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桃源小渔夫》
桃源小渔夫

第154章 九窍玉

王天辉脑补了一下取塞时的画面,顿时又是一阵干呕,把手又猛搓了几遍,差点搓秃噜皮了。

包万达这狗东西真是缺了大德了,拿这么晦气的东西当筷子送人,这种人被打死都不可怜。

筷子……

刚刚在把玩那双玉筷子的时候,鉴宝技能探测出了这双玉筷子的信息,发送到了他的脑海里。

“糥种豆绿二分水翡翠,造于1225年前,出于玉雕师赵金石之手,为九窍玉之*塞,藏于康安城富户孙忠贤之妻孙杨氏体内,出土于一个月之前。”

“糥种豆绿二分水翡翠,造于1225年前,出于玉雕师赵金石之手,为九窍玉之阴塞,藏于康安城富户孙忠贤之妻孙杨氏体内,出土于一个月之前。”

“王先生,你没事吧?”陈常青迎了上来,关切地问道。

见所有人都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王天辉想了一下说道:“没事,可能是有点晕车了,没事了。”

他可不想把人家八十大寿的寿宴给毁了,有事过后再说。

“没事就好,一路奔波让你受苦了。”陈常青歉意地说道。

“没关系的,我现在没事了。”

重回座位,胡志诚还在把玩那双让人无法直视的“玉筷子”,王天辉怕这老爷子有事,赶紧拿着餐巾纸包着手,小心翼翼地把玉筷子从胡志诚手里拿了过来,然后直接塞回了木盒里。

“胡老,吃东西前还是洗洗手吧,毕竟这古玉……有点不卫生。”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莫名其妙,但胡家人很给王天辉面子,胡凤玲拿来了个湿帕子给胡志诚擦了擦手。

“大伙也都去洗一下吧。”王天辉建议道。

“好!”

见胡志诚都擦手了,大伙也没说的,都去洗手间洗了手。

众人见拿过玉筷子的人都被王天辉叫去洗手了,联想到他刚刚干呕的样子,全都小声议论起来了。

“怎么回事啊?那双玉筷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本来觉得挺好的东西,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犯嘀咕呢。”

“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千万别碰,搞不好这就是下面的东西。”

“好了,别说了,怪瘆人的。”

站在一旁的包万达听到众人的议论,冷着脸皱着眉,想发火,但又不敢放肆。

憋了半天,他强挤出一丝笑容,略带情绪地问王天辉道:“王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啊?好像我那玉筷子有毒似的。”

“没毒吗?”王天辉反问。

本来不想搭理这货的,可他竟敢主动挑衅,王天辉可不惯着这种人。

包万达一下被噎住了,所有人看向了他,顿时他老脸一红,笑得比哭都难看,“王先生,你可真能开玩笑,这可是皇宫出来的东西,怎么会有毒呢?”

王天辉点点头,“是吗?那你敢用它吃个饭吗?”

王天辉咄咄逼人,每一句话都给包万达当头棒喝,毫不客气。

对这种谋财害命的小人,用不着客气。

包万达一脸懵逼。

我什么时候得罪过这个姓王的了?怎么处处针对我?

所有人都不说话,被两人之间的奇怪气氛搞懵了。

胡志诚皱着眉在琢磨着什么,却琢磨不出个头绪来。

胡凤玲用口型问老公道:“怎么回事啊?这个姓包的是不是有问题?”

陈常青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能摇头表示无解。

王天辉的一句话说完,场面陷入了尴尬的平静当中。

九窍玉是指堵塞或遮盖在死者身上九窍的9件玉器。

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门和不可描术部位。

女尸*塞跟阴塞都是一头粗一头细的玉棍,跟古代的玉筷子十分相像,只不过长度略有不同而已,所以包万达说这是孩子用的,没人会怀疑。

回想那对玉塞上的一层带有絮状黑斑的油皮,王天辉刚开始还以为是古玉的包浆和它本身的雾,现在想想,那特么的竟然是尸液的沁色,而且玉上的黑斑极有可能是尸毒。

*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在洗手间,王天辉洗了好几遍手,还是觉得很恶心。

“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塞1件,阴塞1件。

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

玉琀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自西周至两汉,人们相信“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用玉器封住逝者的九窍,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而使尸体不朽,所以古墓中会出土很多玉器。

我国古代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所以丧葬时使用玉器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中国各个时期的丧葬文化中都有使用玉器祭祀,陪葬等等。

古时达官贵人们下葬,都要配齐这九窍玉,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表现。要知道,穷人买不起玉,只能用石头代替。

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种小动物。

其中玉蝉形的玉琀最具代表性。

呕!

把肝汁都吐光了,王天辉才从卫生间里出来。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蝉是古代先民普遍的推崇物,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口塞就比较讲究了,在古代称为玉琀,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