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书生乱武》
三国之书生乱武

第七十七章:算账

“哎!公礼你误会了!”荀彧急忙推开他,退了几步,整了整衣衫说道:“你的工作是统计钱财账本,然后拨于军饷、俸禄等需要之处,应是拿不得大钱。”

“大钱?我压根没想过。”他轻笑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虽不是君子,但就钱财方面,够用就行,偶尔得些小钱,亦是不错。”

“小钱?”荀彧静静地看着张毅,似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与奉孝、志才一般无二的率真坦然、豪放不羁,怪不得他们三个能打成一片。

三国时期亦有不少名将名士做过主簿一职,陈琳曾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吕布曾任丁原的主簿,司马懿曾任曹操的主簿,黄权曾任刘璋的主簿......

如今张毅也稀里糊涂地连跳几级,成了一名光荣的主簿,于此之外,庆功宴尾声曹操自领兖州刺史,太史慈、臧霸、夏侯惇、夏侯渊等此战有功之臣皆官升两级,郭嘉、荀彧、程昱、曹洪、曹仁等原先班底的文臣武将亦是各有封赏。

至于黄巾降将,薛胜心灰意冷,领了些钱财自作平民去了,何曼、卞喜得了校尉之职,留在了军中,二十万的青州黄巾除去其中的百姓,竟是没有多少愿意继续当兵的,大半的人随着奉孝、志才等人开始往东阿、范县等地而去。

荀彧漠然地点了点头,一副你说对了的样子。

天呐,你怎么可以如此欺骗我的感情,琰儿的彩礼我还没有着落那,他顿时如同泄了气气球一般,软声说道:“那文若你做何事?”

“公礼何来明知故问也。”荀彧指了指自己的桌子说道:“自古用兵为政皆离不开钱粮二字,今日公礼掌钱,吾还能掌何物?”

“文若的意思是你管粮草农事?”

“然也,然也!”荀彧抚掌笑道。

哇靠!我掌钱,文若掌粮,这不是整个兖州的命脉皆在我两之手了嘛?如此之大的权利来的也太快了吧!

他不觉有点轻飘飘地感觉,一只手不知何时搭在了荀彧的肩上,“文若,如此说来,我们现在可以算得上绝代双骄喽。”

“绝代双骄?”荀彧一个转身,避开他的手,退回自己的位子,笑道:“奉孝所言不差,公礼你有时确实会胡言乱语。”

“端是胡说八道。”不就是有点翘尾巴嘛,“文若,奉孝的话你也能信?”

“真或假也我是不知。”荀彧随手从案牍中拿起一封文书打开,轻笑道:“不过我知道公礼你若是再不动手,怕是日落之时也回不了家喽。”

“不会吧?”他一拍脑门,头痛到,不是工时制的嘛,怎么又变成计件的了,早知道就不跟文若聊天了,早点做完早点下班。

看着瞬间埋入文书政务之中的张毅,荀彧不禁苦笑道,这公礼真是不激不行啊。

“四月初三,购得粮食一仓,费钱百两,四月十五,购得布匹若干,费钱三百贯.....四月三十,得城门税.....”

这也叫账本,记得忒乱了吧,张毅摇摇了头,无奈到,记录毫无章法也就算了,得钱费钱,得物卖物,还不详细,我的上一任到底是中饱私囊了多少钱财啊!

如此账本,怎么统计才好?他用手托着下巴,思虑道。

有了!就这么办,他忽然灵光一闪,提起笔在纸上刷刷地写起来,账本一页一页的翻过,一本一本的移开,时间亦是一点一点的流逝。

估摸着过了大半个时辰,他终于把眼前的账本全部算了个清楚。

“嗯!任务完成。”他仰在椅子上,双手往后撑着,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

“公礼累了,自可叫些茶点,歇息一会,稍后再做。”荀彧瞄了一眼说道,看来公礼虽能处理政务,却无法静心,终算不得精通也。

“有茶点!文若你怎么不早说?”他不禁郁闷道,现在吃茶点,还不如回家陪琰儿来得自在呐!

“公礼你又没问,况且现在吃不是正好嘛。”荀彧摆了摆手说道:“来人,上两份茶点。”

“晚了,我都做完准备回去陪琰儿了。”

“做完了?”荀彧吓了一跳,惊道:“这才大半个时辰啊!”

“文若若是不信,尽管来看。”

公礼不是狂妄无知之人,难道真是做完了?荀彧将信将疑地走了过去,只见账本零零碎碎的放在一边,似是全被翻过,桌子中间十几张纸有序地叠放着。

“这是什么?”荀彧指着纸上的黑线和字符不解道。

“现金流量图啊!”

“现金流量图?”

额,一不小心又顺嘴地说出专业术语来,他慌忙解释道:“这图就是用来看账本的收钱几何、费钱几何的。”

“怎么看?”荀彧皱着眉头,却是毫无头绪。

“文若且看,这往上的箭头指的就是现金流入,也就是收钱几何,往下的箭头指的就是现金支出,也就是费钱几何....”

“公礼等等!这箭头是纸上的何物?”荀彧以收扫过纸上鬼画符一般的图样,轻声说道。

我去,箭头也要我解释啊!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文若,你看这黑色的锥形是不是很像箭矢的头部?”

“是有点像,不过貌似公礼你画的比那箭矢上的歪曲了不少。”

他忍不住伸手去擦额头的汗,文若你做事也太谨细了吧,怪不得日后能替孟德将后方打理的滴水不漏。

“文若,草图而已,不必较真。”他讪讪地说道。

“哦,那这些是什么?”

“阿拉伯数字啊!”他发觉荀彧似是又要张嘴,急忙主动解释道:“阿拉伯数字就是用来计算衡量我钱财的,它有加减乘除.....”

不知讲了多少时间,张毅终于将这图完整明白的呈现在了荀彧面前,“唔,真是累死了!”他随手拿起刚刚送进来的茶点,吃喝了起来。

“公礼,这....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荀彧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像块海绵一般飞快的吸收着跨越千年的文化。

“文若,即是没错,我就先回去了。”他拿起挂在椅背上的衣衫,披在身上。

“公礼缓步,你看这时辰回去尚不得中饭,不若在留一会。”

谁说回去就是为了吃饭的,这时辰陪琰儿最好了,他摆了摆手,立马闪身出去,边走边喊道:“我下午会准时到的,文若你不必来催。”

准时?这准在哪里?荀彧望着一溜烟就没影的张毅惋惜道,若是公礼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务中,主公,必多一王佐之才也。

乘除加减,想来还是要好好练练才行,荀彧顺手拿起一笔,照着张毅所言默默的运算起来。

仅仅是第二日,东平郡城里就显得不在拥堵,百姓们安家落户,四处置办各种日常用品,兵士们修筑城墙,巡视查看,各个方面都开始正常的运转开来。

“公礼,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才过来。”荀彧看着张毅气定神闲地走了进来,顿时不满道:“这么多政务要处理,你...你怎能如此。”

“吾与子扬通过几番书信,子扬曾多次称赞公礼当初身为北海从事时留下的劳务处。”荀彧拍了拍他的肩膀,“想来公礼亦是通于政务之人,这账目钱财方面,就交给你了。”

“钱财,文若你真是太客气了,竟是知道我最近缺钱成亲。”他一把抱住荀彧高兴道。

“当然不够!”荀彧一把将他带到政务桌上,指着那些各处呈上来的文书,“你看看,这些都是兖州各郡以及东平的政务琐事,我一个人怎么处理的完?”

何为主簿?主簿就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其权利可大可小,其中《文献通考》记载道,“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

“文若,你是不知道啊!昨晚奉孝、志才以践行为名硬是灌了我许多酒,不然今早也不会睡过头也。。”张毅苦着一张脸说道。

“真是如此?”

“站住!”荀彧一把拉住转身欲逃的张毅,气愤道:“公礼,奉孝在我面前可是不止一次地夸你酒量好,你会醉的不省人事?”

“这么多?”他目瞪瞪地看着,仿佛受到了惊吓。

“这才是今日上午的,下午及后几日的还在后面呐!“荀彧撇了撇后堂叹息道。

“那.....那我需要做什么?”他顿时忐忑道,最好来点好做的,易于打酱油的事,不然不会做可得出糗。

“那何故今早志才、奉孝出行全然无事。”荀彧双眼直直地看着他,似是看透了他的为人。

“文若,毅怎么能跟志才、奉孝那两个酒坛子相提并论呐。”他双手搓捻在一起,“吾到现在还有点晕乎乎的,不然今且休息一日。”

“公礼,如今兖州可全是烂摊子,怕是连小钱都没有几个。”

“小钱都没有!难道说这份不是油差,是苦差?”

“公礼,这才第一天啊!”

我知道是第一天,可是谁叫孟德崩碎了我的计划,弄得我现在满脑子都在为成亲的事感伤,昨夜更是一晚上没睡好,他顿了顿,讪讪地笑道:“文若你可是王佐之才,这里有你顶着还不够嘛!”

“真是如此!”他信誓旦旦道。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