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第0890章 野蛮即正义的航海方式

一则是新生儿还在成长阶段。

二则就是出海的人太多。

随着海外大量财富涌入燕国,最先出海的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一个个大富翁。

而北凉国、大理国,两国不甘示弱,如今疆土早就超过了万里。

曹彬和折御卿两个穷凶极恶的人,对于疆土的贪婪之心永无止境。

去岁的时候,两个人觉得王爵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各自自立为帝。

由此可见出海潮的恐怖。

四百多万百姓涌入海洋,看似数量庞大,可是真正形成规模的却屈指可数。

在过去五年里,最大规模的出海队伍,依然是曹琳四女组织的那一支。

也是凭借着那一支庞大舰队不断送回来的财富,曹琳四女在极短时间内,一跃成了燕国境内排得上号的女富豪。

曹琳更是冠绝燕国富豪榜榜首。

而过了今日以后,四女的财富又会成倍数增长。

因为她们组织出海的大船队,真正的主力,今日归国。

一大早。

曹琳四女就拉着杨七出现在了港城码头。

为了迎接功臣归国,四女煞费苦心的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温润的海风徐徐吹过。

带着些许水汽。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就在杨七抬手抹去短须上一颗晶莹的水珠的时候,一张白帆,缓缓出现在了海平面上。

紧接着,就看到了一张又一张的白帆出现在海平面上。

它们连成一片,遮挡了整个海面。

一瞬间,杨七有点恍惚。

他仿佛回到了燕国初立的时候,他率领着大军出海捕鱼的场景。

“陛下陛下……臣妾的船队……”

曹琳惊叫着,拖拽杨七衣袖。

杨七缓缓回神,看着海平面上庞大的船队,略显惊愕道:“瞧着场面,恐怕不止一千艘大船吧?”

曹琳一愣,不确定的道:“臣妾听王岩说,他们在海外的时候,为了方便装载货物,又造了不少船只……”

杨七望着海面上隐隐突破八千大关的舰队,苦笑道:“确实不少……”

回头看了一眼背后枪炮林立的燕军将士,杨七瞥了曹琳一眼,又道:“难怪你让朕把新编神机军和新编火炮军调了过来。

这近八千艘的大船队,黄谷他们那三两万人,只怕掌控不过来,想必还征调了不少当地的蛮人吧?”

曹琳目光躲闪地垂首道:“臣妾……臣妾也不太清楚……”

杨七哭笑不得的摇摇头,瞧着曹琳的模样,她要是不知情就怪了。

不过,杨七却并没有追着刨根问底。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实力,这点而小心思,他还不放在眼里。

只要他们不祸害燕人,至于他们祸害其他人,谁在乎呢?

庞大的舰队在山呼海啸声中,缓缓驶入了港城码头。

短短一刻钟时间。

曹琳四女特意清空的港城码头,被塞的满满当当。

“奏乐~”

不等杨七发号施令,曹琳率先吩咐乐手吹起了欢快的曲目。

停靠在码头正中,为首的旗舰上,黄谷一行人听到熟悉的乡音,纷纷落泪。

他们穿着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服装,挎着已经砍卷刃的横刀,飞奔下了旗舰,扑向了海岸。

而其他的大船上,那些只穿着一个大裤衩子,赤着脚在忙碌的黑奴、白奴,看到这一幕,明显有些懵逼。

他们眼看着那个在他们曾经居住土地上犹如恶魔一般存在的人,快速奔下船。

然后又在他们惊愕的目光中,那个大恶魔以最谦卑的姿态,单膝跪倒在了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男子身前。

“卑职黄谷,不辱陛下使命,率众而归,请陛下巡视。”

黄谷率领着其余的人,齐刷刷单膝跪倒在杨七面前。

常年奔波在海上,他们这些人不仅没有被海水洗白,反而变得黝黑了不少。

纵然他们在入港的时候已经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依然难以掩饰身上彪悍的气息。

曹琳有心拉起黄谷,要问他收获如何。

可杨七不发话,所有人都只能干看着。

毕竟,他才是真正的主宰。

杨七不喜不悲的摆摆手,“起来吧……”

“多谢陛下。”

等到黄谷一行人起身以后,杨七目光也从船队上扫视了一圈收回了目光。

“带回来不少人?”

“回陛下的话,卑职等人不敢忘记陛下的教诲,带回来许多草木,由于数量庞大,所以不得不从当地征用了一大批蛮人。”

杨七缓缓点头,平静地道:“你们旅途劳顿,朕已经命人给你们准备热水和干爽的衣服,朕在宫里等你们。”

“多谢陛下……”

杨七不再言语,他在御前侍卫护卫下,离开了港城码头。

杨七离开了港城码头以后,港城码头不仅没有清冷下去,反而变得更加热闹。

有杨七在,他的身份决定了码头上所有人不敢放肆庆贺。

没有了他,码头上的人反而没了约束和压力。

海外固然财富惊人,黄谷一行固然收获惊人,但是真正知道他们所载的草木有多少价值的,却并没有多少人。

杨七以帝王之尊,亲迎他们下船,已经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再待下去,就有点恩宠过盛的意思。

相比而言。

曹琳四女就没这么多顾虑。

对于帮她们赚足了金银珠宝的功臣,她们一点儿也不吝啬夸赞的词语和赏赐。

几经寒暄以后。

曹琳四女就拉着黄谷清点收获。

黄谷对此有早准备,他们早已列好了清单。

除了杨七在意的几船草木种子外,剩下的一并交接给了曹琳。

曹琳也没有客气,她带着手下的人手,迅速的接管了船队。

一船船满载而归的大船,在万众瞩目下,开始卸货。

珠宝玉石、黄金白银等物,一箱箱的从船上抬下。

百姓们红着眼,眼看着这些惊人的财富从眼前飘过。

若不是拥有这些财富的人来头太大,说不定他们会一拥而上,劫掠一空。

黄谷一行对船上的货物并没有多少留恋的。

在吩咐了一批人留守船队,约束白奴和黑奴以后,他们匆匆进入到港城。

洗漱了一番,换上了新衣以后,一个个在黄谷带领下,前往了港城内的宫殿。

奢华的宫殿内。

早已准备了一桌又一桌丰盛地道的菜肴,美酒一坛一坛的送到了席间。

杨七正经危坐在最中间,接受了黄谷一行人再次膜拜以后,轻声道:“诸位不辞辛劳,远行海外,历经五载,终究的返。

诸位送回来的货物、草木,让燕国百姓们受益良多。

更让燕国百姓们跟随着诸位的脚步,一点点认识了这个世界。

朕心甚慰。

论及功劳,诸位的功劳,不亚于征讨一方。

对于诸位的赏赐,朕也不会吝啬。

待到回京以后,朕会下旨对诸位论功行赏,昭告天下,让百姓们记住诸位的功绩。”

说话间,杨七举起了酒杯,高盛道:“诸位,盛饮!”

黄谷一行端着酒杯,齐声道:“多谢陛下……”

道谢过后,他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然而,对于杨七提到的赏赐,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大喜悦。

杨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没有当场说破。

黄谷身为出海远航的主导之人,自然而然的在杨七近前有一席之地。

杨七再次举杯盛饮之后,放下酒杯,瞥向黄谷,问道:“给朕讲一讲这五年你们的经历吧……”

以近乎原始的方式,完成了一场环球旅行。

黄谷等人所经离的事情,自然非常丰富。

黄谷细细地从他们五年前从港城码头出航讲起。

他们沿着燕国海岸,往西南而下,一路上经离了无数的风暴、海潮、暴风雨,踏上了一片又一片的陌生的土地。

他们在佛教发源地的孔雀王朝内,帮着僧侣们在婆罗门压制下奋发图强。

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跟穿着大裤衩的勇士们角过力,也曾在教皇神恩的沐浴下,让他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做来自东方的礼议。

他们在一片炽热的土地上,教会那些磨牙吮血的野人们耕种田地。

……

五年时间,他们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也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在黄谷的讲述里,他们就像是正义的使者,文明的传播者,在世界各地播撒福音。

等到黄谷讲述完了以后,还一脸骄傲。

直到杨七古怪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心虚的耷拉下了脑袋。

杨七白了黄谷一眼,不悦道:“这里又没有外人,跟朕还藏着掖着的。你们都是朕挑出来去航海的人,朕还能不知道你们的底细。

你们这一群人,有一个算一个,那个是善类?那个是那种喜欢助人为乐的活菩萨?

给朕说实话。”

黄谷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卑职们杀了一路,抢了一路,能抢的东西都抢了,不能抢的全糟蹋了。”

这实话倒是直接。

杨七嘴角抽抽着瞪了黄谷一眼。

黄谷心虚地道:“卑职等人也是为了想帮几位娘娘多抢夺一些财富……”

杨七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他担心黄谷再说出什么让他暴跳如雷的话。

比如‘陛下,我们出了燕国以后,以杀人为乐……’

杨七估计会跳起来把他们赶出去。

在放这一群杀才出去的时候,杨七就没想着这群人出去以后能当圣人。

在燕国的时候,他们就是一副杨七老大,他们老二的嚣张样子。

出了燕国,他们就是老大。

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远超蛮人的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所到之处,他们就是天。

他们就是主宰。

杀人顾忌都是轻的,这群二货们,还不知道都干出过什么缺德事。

杨七深吸了一口去,努力让自己平静以后,淡淡道:“朕不管你们在燕国外干了什么,回到燕国以后,朕希望你们能收敛点,不要居功自傲。”

“卑职不敢……”

杨七不愿意再跟他们聊发家致富的过程,开始聊起了航线,聊起了地图。

事实证明。

隔着千年的时间,不仅文明传承会有极大的偏差,就连地貌也会有很大的偏差。

杨七凭借着记忆描绘的世界地图,经过了黄谷一行人冒死核实以后,其中存在着很多偏差。

黄谷特地命人把这些偏差记录了下来,整理成册,送到了杨七手里。

甚至,他还命人赶制出一张庞大的新的世界地图。

并且还配有一本完善的讲述各地人文风情,地貌特色的注解书。

杨七得到这三件东西,如获至宝。

在杨七眼里,这三件东西的价值,远超过曹琳喜欢的那些金银宝货的价值。

在杨七难掩喜悦的翻阅新的地图的时候。

坐在他下手的黄谷一行人,频频用眼神交流。

半晌之后,黄谷在其他人的支持下,缓缓起身,走到了杨七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卑职有罪,恳请陛下惩处。”

折御卿改北凉国国号为大晋,自封大晋皇帝。

曹彬改大理国国号为大蜀,自封大蜀皇帝。

即便如此。

杨七还是感觉到燕国人口有些稀少,有些不够用。

根据户部统计,燕国在册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亿大关。

大燕国地域辽阔,疆土万里。

无论是新建的大晋还是新建的大蜀,所拥有的疆土已经远超大燕国。

但是国内的人口却一直停在千万。

而相比于大晋、大蜀。

燕国人口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暴涨至此,跟杨七推行的政令密不可分。

杨七不仅以奖赏制度鼓励百姓们生育,还花重金在燕国全境推行医馆建设,以此增加新生儿的成活率。

然而。

就这,两个人似乎还不满足。

为了满足他们征战的需求,他们各自派人到了大燕国,学习了大燕国的兵役制度后,回到本国推行,实施全民皆兵的政策。

愿意闯一闯的百姓们看着眼热,纷纷争相出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飘到在海上的燕人,多达四百多万。

燕国这五年内,疆土上并没有多大变化。

人口却在悄无声息间增多了一倍。

若不是杨七捂着脸,驱赶了一批宋国遗臣去两国效命,只怕两国的人口还不一定能够达到千万。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