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从野人开始》
从野人开始

第356章中海城的危局

现在中海的形势有些不妙,化神境这个层次的高手,因为顾及彼此,所以并没有出手。可是化神境以下的兵力较量上,人族虽然也是陆地上比较能繁衍的智慧种族,可是与海族一比,在数量上唐军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

中海城市建在“澜江”入海口几十里的地方。从海口或澜江水直接往中海城额道路,已经被唐军修建了完整的防御工事。

而唐军在中海城外,一百里一个叫梅沙滩的地方,已经和海族打了四年多时间。梅沙滩涂以前不过是一片不长庄家的砂砾之地,但是现在,那里是海族唯二可以从侧边,进攻中海城的上岸登录地点。

向有礼带着两个侍从,此时游荡在这个大唐帝国内最著名的滨海之城。中海城果然不愧是唐帝国的重要城池,街道宽阔,道路两边的商铺毗邻相连,游人如织。

虽然海族对大唐帝国沿海的袭击,令中海城这座海滨重城,也风声鹤唳。可是看看街道上,仍然川流不息的人流,可以想见,没有海族袭击的情况下的城市繁盛。

向有礼目前的身份,是神机军团的统领,也是这次随大明皇家军事学院院长“詹台国山”将军,支援大唐帝国一万火枪兵的最高长官。

大明来支援的军队,规模虽小,可是四百多为阴神境高手的配置,很是令唐帝国感到高兴。何况大明军队自从来到中海城,集中住宿,集中操练。平时基本不外出,即便放假外出,军士也不闹事,买东西也公平买卖。这一点很是得到中海城主长孙曙光的肯定。

尽管长孙曙光对大明的援军很有好感,可是面对越来越危险的局势。他也不得不派出大明这支援军上战场了。

在镇国化神境能不出手情况下,和海族的战事,就是在拿人命堆积。可是唐帝国有没有办法,不得不和海族这样耗着。

说起来,向有礼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十年前,自己不过人族国度的看门小卒子,因为逃避纨绔找自己的麻烦,而不得不自己卖了自己,才流落大明国的奴隶;今天的他,不但自己的修为到达了炼髓境,而且因为出身是神机营的老人,又屡立战功,被提拔到相当于万夫长的“统领位置”。

二年前,詹台国山将军带领着他们这一支大明国,支援大唐的三万援军,尽管大部分路程是通过传送阵在赶路,也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横穿人族国度,从人族最西边的大明国,最终辗转来到人族最东边的大唐帝国。

现在战争还在继续,可是令唐帝国郁闷的是,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海族要发动这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唐帝国的几十位化神境镇国高手,也已经来到了和海族冲突的前线。目前唐帝国镇守中海城的化神境叫李秀贞,是出自王室的一尊女性化神。

短短开战五年时间,唐帝国沿海领地,基本上全部丢失,现在唐帝国坚守的,不过就是十几个临海的重要大城市。这些大城市有唐帝国最重要的,海船制造船坞和海军学校等。

大唐帝国,中海城。

相对于,大唐帝国和海族之间,动辄百万千万级别的大战。他们这一行三万多人的军队,规模实在太少,要不是又四百多为阴神境配置,大唐帝国官方也不会高看一眼,接待上很是热情,可是军方却并不重视。

要不是看见大明国,不过建国十年的新兴小国,就派出了四百多位阴神境的强者随军。明国这一举动对于大唐帝国,正面的宣传抗击海族的非正义战争,具有榜样作用。唐帝国也不会把大明国的这支小部队,放到中海城,这样一处繁华之处来。

在这回复和适应环境额半年时间里,詹台国山和向有礼这些援军高层,也渐渐了解了中海城现在所面对的局势。

一旦这些临海大城市也被海族占领或摧毁,那么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将是巨大的损失。也许几百的时间里,大唐帝国都无法恢复海运或威慑海洋的实力。

因此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唐帝国和海族的争夺尤为激烈。百万级别的战役,时有发生。要不是唐帝国利用陆地优势,和海族在白天的陆地上,自身战力大大缩小。唐军和海族对重要地域反复拉锯,晚上海族抢去的阵地,白天唐军又给夺过来。也许海族的战线还会向内陆推进不少。

可是开战五年时间,唐帝国的人口损失数量,就已经超过一个大国的规模。

大明国因为地处人族西部,那里是陆地腹地。虽说大明国内并不缺水,可是也无法和中海城这样,海边城市相比。中海城里衣服湿了除了在阳光下爆嗮,否则洗了的衣服无法晾干。

这一批大明国的援军,别说见过海族,就连大海都没有见过。来到中海城后,这一批大明国的援军,最低境界都是炼骨境修为,经过大半年的适应,总算慢慢适应海边城市的高温潮湿的生活。

四年时间,不下一百万的唐军死在了那里。可是海族依然没有从唐军手里,占据这一登录地点。这一次,詹台国山将军已经接到唐军方面的知会。十天后,大明支援的军,将全体移防梅沙滩涂阵地。

而向有礼的举动,就是要在中海城里不引人瞩目的大量采购,火药的原材料。以备大战一起,火药不足的情况出现。为了保密,向有礼和不同人马分别采购不同的东西,而且采购是混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清单里,一起购买的。因此想事后想从采购途径倒推火药的成分是不可能的。

海族向大唐帝国发动袭击,两方爆发大战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五年的时间。千万级别的会战,大唐和海族就已发生了五场,数万规模的战斗那简直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坐上一场。总体上讲,大唐帝国在战略上,是处于守势。

也许大唐帝国百亿级别的人口规模,对于大明国而言是庞然大物。可是相较于海族进攻的铺天盖地而言,唐军数量上是非常吃亏的。

中海城地处南方,又在海边,所以这里一年四季并不分明,常年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于从人族西部内陆,一年四季分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生活环境的大明国援军,一开始是非常不适应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