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宰相》
大宰相

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是宝钞毕竟算是法定货币,所以历代皇帝都没说将宝钞撤销,可是在收税的时候就不再收取宝钞了。但朝廷几百年积攒了大量的宝钞,这东西占地方不说还花不出去,就这样倒霉的大明官员在次被当成了下水道,在发工资的同时,搭配不定额的宝钞。

至于每月每名官员发多少宝钞朝廷并没有定数,这就看负责禄米仓的户部主事了,所有现在赵和心黑些,将所有禄米都换成宝钞,那些低级官员也说不出来什么,毕竟宝钞是朝廷的法定货币,你有什么不满意可以找皇帝说去。

赵和在崔广斗的带领下粗略的看了看,当然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检查看不出来什么问题,赵和也知道这下面肯定藏污纳垢,但赵和现在不太想管这里面的破事,毕竟经过辽东一战,赵和也看透了许多事情,自己职低位卑,犯不着为了这么点事得罪人。

中国在张居正改革前使用的是实物税,也就是你种什么就交什么税,比如你种的是水稻,那就按照水田的分级,缴纳一年两次的赋税。如果进城贩卖的是鸡蛋,就要在税关缴纳三十税一的关税。

这种税收看似公平,但因为地方税吏能力不同手段不同,所以各地的税率完全不能统一,地方税吏手中握有很大的自主权,自然也滋长了腐败贪污的事情发生。

所以张居正改革的主体就是用银两代替实物税,这样一来大大减少地方税吏贪污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收取实物税带来的各种麻烦。虽然张居正改革的本意并不是缓解底层农民的负担,但因为贪污环节的减少,农民的负担也减少了,所以张居正改革间接的缓解了基层矛盾,延长了大明朝的寿命。

赵和一笑,知道这帮家伙想送礼:“崔大人,本官今晚上真有事情,东宫的一个朋友请本官吃饭,咱们兄弟的时间长着呢,以后有机会一定参加!”

崔广斗听赵和要跟东宫的朋友吃饭,心想看看人家这实力,交的朋友都是太子身边的人。

“赵大人朋友众多,连东宫中都有朋友,实在让我等羡慕!”

赵和哈哈一笑:“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宦官而已!你们不用送了,本官这就走了!”

赵和离开后赶往丰泽园饭庄,后世的丰泽园始创于1923年,但此丰非彼丰,虽然两家丰泽园并没有什么联系,但都擅长做鲁菜,特别葱烧海参是北都一绝!

赵和来到丰泽园时间刚刚好,饭馆开始上人了,赵和在门口报了李进忠的名头,然后被伙计引进后面的包厢。

赵和走进屋中看到李进忠早已经来了,这家伙这半年多还是老样子,一副乡下老农的模样,不过看样子日子过得不错,身上的布袍子已经换上了绸缎袍子,腰带也换上了玉带。

李进忠看到赵和进屋,站起来抱拳道:“哈哈,赵老弟,你这大忙人实在不好约啊!”

赵和知道这家伙嫉妒自己与女人睡到日上三竿,不过赵和并没有说什么,进屋后看了看,屋子不大,里外两间,屋中只有赵和与李进忠二人,并没有其他人。

赵和以为李进忠能邀请其他狐朋狗友来,但没想到就他们二人,赵和问道:“李兄,今晚就咱们二人?”

“今晚上就咱们兄弟二人,哥哥没找他们,有些私密话与弟弟说一说!”

私密话?老子一个正常的男人与你一个死太监有什么私密话要说?

李进忠不知道赵和在心中骂他,现在既然人齐了,他站起来到门口吩咐伙计上菜!

李进忠今天可是下了本钱,点了八个菜,都是丰泽园的招牌菜,什么葱烧海参、鸡汁鱼肚、清炖裙边、烩乌鱼蛋、糟香桂花鱼等,赵和看那道葱烧海参样子鲜艳,知道这不是发制海参,而是从海边运来的新鲜海参。

海参极易腐烂,明代交通不便,北都这里距离塘沽足有五六百里,要保证海参新鲜必须要用专人快马运到,这鲜活海参可就值了大价钱!

赵和笑道:“李大哥,你这是发财了,这葱烧海参可不便宜吧?”

李进忠笑道:“那里,只要弟弟你喜欢,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哥哥月前谋了一个新差事,不在直殿监了,现在转到尚膳监,成为专门服侍皇长孙用膳的尚食!”

赵和看到李进忠欣喜的神态,心中暗骂:不就是从倒马桶的变成了喂饭的,一个负责上面一个负责下面,分工没什么不同!

赵和虽然心中编排李进忠,但嘴上却恭维道:“原来如此!看到哥哥将来必有大用啊!来,弟弟先敬哥哥一杯,希望哥哥将来进入司礼监成为内相!”

好话谁都爱听,李进忠咧着嘴与赵和喝了一杯酒,然后说道:“赵老弟,今晚上除了欢迎老弟平安归来,还有一件事想请老弟帮忙!”

赵和一听来了兴趣,他知道这个李进忠就是未来的九千岁魏忠贤,现在烧冷灶远比将来锦上添花来的值。

赵和问道:“哥哥,你我是异姓兄弟,有什么话直说就好!”

李进忠听赵和这么说,老脸竟然有些微微发红,过了好半天才斯斯艾艾的说道:“老弟,哥哥这几天认识一个女人,你知道哥哥年纪大了,有今天没明天的,哥哥准备下半辈子就跟这个女人过了!能不能请弟弟教哥哥两手,如何让女人满意的招式!”

赵和一听笑道:“这有何难?在矜持的女人也受不了一插二弄,按到硬上就好,讲什么感情!”

赵和说完才想起来李进忠是个太监,赶紧又说道:“不过这都是普通人的办法,像哥哥这种身份自然不能用这种招式!”

赵和想了一下接着说道:“哥哥你可知道人身上什么地方忽软忽硬?”

赵和说完看李进忠的脸都黑了,赶紧说道:“哥哥你会错意了,不是男人的那里,而是舌头!”

李进忠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问道:“舌头?这和讨好女人有什么关系?”

赵和嘿嘿笑道:“这个关系可大了!小弟教你吸、吹、吮、含四法,这四种手段使出来,不管什么忠贞烈女都受不了!”

李进忠入宫前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赵和说的这些他可没听过,毕竟他李进忠只是一个小地方的混混,见识那有经过上百G*****熏陶的赵和厉害?

赵和就在酒桌上连比带划,将自己的心得都教给了李进忠。老李听完后激动的浑身发抖,当然不是中风犯了,而是为自己能取得那名女人的欢心而开心。

李进忠放下酒杯,用双手握住赵和的手说道:“老弟,哥哥是在太感谢你了!请受哥哥一拜!”

李进忠说完就要给赵和跪下,赵和赶紧拉起李进忠问道:“哥哥,你这是干什么,小弟会的只是一些旁门左道,万万当不得哥哥如此!”

李进忠起来重新坐下后,长叹口气说道:“老弟,你不知道你这次可是救了哥哥一命啊!”

李进忠也是喝酒喝到位了,在加上与赵和不是外人,就将自己的事情与赵和详细说了一遍。

原来李进忠进宫后刚开始只是最初的掖者,也就是倒马桶的低级宦官。他后来搭上了魏朝,借着魏朝的势力成了朱由校身边一命随堂太监,不过不要以为李进忠就能鲤鱼跃龙门了,朱由校是皇长孙,虽然他爹不受皇帝待见,但朱由校的随堂太监还是有七八位的,李进忠并没有显出什么特殊来。

就在半年前,李进忠的磕头大哥魏朝请李进忠吃饭,在饭桌上为李进忠介绍认识了自己的对食,也就是朱由校的乳母客印月。

这个客印月可不简单,她原本是河北农妇,因为长得漂亮,在加上时机正好,十八岁进宫成为皇长孙的乳母。原本按照宫内规定,乳母在皇子长大后,要退出皇宫。可是谁知道朱由校十分依恋客印月,所以就没有放她出宫,现在朱由校已经十四岁,每日里还需要客印月陪着才能入睡。

有了这种身份,客印月自然成为东宫里的香馍馍,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太监都想与她组成对食关系,也就是露水夫妻。可是客印月眼光高的很,经过衡量才选中李进忠的大哥魏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赵和作为财经专业的高材生,自然知道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货币代替了实物,这种税收形式比西方早了三百多年。西方到了英帝国崛起,因为在全球各地都有殖民地,收取实物税实在收不起,所以才将实物税改成了货币税。

可是这时的大明朝在张居正死后,他的好学生万历清算老师的改革成果,将货币税又改成了实物税。当然在一些富饶的省份,比如南直隶还是收取货币税,可是在云贵四川等偏远省份,收取的还是实物税。

与谢金树说的不同,崔广斗讲的更加详细,明代官员的工资一半是禄米一半是实物,但因为禄米时常不够,所以有时候还用宝钞凑数。

宝钞是朱元璋立国时定的纸质货币,当年规定的是一贯宝钞等同于一两白银,但朱元璋要饭的出身不知道通货膨胀这个道理,看到一张纸就可以当钱花,所以使劲印刷,在洪武末年宝钞的信用品级就已经破产。

赵和到了地方下了轿,大使崔广斗上前行礼,然后笑道:“下官早已经接到消息新任主事大人要来,所以下官带着所有下属恭迎主事大人!”

赵和听谢金树这么说才反应过来,现在是明代,可不是后世电子汇兑普及的时代,在计算机上敲几个数字,你一个月的工资就会送到你的户头上。

税收体系的混乱,造成了国家财政系统的混乱,没办法朝廷只好在南北二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仓库,用来存放各种各样的税收。

朝廷在使用这些赋税时,主要使用的是粮食与银两,可是其他实物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大明朝的官员眼中根本不算什么问题,这些实物卖不出去,那就给官员发工资。

赵和听谢金树介绍完自己的主要工作,气得在心中大骂李汝华,原来昨天杨涟紧着表示连累了自己,没想到广西司是个这么不招人待的地方。

赵和并没有说话,四周看了看,禄米仓这里虽然地处繁华的东城,但十分安静。

“崔大人,本官也是老户部了,客气话就不说了,说说你们的工作吧!”

赵和说完抬脚迈入大门,崔广斗赶紧在后面跟随,同时详细将禄米仓的情况讲解了一边。

当然朝廷也不是没有好东西,比如四川送来的蜀锦,浙江送来的绸缎,云贵送来的楠木,这可是比白银还值钱的硬通货。可是这些东西要先保证朝中大佬的供应,难道你给副总理送工资的时候,拉着一车咸鱼竹筐送去吗?你还想不想干了?

好东西都给了主要领导,其他一些破烂就归了那些低级官员,所以每到发工资的月初,禄米仓这里就像打仗一样,管事的官员都要受到各种谩骂,倒霉的甚至还要被打一顿,要知道明朝的文官可不比后世满清的大烟鬼,一个个脾气都暴躁的很,能动手从来不哔哔!

赵和溜达了一会儿,看了看天色晚了,对崔广斗说道:“崔大人,今天先这样吧,本官有些事情,以后再说吧!”

崔广斗看赵和要走,赶紧说道:“赵大人,您初掌禄米仓,咱们这些兄弟想给大人接风,能不能请大人赏光?”

赵和现在算是泄了气,原本想要到新岗位大展拳脚的雄心壮志也没有了,跟着谢金树出了户部的大门,找了一顶轿子就去了东城的禄米仓。

明代禄米仓就在后世的禄米仓胡同,这里远离东城的几大仓库,显得特立独行。负责禄米仓的大使早已经带着副使、知数、斗级等人站在门口迎接这位新来的主事大人。

所以明朝就出现了荒唐的一幕,官员去领工资的时候,往往领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东西,比如木材、香料、竹筐、咸鱼等等奇怪的东西。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