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丰碑杨门》
丰碑杨门

第0919章 辽国叛乱(补)

而修路的人手也被运送到了燕京城。

第一批修路的人手,由大晋国提供。

杨七在交割清楚了财物以后,大晋国就派人将修路的人手送到了燕国边军手里,再由边军押送到了燕京城。

杨乐之乖巧的点点头。

在杨七四个孩子中,他算得上是最乖巧懂事的。

杨宗卫性格跳脱,是个待不住的人。

折家人手很黑。

这些人在去府州的时候,还是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个皮包骨头的骨骼架子。

这些人在府州受了多少苦,杨七不愿意过问。

他要用这些人,要用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他不能眼看着这些人瘦下去。

在水泥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杨七先养了他们半个月。

水泥到位了以后。

一场轰轰烈烈的修路工程也随之展开。

奠基的当日。

杨七亲临现场。

围观的百姓不少,可没有人看好朝廷的这一项举动。

许多人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修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主持了奠基仪式以后,杨七就将此事交给了工部衙门和刘亨两个人负责。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月。

一场邻国的战争,打破了平静的燕京城。

皇宫。

御书房。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彭湃奔跑着进入到了御书房,喘着粗气向杨七禀告,“陛下,出事了。”

杨七让彭湃缓了两口,才道:“发生了何事?”

“辽国为了凑齐给朝廷的岁币,出兵搜刮了百姓,引动了百姓们叛乱。三王爷一行被堵在了辽国皇宫里。”

彭湃喘了两口气,急忙道。

杨七眉头下意识皱成了一团,“三哥怎么会出现在辽国皇宫里?”

“还不是为了商量借道的事情。”

彭湃苦笑。

杨七脸色微冷,沉声道:“辽国叛军势力如何?”

“遍地狼烟!”

杨七深沉的道:“看来辽国百姓,果然被压迫到了极点。不然也不可能奋起反抗。难怪一个借道的事宜,会商量这么久。很有可能是辽国早已有了叛乱的苗头,所以辽国朝廷才不敢答应咱们借道的事宜。”

杨七缓缓起身,踱步到了御书房的窗户前,背负双手道:“朕原本是想留着辽国,等狄青、穆桂英长大了给他们练练手。如今看来,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抢孩子们的玩具,朕还有点羞耻。”

“罢了,朕回头再给他们另觅一个对手。传朕旨意,令燕国北部兵马,全线推进,由杨延光节制。传令给殇倾子,让他的人马活动活动,给朕拿下上京城。等到了北部兵马赶到的时候,朕希望他能够打开上京城的大门,让将士们长驱直入。

朕可不希望,北部的兵马到了上京城以后,看不到他们的主帅。”

“喏~”

随着杨七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固守在燕国北部长城上的兵马,正式开拔。

时隔五年。

燕国兵马再次出动,引起了各方关注。

首当其冲的便是大蜀、大晋两国。

五年时间,大蜀、大晋两国兵马的实力在不断变强。

当两国的兵力突破了百万以后,他们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三国虽然有亲戚关系,可真要到了争夺霸主地位的时候,亲戚关系就显得薄弱的可怜。

和亲戚关系比起来,霸主地位更重要。

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唯我独尊,更代表着一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燕国作为霸主国的时候。

大蜀、大晋两国,在燕国面前自然而然的会弱一头。

杨七给他们送书信的时候也会格外的硬朗霸道。

都是坐拥一国的霸主,没人愿意比别人低一头。

能压一头的时候,谁也不会退缩。

燕国北部近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压向了辽国。

经历了两次换装的燕军,已经全员装备上了火枪火炮。

火炮兵更是脱下了盔甲,换上了制式的布衣。

燕国的兵种也经历了一次蜕变。

步兵全部成了火枪兵。

除了保留了一部分的重骑兵做移动盾牌之用外,剩下的弓兵、盾兵、长枪兵,几乎都做了裁撤。

此番入辽,应该算是燕军更换了军备以后的第一战,所以每个人都很紧张。

然而。

还没有等到大军赶赴到上京城。

上京城外。

殇倾子率领的兵马已经对上京城发动了攻坚战。

上京城城头上,发动了叛乱的叛军早已在城墙上做了布防。

殇倾子却像是没看到一样。

在燕国的诸多将军中,殇倾子应该算是最早适应用火枪火炮作战的人。

他少了一条胳膊,废了武艺,所以他用尽了闲暇的时间,如饥似渴的苦读兵书,充实自己的作战能力。

经过了他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将自己从一个战场上的猛将,变成了一个智将。

“火炮!”

殇倾子一声令下。

炮兵推着火炮进入战场。

上京城城头上的辽国叛军严阵以待。

却没料到他们任何的应对都是多余的。

上千门新式火炮一起发动了攻击,不是城头上的那些辽国叛军可以应对的。

纵然是殇倾子,在火炮到达战场以后,率领着兵马也后退了很长一段距离。

“嘭~”

上千门火炮一起发动攻击,居然只有一个声音。

大地被震的在哆嗦。

磅礴的气浪在上京城外掀起了一场可以媲美沙尘暴的巨浪。

“砰砰砰……”

炮弹落在上京城城头上,上京城的城墙就像是豆腐一样,碎裂成了一块一块。

乱石击飞,收割者一个又一个的性命。

辽国叛军在强劲的火炮面前,没有丝毫抵抗之力。

殇倾子就像是一块铁石,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在上京城外守了五年,五年时间,他推演过上千次攻打上京城的场景。

上京城在他眼里,早已没有秘密可言。

在他眼里,上京城根本就不能阻挡他的脚步。

若不是杨七一直留着辽国,他早就可以率领着兵马踏平整个辽国。

火炮一连攻击了三十轮。

上京城的城墙早已被炸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废墟。

辽人铸城,远没有燕人实在。

他们根本舍不得将大量的铜融成汁水混在城墙里。

所以辽人的城墙,在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火炮炸的城头上的辽国叛军抱头鼠窜。

殇倾子趁机下令,让排头兵在重骑保护下,炸开了城门。

城外的数万大军,长驱直入。

上京城,在殇倾子眼里,不堪一击。

殇倾子率军绞杀了城里的叛军以后,率部赶到了辽国皇宫。

在通禀了姓名以后,进入到了辽国皇宫里。

辽国皇宫里的众人很奇怪。

从上到下,不管是守军还是宫娥,一个个都在瑟瑟发抖。

似乎是在惧怕那些已经被剿灭了的叛军,也似乎在惧怕新入城的燕军。

包括辽国摄政王、太后、皇帝,脸色都不好看。

反观杨三,一身蟒袍光洁如初,浑身上下一点惧意也没有。

他问宫娥要了桌椅、新茶,盘腿坐在辽国皇宫大殿正中,漫无条理的烹茶品茗。

殇倾子进入到殿里以后,在宫娥们惊愕的目光中,快步走到了杨三身边,单膝跪地。

“臣殇倾子,参见王爷。”

杨三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有些意外的道:“不是元帅吗?七弟是不打算把你这一头猛虎拍给我啊。”

殇倾子面色冷峻道:“臣接到的命令是拿下上京城,保护王爷的安全,并没有接到其他命令。”

智虎之名号,杨三在辽国多日,早已听的耳中生茧。

他很想见是一下,殇倾子这位猛将蜕变成了智将以后的本领。

可惜杨七似乎并没有让殇倾子跟随杨三征战的打算。

“哎……”

杨三长叹了一口气,低声道:“陛下做决定了吗?”

殇倾子道:“燕国北部数十万人马,正在赶往上京城。”

“辽国亡已……”

杨三叹息了一声,他并没有在乎身后铁镜太后、辽国皇帝、辽国摄政王三人铁青的脸色。

他更没有在乎,他一个燕人,在辽国的皇宫里说出这句话有多尴尬。

燕要辽亡,辽不得不亡。

辽国没有其他选择。

杨七既然派遣了大军压境,那么对于辽国就已经志在必得。

杨三现在已经不是杨七的兄长了,而是统领大军的元帅。

作为一方主帅,皇帝的命令他必须遵从。

杨三看向了殇倾子,笑道:“起来吧。既然到了辽国的疆土上,那就见一见辽国的主人。”

殇倾子缓缓起身。

杨三转过身,指着背后的铁镜太后三人,“辽国太后耶律铁镜,辽国皇帝耶律嗣,以及辽国摄政王。”

殇倾子对着他们三人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杨三淡然的看着他们三人。

铁镜太后三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铁镜太后下意识的看向了辽国摄政王。

辽国摄政王苦着脸,咬牙道:“三哥……”

杨三面色一冷。

辽国摄政王赶忙改口,“燕国三王爷,燕要亡辽,辽不得不亡。燕国势大,辽国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顿了顿,辽国摄政王惨笑道:“我们做无畏的抵抗,亦是徒劳。而辽国境内早就狼烟四起,已经不受我们管束。我们也没办法去帮你们招降任何人。

对燕国而言,我们是阶下囚,也是无用之人。

不知道燕国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这些无用之人。”

杨三沉默了片刻,看向了殇倾子。

殇倾子摇头道:“陛下并没有任何命令。”

杨三缓缓点头,“那本王知道该怎么做了。”

杨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看向了辽国摄政王,淡淡道:“依照惯例,本王应该处死你们这些辽国皇族,以绝后患。

可惜本王做不到。

本王纵然能铁石心肠痛下杀手,可是以后回到了燕京城,本王不知道该如何跟娘和爹交待。

距离辽国南境不远的海外,有一处岛屿,名叫济州岛。

济州岛已经被六郎攻克。

如今朝廷正在迁移流民过去,在上面建城立邦。

你就带着家人,混在流民队伍里,去济州岛安家吧。

以后就留在济州岛,安心的当一个农夫。

你们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为了避免你们的身份被泄露,造成危险,稍后本王会命人将辽国皇宫里的知情人,全部处死。”

此话一落。

不等辽国摄政王做出反应,伺候在大殿里的宫娥们就慌乱的四处逃跑。

殇倾子眼中闪过了一道冷忙。

不需要他吩咐,守候在殿外的军卒冲进殿里,将那些宫娥尽数处决。

“不要!”

铁镜太后眼看着近身的女官被处死,大声呼喊。

然而,却没人听她的。

辽国摄政王脸色惨白的道:“我们夫妻去济州岛做乡野村夫,求之不得。只是孩子还小,能不能……”

杨三讥讽的看向他,“本王给你一道手令,你亲自去燕京城见陛下,求一求他,看看他会不会答应。”

杨三目光落在耶律嗣身上,冷声道:“从他在燕国皇宫里说出那一句‘我是辽国皇帝耶律嗣’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资格留在燕国的地方。

燕国可以收留任何一个国家的皇帝,但是我们地方小,只能埋下他们的脑袋。

你愿意吗?”

杨七的大闺女早就被他宠坏了,每天跟着穆桂英疯玩。

杨七的三儿子,如今还是一个一丁点儿大的小家伙,只能由他母妃伺候着。

规划持续了两个多月。

在燕京城兵马的配合下,完成了所有的安置。

水泥路是一个新的尝试,所以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

“嗯~”

杨乐之是一个难得的能静下心的学东西的,所以杨七不介意多指点他一些。

陪着小家伙又聊了一会儿,杨七打发他出去玩。

对于水泥路的设计,杨七跟刘亨商量过,准备构建两丈宽,可容纳三辆马车并行。

杨七不得不在占取了百姓的房屋、田地以后,给予一定的补偿。

拆屋还屋,占地陪地。

赔钱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修路就需要占地,而在新路没有修好前,老路还得使用。

所以杨七就没办法直接在老路的基础上构建新路。

当杨七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心里是五味杂陈。

这些被大晋国卖给燕国的苦役,居然是杨七当初送给折御卿的辽军俘虏。

在没有柏油的情况下,两丈宽已经算是极限。

再宽的话,很容易出现龟裂的情况。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杨七都在为构建燕京的水泥路忙碌。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