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六耳江湖行》
六耳江湖行

第3章林辅明

惊诧的目光转瞬即逝,沈弘毅抬头看了看林辅明,见他没有异样后,才低下头继续阅读。

只见纸上写着——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人真定。

放在以前,沈弘毅当然不熟悉这十六个字。

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沈弘毅不想与这刁奴做过多纠缠,说:“九哥严重了,你我都是为大公子做事。”

“对对对,都是为了大公子,换作旁人,我还懒得说呢。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你等会直接去找大公子就行。”

内容也从最开始的《千字文》,延伸到上古文豪的诗词,现如今开始考校经义。

并且特意叮嘱他们,做功课时不许彼此交流,也不许问别人功课的内容,做完以后再进行单独奏问。

看了今天的功课后,原本的不解,如今已是豁然开朗。

念及此处,沈弘毅觉得练功之事,已是迫在眉睫。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为了独得功法,林辅明不惜杀人灭口,自己替他解读完秘籍后,谁敢保证不会被灭口。

其实林辅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集思广益,将《龟息功》的内功心法混入诗词文章之中,让书僮替他解读。

书僮都没学过武功,心法内容也是打乱了顺序混进去的,而且也不是每天的功课都会夹杂心法。

所以林辅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龟息功》,会被书僮学去或者泄露。

再说等书僮们把心法解读完以后,再换一批书僮就是,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不会武功的读书人,封阳县里多的是。

尽管内心十分焦虑急迫,但是他必须跟往常一样,继续作答,不能让林辅明看出破绽。

否则都不必等到解读完心法,顷刻间便会命丧黄泉,小小书僮死了就死了,裹上草席,再往乱葬岗一人,谁敢乱嚼林家的舌头。

沈弘毅强迫自己保持镇定,然后装模作样的读了一刻钟,便开始动笔,洋洋洒洒数百言,将自己的理解全都写在了纸上。

吹干墨迹后,起身说道:“大公子,我做好了,请您过目。”

“你拿过来我瞧瞧,还是老规矩,写的好重重有赏,要是写的不好,我认识你,我的杀威棒可不认识你。”

沈弘毅走到林辅明身边,将自己做的功课双手递了过去。

“大公子,您过目。”

林辅明随手一接,漫不经心的看了起来,略过关于《礼记》部分,着重阅读沈弘毅对心法的理解。

而为了不让林辅明怀疑,沈弘毅也是花了点心思,将心法的理解往《礼记》上靠。好在两者都有一个“静”字和一个“动”字,牵强附会起来,倒也不是很难。

看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林辅明说道:“写的不错,小小年纪有这份见解,难得!”

抬头看了眼沈弘毅,问道:“我写的内容,你以前读过吗?”

“回公子的话,不曾读过。”

......

接着林辅明又针对他的理解,问了几个问题。

沈弘毅也一一作出回答。

问答完后,林辅明拍了拍沈弘毅的肩膀,欣慰的说道:“当初就是看你小子机灵的紧,才选了你做我书僮,如今看来,你没辜负我的栽培。”

“多谢大公子赏识,这几年承蒙大公子照顾,才有了我今天,如果不是大公子,我现在都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说着说着,沈弘毅竟然还流了几滴眼泪,端的是真情流露。

“义父去世以后,就数大公子对我最好了,平时不短吃穿,逢年过节还有......”

“好了好了,这些事不必再提,你用心完成我安排的功课就行。”

林辅明可没心思听沈弘毅继续说下去,在这里上演什么主仆情深。

然后又将自己佩戴的玉佩取了下来,塞到沈弘毅手里,说道:“这玉佩跟了我几年,就赏给你了。”

沈弘毅连忙推辞:“多谢大公子,但是这玉佩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让你收着你就收着,我堂堂林家大公子,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再拿回来之理。”

“多谢大公子赏赐,多谢大公子赏赐。”

沈弘毅只得收下玉佩,然后连连道谢。

“你今天的任务结束了,自己活动去吧,如果去茶馆听书,可以报我的名。”

林辅明摆了摆手,示意让他离开。

出了林府以后,沈弘毅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在城里逛了起来。既然这林辅明说自己是少年心性,喜好贪玩,那自己当然要作出一副贪玩的样子。

不过他也没去别的地方,依旧选择到这几天常去的茶舍听书。让小二泡了壶春茶,点了两份点心,便认真听起了说书。

只见惊堂木一拍,原本还有点吵闹的茶舍,安静了下来,这时说书人也开腔了。

“今天我们继续说吞吴刀客浪子敬的故事,自从踏入江湖后,一直在挑战同辈分的青年俊才,如今已是十三连胜。”

这时就有人开口了,“小老儿不识数,明明才十二连胜,哪来的十三。”

“这位大侠消息太滞后了,半个月前,浪子敬下战书,于云梦泽畔挑战南冥剑派剑子南无夜。”

“两人年龄相仿,境界也都是练精九重人花九品,只差一步便可步入练气境,成就地花。”

“剑子南无夜也是心高气傲之人,收到战书,断然没有避战之理。”

......

听到浪子敬险胜南无夜半招,沈弘毅感慨道:“江湖快意,真是令人神往。”

“却不知我什么时候才能练精化气,凝聚人花。”

人本由精化而生,武道一途要想入门,必须将隐匿在体内的精气引导出来,然后运气往返成循环,这一步便是炼精化气。

成功导出精气,便能凝聚人花,而引导出来的精气,便是人们常说的内力。

花分九品,境分九重。

达到九品便能内力游走周天,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只学了点三脚猫功夫的沈弘毅,别说武道入门了,武道的门在哪都不知道。

话刚说完,还没等沈弘毅反应过来,就三步并作两步,直接走远了,一副有急事要处理的样子。

几天下来,偷录《龟息功》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越是到了这时,越不能放松警惕。

这句话沈弘毅十二岁就读过了,脑海中不自觉的回想起,当初老秀才教自己读书识字的场景。

这是上古文豪戴圣,遗留下来的《礼记》中的一段话,没什么特殊含义,可是下一句话却让他内心为之一震。

又指了指空着的位子,继续说:“位子上有今天的功课,规矩和以前一样,做完再喊我,没其他事的话,现在就开始。”

林九收了钱,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弯,嘴都快咧成荷花了,说道:“沈小哥还请见谅,我这也是关心大公子,才口没遮拦。”

像今天这种因为自己多日不去伴读,被人找上门来的事,以后坚决不能发生。

沈弘毅将整理好的心法藏妥以后,才放心的走出家门,朝林辅明的院子走去。

沈弘毅到地方时,林辅明正在院子里,监督另外三个书僮做功课。

“是,大公子。”

坐稳以后,沈弘毅拿起桌上的纸张,阅读起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家族枝繁叶茂,家主林存仁还有四个弟弟,凑齐了仁义礼智信。至于林辅明,弟弟妹妹也是不少,亲堂嫡庶加起来有20来人。

陪二十多个公子小姐读书轻松,还是陪一个公子读书轻松,自是不言而喻。

但是出现六耳神通后,他不仅听过这句话,甚至还亲自动手写过,这竟是《龟息功》中的一句话。

一时间思绪万千,当初沈弘毅就感到十分疑惑不解,不懂这林辅明是怎么想的。找了四个伴读书童,却不让大家一起读书,而是每天挨个考校功课。

快速走到林辅明身前,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大公子,对不起,其实我身体早就恢复了,却因为贪玩,竟然跑去茶馆听书,我……”

林辅明摆了摆手,说道:“年少好动,喜欢贪玩,再寻常不过。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是带着我林家武者,出去狩猎。”

刚进入林府时,沈弘毅才14岁,因为家庭缘故,他虽然年少,却心智成熟,十分机警。再加上勤劳肯干,在一众书僮之中,脱颖而出,被林辅明选为伴读书童。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