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 600 章 赵祯无遗憾(20)

张嫣一脸茫然,张娘子年少进宫为奴,她几乎没有过市井生活。志冲同样一脸懵逼,她跟母亲在道观住了好些年,完全没听说过义会的事情。

“这个义会怎么玩法?”

“义会的意思就是把钱先存我账上,比如每个月五十钱,却不领东西。等存够了大半年,正好有数百个铜板的帐,便来一口气把东西领回去……我黄四口碑好,从来不跑路,东西最实惠,好多人都愿意与我义会。”

早在腊月,他带着家里的两个姑娘,在东京疯狂采购年货,买来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等物。宋人擅长经营,反季节的蔬菜已经上市,无论贫富,且买些好吃的回家尝尝吧。

官家瞧着旁边一个阿婆丢出来两个铜板,麻利地提着一篮子菜就走。张嫣看得目瞪口呆,志冲张了张嘴,想把那个阿婆喊回来给钱,但公主看到卖货小哥悠哉游哉的脸色,话没说出口。

阿婆她没给足钱!

会玩,当真会玩!

“欸,官人问了那么多,有没有看上哪样好的?”

“撒佛花——韭黄——”

“生菜——兰芽——勃荷——”

“生胡桃没有了,生胡桃卖完了!有熟胡桃,炒过的胡桃可香了,咸胡桃和甜胡桃都有做的!”

卖货的黄四哥是一个好脾气的小子,他看一行人穿得好,寻思是高门大宅出来玩的贵人。那些人像是活在云端上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很耐心地一一讲解。

反正唠嗑几句又不要钱。

萧靖问两个姑娘,“你们看要买些什么?”

赵志冲喜欢嫩黄色的新鲜花儿,道:“哥,我想要一篮子撒佛花,闻着清香,也好看。”

张嫣想着除夕的时令美食,说:“韭黄、生菜包角子好吃。兰芽炒肉,勃荷可以泡水下火。”

官家一锤定音:“那就买五篮子撒佛花,回头我送几篮子给小娘娘和杜娘娘。再买五十斤韭黄、两百斤生菜,包成几筐角子,宅子里的人都尝尝滋味。兰芽不好保存,只买一斤,我们今晚先吃了。勃荷有勃荷干吗?新鲜的还得回去再晒……熟胡桃先不买,回去我们炒点奶油味和五香味的。”

韭黄是韭菜不被日光照射,捂成黄色的嫩叶,香气特别浓郁,吃着还嫩。生菜有点像后世的莴苣,吃起来十分清爽。兰芽是兰花的嫩芽,这是一道极雅的食材,口味微甜柔嫩。勃荷是薄荷在宋朝的称呼,不仅能当菜吃,还能入药。

卖菜小哥脸上笑开了花,这是遇到大客户了。人家一出手,干脆把他的存货几乎包圆了。

“您稍等,我去给您筹来!”

“好,我托人在这里等着,你送到跟他拿钱。”

官家搁下钱,留了两个亲卫在这里拿菜。他跑去买阿婆茶,回头看到好多小孩子围着卖糖果的,旁边还有一处卖桃符的摊子。

张小娘子牵着公主的手,小眼神频频往卖糖的瞅去。画着鬼神的桃符有什么好看的,小孩害怕都不爱去那边,倒是卖糖的特别吸引人!

好多小孩都在举着铜板买糖吃!

那一家的糖肯定很好吃!

她拦住一个从人群中出来的小胖子,软声问他:“弟弟,那卖的是什么糖?”

小胖子见是好看的小哥哥(小张穿男装)问他,欢喜地说:“啊,梁叔卖的泽州饧最好吃,里面的炒米又脆又香,软了就不好吃了。”

泽州饧?

听着不像是东京的东西,倒像是地方特产!

萧靖把手里的茶递给张嫣,问她:“想吃糖吗?想吃我给你买。”

“我有钱。”张嫣拍了拍自己的荷包,“我请舅舅吃糖。”

旁边神经大条的志冲笑道:“那我去买几对桃符,我请哥哥贴桃符。”公主带着人走远,当真去买桃符。

小张一个月工资有七百块钱外加一百二十万,她没怎么花,全攒着。她抓着萧靖的手涌进去小孩堆里,旁人看着也不稀奇,只以为是她家的家长。

她穿得好富贵,脖子上戴着那么大的银项圈,一看就是家里特别有钱的。

卖糖的男人一眼就看到这个孩子,刚才这个孩子站着圈外,他还遗憾这样的小肥羊不过来。现在她冲进来了,男人冲她打招呼:“小官人,要吃泽州饧吗?又香又脆的泽州饧,全东京数我做得最正宗!”

“我没吃过,能试吃吗?”张嫣指了一块拇指头大小的,“若好吃,我买十斤!”

十斤!

她真是好大的口气!

一块巴掌大的泽州饧沾满炒米,别的小孩花了十块钱才买了这么一块。这玩意儿大概跟米花糖差不多,看着大,实际上重量比较虚,论斤称单价并不便宜。

卖糖的大叔递了手指长那么一块过去,顿时就笑了:“小官人先尝,尝着好就告诉你家大人。”

他眼拙,以为是当爹的带孩子出来。

在其他小孩羡慕的眼神中,张嫣拿了试吃的糖果,塞到嘴里。泽州饧入口是酥酥脆脆的口感,炒小米特别香,裹着满满的麦芽糖。这种东西好吃是好吃,唯独怕遇到下雨天,受潮之后就不好吃了。

难怪后来有一句俗语,披着油衣食泽州饧。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穿着油纸做的雨衣,把零食都吃了吧。吃进去肚子里,就不会潮了。

“怎样,好吃不?”萧靖看姑娘吃得开心,“好吃就买,反正都要过年了,是零食的时候。”

张小娘子年岁小,小孩吃太多糖,牙齿会坏掉的。平日里官家盯得严,总不许她多吃。

这不都要过年了……算了,该吃吃该喝喝,正月家里没点果子真撑不起场面。

张嫣有钱,她挥金如土,一口气买了十斤泽州饧,震得围观的小朋友们哇哇大叫。她心情好,掰了起码不止一斤糖,请旁边的娃娃们吃。有一个算一个,人人都吃得嘴里喷香,含着东西乐呵说“哥哥好”“哥哥你真厉害”。

可把小张膨胀坏了。

“哥哥,我跟你玩好吧?”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吃了张嫣一块糖,瞬间觉得这样的小哥哥又帅又有钱。她眼巴巴地要跟过来,试图多蹭一块糖。

“不可以哦,哥哥要上学,以后不能出来玩了。”萧靖拦着这个小朋友,说出来一个特别残忍的事实,“她过完年就要拜师上学,小友你读过书吗?认识几个字了?会写自己名字吗?念诗了没?”

小朋友:哇,这家的大人好可怕,居然逼小孩读书!

散了散了!

刚刚还围过来的娃娃们顿时一哄而散,惹得张小娘子好生失落。啊,一想起上学这事儿,小张同学想哭。

她也不知道那个欧阳修到了东京没有,她希望老师迟些再到。

除夕傍晚,贴好桃符,吃过韭菜和生菜肉馅的角子,官家决定回去皇宫住一晚上。都过年了,皇帝第二天除了给太后拜年,还得接见来拜年的大臣,住在外面不合适。

这一晚上不宵禁,隐隐能听到孩童的歌声和笑闹声。好些人赶着这一天回家,路上有些堵,也是正常现象。

萧靖低调进城,没让人提前封路。

堵车了,他便掀开车帘往外瞧瞧,除夕夜的东京城也是一景。

各处灯火通明,行人大多换上了新衣服,玩闹的小孩跟一窝蜂似的。官家觉得这样的年味很好看,嘴角忍不住笑了。

路上有跑的小孩注意到他,一个胆子大的隔着五六米远喊话:“官人,您要不要买东西,多买多送,还能赊账!不用千贯万贯,只要一文钱!”

“我不买。”萧靖猜到一点儿,挥手拒绝了。

谁知张嫣在旁边跟着说——

“买!”

一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更何况人家有送的呢!

听见她这样说,一群小孩都像看傻子似的,哈哈大笑不停。一个口齿伶俐的高声唱道:“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

卖你痴,卖你傻,可以赊账,多买多送。

张嫣:“……”

她现在非常想打死那个一块钱买不了吃亏的自己。

萧靖:哈哈哈哈哈哈哈,也就她这个大傻子会买。

卖货的小哥居然不追她讨要回来!

莫非宋朝人的文明程度高到这种地步?

但是义会是什么东西?

连仁宗皇帝本人都不知道这些街头小事。

即使有中人作保,也不一定能把货款收上来。这种方式只对讲道理的人好使,如果那个流氓真不讲道理,你能把他怎么样?

这是萧靖在宋朝过的第一个新年。

“真厉害啊!”萧靖十分疑惑,问卖货的小哥,“她这就走了?”

“郑婆有三个儿子,儿子长期有供养她,她又是本地的,我连她家住哪儿都知道。”卖货小哥笑嘻嘻地说,“官人你是头一次来大集?大约您不知晓,我们这卖年货的只图喜庆,不图钱。若是您钱不够,又是东京人,可以请两家大铺的掌柜作保,只待来年再还。”

张嫣多嘴问一句:“谁人来了,你都赊他?”万一顾客一走了之怎么办?

志冲好奇地看着这个卖货人,想要听他怎么回答。

卖货小哥自信一笑:“这有何难?那就叫他义会来买!连义会的钱都没有,那就关扑,扑中不要钱!”

关扑是什么,他们三人上一回扑过了,扑中了能把东西免费赢回去,或者能得些折扣。

萧靖听明白了,肃然起敬,原来宋朝已经有分期付款!

先拿了东西好过年,过完年再慢慢还,这对于穷人来说不妨是一件好事。

萧靖:“……”

他琢磨着,大概算是预售和分期付款结合的意思?

卖货小哥摇了摇头:“那可不成,我们这赊账的生意只做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外乡人不做。”不是他看不起外乡人,实在是外乡人脚底抹油跑了,谁去追债?

“是这个道理。”萧靖点头,他又问,“若是那人还钱很难,他又想买东西,你们还卖他吗?”

做买卖的说不图钱,那是假话。这会儿都腊月里,说是明年还钱,也不过是一个多月宽裕时间。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