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书生乱武》
三国之书生乱武

第二章:北海城

“走走走,堂堂太守府岂容你们偷骗。”侍卫越看越是坚信,不耐烦的甩手赶人道。

“老朽真是应邀前来的。”华佗心急地上前说道。

“你个老汉有完没完。”守卫有些怒气,真当自己是泥捏的啊,随即扬起一脚,怒斥道:“滚!”

张毅跟着华佗终于来到了北海郡城,青灰色的墙砖,暗沉色的大门,厚实深沉的硬石,一股灵朴古素,巍然壮大之感不由地扑面而来,这可是后世那些所谓的文化遗址、历史名城所无法比拟的。

三国,这就是自己的第一站。

交了入城的份子钱,迎面的是街道两旁的一间间木屋和商店,“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张毅不解地问道。

“狗眼看人低,这话倒也新鲜。”只见一个华服少年从门内翩翩走出,对着卫兵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卫兵惶恐地回道:“这两破落之人谎称是太守故人,还说是应邀前来,却无请柬,怕是想来骗些吃喝,门下正要驱逐。”

“哦?”华服少年将信将疑地扫过华佗和张毅,顿了顿说道:“无非是些吃喝,你去厨房取些来,给了他们也就罢了。”

“是,公子。”侍卫低头瞥了一眼张毅、华佗二人,算你们好远,遇到公子如此善心之人。

“等等!”给些吃喝?打发叫花子呐!张毅气闷道:“公子,我等确实是应邀而来,只是一路风尘卜卜,才弄的这样模样,至于请柬一事,也许是孔太守一时心急忘了给予,但只要通告一声,事情便会真相大白,岂料这厮竟是连通报都懒得通报,殊不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话说的倒也在理,这天下之人岂是用眼便能看穿的。”华服少年忍不住点头说道:“即是如此,吾便替你们向父亲大人问一声。”

“父亲大人?你是孔文举之子孔文?”华佗惊问道。

华服少年一脸疑惑,“在下正是孔文,不过老伯何以得知?”

华佗满脸笑意,捋了捋胡子,说道:“老夫华佗,华元化,与你父亲孔文举相识也有数十年了,小时候老朽还抱过你那。”

“原来是华世叔啊。”孔文震惊道;“家父不久前就在盼世叔来了,这下弟弟的病可是有救了。”说着竟是激动地上前紧紧握住华佗的手不肯松开。

孔文回过神来,想到自己居然把世叔当成了市井之人,不由地有些尴尬,随机想到了什么,转头对着那侍卫怒道:“混账,端是有眼无珠,竟是差点驱赶了家父的客人。”

若是华佗真被赶走,自己的弟弟岂不是无救也,“你收拾收拾东西走吧,我孔府容不下你。”

“公子,小的知错了,是小的不长眼,求公子开恩那!”卫兵急忙跪倒在地上,求饶道,如今世道难混,孔府的月俸不少,自己若真被赶走,还怎么养家糊口哉。

卫兵越想越害怕,一时悲怆竟是磕起头来,一声声“砰砰”的声音令人心头一震。

张毅看着眼前磕头求饶的卫兵,又发觉孔文露出不忍的神情,于是顺水推舟地说道:“他也是无心之失,且饶他这一次吧。”

华佗亦是趁机接道:“世侄,我等无碍,就不必苛责于他了。”

“即是世叔为你求情,此次且饶了你。”孔文沉声说道:“不过若有此次,重罪不恕!”

“不会有下次了,不会有了。”卫兵慌忙说道,:“多谢少爷。多谢两位,多谢。”

“世叔请先进府稍作休息。”孔文恭敬地做了一个手势,“我去告知父亲。”

“也好。”

客厅内排列着一幅幅字画,骨子里都飘散出书香门第的味道,给人一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感觉,不愧是名士之所。

“元化,吾可是等你好久。”只见一中年男子应声而入,迎面而来一股书卷之气,想必这就是孔融,孔文举。

华佗笑着迎了上去,“文举兄,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啊。”

“你可是老了许多,今日既然来了以后就别走了。”孔融一手拍在华佗的肩上说道:“四处奔波,风餐露宿又是何苦来哉!”

“整日闷在一处,吾的医术何能更进一步?况且外面有那么多需要吾的人,吾岂可安居在此。“华佗摇着头说道:“此事无需再提,如今还是看病要紧。”

“好好好,看病要紧,咦!这位是?”孔融终是发现了张毅惊呼道。

华佗轻笑道:“这位公子是吾在前来途中偶遇的,发觉颇有才干,便顺道带来向文举推荐推荐,文举兄不会嫌弃吧。”

“哪会!既是你华元化引荐的,吾一定要见识见识,不知公子姓名,哪里人士。”

张毅顿了段,沉吟道:“在下张毅,字公礼,沛县人士,今日得见太守,实乃幸焉。”

孔融笑道:“公礼?奉公守礼,明晓忠义,好名好字也,日后有空定当切磋切磋。”

华佗拉了一把孔融说道:“有话稍后再说,当务之急应是治病。”

“对,诸位且随我来。”

“去太守府。”华佗轻笑地指了指前方说道:“此间太守与老朽有些交情,不久前托人寻我,说是有要事相求。”

“北海太守,孔融!”他一脸的惊讶。

“未曾有请柬也。”华佗摸了摸衣服,尴尬地说道。

“连请柬都没有,还敢说是应邀前来,真是荒谬!”守卫怒声呵道,就这副模样分明就是城中偷吃骗喝之辈,若真是让这两斯进了府中,冲撞了他人,自己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来着何人”门前的守卫拦住华佗和张毅问道。

这就是北海城啊!

华佗疑惑道:“公子也与孔太守相识?”

我可是刚穿越而来的人,怎么可能相识嘛,不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又有几个不晓得的,他顿了顿说道:“在下怎么可能跟太守有交集,只是听人说,这北海太守孔融乃当今名士,所以也就有了点印象。”

北海虽是不大,却是农业之城,粮食丰硕,街边不少的零嘴小吃,更是大饱眼福。

华佗拱了拱手说道:“老朽华佗,应你家太守之邀前来,烦劳阁下,进去通报一声,说是故人到了。”

故人?就你们?守卫皱眉思索道,主人之友,莫不是文人雅客、官员贤者,哪个不是华服雍贵,温文儒雅,哪像眼前的两人如此这般,一身破烂布衣,身上还有一股莫名的味道,想是有段时间没有沐浴了。

“可有请柬?”守卫满是不信地说道。

“那便多谢老伯了。”

(孔融,字文举,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深厚,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性好宾客,喜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刚正不阿,只是后来因为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老伯,你没事吧。”张毅慌忙扶住倒退下来的华佗,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人靠衣裳马靠鞍,刚回古代,就遇到如此势力之人,端是不爽,张毅冷脸沉声道:“哪来的混账,竟然狗眼看人低,耽误了你家主人的大事,你担当的起嘛?”

张毅睁大着双眼,好奇谨慎地看着周围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人与物,不知不觉太守府便出现在两人面前。

只见太守府全然没有想象中的恢宏大气,看来孔融也是一个清官,只是为人有点自负,加上言辞激烈,不留回旋的余地,才为曹操所不容,实在可惜。

“原来如此。”华佗点点头赞同道:“文举兄乃好才之人,今日之行老朽倒是可以替公子引荐引荐。”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