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九百一十一章:马铮的提醒

11月4日,他以自己的名义向军委会以及军政部的何部长各发了一封电报,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上海的部队全部撤离,避免被日军围歼的厄运。

马铮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知道上海已经守不住了。

眼下上海地区虽然有6个集团军、18个军、54个师又8个旅及其它配属部队的庞大兵力,甚至于在11月初,统帅部为了继续在上海抗击和消耗敌人,将在上海以北、以西、以南的部队指挥体制和部署,继9月21日,10月15日之后,又作了第三次调整。

事实上,这样大规模的人员调动以及编制调整相当的复杂,所以在命令下达后,整个铁血团上下全都行动了起来。

按照命令,已经撤回苏木山一线的第88军主力在接到命令之后,深夜由苏木山北上,而后前往兴和东北方向的大青山一线休整,届时从新九师以及热河支队抽调来的精锐部队也将在这里和他们汇合。

与此同时,在第88军主力撤离之后,原本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则是陆续返回苏木山。

原因也很简单,国民政府在上海战场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制空制海权,日军的舰炮部队和航空兵不断地在中国阵地上肆虐,而国军方面对此却毫无办法。

前线的部队在日军轰炸机以及大口径舰炮的攻击轰炸下整连整排的阵亡,往往一个师上去,第二天就消耗殆尽了,就算是用人命也填不起这个黑洞啊!

更为重要的是,马铮可是知道日军方面又要有新的动作了。

眼下上海已成了中国的主战场,日军稀里糊涂地被国军吸引到了华东,打乱了原本沿华北平汉铁路、平绥铁路以及津浦铁路攻击的计划。

且日军在上海战场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比如最早参战的日军第九师团,该师团于10月18日占领陈家行,随后继续向南进攻,企图占领南翔遮断京、沪铁路,然后渡过苏州河占领诸翟、吴家巷、七宝,从西面、南面迂回上海市。

然而该师团却遭到了当面守军的疯狂阻击,连续攻击了10天只前进了约8公里,直到10月28日才从南翔一带越过了京、沪铁路向南到达了苏州河北岸。

而从9月29日至10月28日,这个师团在整整1个月的进攻中,战死2872名,战伤6684名,合计伤亡为9556名,占全师团总人数的80%以上。

再比如猛攻大场镇的敌第101师团,虽然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直接支援下,但是依旧进展缓慢。

又是在围攻大场镇的时候,该部遭到守军18师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

更令日军方面震惊的是,在日军占领了大场后,防守该镇的第18师师长朱耀华将军,对丢失死守多日的大场阵地,感到责任重大无法交待而自杀,这样的气概就连日军方面也感到动容和震惊。

上海一战还未结束,日军的这个第101师团便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该师团也是日军在上海作战中伤亡最多的单位,在战场上大批补充了好几次新兵,共战死、战伤达15000人左右。

其次伤亡较大的是精锐的第9师团,从9月底至11月2日共战死3833名,战伤8527名,合计为12360名,超过了这个师团的全部人数,此外,近1600多匹军马被打死,可谓是伤亡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想从上海正面战场取得突破,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超乎想象。

因此,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为打破上海战场僵局,决定放弃正面的消耗战,计划在上海的战略后方登陆。

长江下游的沪、杭三角洲,从军事上来说,它是属于有限地区。

东临大海,南为杭州湾,西有太湖,北接长江,在这一带地区作战如不能控制住舟山群岛,没有海、空军的密切配合,单一的陆军大兵团在这一带作战,其活动范围,则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日军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决定在上海的后方登陆,然后利用大迂回战术击溃中国军队,占领上海城。

为此,日军还特意从华北等地抽调了大批的部队,新组建了第十军。

该军以日军中将柳川平助为司令官,下辖第6、第18、第114师团及第9旅团,并最终在杭州湾北岸登陆。

也正是因为日军的这一策略,直接导致上海前线的中国军队后路被切断,最终仓皇从上海前线撤退,一路溃逃到南京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马铮必须提前向国民政府示警,希望他们可以能调整战略部署,最好是能从上海前线撤兵。

但让人无奈的是,马铮的电报到了南京之后就石沉大海了,不但军委会那边没有回应,就连何部长那里也没有消息。

无奈之下,马铮只能再次发报!

与此同时,马铮也在担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德明的安全。

要知道李德明所在的部队是东北军第67军,该部不久前从华北被调到了淞沪战场,历史上日军第10军从金山卫登陆之后,第67军所驻守的松江城首当其冲。

随后,第67军与日军在松江城血战三天三夜,结果近乎全军覆没,师长吴克仁、参谋长吴桐岗等大批高级军官战死,随后第67军也被撤销了番号。

据马铮所知,李德明所在的那个旅是第67军的主力旅,不出预料的话也将参与松江战役。

他之前也曾就此事询问过李德明的意见,希望他能向第67军军长辞行,返回华北,到铁血团中效力。

但是却被李德明拒绝了,用他的话说,他生死东北军的人,死是东北军的鬼。

对于李德明的选择马铮是颇为无奈,无奈之下,马铮只能命令陈强带着一支特战队南下,前往第67军,跟在李德明身边,必要时将他救出来。

然而,陈强等人已经离开快一个月来,依旧没有一点音讯传来,这让马铮也颇为挂念。

总而言之,这次一次规模空前的大调动!

由于动作频繁,且人员活动密集,自然瞒不过日军情报部门的侦查。

所以不是马铮愿意这样做,而是小鬼子不给他按部就班训练的机会,与其让这些新兵蛋子战场上丢命,还不如让他们在训练场上多流汗,到真正打仗的时候少流点血。

在部队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时候,马铮也时刻关注着上海战场。

既然小鬼子没有来围攻苏木山,马铮便命令各部队按照训练方案加强训练,为了争取时间,他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压缩到了一个月。

人员编制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说命令一下达,事情就完事儿了。

这可把华北方面军以及关东军各部吓了一大跳,他们虽然不知道铁血团的目标是什么,但是如此频繁的人员调动,显然是极为不正常的。

再加上日军方面这段时间也是被铁血团折腾坏了,因此,为了不被马铮所部打个措手不及,华北方面军以及关东军各部都向前线的部队下达了收缩兵力,加强戒备的命令。

别看现在他麾下的部队兵多将广,但是新兵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已经占到了总兵力的60%以上。

尽管训练量提升了两倍,且还将一部分训练内容削减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日军现在攻势如此之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占领太原,而后便是大半个山西沦入敌手。

届时小鬼子自然不会对他们这支部队视而不见,大规模的重兵围剿几乎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小鬼子不来找他们的麻烦,马铮也乐得清闲!

说实话,小鬼子真要是在这个时候进攻苏木山的话,他这边还真不好应对。

即保持左、右两翼的作战军,每作战军保持3个集团军,取消了朱绍良的中央作战军;将炮兵部队集中统一使用;将长江在江阴以东的江防、杭州湾南北两岸及太湖的水上警备,统一纳入上海防御作战的体系。

这一系列的调整极大地加强了上海正面防线的实力,但是南京方面想要靠这些部队守住上海,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这些人可大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战斗力不能说为零,但也是一言难尽。

真要是靠他们和日军死磕,那场面,马铮真不敢想。

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倒不是日军方面怕了马铮所部,而是眼下日军的进攻重心并不在晋北,而是在晋中和上海,不管是华北方面军还是前线的板垣征四郎,都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铁血团而影响他们攻占太原的计划。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