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剑江湖之乱世》
剑江湖之乱世

第11章太子伴读

李修文在想:如果自己真是六岁的纨绔子弟应该怎么办?

老太监见李修文愣神以为他被镇住了。然后向着太子满脸献媚的道:“太子爷您先坐下,老奴这就让他跪下给您行礼。”说着就弯腰给太子挪椅子。

恰在此时李修文想到了应该怎么做,然后他飞起一脚就向老太监踹去,正好老太监还很配合的弯下了腰,然后就悲哀了,一脚就踹到老太监的脸上,六岁的李修文能有多大的力气,此举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李修文来到宫门前侍卫留在宫门外等待,他则跟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太监进入宫中,那天已经用神念扫描过皇宫,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小太监见李修文小小年纪初次入宫中竟能如此平静,不由得心生佩服之意,看他的眼神更加恭敬了。

小太监心中暗暗想到:“不愧为大将军王的孙子,京都之中有此气度的公子绝对不超五位,而其它几位也是照此子大很多啊!”

周杞仁冲着老太监道:“何人在此喧哗?出去,此处也是你能咆哮之地。”

老太监一看来人就连滚带爬的从尚书房出去了,叫来侍卫耳语几句。

书房内太子和李俢文向中年官员行弟子礼道:“参见太傅。”

周杞仁道:“嗯,今天是太子的第一堂课。按照规矩老夫今天给你们讲讲我朝建国史,还有大陆的基本形式”。

“这是我大武建国以来的规矩,要先知天下,然后才能治理天下。今后每个月初都会讲一讲帝国史或大陆史。”

周杞仁对太子道:“你祖父先帝年轻的时候,我们大武还不是帝国。现在的大武帝国的国土上是由三百多王国组成,大武只是其中一个较大的王国。当时的所有王国组成王国联盟,共同抵抗东边的大金帝国和西边的大邢帝国的入侵与压迫”。

“直到我大武真宗元年,先帝的叔祖宣布已经突破到天阶修为,我大武帝国正式成立、国号大武,年号真宗”。

“只有拥有天阶高手做镇的王国才可成立帝国,否则不会被其它帝国承认,而且其它帝国的天阶出手也无人可挡”。

“帝国皇家权力最大不仅因为皇家是统治者,主要是因为皇家有大陆武功最高阶天阶高手坐镇。不仅能震慑其它帝国天阶高手,还能威震武林,更能保住下属诸侯国的利益。与其说他们是臣服于帝国,不如说是受帝国庇护,所以帝国的天阶高手才是根本,皇家才能是最高掌权者”。

此时书房外胡公公奉旨来把太子府的老太监带走了,不是因为其对李家长孙的无礼顶撞,而是因为他办事不经过大脑愚蠢至极,如此蠢材跟着太子会影响太子的智商,已经不适合在太子身边侍候了。

尚书房内周杞仁道:“大武帝国建国之初跟着帝国打天下的大势力有之前王国内的四大家族和帝国周边的九大王国跟着帝国”。

“算上皇族一共十四个大势力再加上一些表示臣服的小王国,成立一路镇国大军和十三路平叛大军,历时十一个月将周围两百多个不肯臣服的王国踏平”。

“大军本想一鼓作气再拿下百八十个王国,可是此时另外两大帝国突破出手,各自取得和其边境接壤的约二、三十个王国的臣服,成为附属国并奉其为主每年都会进贡”。

“而剩下的和我大武帝国接壤的二十八个王国也派使臣向帝国献上归顺国书,愿意奉帝国为主成为附属国,并派王子入京做质子,每年大量进贡。大武的立国也彻底打破帝国与王国之间的平衡,从此灵武大陆战事不断更加混乱了”。

“灵武大陆三大帝国分别是南边的大武帝国,西边的大邢帝国,东边的大金帝国。与三大帝国接壤的八十八个王国分别臣服成为附属国皆都退出王国联盟”。

“大陆中间和北面共有八百王国组成抗帝联盟,只有帝国进攻时才会联合起来,其它时间各自为政”。

“大陆北面沿海,长年受海盗骚扰,因和三大帝国隔着诸多王国所以没有什么稳定皇权,北面沿海一带非常混乱,是犯罪者的天堂。”

接着又道:“大陆的形势先说到这。下面讲一讲帝国建国初期的势力形成。”

“当初先帝为更快的建立帝国,结束战事,特在皇城下结盟曰:帝国四周的王国如愿意投降臣服,可根据王国大小和功绩大小封侯且在原址赐封地,史称——城下结盟”。

“又为鼓舞军中士气特定下无论哪一路大军、打下的王国最多且总面积最大,封领军将军为——大将军王统领全国军队,史称外姓封王”。

“城下结盟、造就了帝国一百零八路诸侯且均实行世袭制,其中势力最大最早跟着帝国打天下的九大王国国王被封公爵爵位,称之为九卿,帝国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大级别。”

周杞仁看了一眼李俢文道:“外姓封王、造就了当初跟着帝国打天下的四大世家之李家,封李远征为帝国唯一的外姓王——大将军王统领全国军队。先帝特与李老爷子结为异性兄弟,认李远征为义兄,并承诺武家为帝则李家世袭为王。”

“当初跟着帝国的另外三大世家分别是:宰相所在的刘家,督察院院士所在的樊家,御史大夫所在的章家,三家均封公爵爵位称三公。”

又道:“建国后,为犒赏有功之臣,设立官职九品,军衔八级”。

“综上所述就是帝国的权利分布的大体形势统称——外姓一王、三公九卿、九品八级、五大爵位。”

周杞仁道:“今天就到这。”

李修文此时却再想:“哈哈,神识果然非同凡响,我只是用神识稍微对这个太监的意念了做了点暗示,他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可惜神识只能影意念未成型的儿童”。

“如果每次来接我的都是此人,那么我长期用神识侵入其泥丸宫影响其意念,不出一年这个小太监就变成对我言听计从的人。可惜神识只能近距离影响他人,否则就不用花费一年这么长的时间了。”

李修文心中却在想:造反?好大的一顶帽子,如果我真的是六岁孩童还真的被吓到了。

李修文刚要反驳,忽然想到:不行,我才六岁不能显得太突出,否则会被有心人发现,又怎知道此时没有人监视我呢!应该表现的非常纨绔,这样皇家就放心了。

这时一个老公公推开房门进来用那独有的公鸭嗓道:“太子驾到。”

一早天还没亮府内下人就忙活起来给李修文梳洗换装,然后由府内护卫护送我进皇宫。

李修文在后面问道:“公公怎么称呼?”

小太监道:“大人、叫小的小六子即可。”

小六子忙道:“不敢不敢,大人过誉了!”

然后走进来一个大概四五岁的男童。此时旁边刚刚的老太监喊道:“大胆伴读,见到太子怎敢不行跪拜之礼。”

李修文道:“大胆腌贼、你是何人?谁给你的胆量,敢这么和我说话。”此时李修文心中想到:身为太子身边的老太监怎不可能不认识我,看来这是想给我个下马威。

太监道:“吾乃太子府首领太监,你身为大武的臣子见到当今太子居然不跪、是想造反吗?”

小六子回道:“回大人话,小人只是在太子府上伺候太子饮食起居。”

李修文道:“很好,太子爷的贴身太监,将来肯定前途无量啊!”

老太监捂着脸坐到地上道:“反了反了,快来人呀。”

尚书房门开了进来的并不是老太监喊来的侍卫,而是一个穿着一品官服、国字脸、鼻直口方的中年官员此人正是太子太傅周杞仁。

李修文笑而不语的看向小太监,小六子赶忙低头在前带路。

来到尚书房太子并没有到,李修文独自一人在里面等待,大概过了一刻钟听见外面有响动应该是来了一群人,不出意外应该是太子到了。

李修文道:“小六子可是在太子府上任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