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带小娇妻起飞》
大唐:带小娇妻起飞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曲惊艳

“这乐谱,不同于朕听过任何乐谱,章法完全不同,简易却不失节奏”

“啊这......”李丽质听着父皇如此怪异的评价,再看向文青。

郑筠娘前面的文青已经闭上了眼睛,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音乐,演奏出来。

“哈哈......笑死我了,刚才文青不自证不就好了, 偏偏要打肿脸充胖子,待会看他怎么下台”

听着文青一顿乱弹,四周围的人冷笑连连,纷纷等着要看文青笑话。

一直以来,对文青有意见的人是对文青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想搞文青,却又无从下手,文青是一点破绽都不漏。

这乐理,就是其中一样选修课,只不过这项选修课相比其他的,稍微冷门一些。

在场几乎全是士族之人,再怎么冷门,选修乐理的人自然是有的,毕竟同为六艺之一,不分前后。

“王兄你精通乐理,这文青所弹奏的谱子,可曾听过?”

跟李世民那边一样,不懂的人自然会想懂的人求教,看看这个文青是否能 过关。

“文青的指法,很是欠缺,听着就知道还不够火候”

“可是,文青所弹的乐谱,却是从来没听过的谱,与之我接触过的乐谱,其形成的方式太过于怪异”

“好似西域的乐谱,但细听又不像,真是奇怪”

“王兄你也这么觉得?某也是,这乐谱的完全不是我们大唐的乐谱,也不是西域风格,而是一种没听过的谱法”

蜀王李恪跟越王李泰听着旁边之人的评论,拧起了眉头,这文青似乎有点门道啊,不同的乐谱方式可还行,怕不是文青独创的?

郑丽婉听着文青的琵琶声愣愣出神,她也是那么想的,怕不是文青独创的一种弹奏方法。

这曲子听起来就挺好听的,如果能得到别人的认准,那岂不是说, 文青开创了一种乐理方式?这可是能载入史册的呀。

想到这个,郑丽婉的心就纠在了一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当初的一个试探龙颜的策略,怎么就变成了她错失明珠了?

至于呓萝眼神则没那么复杂,看着文青的眼神里冒着星星,一副要为文青沉沦的样子。

郑筠娘的双眼中泛着泪花,感动,无尽的感动,虽然害羞了一些,不过这感觉她好喜欢,夫君在那么多人的面前,为她而弹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就在人们对文青的所弹的新型谱子议论时,文青突然开口唱了起来。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文青所唱的歌词似乎是一首诗。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在文青多唱两句后,四周围正在聆听的人百分百确定了,这真的是一首诗。

配合上文青所弹奏的曲子,这竟然是一首完整的诗歌。

如果说文青所弹的全新谱子是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新奇体验。

那么文青所唱的诗歌,就点睛之笔了,一下子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

让全场人更想不到的是,文青的弹奏方法再次一换。

噗!

文青在弦上的手突然在琵琶面上有节奏拍了一下。

一边弹奏,一片在琵琶面上拍打着,单调的琵琶声中加入了一声声打鼓的声音。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文青的歌声还在继续。

这不止是全新的乐理那么简单了,完全是琵琶的全新的一种使用方法了,琵琶竟然还能这样用。

文青给予在场人们的惊艳还没结束,只听到文青的歌唱声突然转换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歌声的转换震惊了所有人,文青竟然引用唱戏时所用的戏腔来演唱这首诗歌。

今日文青所弹的琵琶,一波又一波的刷新了他们对乐理的认知。

文青不理会被自己惊艳的人,因为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演唱中,这是送给小丫头的,他会很用心的去完成它。

事实上,文青并不会戏腔,他能做到的只是用假音模仿戏腔,做出他想要的效果。

上辈子文青的唱歌技巧并不好,来到大唐后,时不时就会哼两句的文青发现,这书呆子自自带的嗓音,哼起来还挺好听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筠娘平时在家里能经常听到文青哼小曲的原因,文青闲暇之余便会开发开发这方面的爱好。

没想到,今天用上了。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这首琵琶行乃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被后世的一个音乐人改成了一首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曲,公布之后,其热度不可谓不大,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首歌,文青当时也很喜欢这首歌,还为当时的女朋友在家里弹奏过呢。

歌词是这个时代的歌词,曲子是后世的。

这能让这帮人听懂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全新的乐理谱子,加上在琵琶上加入打鼓音效这种划时代的演奏方式, 所以,惊艳到他们也实属正常。

“.......江州司马青衫湿”

文青手里的琵琶声停止了,诗歌也戛然而止。

文青睁开了眼睛,看着一双大眼睛盯着自己,留下了晶莹泪花的郑筠娘,伸手去温柔的擦掉眼泪。

“喜欢吗?”

小筠娘一下子忘了这里是公开场合了,一下子扑进了文青的怀里,传来哽咽的声音:“喜欢,妾身太喜欢了,夫君真厉害”

啪啪啪......

这时,掌声接连传来。

最终这群自诩高等读书人的人,想搞文青的人,在文青那里,无一例外,全部都吃了瘪。

现在,终于来机会了,文青自讨苦吃,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李丽质拉了拉父皇的衣角,问道:“父皇,文青弹得好不好?”

“嗯......”李世民想了一下,评价道:“一般般,但是这个谱子......以前朕从来没听过能这样的办法来弹奏”

文青手里的琵琶比之后世的琵琶大两倍不止,音效自然很大,大到每个人都能听得见。

“什么鬼啊,某一个不懂乐理的人,都能听得出来,文青这是在乱弹啊”

此刻的他们,落井下石的话,都已经酝酿一大半了。

尤其是一开始来找文青茬的那帮人,待会落井下石的话,他们要多恶毒有多恶毒,全部拿来恶心死这个文青,一开始文青目中无人的样子让他们气死了。

文青没有再摸索了,把以前练过的一个谱子弹了出来。

音符从文青指缝中飞舞而出,进入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音乐节奏很轻快,让不懂乐理的人都能听得出,这是有节奏的,而且,还很好听。

“这......”不远处的李世民听到这个曲子,不禁皱起了眉头,想评价,却评价不出来。

一曲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听过的琵琶曲响起。

跟刚才完全不一样,刚才就是在乱弹,现在就算是听不懂乐理的人,也能听出个一二了。

虽然有点偏差,但他觉得,这绝对是过得了关的。

所谓君子六艺,说白了就是一个读书人的选修课,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得选修其中一样两样,提高自身素养,故而被称之为君子六艺。

刚才纯粹是在找感觉罢了,两个时代的乐理有差距,但万变不离其宗,该有的节奏,都还在,所以,文青可不会出丑。

因为这年头没有扩音器,所以乐器普遍很大。

就在众人等着看笑话之时。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