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有钱能使鬼推磨

后随着物价的上涨,航建协会曾想将捐1架飞机的标准由10万元国币改为10万美元,但考虑到政策的连贯性,没有改成。

从1937年至1940年10月止,海外华侨捐献飞机217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华侨主要聚居的东南亚相继沦陷,因此这项活动也就中止了。

蒋欣瑶随即就以马铮的正牌夫人的身份,接连拜访了寇蒂斯公司,并提出购买战机的请求。

刚开始的事情,寇蒂斯公司并没有在意,还以为他们也向其他华人那样,集资买上一两架战机,支援国内的战争。

众所周知,打仗是需要花钱的,特别是抗日战争这种举国之战,更是花钱如流水。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寇蒂斯公司也将蒋欣瑶等人当成了这样的人。

只是,当他们听到蒋欣瑶一口气要订购500架战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500架战机啊,这可相当于他们公司一年的产能。

绝逼的大订单啊,这要是拿下来,最起码一年内他们公司不怕没有业务做了。

更为重要的是,眼前这个中国女人也说了,这仅仅只是首批订单,如果合作愉快的话,他们后续至少还会向他们订购1000架p40战机。

1500架战机,www.youxs.org,那也是接近六千万美元啊!

寇蒂斯公司的高层都被惊动了,他们的老总以及实际控股人亲自出面接待了蒋欣瑶等人。

随后,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多次会面,很快就签订了相关合同。

合同确实是签下来了,但是能不能履行却要看寇蒂斯公司的能力了,因为根据合同约定,他们想要将这1500架战机卖给华夏制药,就要协助他们说服美国政府,同意组建援华航空队。

随后,寇蒂斯公司便火力全开,先是帮忙联系了生产弹药的德兰公司,后面又联系了制造飞行员装备的辛迪斯公司等等。

在寇蒂斯公司的牵线下,蒋欣瑶等人很快就和这些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于是乎,这些公司也很快就站在了华夏制药这边,共同发力,促成组建援华航空队的事儿。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蒋欣瑶又亲自拜访了洛克菲勒、摩根以及杜邦等大财团,她也没有废话,直接抛出大杀招,只要这些家族财团帮她说服美国政府,青霉素的出厂价下降20%。

这等于拱手将青霉素20%的利润让给了这些代理商,按照眼下的估算,至少价值20亿美元。

在华夏制药的金钱攻势下,这些大财团很快就屈服了。

最后,蒋欣瑶又带着马铮的亲笔信拜访了华人大佬司徒,请求他出面,将他们组建援华航空队的申请直接递交给罗斯福手中,并希望他全力促成这事儿。

而司徒也没有让马铮失望,很爽快的就接下了这事儿。

于是乎,在忙碌了一个多月后,在1941年10月份,组建第二支援华航空队的申请终于出现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不得不说,这效率实在是杠杠的。

当然了,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制度,真的是金钱至上,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资本面前,即便是一国总统也得小心翼翼的,即使这个人还是罗斯福。

而中国现在的的情况是又穷又弱,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随着战争规模的逐步扩大,渐渐难以为继。

怎么办呢?

卢沟桥事变后,这种活动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按规定,侨胞捐款10万元国币即算捐机1架,并获飞机命名权,而凡捐40万元、120万元和360万元的,还可以用该地华侨名义为飞机小队、中队和大队命名。

顾名思义,所谓的捐机,即指华侨通过捐款的方式制造或购买飞机,用于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

在马铮的直接授意下,组建航空队的事情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那就发动全体民众募捐,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有枪的出枪。

于是乎,全国各地都掀起为抗战募捐的热潮。

而海外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抗战期间,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人的倡议下,以义捐、义演、义卖、侨汇、认购国债等多种方式为祖国抗战捐款捐物筹措军费,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其实,这种活动早在抗战前就已经有了。

不过就活动涉及的国家而言,除1928年菲律宾华侨吴记藿等筹款购买7架飞机在厦门的五通创办民用航空学校之外,主要的是在美国。

从1906年冯如在旧金山研制飞机至1923年陈卓林运带飞机回国,美国华侨捐献飞机达27架之多。

在武汉,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抗日募捐活动,每一次的情形十分令人感动。

当募捐的人群抬着旗帜经过大街时,街头的人们纷纷往旗帜里面扔钱扔物,连两旁大楼窗户里的人也纷繁扔下来。甚至连人力车夫见了,也扔钱进来。

据并不完整的相关资料显示,217架飞机,其中菲律宾50架、缅甸19架、美国18架、马来亚13架、印度10余架、斐济3架等等。古巴华侨捐14万元,折合1架飞机有余。

正因为如此,在眼下的美国,如果有私人花钱买战斗机,千万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一定来自中国,他们的目的就是买飞机救国家。

据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总计超过13亿元,侨汇达到95亿元以上,占当时中国军费的43%。

而相比于捐钱,海外的华侨们更愿意捐机。

比如说四川自贡,因出产井盐,自古就是繁华富庶之地。抗战爆发后,自贡市民积极响应募捐号召,慷慨解囊。其中富豪盐商余述怀、王德谦,分别捐款1000万,双双创下当时全国个人捐款的最高纪录。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