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君临天下》
三国之君临天下

第223章大决战中

宁范面色不变,大喝一声,“你们是要造反吗?凡参与者与之同罪。”

看宁范要动真格的了,校尉都气炸了,“老子出去退敌打赢了,有什么过错,要砍老子,兄弟们,抄家伙。”

随着他这一吆喝,人群躁动了起来,这一躁动,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结果,根本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

该校尉在袁谭麾下也非名将,混到这个位置,纯靠资历。

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目空一切、见便宜就上。

他的心理活动很简单,你宁范为什么不让我进攻?

在双方起争执的时候,也惊动了城中主要官员,几乎都到场了。

原本,他们也是不打算参与的,眼看着要打起来,不出言阻止是不行了。

“住手,有话好好说。”

“大敌当前,大家还是要齐心协力呀,一切以大局为重啊。”

“他违抗军令有错可也打赢了,不妨功过相抵。”

听着周围吵闹的声音,宁范面色不改,依旧坚持,“杀,敢有求情、阻拦者,同罪论处。”

不得不说,宁范还是很有魄力的,大敌当前,这一波操作是容易引起兵变的。

可宁范敢。

事实证明,宁范有属于他的底气,他并非袁谭的人,他乃袁绍嫡系。

众人终究没有敢投敌的勇气,面色不善的缓缓后退,只留下校尉和一众亲信,约莫百人上下。

宁范确实是动了真格的,一声令下,数百人出手,眨眼鲜血遍地。

校尉死了。

一个在战场取得胜利的军事将领被处死了。

临死前大骂不止,而宁范谈笑风生,却把众人吓得够呛。

再无人敢擅自出战。

对于城防,宁范没有松懈,安排了信任的下属严格防守。

他也在思索一个问题,校尉是怎么赢的?难不成高顺真的不堪一击?

宁范摇了摇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一定是诈败。

那么问题来了,高顺为什么要诈败呢,他有什么企图?

宁范想不出来。

直到一天以后,宁范知道了真相。

黎明,宁范还在睡梦中,便被士兵叫醒,惊天的消息传来,让他恍惚以为自己在梦中。

东门被攻破了。

宁范猛的做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太守大人,东门被攻破了。”

一刻钟后,宁范了解了全过程,高顺派人挖通了地道而进入城中打开了城门。

诈败的原因水落石出。

没有城门的阻挡,高顺手下的兵,就是下山虎。

事实也是如此。

城中经常可见一个场面,高顺的兵三个一组,可以砍伤或者击伤五个以上的人。

宁范也不是吃干饭的,急忙调拨人马前来东门拦截。

平原县也真正显露了实力,兵马不下两万人。

双方在东门开始了激战。

其实,高顺也存在劣势,就是他的步兵不多,仅有宁范的三分之一上下。

单凭这个数量的人马,在东门争夺战并未占据上风。

由于宁范处死了校尉,平原城中上下一心,高顺也难以攻破。

他下令让进城的士兵分散行动,打开四门。

宁范也洞察了他的意图,派人到其余三门拦截。

哪里想到,这才是高顺的佯袭四门之策,随着东门守军逐渐减少,高顺手下骑兵尽出。

东门呈现压倒性的战斗。

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高顺这边也发生了情况,平原郡中余下两城援兵也到,直突高顺侧翼。

显然,两城迟迟未来正是为了出其不意。

好在人数不多,不过五六千,高顺急调兵马回防。

时隔数月,并州军的战法重现人间,还是由高顺亲手指挥。

弓箭兵和长矛兵组合,先一波弓箭射出,而后长矛兵投掷长矛。

一波长矛过后,再次轮到弓箭兵出击。

严格意义上来说,袁谭的兵也不弱,问题就无人统一指挥。

在宁范的带领下,城中已然变成铁板一块,而城外两县援兵则出现了变化。

被高顺这一波操作之后,两县援兵傻眼了,其中一伙选择果断撤退,另外一波则是犹犹豫豫。

战场之上,最忌讳的就是犹豫,县令犹豫了不到五分钟,士兵成排的倒下去,连他自己也不例外。

县令一死,士兵无心恋战,在县丞的带领下,一千多残兵归降了高顺,总算是保住了性命。

撤退的那伙人也没好到哪里去,高顺派骑兵追杀,斩杀其中大半。

剩下的流窜于乡野之中。

城外的战斗几乎结束了,城内还在继续,几位高级官员也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向宁范进言,“太守大人,高顺战力非凡,我军恐不能敌,不若退军以保精锐,待来日反攻。”

是不是怕我立功,显得你无能?

至于说能力的排名,皆是后来人所作,真实的时空,不会出现这种虚妄的东西。

嗯,他猜的没错。

数个大汉一拥而上把校尉死死按住,校尉这边也不是没人,大多数底层士兵抱着两方都惹不起的态度躲到一旁呆呆的看着,校尉的一些死党则是拿起来兵器与宁范对峙。

反观宁范,则是满脸寒霜,不是佯装,他是真的气坏了,咆哮道:“你还记得我的命令吗?我说不许出城挑战。”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决战(中)

同为两千石的官员,校尉会想,你是比我强在哪里呢?

事实上,后世的排名,又是有道理的,彼时的河北四庭柱张郃,也不过中郎将的职位,比校尉也高不到哪里去。

也确实是一场不小的胜利,校尉带着三千兵马出战,与高顺一方交战。

校尉满心期待的赞美之言没有等到,等到的是晴天霹雳,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来人,砍了。”宁范命令道。

这下校尉反应过来,“你是要杀我?”

但你要问校尉服不服气,心中大概是不服的,他只会服气比他职位高的,而不是同级别中比他能力强的。

对于宁范,校尉更是这个态度。

有几个脾气暴的冲上去把校尉抢了回来,校尉一回到安全的环境更加不怕了,“宁范,念在你是太守的份上,平时我还卖你几分面子,想动我,你试试。”

宁范没有武艺在身,可丝毫不怂,“杀,有反抗、帮凶,格杀勿论。”

高顺一方也是两三千人,最终不敌。

见到宁范,校尉不自然的昂起了头。

同为两千石,张郃已名动天下。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