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第0493章 老杨的妥协

复兴军,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杨七的私军,因此杨七完全有资格规划复兴军的军制。

杨七改革后,复兴军下属,分了两个部分。

复兴游骑兵和复兴步卒。

胜州沦陷,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

郭达那边恐怕也得到了胜州沦陷的消息了。

郭达很有可能率军回援。

每团下属有十个营,每个营一千人,设立营正和副营正,另设监军一名。

每营下属有十个部,每个部一百人,设立部正和副部正。

下属还有最低级的一队、一班,各设队正和副队正,班正和副班正。

复兴步卒编制是两万。

下属两个团,各团的职位和编制,和复兴游骑兵等同。

同时,杨七还任命了各级的将官。

几乎每一个团的团正,都是有原复兴军的老将领担任。

对此,原复兴军的人都很满意。

但是细细去查看,你会发现,每一个编制的副职和参军、监军,几乎都是从胜州挑选出的辽地的汉民。

同时,最底层的队正和副队正、班正和副班正,都是辽地的汉民。

杨七在做完了这一些以后,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其目的就是优中挑优。

从八万的兵卒当中,挑选出最精锐的。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最终经过了三天的精挑细选,终于挑选出了五万的精兵。

值得一提的是,胜州的百姓很坚韧。

在杨七精挑细选下,居然比下去了许多的党项人,从军中脱颖而出。

当兵员的数额确认了下来以后。

杨七惊愕的发现,复兴游骑兵中,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党项人,只占到了一万两千人,剩下的一万八千人,全都是胜州的青壮。

正当杨七完成了他对复兴军的改革后。

郭达兵败丰州城,从丰州撤出来了,一路快速的逃往了胜州。

事实上,郭达已经得知了胜州沦陷的消息。

可是他没得选。

除了胜州以外,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逃。

往南是代州,老杨摩拳擦掌的正等着他一头扎进代州呢。

往北是党项地盘。

那可是野乞干泊的老巢,他进入到党项,可找死没区别。

往西?

野乞干泊根本就不会给他往西逃跑的机会。

丰州一战。

野乞干泊丧失了两个儿子,一腔的怒火几乎全部宣泄到了郭达身上。

丰州城的攻防战,打的那叫一个惨烈。

郭达也算是一个将才了。

他凭借着丰州城的城墙,和他麾下的两万辽军。

同野乞干泊已经折损的剩下了五万的骑兵,厮杀了整整八天。

野乞干泊怀着丧子之痛,攻城的时候完全丧失了理智。

每一天都在用人命跟郭达磨。

愣是用五万骑兵,快拼光了郭达麾下的两万辽军。

拼到最后,野乞干泊麾下的骑兵,剩下了不足一万,郭达手里的辽军,仅剩下了三千。

郭达眼看丰州城守不住了,带着他仅剩的三千兵马就往胜州跑。

野乞干泊带着他麾下的骑兵,在后面穷追不舍。

郭达率领着麾下的三千辽军,很快就冲到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

其实郭达往胜州跑,是因为他心底里有一个期望。

他期望自己可以回到胜州,一呼百应,把复兴军赶出去,拿回胜州。

郭达很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在胜州活阎罗的威名,足以震慑胜州的百姓。

然而,当他真的到达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的时候。

早已埋伏在此处的殇倾子率领着一万折家军,直接给了郭达一个迎头痛击。

郭达率领的残兵,在殇倾子的攻伐下,几乎是溃不成军。

三千辽军,被殇倾子阵斩了两千多人。

郭达只带着百人逃出了殇倾子的绞杀。

逃出了殇倾子脚刹的郭达,犹如一只丧家之犬一样,一头扎进了代州。

真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老杨在代州等他这件事儿了。

他只是率领着几百人,目标很小,只要逃进了代州,就能迅速的融化在代州境内。

老杨想找他,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然而,事情真的像他想的那么顺利?

老杨一个征战沙场三十多年的老将军,在他到了代州边境的时候,早已把斥候撒出去了。

代州的边防,已经被老杨布置成了一个铁桶。

就算是一匹马跑进来了,老杨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对方是公是母是那一方的马。

当郭达进入到了代州以后。

王贵就匆匆进入到了老杨的营帐。

“令公,郭达逃进代州了。”

老杨正在帐篷里忧心杨七拿下了胜州的事儿,听到了王贵的汇报,他扔掉了正在用来挠痒痒的令箭,猛然之间站起身,一脸喜色。

“郭达逃进代州了?他还真敢进来。难道他不知道老夫正坐镇代州吗?”

老杨当即摩拳擦掌的喊道:“葛小二,擂鼓聚将。”

老杨口中的葛小二,就是老杨的亲兵老葛。

老葛得到了老杨的命令,当即欢天喜地的出去准备擂鼓聚将了。

王贵拦下了准备出门的老葛,然后对老杨苦笑道:“令公,郭达只领了几百人逃进了代州……咱们……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吧?”

老杨脸上的笑容一僵,一拍桌子,骂道:“带了几百人,就敢闯老夫坐镇的代州,他是看不起老夫吗?”

老杨义愤填膺的喊道:“不带个几万人,也敢进代州?”

老葛和王贵对视了一眼,皆摇头苦笑。

他们是跟随了老杨多年的老人,自然能明白老杨心里的愤怒。

老杨是谁?

名震西北的杨无敌。

自老杨从军以来,碰到的战事,基本上都是以百挡千、以千挡万的战事。

老杨就是凭借着以少胜多,百战百胜的战绩,铸就的杨无敌的名声。

如今让老杨领着两万人去对付几百人,老杨感觉这是对他的侮辱。

甚至内心深处,他觉得这几百人,连给他塞牙缝的资格都没有。

偏偏,这几百人,还就真的钻进了老杨的牙缝里了。

老杨有种骂娘的冲动。

老子这几天被七儿子折腾的很烦躁,想打个人出出气,最好是越硬越好的,谁知道却来了个软骨头。

“郭达真废物,也太不经打了。”

老杨骂骂咧咧的喊了一句。

王贵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问道:“令公,您还打不打?”

“打!”

老杨当即喊道:“老夫领了两万人,耗费了一个月的钱粮在这里,要是不打一仗,老夫心里不痛快。”

王贵又问,“那您看派谁去合适?”

老杨拍板道:“老子亲自去。”

王贵愕然道:“有点杀鸡用牛刀了吧?”

老杨瞪眼道:“再不打一打,老夫的骨头都快生锈了。老夫也想打大战,可是那个兔崽子打胜州,搅乱丰州,一个人把仗全打了,也没给老夫留机会啊。总不能让老夫冲进雁门关,夺了那李家娃娃的权吧?”

老杨一言既出,必定令行。

当即,老杨就点了三千人马,直接扑向了郭达。

老杨虽然嘴上喊的凶,可是在打仗的时候,却非常谨慎。

他可不想让郭达从他手里逃走,那可就真的颜面尽失了。

郭达是沿着丰州和代州边界的一个庄子潜进代州的。

老杨派人密切的注视着郭达的动向。

他在郭达必经的路上,布下了一个口袋阵。

郭达虽然是将才,可是在老杨面前根本不够看,更何况老杨带了比他多了几倍的兵力。

郭达这一块新姜,就一头栽进了老杨这块老姜布置的口袋阵里。

郭达一进口袋阵,老杨当即就收网。

三千兵马,把郭达的几百人,团团给围住了。

郭达见到老杨出现的时候,就知道载了。

“噗通~”

郭达一下子就跪倒在了老杨面前乞降。

“我愿意投降。”

老杨分开了护卫他的人群,提着大金刀,策马走到了郭达面前。

他低下头,双眼冰冷的盯着郭达,冷声道:“郭达,老夫纵横西北三十年,你可知道老夫最恨的是哪种人吗?”

郭达一下子就明白了老杨话里的意思,他声嘶力竭的哭诉道:“杨将军,我郭达也不是一心要做汉贼的。都是辽人逼我的。我的心一直向着大宋,我日日夜夜期盼着大宋天军降临。”

在郭达身后的辽军,一个个一脸目瞪口呆的瞪着郭达,甚至还有几人准备冲上前,杀死郭达。

然而,他们刚一动,就被大同军的军卒射成了筛子。

“哼!”

老杨重重的冷哼了一声,他面目狰狞的低吼道:“难道你在胜州做的那些丧尽天良的事儿,也是辽人逼你的?”

“我……”

郭达还没来得及分说,老杨举起了手里的大金刀。

手起。

刀落。

郭达的脑袋就掉了。

老杨嫌弃的擦干了大金刀上的鲜血,一脸鄙夷的道:“老夫最恨的就是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汉贼。”

杀死了郭达。

面对那些个举棋不定的辽军。

老杨果断的下达了剿灭的命令。

几百辽军,就被大同军的将士们,瞬间绞杀了。

自此,郭达率领的三万辽军,就全军覆没了。

老杨砍死了郭达,剿灭了郭达手下的辽军,就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他提着大金刀,单人单马,率先赶往了大同军的驻地。

王贵见到老杨远去以后,迅速的吩咐大同军的将士们收缴了辽军的刀枪,然后把他们的尸体掩埋了。

处理完了首尾,王贵就匆匆的赶回了大同军的临时驻地。

进入到了驻地以后。

他就看到老杨拄着大金刀,背对着帐篷,仰着脑袋,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王贵走到老杨身后的时候,就听到了老杨一声低声的呢喃。

“老夫怎么生出了这么个孽障……”

王贵不用问,就知道老杨嘴里的孽障是谁。

王贵没说话,只是微微凑上前,让老杨看到了他。

老杨瘪了瘪嘴,叹气道:“老夫走了以后,你就带着大同军,前往胜州。”

“啊?”

王贵一脸愕然,不明白老杨的意思。

老杨喃喃自语道:“都打下来了,总不至于还回去吧?真要还回去了,老夫在这西北,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王贵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老杨咬了咬牙,道:“这儿孙,就是上天派来讨债的。老夫肯定上辈子欠了那个孽障了。”

王贵愣了愣,哭笑不得。

老杨突然笑了。

“罢了,如果朝廷怪罪下来。老夫就一力承担了。用老夫一个人的命,换胜州几十万百姓的命,也划得来。”

王贵闻言,紧张的道:“老哥哥,您不会有事的。”

老杨和王贵,在两个人的时候,总是用‘老弟’、‘老哥哥’互称。

老杨似乎没听到王贵的话,他进入到了帐篷内,拿走了属于他的令箭和印玺,出了帐篷,跨上了马,扬长而去。

王贵盯着老杨的背影,神色复杂的低声道:“老哥哥,您是一个忠臣,一个直臣。一个值得万人敬佩的人。但是,七郎这么做,也许对杨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儿。

我相信,七郎一定不会让您有事的。”

呼~

一阵清风吹过。

吹醒了正在自语的王贵。

王贵当即命人擂鼓聚将,点齐了大同军的两万军卒,浩浩荡荡的开拔往胜州。

他和老杨心里都清楚,胜州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场大战。

胜州丢失,辽人岂会善罢甘休?

杨七必须防患于未然。

虽然以他现在的兵力,并不惧怕郭达。

下属的还有低级的一伙、一伍。

杨七并不打算按照朝廷的兵制。

左右两厢各两万五千人。

杨七剥离出了折家军的将士们以后,就命令殇倾子带着折家军的将士们赶往胜州和丰州的边界线。

但是郭达一旦闯入到了胜州,肯定会对胜州的百姓们展开屠杀。

以此威逼着胜州的百姓们向他低头,并且联合百姓们,将杨七赶出胜州。

按照宋朝的兵制。

军分十军,每一军两千五百人。

五都各五百人。

五部各一百人。

殇倾子领命以后,率领着折家军快速的赶往了胜州和丰州的边界处埋伏。

杨七则开始对复兴军大刀阔斧的改革。

复兴游骑兵的编制是三万人。

下属分为三团,每个团一万人,设立团正和副团正,另设参军一名。

分为正军、左右厢、军、都、部。

一正军的编制是五万人。

所以,杨七必须把郭达挡在胜州外,不给郭达一点儿机会。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