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带小娇妻起飞》
大唐:带小娇妻起飞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杖责三十

那个小太监听了文青的话身体一哆嗦停顿了下来。

李承乾扭头看向那个小太监,呵呵一笑道:“没什么,是孤让他去帮孤拿个毛巾而已”

那个小太监尴尬的点了点头,继续去拿毛巾了。

龟郎正雄面如死灰。

原本以为长安城内舆论满天飞,没人管他们这些外来使团干些什么呢。

而且他们每次出门之时,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了,就算被跟着,也没什么好追查的。

而且脸上还鼻青脸肿的,像极了丧家之犬。

现在龟郎正雄心里悔的肠子都青了,自己没事为什么会来这里找事情?

想仗着文青被压倒大殿对簿公堂的时间,把文青对自己所作的事情,也算一笔账。

结果现在账没有算到,反倒自己惹了一身骚,脱不开身。

看着面如死灰的小鬼子,文青心里没有一丁点的怜悯。

这些卑鄙的小鬼子,死不足惜。

后世的小鬼子没人性,一千多年前的小鬼子,一样不是好东西。

历代记载,倭寇贼子就没有停止过对华夏人民的骚扰,仗着海域天险防御防御,华夏王朝不敢贸然大举航海远征,那些小鬼子冒着海上巨大风险也要来华夏土地掠夺。

这仇,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百两百年接下的,而是长达千年之久的仇恨。

文青是个很儒雅随和的人,但他也能是个愤青,国仇家恨根深蒂固。

还有那三韩之地的**们,也是一丘之貉,文青虽然没有干预朝廷的心,但那帮人文青总想搞他们。

“禀告殿下”这时候侍卫上前来,汇报道:“越王请求入殿”

李承乾心里一咯噔,李泰那小子怎么来了?

虽然是同胞兄弟,但李承乾对这个弟弟实在没什么好感。

看了眼后院方向,李承乾点了点头:“让皇弟进来吧”

不久后,越王李泰胖墩的身躯走进了大殿之内。

李泰面色从容,对李承乾拱拱手笑呵呵的道:“泰,见过太子皇兄”

李承乾脸色不是很好,问道:“青雀你来做什么?现在孤正忙着呢”

“哈哈”李泰哈哈一笑,对一旁正在好奇看着自己的文青点了点头后,对李承乾理所当然的说道:“肯定是知道皇兄你忙活,才来的嘛,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没安好心”李承乾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句,就让李泰自己找地方坐去了。

文青看着李泰那胖墩墩的身体,暗道,这历史记载虽然很打一部分是胜利者谱写。

但这李泰的胖,的确是真的胖呀,看起来年纪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整个人胖成了一团球了都。

文青自然是知道这李泰曾经数次在公开场合支持自己的事情。

这件事情整个长安的传的沸沸扬扬了都。

文青自己也知道,自己所作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是不背兼容的。

在任何一个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文青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悖于常理的。

这李泰可谓是饱腹经纶,甚至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年纪还未满二十岁的他,就已经开始著书了。

这样的一个大文学家,历史有名,怎么会支持文青这样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读越多当代书的人,按理来说,对于当代观念就越根深蒂固的才对呀。

怎么会同意他文青的观点呢?

对此,文青百思不得其解。

是看重了他的才华?就算看重才华,也不应该立刻支持才对的呀。

文青看向最前头的几个大臣,文青虽然不知道这群人的名字,但文青知道,其中肯定有千古明相,房玄龄。

哪怕是这种知理的大臣,一开始也有反对文青的声音,毕竟文青的思想太超前,他们没办法理解。

最起码,要等接触误会之后,才会表现出对他的看重吧。

所以,这越王李泰,有点意思。

等了莫约半个时辰之后,侍卫归来了。

在文武百官面前,带回来了无数黑乎乎的依托宣纸。

“禀告殿下,臣该死,去晚了一步,去之时,鸿胪寺的倭国人员正在焚烧着这些宣纸,臣虽然扑灭了,但可见度......”

一直面如死灰的龟郎正雄此刻眼里看到了希望,连忙对太子解释道:

“太子殿下,此乃吾等倭国书信,犹如思念故乡,来往甚多,昨日我便想烧毁来着,结果拖到了今日,这些并不是这个文青所说的盗窃工艺的图纸,望殿下明鉴”

文青脸色阴沉变换。

他很确定,当他跟李承乾说的时候,朝堂之内的人是没有人出去的。

这小鬼子的手脚怎么会那么快?

到底是谁通风报信的?

文青心有不甘,走向那一坨被带回来烧焦了的东西。

可是被士兵拦下了。

李承乾勒令道:“让文青过去吧”

文青走了过去后,翻开一张张被烧成黑碎末的宣纸,从中挑选了一些画有图案的宣纸。

原本就泛黄的宣纸,现在被熏的更黄了,文青拿出一些,丢到龟郎正雄面前,说道:“这些东西,龟郎正雄,你作何解释?难不成这些画也是你们倭国的文字?”

龟郎正雄不慌不忙,说道:“这只是倭国等人见大唐地大物博,样样东西新奇,所以按照原物画了下来,寄回去给亲人看看而已”

毕竟是当遣唐使的人,也就等于后世的外交人员,心性很快就调整过来,面对文青的追问,是一点的都不慌,撒起谎来也是脸不要红心不跳的。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虽然引人怀疑,但依靠这些东西,大唐的人是没办法给他坐实到处剽窃工匠技术的证据的。

最多就是把他们驱逐出境罢了。

而且,他心里很明白,大唐不可能把他们驱除出境,彻底得罪倭国,对大唐没好处,因为倭国还有三个大唐的好邻国呢?

“殿下,龟郎正雄这些东西,看起来的确像是工匠图纸,可严查到底”

“是啊,殿下,此举应当汇报圣上,由圣上定夺”

一些人的心思还是很明亮的,虽然有点迂腐,也认为文青是个有悖于纲伦的人,但在大事面前,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大唐的忠臣。

心思明亮的人自然是有的,但华夏向来不缺缺心眼的人,也有人死盯着文青,对李承乾说道:

“殿下,文青此举严重破坏大唐对外建交,虽然龟郎正雄此举可疑,但也不能说明什么”

“但这文青当朝打人的罪行,破坏大唐开国以来先例,实在罪不可恕,恳请殿下严惩文青”

“如若殿下抓不了主意,可求圣上出面严惩”

“不然何以让人信服皇威?朝廷颜面何以在天下面前保持威望?”

“难不成人人都可以无视无上威权了吗?朝堂之上尚是如此,那地方公堂呢?”

缺心眼的人还不止一个,很多人都想要严惩文青。

他们一帮权臣,在天生店的问题上,却一直奈何不了商贾之身的文青,甚至让文青不止一次左右了他们原本就想好了的计划。

这让他们怎么吃得下这口气?所以,抓住这个机会,不让文青万劫不复,也要让他付出代价。

文青脸色阴沉,他没想到这小鬼子的手脚那么快。

到底是谁给倭国的人通风报信了?难道这皇宫内的制度那么垃圾吗?那么多禁卫军在外面镇守的情况下,连个信息都保不住。

没办法,这个亏,文青只能吃下了。

于是对李承乾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他心里也是有把握的,自己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毕竟自己的对朝廷贡献巨大,李世民不是个昏君。

而在这时,李承乾那边也接到了父皇传递过来的信息,见文青对自己点头后,无奈下令道。

“文青无视朝廷威严,仗罚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倭国有剽窃大唐工匠之嫌疑,此事会有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天生店会员制度一事,日后再说”

“退朝”

但这要是搜查他们居住的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搜出来他们写下画下的东西后,他要怎么解释?

虽然在现在的大唐眼里都是小国,但这四个势力若是加在一块,要是有点不良居心,是能让李世民每天睡不着觉的。

这时候文青看着李承乾旁边的小太监朝外面走去,再看向太子,提醒道:“殿下,那小太监想出去呢,是要去干吗呢?”

倘若搜不出来个所以然来,两国的关系因此会降至冰点。

李承乾接到父皇的意思后,冷眼盯着龟郎正雄沉默不语。

让人绝望的事情往往不止一件,好事不成双,祸就不单行,

“来人,彻查鸿胪,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进出大殿,封锁皇宫”

朝堂上的大臣们此时都沉默了。

要知道,倭国虽然不足以对大唐产生威胁,但倭国要是一直在烦着,也是让大唐很头疼的。

而且倭国的邻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三韩之地,一直有紧密联系。

三韩之地地势险要,前朝杨广蹭三次征讨,都因各种原因失败而归,导致隋朝元气大伤,不然李唐皇朝不会那么容易攻破长安。

文青见状,嘴角露出了得意欠打的笑容,问道:“怎么?被戳中了吗?现在坦白从宽,还来得及哦”

龟郎正雄原本目光呆滞,看向文青转为了怨毒。

这只是个小插曲,所有人在大殿之内不能走,静静等待着前去搜查的人带回来结果。

在这之中,龟郎正雄面如死灰,彻底沉默了下来,跟刚开始进入大殿对文青咄咄逼人的样子完全相反。

看龟郎正雄的样子,虽然不承认,但十有**,可能真的有这一回事。

李世民是疯了吗?为什么他能那么相信文青。

伴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龟郎正雄瘫坐在地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