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渔娃》
渔娃

六百四十三章 八识种道因

“我说法时,我为道性。他听法时,他闻道性,就算不能当下领悟,那在他的八识田中,也可给它种上一因。”石放佛说道。

“哦,”石放听了一愣,起身问道,“请问何为八识田?”

那石放佛合掌一笑,“八识又称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莫那、阿赖耶。

“放猪,这话你说那么详细干什么,该怎么办你自己想好了就行了,说的这么清楚,故意让主公知道,是不是怕将来有什么事,你好有个借口推脱?”另一个石放说道。

“石放生,这九天良心,鼎明我意,我的确是有私心,我就爱吃那些玩意的肉怎么了?闻着他们味道,我口水都流不停,我就好这口。可你说我想推脱,我可半点没有这个心思。

九莲如意里,杀伐养护,可也都是有的,好人若不得好报,那这个世界要了干嘛,留给这帮杂种享受,老子就要用宽心刀,一刀刀宰了那帮畜生怎么了?”石放猪怒道。

话音刚落,窗外一阵风吹了过来,沙发旁一盆观音竹的叶子被吹得朝墙上一蹭,“嚓拉”一声轻响。

石放看了那竹子一眼,转脸对石放佛说道:“请继续。”

石放佛指着那盆观音竹,继续说道:“第二,是耳识,我们的耳朵,具有听觉的功能,可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哪个是人说话的声音、哪个是树叶的声音。只要一区分,又是意识在起作用。

第三,是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它只能闻到味道,无法区分香臭,一区分,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第四,是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酸甜苦辣,又是那意识在起作用了。

第五个么,叫做身识,就是我们的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只要有东西碰到,就会有感应,可身识同样无法区分舒适疼痛,区分舒适疼痛的,还是意识在起着作用。

这前面五识,通称为‘感识’,它能识别和认识具体的对象,却不能识别真正的感受。

第六个,才是意识,意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面的五识之中,只要有一个识在起作用,那么意识便同时升起,它紧紧的跟随着前五识而动。

意识,对心中的内外之境,不分别有形和无形,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有着比较和推测的作用。

因此,一切的痴迷和醒悟,皆由这个意识而产生。

就主公现在所处的世界而言,其科学研究,就停留在此,无法再进一步。他们能观察到意识的作用,可细分最小到量子粒子,但是,意识可以一直缩小下去,同时也可一直扩大下去,它无穷无尽、大小无量。

既然他们无穷无尽大小无量,也就没有一个所谓的定量,既然没有定量。就无法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因为你观测到的,永远是一个限量。而且每一次的观察,都会发生变化,每一次的变化,又会推翻之前发现的‘真相’。

所以,在我佛家之中,还有第七和第八识。”

“哪个七八识?”石放追问道。

“第七识,叫做恒识,梵语为莫那,它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永远在观察前面的六种认识。

它是生命取了第八识的分别之心,从其中生起了一个‘我’的概念,一个自我的意识,所以‘恒识’又被称为‘我识’。

这个‘我识’,基本上是一种自我的执着在起作用,它能感到前面的六种识,并由此而形成一切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就是:

因为‘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都是有剩余的,这种剩余,以种子的形式,藏于第八识之中。

‘我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了这些种子,并以为这就是‘我’。

而实际上,这些记忆的种子,都是从没有开端的时间以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

《金刚经》中,有三句最重要的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生命里一切,本来是无常的,而这个‘我’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就会生起贪婪、嗔恨、痴迷、傲慢、怀疑等种种烦恼。

‘我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和恶的行为,但因它执着于自我,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因为它有一种‘除我之外,舍我其谁’的傲慢。”

“那么请问,这个‘我识’,所执着的‘我’,到底是什么呢?”石放问道。

“这就是最后一个识,叫做藏世识,梵语叫做阿赖耶识。

因为它含了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所寄托的根本所在。

藏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前文有对无明的解释)。

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藏识的见解,再因这妄想的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藏识的外相表现。

一切生命,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藏识’之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它可以包容一切,它没有好坏善恶的区分,但是它包含着一切能成为好坏善恶的初心。

前面七识的作用,能聚会这些因缘,而第八藏识,是前七识的因缘常期的积累熏染出的习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它具有深藏之义。

而‘我识’在取得了‘藏识’里所有的区别意义之后。就妄想出了一个‘我’出来。

同时,它又非常的爱惜这个妄想出来的‘我’,它就同时具备了执着本我的藏意。”石放佛说道。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比如你今天说法,也许有人听不懂,可毕竟你已经说了出来,那它们就可以通过文字、音像、想法和念头,深深的植入闻道人的藏识之中。

只要等到机缘一熟,它就像一股洪流一般,汹涌而出。”石放笑道。

“不错,如同一声太上道号或弥陀佛号,那声音一发,立即破魔摧妄,就是因为这声音从耳识一入,再存藏识之中,此因一种,永世不灭。

所以我平等无量光阿弥陀佛敢对众生发愿:凡听闻我名号者,皆可成佛,就是这个道理。”石放佛说道。

“八识田中种一因,缘成自有道来临,受教了。”石放一礼说道。

“真要是不改,吃他们我也赞成,可你别告诉主公,偷偷把事儿办了不就够了么。”那石放生说道。

“喂喂喂,你叫什么名字?”石放对石放生问道。

“你们的杀人法子,只能用得一时,用不得一世。我的法理,却可让世人根生果熟,得道成功。”石放佛说道。

“佛哥,你就算了吧,人家不信你那套,说了有什么用,不如我哥们几个一番屠戮来得痛快。”石放猪摆了摆手说道。

“主公不必多虑,该来时来了,那是缘起;该走时走了,那是缘尽;一切的事物,没有相应,则不能显现;没有依止,就不会发生,您若真心需要,那东西自然就回来了。”一个光头石放走出来说道。

“这么狠?”石放没了神通在身,听了这话,心里犯了阵寒冷意,身上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我叫石放生啊。”石放生说道。

“石放生?”

“你们有谁能知道,我那些功夫怎么都没了,不但吃了果子的功夫没了,就连以前学的也没了,那罐子到底想干嘛?”石放问道。

“你我倒记得,你是石放佛。”石放笑道。

“阿弥陀佛,放道去办事了,洒家见他们一股脑儿的蹦了出来。怕您有所疑惑,所以跟了出来,一是替您解忧,二是防着他们乱来。”石放佛笑道。

“你这和尚好没道理,我们哪里就会乱来了,”石放马说道。

“那你怎么还同意他吃了他们。”

“主公,咱九莲如意,也是道化千乘,他不吃他们,我怎么好去放生呢?再说了,好人自有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也是合咱们道意的呀。”石放生说道。

第一为眼识,是说我们的眼睛的能力,它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可是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我、那个是你,这已经不是眼睛的功能,这是意识在起作用。”

“这个我们真不知道,那神通如意果,是化外之物;我们九莲如意通,在不知之道里,和它本无多大关系。”石放生说道。

“可我是因为触发了那罐子才进了不知之道,并非是因为自己领悟的。”石放说道。

“啊……”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