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我在最末的大明》
我在最末的大明

7火枪

否则他不会选择茅麓山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指望夔东十三家那些不靠谱的家伙相互支援。

历来成气候的集团,大多都是位于敌对力量薄弱的边疆地区,有猥琐发展的巨大空间。

西戎的秦国,北狄的晋国,东夷的齐国,南蛮的楚国,天下四极的戎狄蛮夷,都曾经阔过。

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即便那一稳翻车了,李破虏也不怕。

张献忠沉银的地方他是知道的。

在战略空间位置选择上,李来亨犯的是和李自成同样的错误。

李定国和郑成功的位置,都比他要好上许多。

“看来他是没有战略意识,跟他说这么大,弄不好对牛弹琴啊!”

“以陕北老男人的驴脾气,很可能会干起来。”

“还好有善于出拳的米脂婆姨在。”

“一张K一张Q一张J,小顺子,这牌有的打!”

李破虏的眼光四处游移,开始寻找话题的突破口。

墙上挂着一把燧发枪、一把象牙短铳。

靠墙供桌上放着一个西洋桌钟,钟摆左右摆动之下,发出了清脆的机械摩擦声。

桌钟左边立着一根铜管单筒望远镜,右边放着一个帆船模型,看造型,是西洋目前最为流行的三桅帆船。

床头靠边竖着一把笼手型西洋刀,是西洋目前最流行的海军军刀。

枕边还压着一把西洋短剑。

这些东西拿到古董枪店里,价值至少上百万美元啊。

“喔嚯,爹,娘,你们房里西洋玩意不少啊!”

李破虏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正在学习背媳妇曲子的高翠兰:“……这些啊,都是你爹从一个叫格拉瓦的红毛鬼子手里赢来的。”

当年帮助防守桂林城的那帮葡人首领,正是一个叫格拉瓦的家伙,李来亨看上了他一身装备,出价黄金一千两,那货说什么也不卖,二人于是比斗。

说起这件事,沉默寡言的李来亨,满脸都是得意。

“这辈子的小老爹,见识果然是不一般!”

李破虏暗叹一声,走到墙边,将那把燧发枪摘了下来。

整枪大约6至7公斤,大约ak47的1.3倍,几乎是大刀片子的5倍,相当的有手感。

枪管光滑而黝黑,摸起来有种钢铁特有的厚重感。

手指弹了弹,刚刚作响。

大约是10钢,含碳量0.1%左右,属于低碳钢范畴。

“目前西欧能冶炼出如此高质量的钢材,冶铁技术是相当不错的。”

“就是不知道,目前明国的炼钢技术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管壁比较厚,至少5毫米,比大狙的管壁还要厚。

口径也比较粗,18毫米左右,快赶上炮的口径了。

西欧典型的胡桃木枪托,古典的暗纹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的油光。

枪托右侧有铭文。

不认识。

看字母的排序,像是阿姆斯特丹,1627年,崇祯接班天启那一年制造的。

好东西啊!

当年他那古董店里,辈分最大的一杆是英国佬制造的,年份是1789,乾隆五十四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的那一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的那一年,物理学家欧姆和数学家柯西出生的那一年。

虽然有那么多历史事件加成,手里的这杆枪,还是比他那店里的镇店之宝要珍贵。

扳动扳机,啪地一声,燧石击打砧板,撞开池盖的同时数点火星落入引火池中。

李来亨保养的相当不错。

高翠兰有些纳闷:“看你那眼神比见了媳妇还有光彩,平时你不是嫌这东西费事吗?”

“有媳妇没枪不安全啊!”

李破虏下意识地感慨道。

高翠兰:“……”

他没有和高翠兰扯淡了,托着枪对李来亨道:“爹,有没有想过军中人手一把这个?”

李来亨对儿子反常的表现也是很诧异。

听他这么一问,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想倒是想过,当年汤和尚就建议过永昌帝加强火器营的筹备,防备鞑靼人的入侵,后来诸事不顺,哎……”

汤和尚,指的是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

明国人把那些来华传教的洋人,称为洋和尚。

鞑靼,指的是建奴。

建奴无论习俗和文化都与蒙兀人很像,西洋人把他们看成蒙兀人的一个分支。

当年大顺军打破北京城,汤若望就建奴的问题,特意提醒过李自成。

崇祯三年,葡萄牙人公沙进贡了十杆燧发枪,崇祯只把它们当成稀奇玩意,和太监们把玩一番索然无味之后就束之高阁了。

第三批援明的葡人,在南昌被勒令返回之前,派代表将一杆线膛枪进贡给了崇祯,似乎希望朝廷回心转意。

可惜崇祯把它当成奇技淫巧,搁置一边和众正们讨论郭嘉大事去了。

这是大顺军接触的第一批当世最前沿的先进武器。

李破虏忍不住问道:“那杆膛内有线的火枪呢?”

正在回忆叙述之中的李来亨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了想,回道:

“刘宗敏觉得好玩,拿去耍了一阵,后来炸膛了,差点把眼睛给废了。”

这是大顺军畏火器如虎的开端。

明国因为火药和钢材的质量问题,导致火器的炸膛率居高不下,炸死的自己人比敌人还多,士卒们根本不愿意用,后来在登州由葡人训练的一批炼药师和枪械师,结果被孔有德带到了敌对阵营。

大顺军开始重视火器,还是在桂林期间,亲眼看到了格拉瓦那帮葡人火器的威力,李过和高一功合计,让李来亨提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趁支援李定国的机会,去澳门购买葡人的装备。

后来由于助攻的郑成功放了鸽子,广东战役一败涂地,李来亨的军火购置计划只好搁浅。

对于闯王宝藏,李来亨很谨慎,并没有透露那一百五十万银子放哪里了。

不过李破虏似乎想起些什么。

那批银子仓促之间应该埋在了连州境内,标记是附近有一座宋献策墓,后来一场暴雨冲出来不少,遭到了当地村民们的哄抢。

这应该是闯王宝藏的一小部分,是离海洋最近的一批财富,如果茅麓山不能成功,脱身之后,就先拿这批银子做启动资金。

李破虏暂时压下了心里的算盘,继续问道:“没有买到,可以向格拉瓦他们学啊,然后自己制造。”

李来亨摇了摇头:“那帮红毛鬼子也不是易与之人,他们根本不教,而且卖的死贵,你手里的自生火枪竟然要价三百两银子,都顶上一门炮了,我就是看不惯,才把格拉瓦那小子给揍了一顿。”

在古董店老板的眼里,手里这杆1627年的燧发枪,三百两银子真的是白菜价了。

可惜在这个年代,三百两银子相当于明国一户人家一百年的收入,相当于抢钱了。

葡人又是派人又是拿技术又是送枪炮的,为的是取得和明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助力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和荷、西、英东印度公司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际主义精神。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这么一想,崇祯那小子还特么聪明了?”

李破虏心里吐槽。

继续问道:“爹,这玩意要是坏了谁来修啊?”

离开桂林已经十多年了,战损是难免的,这杆枪保养的这么好,茅麓山肯定存在负责维护的专业人士。

果然李来亨回道:“你黑叔、鸡叔都会啊,九叔更擅长,格拉瓦虽然藏私,他们的随军洋和尚曾昭德和瞿安德,为了在咱们军中传他们的十字教,倒是教了不少东西。”

黑叔,黑有功,火器营总兵。

鸡叔,姬蒿,火器营副总兵。

九叔,铁九,铁匠铺的老铁匠。

这算是农民军军工技术人员了。

“有基础就好说,传播自己更加成熟的一套技术就方便多了。就怕这帮人零基础,不但要教他们技术,还要扭转他们过时的冷兵器理念,那样就真的头大了。”

李破虏心里感到欣慰。

李来亨不但拥有99%的见识,也拥有那1%的意识。

只是这燧发枪工艺,对这些17世纪的明国人来说要求过高,尤其是对基础材料,钢材和弹簧用铜材的质量要求,几乎达到了铁匠和铜匠的技术极限。

如此一来制造周期就相当长,农民军一直在流动之中,况且战事频繁,根本没有燧发枪的生产环境。

“这就体现战略空间的优势了,哎!”

不过不怕,李破虏只要求他们有这个意识就行。

李来亨相当纳闷:“破虏,平时你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今个怎么了,新婚之夜竟然跑来跟我说道这个?”

“爹,军中要是人手一杆这个,咱们的部队就脱胎换骨了,收拾达子自然就小菜一碟了。”

李破虏抚摸枪管,手法温柔的很。

高翠兰不满了:“看你那样子,比摸媳妇还要小心,景仙天仙一般的人儿,太平多么水灵的姑娘,都比不上黑乎乎的枪管吗?”

一巴掌毫不客气,照脑袋上来了。

李来亨也认为他太天真:“你手里的火枪虽然厉害,围困咱们的达子连同汉军总共三十多万,即便他们排成队让咱们打,得多少天才能打死完?”

李破虏瞬间忘了头痛。

继而又头痛了起来。

到时候去捞就行了。

要是不够用?

隆中对,诸葛亮有才,刘备也得是识货的人。

李来亨的战略眼光有欠缺。

目前这种绝境之中,只有这一点暂时让他欣慰了。

时机成熟了,闯王的宝藏一定会到手。

他也有办法。

远东历来都是重农抑商的农业帝国,历代统治者从帝王到乡绅,天生的一副小农想法,一个二个全特么守财奴,活着的时候醉梦生死,死了也会把财富带到地下,幻想在地下继续醉梦生死。

洛阳铲在手,向古人借点钱花花,岂不是小菜一碟?

如果再顺手敲定了基本盘,开普勒22222b星球,伪清还有什么资格祸乱神州三百年?

得和李来亨谈谈茅麓山的战略决策问题啊!

战略问题有些大。

马王堆在哪里他也是知道的。

海昏候藏在哪里他更是知道。

建奴集团的崛起,也是位于明国力量薄弱的东北亚地区。

而起义于陕北的李自成,却崛起于河南,中原腹地,备受明国优势兵力的连番打击,根本没有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导致他的基本盘相当的不稳定,一战而崩溃。

狗头保命!

总之,钱在他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三星堆在哪里他是知道的。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