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马铮的真实想法

毕竟能被派来当沙子的,那可不是什么普通人。

比如说那个朱文虎和林建安,这两人可是御林军出身,这可是蒋委员长最最信任的部队。

不同于一般的部队,这支卫队隶属于蒋的侍从室管理,并不隶属于国防部以及其他军政部门。

同时,他的心里却在冷笑,想算计他,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行的!

最起码,眼前这些小喽啰绝对没这个本事!

老蒋以及桂系的大佬们打什么注意,他很清楚。

最重要的是,能在这样的部队任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优秀的个人能力,更要通过严格的政审以及各种考验。

谁能进入这支御林军,谁就是“党国”最忠诚可靠的栋梁,就是老蒋最信得过的人!

而且为了笼络这些人才,蒋委员长也是下了血本,他们的待遇优厚,每个月的月薪比所有党政军机关多加发半个月,还有交通费、餐费以及服装费等额外补贴,逢年过节“委座”还有赏赐。

至于“隐性”收入,那更是数不胜数,送钱送物以求巴结他们的大有人在。

甚至于这些人到高级饭店宾馆吃喝玩乐,往往都能享受免费招待。

另外进了这支部队,前程灿烂自不待言,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干上几年,离开时凭“委座”恩赐,提升官职是不成问题的,捞个“肥缺”干干也是小菜一碟。

正因为有上述种种“优越性”,多少人对此趋之若鹜,多少人找关系走门路,削尖脑袋往这支部队里钻。

但是,据马铮所知,老蒋对身边的人员的任用,却控制得特别严,甚至于都要亲自看审查表,都要亲自谈话,进行当面考核,不让下面越俎代庖。

蒋的用人标准大家都是知道的,历来有“黄、陆、浙、一”之说,而能在他身边担任警卫的更是如此。

就比如眼前的这几位国军军官,哪一个不是黄埔出身,哪一个又不是江浙地区的人。

真要将这些人打乱编制分散到各部队,凭他们的能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将所部的基层部队给控制了,到时候真的是引狼入室。

所以马铮宁愿单独拿出一个师给他们折腾,也不愿意将他们打乱编制混编。

这样做不但从内部分化这些人,同时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由于兵员军官并不流动,所以即便是暂编第12师所有人都是中央军或者是桂军,其影响的也不过是暂编第12师一支部队,第88军的另外两个师一个旅却不受影响,这就叫风险可控。

除此之外,马铮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确实是不希望因为打乱编制而影响这些部队的战斗力。

据马铮所知,蒋委员长身边的那支警卫部队还有一个别称,即——中国宪兵!

关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之强,一直是有一个传说的,那就是他们曾凭借区区600人就曾击退了日军两万人的进攻。

据悉这一战是发生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当时随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蒋委员长撤往武汉!

也许是出于断后的考虑,他将中国宪兵留在了南京。

随后,南京守军与日军展开了巷战,但中国宪兵却还在营房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没有蒋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动这支部队。

战况越来越紧急,甚至于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及其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雨花台。这支抗战的英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向南京守备司令唐生智求援。

但唐生智自己手上也没有兵了,于是痛下决心,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宪兵指挥官易安华联系,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时,日军已经几乎完全打垮了第五军,战斗也快到了尾声。

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师团长梅村是蒋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决斗胜利而获得了蒋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蒋青年时代的奇耻大辱。

然而,也正是这位梅村师团长,在雨花台争夺战中,最终成就了中国宪兵的赫赫威名。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洋洋得意地发起了新一**击浪潮。

他认为他面对的只是一批疲惫不堪的第五军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

如果说开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话,那么之后的一天时间则成为了这些经历过这场战争的日本士兵心中永远的噩梦。

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为了梅村师团历史上最大的耻辱。600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防守一段25米长的阵地,平均每个人要面对50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终不能前行一步。

日本人自己后来都有描述说:“三八式步枪在对方铺天盖地的弹雨中简直就成了一根烧火棍。”

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蒋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地上拼起了刺刀。

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好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

终于,号称天下无敌的梅村师团,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前,仓皇地丢下上千具尸体撤退。

尽管这个传言有不少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是却不能否认中国宪兵的强大。

甚至于在马铮看来,那些人除了作战理念不同以外,实际上和他麾下的特战队没有什么区别。

更为重要的是,像这样的精英,蒋委员长身边足足有四千余人,而他麾下的特战队到现在也不过800人。

据马铮所知,新一团和新二团虽然并不全是由中国宪兵组成,但是他们军官层却大部分是从中国宪兵抽调出来的。

这绝对是一支有着极高潜力的部队,届时只要按照铁血团的训练方法加以训练,凭他们的底子,很快就能成为铁血团首屈一指的强大部队。

俗话说,狮子带头,绵羊也能战胜群狼。

如果是绵羊带头,狮群也会变成土狗。

现在有了狮子的带领,即便那些普通士兵都是绵羊,相信也能爆发出惊天的战斗力的。

所以,马铮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决定,而使得这些原本能打的精锐部队最终变成一群弱狗!

因此,马铮这等于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现在,舞台他已经给了他们,不但没有打乱他们的编制,甚至于还给他们派了一个更为鲁莽的师长!

马铮倒是想看看,在欧阳大胆这个愣头青的带领下,这支部队能在抗日的战场上翻起什么滔天巨浪!

不过是分化拉拢,而后再趁机吞并,这一点在中央军中尤为明显。

就拿眼下国军五大主力中的第18军来说,这支部队就是靠着吞并杂牌军而发展起来的。

甚至于马铮已经想到了,对方可能已经算到自己可能会打乱编制混编这些人。

马铮意识到,一旦真的将这些人分散到各部队,那就等于你的我的全都混在了一起,再想将这些人剔除出去可就不大容易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杂牌军都是那么容易收编的,中央军也曾动过收编晋绥军、东北军的念头,但是都失败了。

蒋欣瑶等人的表情,马铮都看在眼里。

众所周知第18军的起家部队是陈诚的第11师,在中原大战的时候,第11师表现不错,除了打的冯军、桂军落花流水外,这支部队还在中途大量收编形形色色的杂牌部队。

后来在对红军的“围剿”时期,陈诚还在不断吞并、吸收遭受红军击退而败下阵的友军部队。

比如说在江西的时候,中央军吞并杂牌军第43师时,竟然直接将第43师缴械,此时一时间朝野震动,天下哗然。

而眼下他的铁血团显然也进入了各方大佬们的视线中,这些人都想吞掉自己。

但是考虑到现在第88军也是家喻户晓的英雄部队,所以不管谁都得掂量掂量,不能采用太过激的手段,免得吃不到羊肉还惹一身骚。

因此,蚕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手段!

靠着这样的办法,陈诚先后吞并了20来支的杂牌军,把自己的队伍日益壮大,最高的时候整个18军拥有8个师的力量,兵力高达4万人左右。甚至都超过汤恩伯和胡宗南的部队。

而中央军吞并杂牌军的手段也令人瞠目结舌,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可以说,这支部队的地位完全凌驾于军政部、国防部、财政部这些要害部门之上,毕竟他们可是肩负着保护蒋委员长的重任。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一旦被选入这支部队,那可就是真正的鱼跃龙门,成为了君王最信任的人。

以至于,在哪之后,中央军所过之处,杂牌军都要退避三舍。

就比如说第18军的第14师驻防四川,途经万安的时候,当时驻扎在万安的杂牌军第28师得到消息后,连夜撤到了山上,并架起火炮机枪,准备和第14师火拼。

到了抗日时期,陈诚先后担任第一战区、第三战区司令员等职,而他的收编之路还在不停地继续着。一度让各路的杂牌军最害怕的事,就是遇上陈诚的18军来收编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