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女尊之科举仕途》
女尊之科举仕途

第14章 南林学院

现如今在任的山长是已经致仕的前礼部尚书,文坛泰斗,已经七十多岁了,现在几乎是在南林学院修身养性。

偶尔也带带小孩。

所以木析对于人家来说,真的就是小孩子了。

木析也没表示什么,默默就收下了,这个时候本族的人总比外面从人伢子买下来的书童用着让人放心。她现如今读过史书,非常清楚现如今朝廷外松内紧的情况,战争结束虽然看似已经过了五十年,但当年那场战争断断续续足足持续了三十年,给中原带来的影响是很难想象的。

你根本无法预料你买来用的这些不知根底的人,到底是什么出身,会不会连累到你。

然后木析就带着书童和几个木家的族人跟着文府的人走了。

山长看到她就笑开了,之后也仿佛是长辈看到晚辈时的例行考核,问完后满意的点点头。

山长:“行,那就让你家小女郎入我们学院当旁听,正好让院里那些自诩是天之骄子的女郎们见识见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哈哈哈哈哈……”

山长直接把木析塞到了她们的学院内,这些的学生最低也是秀才,木析一个年幼的童生在里面是相当的醒目。

一个是身高醒目,另一个是容貌醒目,书院的学子们个个扎堆就好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木析混在里面,一点也不比这些已经张开了,又漂亮又年轻的学子们逊色半分。

一开始那些学子们还惊叹的以为她是哪家的世家女,后来知道是寒门学子,而且还是个童生后就更放肆了。

——放肆的揉她的脸和摸她的头,木析在南林学院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女子更爱美色。

这些女学子的爱她真的承受不起!

南林学院的课程很随便,开放的并不算频繁,至少是绝对比不过她前世的初高中和小学了,这里的课程相对自由,只是并不允许她们随便离校。

这里更像是她前世的大学。

不过这里的早课学院非常重视,早上五根天就要起来温书,木析年龄小,早课的教员允许她晚半个时辰过来,但依旧要日日上早课。

早课的教员也许是对她这个年龄小的女郎感兴趣,时不时的就会抽她起来背书,所幸木析记性好,无论教员叫到她背什么她都背得出,问起释义来也不完全是刻板翻译,而是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更好的经书释义出来。

老师之间也许是消息共通的,早课的教员对她赞不绝口,之后授课的老师也个个对她考核了起来,一些关于科举考试的考核木析还过得去,其他的……

可能是女尊特色吧,毕竟女子是主流,一些女子的爱好也成了主流,比如插花?

木析的审美自觉还算可以的,她也是信息大轰炸年代过来的,结果遇到了这个把美学当成一门课程来学的古代才知道厉害了。

简直把美学发挥到了极致,从诗词歌赋之优美,到文章的华丽之美,再到声乐音律之美,书画之美,妆容,服饰,发冠头饰,礼仪,舞蹈……

而且她们推崇的是华美,木析则更欣赏极简美学,清淡,雅致,静美。

所以那些女学子虽然也认同木析的美学观念,但还是更喜欢华美的东西,木析慢慢被她们带的也越来越能欣赏华丽之美,但欣赏归欣赏,要让她改变自己的审美……

对不起,做不到。

在顺带着学这些的时候,木析剩余的时间除了用来做功课外,就是泡在了书院里。

南林的书院在战乱时候损坏了一部分,但毕竟是曾经的天下第一书院,即使是还没损坏的那部分也依旧够木析开拓视野了。

她在看那些在正统读书人看来的“杂书”,里面天南地北的包括了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看似对她读书科举没有帮助,但那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木析认为眼界和格局同样非常重要。既然现如今她前世的那些见闻帮助不了她太多,那她就多看看这些“杂书”,加深一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改变一些自己可能都没发现的错误认知。ぷ99.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

随着授课的老师对她越来越关注,那些学子也慢慢发现了木析的课业做的极好。

哪怕只是个童生,也依旧不比她们这些秀才举人差到哪去,甚至年底考试的时候力压了不少她们学院的知名天才,排面前几。

开什么玩笑,这还是个九岁的童生啊,在她们秀才的考核里排名前几,她们这些秀才可都是准备考乡试的。

就这样,木析的名字再一次在书生之间声名远扬。

这一次就不像年初的质疑了,而是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都快把她们这些前浪拍死在岸上了。

木析过年的时候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明安郡城。

文府的人在明安郡有宅子,木析直接就入住了文府的宅子。

期间不少学子都找她交谈赴会,她只选了一个人最多最大的宴会参加了,把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了一遍,之后就闭门不出,老老实实在房间温习功课。

院试的时候验身的衙役把她看了一遍又一遍。

木析严重怀疑这些女人该不会是在吃她豆腐吧?她还这么小……

入考场木析发现,她和好几个县案首都坐在第一排。

主持考试的学政已经目光温和的在她身上扫了好多遍。

木析来考试之前就听许老说过,她们明安郡的学政务实,是实干派,最不喜学子的文章花团锦簇,外表华丽,实则空洞无物。

这其实和现在的主流文风是相驳的,木析去过南林学院就不难发现,她们推崇文风华丽,善用典故,她们的文章就做的极其文字之华美,诗词歌赋尤为如此。

作为文风最盛的江南一郡的学政,她不喜文风华美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木析后面又慢慢想通了,秀才这个层次不高不低,她们只是读书,并没有真正接触到过多的政务和时政知识,以她们的学识和阅历,你即使是让这些秀才写出多么行之有效的策论……也不太可能。

她们只能花团锦簇的写,表达自己的忠君爱国之情,表达一下对民生疾苦的惆怅感慨,表达一下对朝廷的赞美,不然她们还能写什么?总不能因为主考官的喜好就交白卷吧?

所以明安郡的学政这一喜好一直都没能被人发现,因为她录取的学子依旧都是文风华美的,只不过你在好文笔之外能稍微言之有物些,也能入学政大人的眼。

木析写策论的时候就笑了,谁说词藻华丽就一定与言之有物冲突了?她就不能用华丽的词藻表达出自己要说的吗?

别以为木析曾经是现代人,她就不会文风华丽了,就算是现代人也不是没有文学素养极好的学生,那些中考高考的满分作文,总有一些文风又华美又言之有物的作文。

读起来又是一种享受,又有所心得。

而且这样的文风,也正好掩盖一下她的锋芒。有些话,说话方式的不同区别是真的大。

九天以后,就连木析的身体素质,出来时都差点瘫软在地。

她被木家人带回宅子,足足休息了两天才养足了精神。

那厢学政大人已经带着几个副考官在批改卷子了。

卷面不整洁,有污迹,错字,甚至犯忌讳的第一批就被打了下去。

然后她们再慢慢改卷子,有些前面的错的太多了,学政甚至看都不看就放在一边。

有的副官会在一旁捡一些卷子翻看后面,如果你后面的策论杂文写的好,也不是不可能复起的,但这些都需要运气。

这里面字写的好的真的非常亮眼,诚然,木析的字写的不错,但要和这些读了十几年书写了十几年毛笔字的学子比字……算了吧。

木析的字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端正,清楚,看着舒服。至少学政在看到她的字的时候不说有多欣赏她的书法,至少是不烦躁的。

这一次许老对她就严格了许多,她学的东西也不拘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了,包括水利,民生,近些年的政策利弊,历史上各年代的政令变化,以及当初上位者颁布这些政令的用意,最后这些政令的通行及利弊。

木析学的越深,也就不难发现,当初很多政策政令制度其实都是好的。

而是轻装便行,带她去了书院。

整个江南地区,最为有名的南林书院,现在的南阳书院是战后重建的,虽然说比不上被毁之前的声势,但终归是曾经的江南乃至天下第一书院,排面还是有的。

总归她有那个想法和基础观念就好,最起码不能在以后破了自己的底线。

木氏族里听说后,族长给她送了一个女娃在身边,比她大了三岁,算是她的族姐,不过这位族姐家中女儿多,将来家里的财产土地都是要留给长姐的,她父母为了给她谋个前程就托了族长,把她送到木析身边当书童。

但是好心办坏事的更多,反正越是不贴近实际的政策制度和法规,越是这样。

木析受到前世影响的一些想法悄悄掐断了苗头。

而随着木析跟许老学的越深,慢慢也发现了,这个时代一些在现代看来并不人道的法律法规,其实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好的。

此后木析的策问才算是做的越来越圆润漂亮,既受到许老的影响,又不全是跟着许老的想法来,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这些许老也是默许的。

许老活的久了,一些看法也慢慢与年轻时候不同。年轻的时候她还会因为观念政见不同而与弟子大发脾气,年老后阅历越深,见多识广后反而觉得并不需要完全拘于政见如何,总归观念相通便是,达成的方法如何并不一定非常重要。

等木析的文章越写越好,就是许老来改都改不出什么后,许老除了木析日常习惯的作业后就不给她布置作业了。

不能怪许老见识少,很多现代的一些看似人性化的福利制度,在这个时代的许老来看确确实实就是不切实际。

绝对是好心办坏事的标准,木析若是无人教导,将来即使是入了朝堂,也迟早要栽大跟头。

就算加上前世也是小孩子。

木析被许老带着看到人家,安静的仿佛是一幅美好的仕女图一样。

只能说对和错有时候不是绝对的,要看时代背景,脱离时代背景谈对错就是在耍流氓。

木析最后甚至有些庆幸她前世学的不是文史类,如果学的是,那么受前世一些观念影响根本就改不过来,或者改过来也非常难。

许老看过她的不少策论,自然不难发现她的这个毛病——太过理想主义,心是好的,但实际达成的可能性不大。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