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三国之书生乱武》
三国之书生乱武

第一百十六章:谋划定计

三国时间难得的名士,评论家,后来相继担任巴郡、广汉、蜀郡太守,刘备入蜀成为汉中王时,官拜汉中王傅,刘备称帝建国时,更是授予司徒之职,位列三公。

袁徽曾经评价道: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一般人知道许靖都是从其弟许邵延伸而来,而许邵又是何须人也?

日落西山,夜色渐渐降临,小小的庭院没有足够的房间容纳这么多人,张秀儿跟乔婉、乔莹说了几句女儿家的悄悄话,便带着管亥告辞离去,想来许昌这等豫州重地,黄巾军有着不少潜伏掩藏的地方和人手。

张辽伤势还未痊愈,自然是同黄叙一般留在华佗身边,暂住在院中,至于张毅,则是带着晏明以及两位背嵬军兵士往刚才费耀暗中指定的地方而去。

热闹喧哗了一天的街道慢慢寂静下来,两旁的店铺正是收拾东西,准备关门,务农晚归的百姓也都匆匆往家中赶去。

张毅顿了顿,转过头对着费耀问道:“玉清,你觉得呐?”

“先生,按照计划我背嵬军拿下许昌之后,势必需要抵挡豫州其余各郡第一次的反扑,其后待曹公大军入境,才能互为援点,吞噬掉整个豫州。”费耀思路颇为清晰,接着说道:“许靖虽是处理政务,但若要许昌在我军进城之后不乱,此人却是不可或缺。”

创业容易守业难,攻城容易守城艰,他点了点头,轻声问道:“那你们这些日子可是想过什么计划?”

“计划?”费耀挠了挠头,讪笑道:“先生至此,末将岂敢班门弄斧。”

“玉清这话在理,先生既有定计,只需吩咐我等即可。”何曼赞同地附和道,周围一下军中骨干也都一脸期待的看着。

晕,我今天刚到许昌城,两眼一模黑,什么情况都尚不知晓,真当我是运筹决策于千里之外的神人啊!

“玉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许你们的看法对此次袭城有重大帮助也说不定。”

费耀震了一下,先生自虎牢关料敌于先,决策如神,如今更是东郡主簿、军中司马,同掌政务、军事,竟还是如此看重我等所言,真乃一代儒帅。

“玉清,有话但说无妨。”

“哦。”费耀回神过来,抱了一拳沉声说道:“我等曾想将城中的兵士们聚在一起,趁夜偷袭炸开城门,只要大军进城,许昌城便是囊中之物。”

偷城?这确实是数千年来兵家乐此不疲的手段,里应外合、虚阵掩杀,简单有效,可其中缺漏应该不少。

费耀盯着张毅,只见他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是漠然摇头,顿时感叹,先生不愧是先生,一语便能洞晓其中事委,遂坦然道:“城门严查,我背嵬军入城的步兵虽然不少,却只有随身的几件短刃,战戟、弓弩都无法潜运进来,器械不足,炸开城门难度不小。”

“其二,许昌已经很长时间未经战祸,守城兵队人手充足,我军至此却是连一个兵士都未混入,而且如今城中尤为混杂。”

“混杂?”难道是...

费耀点了点头,轻笑道:“虎子说,先生今日去的是那西街小巷的女儿家?”

“嗯,有问题嘛?”

“先生不知,那儿周围最近可是不太安稳。”费耀皱着眉头,沉声说道:“据我们的人探查得知,那儿每天潜伏把风的眼线可是不少。”

汗,果然是二乔引来的富商官宦之子,张毅一拍额头,顿时苦笑不已,“玉清你想说的第三点应该就是这些人吧。”

“没错,这些外来之人都多多少少带着兵器护卫。”费耀担忧道:“这些人平时虽然都暗斗较劲,但我军一旦炸门偷城,难保他们会聚在一起,坏我大计。”

蚁多咬死象,这一个个家中娇生惯养的宝贝,随身的保镖必然是有些武力,合在一起,即便破不了我背嵬军,也能造成不少麻烦,贻误时机,哎,事情还真是麻烦。

况且秀儿的人都已扎根豫州,这许昌端是一团乱麻,张毅静默了片刻,思索道:“玉清,你继续派人查探,最好能摸清城门的军械兵力,兴平、子明你们潜伏调查那些富家官宦子弟以及周昂,我需要他们每一日的情况。”

“是,先生。”

公鸡报晓,日光微亮,又是崭新的一天,张毅起身不见何曼、费耀、晏明等人,想来他们都忙活去了。

“先生,这是要去哪儿?”两名站在大门旁的兵士恭恭敬敬地说道:“将军说如今许昌不甚安稳,让我们两兄弟保护先生。”

“哦。”张毅看看了日头,感觉这等时候老伯应该起了,便出门往乔家小院而去。

街道上不少早行的商人旅客,坐在冒着热气,飘荡着诱人饭香的店铺中,正是匆忙地填堵肚子,带着露珠雾气的新鲜瓜果也由着驴车从城外运送到了眼前的酒楼。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玉清他们选这个酒楼的后面做潜伏之地,确实妙得很,人多热闹,正是无人会在意外来的口音、身份,而且此处四通八达,一大早就有如此过往之人,探听消息,知晓城中大事也是极为方便。

“先生,后面好像有人在跟踪我们?”训练有素的背嵬军兵士灵敏地说道。

一大早就被盯上,会是什么人有如此雅兴?张毅有些疑惑,难道是秀儿亦或是她的手下?还是昨日玉清所说,那些富商官宦的眼线?

看来这许昌城市越来越有意思的,张毅对着随身兵士低声吩咐了几句,不再理会后面,径自来到了乔家小院面前。

“笃笃,笃笃。”

大门缓缓打开,只见那七尺有余的汉子陈武如同昨日一般,只是淡然地扫了张毅一眼,将人迎了进去,然后又随手关上了门,似乎是认识他的,却又没有一句闲话。

不远处,一个素衣皂靴,短刀冷脸男子,摩挲着自己的胡子,自言自语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转过眼前豪华的酒楼,张毅等人见到了等候已久的背嵬军兵士。

“先生,人都到齐了。”那名兵士朝着对面楼上放风的兄弟打了个手势,确定四周没有什么可疑人等,才打开屋门,将张毅等人迎了进去。

“一个是以孝廉入官的尚书郎许靖,另一个则是城中守将兼执金吾周昂。”

许靖?竟然是他!

“是,先生。”费耀顿了顿,沉声说道:“豫州刺史孔伷虽然名义是这许昌郡城的太守,但据末将等人连日的查探,实际上许昌城中的大小事务早已是另外两个人接管。”

病入身骨,祸及肺脏,非一日之功所能治愈,华佗忙碌了大半天,也只是暂时保住了乔玄那儿子的性命。

已然有些年头,陈旧泛黄的大门刚刚合拢,临边几处地方就闪出好几个人影,往街头和街尾而去,似是想要封锁戒严这整一条街道。

屋子内费耀、何曼等一些背嵬军的骨干一脸希冀地看着刚进来的张毅。

可惜豫州虽然不重兵事,但许昌这等腹地却是比其他地方严苛不少,骑兵、刀盾兵等大多背嵬军兵士很难装备齐全的混入(装备不齐全,即便进去了,能力也是大大折扣,倒不如在城外照相呼应),于是乎,城中只有几队背嵬军步兵悍卒,其余皆在城外村落山林之间掩藏待命。

“嗯?”张毅双手不知不觉搅在一块,皱眉担忧道:“孔伷难道只是名义上的架子?”莫不是有人比自己还快,早已暗中得手。

“这倒不是。”费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孔伷年迈老弱,子嗣又是不幸过世,精力不由地日渐衰退,无奈自去年起便放权给那两人,很少过问政务,军事,自己每日就是与几位好友清谈高论。”

清淡高论,嘘枯吹生,看来是岁月不饶人呐,张毅苦笑着摇摇头,“那这两人是谁?”

“先生言重了。”众兵士起身抱拳说道。

原来因为这一路上张辽的伤患病痛,张毅一行人的进程由此慢了不少,晏明、何曼等各队伍已然早到了些许日子,而各部抵达许昌汇合之后,众人便商议潜入城中,为接下来的奇袭做准备。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便是他对曹操曹孟德的评价,三国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两人,足见其谈锋如剑,抉其所藏。

一旁的何曼发觉自家先生脸上一会儿喜,一会儿忧,忍不住插话道:“先生,这姓许的也就是个处理政务的,不甚理会,只要拿下那守门守将,破城岂不轻而易举。”

张毅那一队的兵士也是如此,除了一路过来驾驭马车的两名汉子,以及随身保护的晏明,其他骑兵自小路出发,抵达许昌城外后就地寻了个住处。

“玉清,说说你们这些日子所得吧。”

“诸位,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张毅望着那一张张熟悉而又黝黑的脸庞,许多感触涌上心头,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