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国重桥》
大国重桥

第1章定去留

互相介绍了一番,原来另外一位是厂里新调任的刘科刘副厂长,三人随口就闲聊了起来。

“张科长,今天来找哪位领导呢?”

“找综合处的马处长。”

深冬的上午,省经资委办公大院。

凛冽的寒风从昨夜就已经刮起,至今没有消停,那已经掉光了树叶的枝条无力地随风扭动,几片叶子在地上打着旋在院里飘来荡去。前几天下的雪还有些堆积在院里没有铲走,寒气快渗入了人的骨头里。

门口传达室的李大爷裹紧了有些脏兮兮的军大衣,吸溜着鼻子,把双手伸到嘴边呵气,一边还跺着脚,实在是冷得坐不住了。

“你们今天找他办事吗?”

“唉……”

说到这里,张科长的眉头就紧锁起来了,不是被逼无奈,他至于要苦哈哈地一大早眼巴巴地赶来么?

麦文舟也没在意,随口问道,“张科长,咱们现在还生产250的车桥么?”

“对,还是。”

“会还是13吨的载荷,2吨的自重吧?”麦文舟一边给他们添茶水一边问道。

刘科副厂长显然对技术更熟一点,有点自豪又有点尴尬地点头道,“改了改,现在自重仅仅不到1吨,传动效率达90%。”

麦文舟听了后,心里苦笑了起来。没想到离开五六年了,居然还是老掉牙的技术。这种老款车桥,台架测试结果显示传动效率仅为80%,损失极大,装车之后最大公路行驶速度仅为70公里每小时,更重要的是,作为军车车桥,可靠性并不高,故障率高,可维修性差,装备部队初期怨言极大,到现在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仍然落后太多。

显然,桥厂走到今天这步,有偶然也有必然,作为本省最大汽车企业西北重型汽车厂的车桥分厂,前两年就在改革的大潮中被推向了市场,成立了秦威车桥厂,被要求自负盈亏。以桥厂那点子落后技术,还有那些除了埋头苦干,一点市场意识也没有的管理层,不出意外,走到今天就是必然的。

“这个里面啊,还有颜工的很多贡献。”张科长低着头喝茶,若有所思地在一旁补了句。

麦文舟心头一震,心道,我早应该想到了。但是这话自然就搁心底了,他沉吟地换了个话题道,“其实,与其找经贸委,还不如去找西汽呢,林总肯定管你们啊。”

张科长的脸色愈发黑了起来,心里腹诽,要是林总肯管我们,至于让我这堂堂办公室科长跑这里来蹲点吗?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不让上级领导照顾下,过年桥厂两三百号人,加上家属五六百号人,都得去吃土。

“所以这不找找马处长的门路,必须得想点法子,让我们过冬啊。”张科长苦着脸道,说着瞟着身边人一眼。“你说是不是啊,刘副厂长?”

刘副厂长同样尴尬,脸上挤出一丝苦笑,“两三百号人啊,闹起来不是开玩笑。”

麦文舟有些哭笑不得,这两位可真天真啊,居然还想着让经贸委帮忙解决过年问题。这都什么年月了,改革开放都二十三年了,还有指望着上级领导派蛋糕的工厂,有点滑稽了。

但是在机关干了几年的他,什么多余的话也没有说,他现在没有那个权限替领导答应什么,能帮忙通报获得接见,也是因为领导对他的器重了。

一上午的时间,麦文舟继续忙碌着,先收拾了一下办公室,提前到整理一下办公环境,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领导对这个很欣赏。但要是说,他就凭着这份勤快就想获得赏识,就太天真了。想当初,一批借调来的大学生,到现在留下来的也就少数人,其中能转正的更是凤毛麟角,前年转正的指标不过两个,他硬是凭着过硬的才干挤掉了一批人,才获取了其中一个名额。

在工作过程中,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件事情,始终有些没法安宁。正如他所料,张科长和刘副厂长的公关行动毫无效果,麦文舟刚写完一段报告,抬头正好从窗户里看到,两人垂头丧气地走了,看着他们落寞的背影,麦文舟呆怔了半天。

从内心来说,麦文舟其实对桥厂两三百号人的吃饭问题不是太在意,毕竟也离开多年了,再说了这年头死去活来的企业不知道有几家,不差秦威车桥厂一家。然而,有一个人却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里,那是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刚在聊天中,他打听到了,那个女孩还在桥厂,她也是两三百号人中的一员,她还在那里努力发挥作用。实际上,他不想承认的是,也就是因为想听到那个女孩的消息,才主动招呼两人进去的。

心神不宁的麦文舟,恍惚一直到下午,被他的上级领导齐准山看出来了,齐准山有些语重心长,“麦子,你是不是家里有事?工作是重要,但是家里要有困难你要说出来。单位能帮忙的就帮忙。”

“谢谢齐处,我没事。”麦文舟勉强一笑。

齐准山有些狐疑地看着他,“走吧,我们该去开会了。”他也实在没空理会麦文舟的情绪,下午的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关系到机构改革的事,还有一些新工作思路学习和任务部署。

在会上,麦文舟坐在齐准山的身后,默默地记录,听着领导们高屋建瓴的发言,听到关键处一句“鼓励干部去企业帮扶生产、管理和经营”时,心中一动,就在那一刹那,他的笔重重戳在笔记本上。

李大爷有些无奈地看着门口站着的两个人,那两个人身上都穿着略显单薄的夹克和西裤,脸色被冻得腊黄,嘴唇都紫了。他们从一大清早就赶过来了,守在这里,李大爷也不能赶他们走。

不用说,李大爷也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都是为了一件事,过年。昨天、前天、大前天,甚至上周上上周就开始了,每天不断有人来这里找领导签字要钱,大家的理由都是一样的:没钱过年了。再不弄点钱回去,厂里不光是要断炊那么简单,这个年都得过得愁云惨雾一片,工人们少不得还会闹点事,那就麻烦大了。

“张科长,这样,你们先跟我到会议室坐坐,里面暖和。一会儿领导到了,你们要找哪位,我帮你通报一下。”麦文舟热情地道。

果然朝中有人好办事啊。张科长两人颇为开心,麦文舟和李大爷打了声招呼,就带着两人走了进去。院里的寒风依旧,但屋里就暖和多了,麦文舟把他们带进一间会议室,然后就张罗着倒了两杯热水,两人感激不尽。

麦子热情地道,“张科长,您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啦,我是麦文舟,五六年前我也在桥厂干过的。”

2002年底,秦省省城长宁市西靖区。

“都什么年代了,连口饭都吃不上,这种单位领导简直是无能。”李大爷心里嘀咕着,有些鄙夷,但是本能地他还是有些同情。所以他只能好言相劝:“你们先等等吧,领导们还没到呢,等他们到了我保管通知到,让你们进去暖和暖和。”

站在门口的两人连声道谢。

李大爷一乐,还室长呢,这小子尽想着美事。他乐呵呵地走了出来,将大门推开了一个缝,准备放麦子进去,但回头一看那两个人正伸着脑袋张望,听到他们俩的对话后显得有些失望,这麦子年轻又连处长都不到,是个小角色,本想套个近乎,现在也那力气了,还是等下领导吧。

张科长顿时想起来了,好家伙,都差点忘记这个年轻人了,这都五六年前的事了,记得那个时候厂里是一批刚来没两年的大学生,有的还在实习,有的刚刚能叫上名字,后来省里说要成立一个新的省经贸委,缺人,要在全省借调一批有点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去工作。当时就在桥厂和兄弟分厂里借了三个人,其中有个小伙子,好像就姓麦。后来那三个人谁也没回来,有的留在省里发展了,有的走了。

看来这个麦文舟就是被看中留下的。想到这里,张科长眼前一亮,“对对,我想起来了,你是麦文舟,想当年你可是风云人物来着,怎么样,在这里干得还可以吧?你看,我这……”

闻弦歌而知雅意,麦文舟瞄了一眼两人冻得颤巍巍的样子,立即心里就有数了。

李大爷从窗户探头一看,笑道:“我说麦子,你每天还真是赶巧第一个。这表现,回头换我保准给你升一处长做。”

麦子单脚撑在地面上,腾出双手拉了一下毛线帽檐,看得出他额头冒出了细细地汗珠,显然一路骑行消耗了不少力气,他冲李大爷笑道,“李大爷,您说的,回头我要是升不了处长,回头我就申请调门卫室,做室长。”

“马处长啊,我挺熟的,以前我在他手上干了两年。”

“那太好了。”

倒是麦子刚要进去,突然回头看了一下那两人中的一人,怔了怔,“咦,你不是张来先张科长吗?”

张科长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听到那个叫麦子的年轻人喊他,不由得一愣,有些茫然地看着他,似乎有些熟悉,顿时陷入冥思苦想中。

这个时候,一名三十不到,显得颇为精神的青年男子,戴着一顶黄绒毛线帽,骑着一辆山地越野型的自行车,一溜烟般地从路口出现,冲到了院门口,他用熟悉地语气喊道:“李大爷,把门开开,我要进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