两人势必会因此产生矛盾,一山不容二虎,还有一个借南方势力作为支撑的黎元洪大总统从中作梗,抓军队已经抓成了僵局。段总理是难以从目前各师、旅中培植亲信了。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参战!”

“我正作此想,只是中央财政绝对难以支持派兵参战的巨大消耗,参战一事最可能的结果是议而不决,不了了之。段祺瑞又从何打破僵局,抓到军队呢?”

“举外债,利用手中总理和陆军总长的权力编练参战军,至于派不派出去参战,是关键吗?”

蒋百里明白了石铿的话意,脸色顿时沉凝起来。

目前,中央政府把持在北洋军阀手里。而早年的北洋龙虎狗三杰,王士珍处于半隐退状态,超然于权力争夺之外;段祺瑞为总理兼陆军总长,手中切实掌握的部队只有第七师,还有渊源颇深,可争取的杨善德第十师和李厚基的第四师一个旅,再勉强算上石铿的第四混成旅,力量远逊于江苏督军冯国璋,何况如今国会重开,冯国璋入选副总统的可能性极大,从而导致段、冯二人之间失去平衡,从隐性竞争转化为公开的政敌!

段祺瑞要巩固自己的权位,极有可能不顾当今中国急需建设的现实,大举外债,强行参战,借此掌握一支忠实于他本人的军队,壮大自身实力,以应付冯国璋的挑战。

一场更大规模的内战已经显露端倪!

看着忧心忡忡的蒋百里,石铿笑了,说:“段、冯二人都是旧体系的代表,他们的争斗是旧体制的内耗,对立意于改革社会体系的我们来说,不正是一个发展壮大自身而削弱对手的机会吗?”

蒋百里苦笑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看到一场内战爆发,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哎,铁戈,如果局势的走向当真如我等推测一般,你如何应对?”

“在内战开打之前,原则是两边都不得罪,让两边都想拉我入伙,开打后就看情形说话。最重要的是在段冯开打之前,我们得拿下四川!”石铿说着,将桌上的涂鸦推到蒋百里面前,说:“您看看这些,以您在江浙的人脉,能解决多少?”

蒋百里略略一看就放到一边,摇头说:“我只能尽力而为,工商界的事情是以利益为第一准则。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指望商人们投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你目前掌握的资金投入,无异于以石填海,作用微乎其微;而以民用市场需求举办轻工业,对建立一个国家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总目标来说等于是隔靴搔痒。铁戈,这事儿非得拿到一省乃至全国的政权,集中所有力量才能搞成。我建议你……还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川乱上吧!”

这席话像兜头浇来的一盆冰水一般,石铿顿觉一股凉气从脚板底下直冲头顶,脸上露出无可掩饰的沮丧之色。

蒋百里急忙安慰道:“铁戈,不必介怀,总有一天你会达成所愿的。”

“不!”石铿脸上的沮丧变成了倔强,那种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强。他猛然起身,情绪激动地在屋里转着圈子,挥舞着拳头说:“没有人支持我就自己搞,从制造手榴弹和迫击炮开始!早一天积累就多一份力量,我不搞全套,只搞关键性项目!钢铁项目投资大,我就暂时依靠进口。只要手榴弹和迫击炮能够大量列装部队,我就多几分把握尽快结束内乱,以军事力量为推动完成社会变革!”

这家伙快疯了,快失去他本真的正确方向了,快要钻进一个以军事发展为核心的怪圈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是一个国家建设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的路子!

只是,心有所觉的蒋百里想劝却无从劝起。

一旁静坐的梅雪晴这才知道自家男人的勃勃雄心,原来,她的将军心里不仅仅装了江永特区和第四混成旅,还装进了整个的中国……那,小小的梅雪晴在他心里的哪个地方呢?

哈同对新合作伙伴的事很是上心,晚饭后又特意布置了一个小型的洋酒会,用以招待嗜酒的德国佬沃尔茨。

晚八点,沃尔茨准时来到哈同花园。

与石铿印象中严谨、务实、追求完美的德国人形象完全不同,沃尔茨穿着一件很普通的衬衫,袖口还有意无意地挽起,一点都没有容克地主保守,甚至连说话、做事的风格都有些像美国的西部牛仔一般。

几杯酒下肚后,生人变成了熟人,沃尔茨言行举止更有些大咧咧起来,让石铿不由得担心此人能否成事?所幸哈同颇有耐心,一边用眼神示意石铿不必介意,一边端着酒杯与沃尔茨轻轻一碰,说:“我的朋友,您还记得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合作的生意吗?”

“当然记得,哈同先生,那五千条步枪对三年前的我来说是一笔大买卖。没有您的帮助,我恐怕已经回到德国,死在战场上了。”沃尔茨收敛起一闪而过的伤感,举杯道:“为了活的更好,干杯!”

又一杯酒下肚,哈同说:“无缝钢管的事……你怎么从德国运出来?”

“不,从美国运过来,在这单生意中,我不过是一个掮客而已。”沃尔茨斜眼看向石铿,很老实的说:“我只赚取很合理的成交额5%的佣金,石将军,你说合理吗?”

“我只看重数量、规格和质量,其他事情我不想理会。”

“嗯,用中国人的话来说,石将军是个爽快人。为了您的爽快,干杯!”沃尔茨举杯示意,得到石铿举杯回应后一饮而尽,似乎那葡萄酒不是用来品味,而是像德国黑啤酒那样是用来灌肚子的。“呃……为了您的爽快,我送你一件小礼物。”

哈同冲石铿丢了个眼色,石铿会意,看来哈同对沃尔茨的性格是了如指掌啊!

“沃尔茨,我的朋友,你要给石铿将军什么样的礼物呢?”

“6门克虏伯埃森工厂出品的105mm榴弹炮,不知石将军有没有兴趣接手?”

“什么型号?”

沃尔茨来了精神,虽然中文说得有些蹩脚,却依然算得上口齿清楚地说:“1909年式,16倍径炮管,高低射界-10——+40,发射15.8kg重弹丸,最大射程6800米,战斗全重1400kg,另配有炮弹6000发。石将军如果有意接手的话,就开个价吧?”

“我倒是很感兴趣,却不知目前的行情如何?哈同先生,您能给我一个建议吗?”

石铿嘴里说着,心里却对这些火炮的来路犯起了嘀咕。不过,1909年式105mm榴弹炮是在1898式基础上改进制退机构而成,射速比1898式高,弹丸重量也略有增加,性能超越同类火炮不少。在欧战正剧的时候能买到这种炮的机会少之又少,当然不容错过!

收购来的土铁还需冶炼后才能变成符合军工生产需要的白口生铁、灰口生铁和各种铸铁,还需要建立发电厂、焦化厂、钢铁厂,以生铁和焦煤为主要原(燃)料炼钢后,再配套轧钢厂、铸造厂、机械加工厂以及专门的铁合金厂、拉丝厂、模具刃具厂、齿轮厂……整个产业链条的繁杂程度远超石铿想象,投入资金的巨大在他眼里跟无底洞没啥区别!

除却矿山开采到机械加工那条线之外,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以制酸制碱为主的化工,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有的工业门类,根本就是当前中国没有的!

“你觉得德国能在欧战中胜出?”

唉……会错意了!

石铿这才知道蔡锷和蒋百里不带自己去见梁启超的真实原因。

113105榴弹炮

时间,资金,人才……任何一种都是石铿和江永特区缺乏的。

为了早日拥有自产的迫击炮,他就不得不以进口无缝钢管的方式来解决研制期间的原料需求。

石铿惊醒,略一整理未完成的工作,快步前去拉开房门,这才发现梅雪晴也在房内,忙抱歉一笑,却不料这有几分暧昧的笑脸落在蒋百里眼里,惊道:“你笑什么?古古怪怪的!”

毕竟戴戡已经是省长之尊,自己手里只不过一个混成旅和一个江永特区,两者相差甚大,梁启超又怎么会舍近求远呢?如果自己也去的话,不仅蔡锷不好开口说此事,就算说了,指不定梁任公还会迁怒于在场的石某人,闹个众人都尴尬的局面。

“不帮也就算了,无需为意。”石铿面色平淡地给蒋百里递去水果,蒋百里抬手挡开,气呼呼地说道:“任公总想在上层投机,从没把心思放在社会体系的基础上考量,这就是他们师生二人的最大分野。铁戈,听哈同先生说你们要合作一笔生意,究竟何事?”

石铿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以哈同的为人是不会把鸦片运销一事说出来的,忙道:“关于进口无缝钢管的,今晚鲁麟洋行要派人来谈,我顺便理清了思路,打算趁机把几件相关的事情办了。第一,委托鲁麟洋行搞到德国现役手榴弹成品和工业样品,以便我们结合以前绘制的图纸仿造、改进;第二,刚才我把江永特区工业建设的计划重新梳理了一遍,觉得此时有必要与鲁麟洋行建立比较密切的联系,以待来日更大规模的合作。”

不知不觉间,石铿涂满了一叠白纸,沉浸其中的他连梅雪晴回到房间,在茶杯里添了水,又削了一盘水果放在旁边后,静静地坐在床边凝视他的背影也未曾觉察。

“铁戈。”门被轻轻敲响,蒋百里在门外道:“方便说话吗?”

“赌徒急了会当裤子,欧战中的各国打红了眼,估计啥东西都能拿出来换取战争物资了。我对德国的光学仪器、机械制造颇有兴趣,找个机会兴许能够廉价换来一些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哦……”蒋百里了然,笑道:“你把问题总想到前头。总之,欧战对于中国来说是个不错的发展机会。”

“没,没有。”石铿哪肯说实话,忙请蒋百里进屋,岔开话题问:“上将军和梁任公谈得可好?”

蒋百里摇摇头,叹息道:“梁任公的心思都放在戴循若身上,可依我看,戴循若成不了气候。松坡也是这个意思,他想请任公利用在政界、文化界的影响力帮你,任公没有明确答复。因此,此行除了师生相间之外,没能达成目的。”

回到房间里的石铿铺开纸笔,从迫击炮和迫击炮弹成品开始反推到源头。此时,他才体会到在一张白纸上勾画出一个国家重工业体系的难度,遑论从无到有建设出一个重工业体系呢?巨大的难度产生出的巨大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生出此心的人!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