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散佚残章:浮浪》
散佚残章:浮浪

043.法力

而李鱼这一百七十余卷《太平青领书》中所授,则是吞吐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元气大海,杂以自身心念,得出一道本命元气也即上皇洞平气,以此气外感天地,进而形成法力。

此时在李鱼下田之中,便有一道渐具雏形的上皇洞平之气成螺旋状蛰伏其间,散发着微弱的玄奥道意,似能调服一切,致使两仪归序,天下太平。

随着李鱼勘破太平道上一重隐秘的救世因果,那道上皇洞平气便是微微一个胀缩,一股阴阳和合,风雨相调的欣悦之意散发而出,似能令天地解颜,连带李鱼本身有些沉重的心情也平和不少。

“今日就到这里罢,该对你说的已然全部告知与你了,日后好自为之。

“还有,太平道传承上的因果不可大意,哪怕有孤对你说的避劫之法也当慎重,莫要抱着侥幸心理。”

虽然是祂将一百七十卷《太平青领书》传授给李鱼,此举也征得了李鱼的同意,但如今到了此节,李昞心中还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不知自身所做,究竟是对是错。

经由阴世一番中转,李鱼又回到了城隍庙中。

和半月前比,城隍庙虽然变化不大,还是那副正待修缮的样子,但李鱼心中却是知晓,自己在邰城待下去的时间,却是不多了。

“按我自身计划,待到春暖花开时节,也就是二月中旬,便可离开邰城,往两浙而去了。”

在与苏家老夫人一番详谈后,李鱼初步确定了自身路线,便是向西而行,自郿城斜峪关口深入秦岭,经由褒斜古道,抵达汉中,而后沿汉江而行,前往鄂州东边的黄州,前去拜访那位唤作苏和仲的苏氏旁支。

在黄州稍作盘桓后,便可顺江而下,再由京杭大运河抵达宁海军,也就是两浙西路治所杭州,俗称钱塘的便是。

一路走走停停,穿山游水,用时怎么也得个大半年时光,届时赶至刚好可以一观钱塘海潮,以慰自身劳顿。

至于途中一应花费,那些个川资水脚,苏家当日所赠金银已然够用。再者,李鱼如今亦是早已入道,功行日深,渐有寒暑不侵之能,偶尔兴致起来也可辟谷数十日,以食气之法维持自身生存所需,对于钱财这等身外之物,也就不必看得如此之重了。

心中念头定下,李鱼略略收拾了一番,见天色尚早,于是又转入厢房之中,自去用功修行了。

毕竟按老祖宗所言,自己功行不过人仙,约等于神道之中第二境洋神灵精一般的存在,而若要转入神道,将安鲤这七品神祇化为自己正身,起码也要做到阴神凝就,夜间出游才行。不然届时一但神魂入主神躯,受到神力侵染,自己恐怕灵识本貌都要被转为女相,再难复归本原。

——这一点都城隍虽不曾直接道明,但李鱼通过前后描述,也能自行揣摩而来。

“总而言之,努力修行,早日突破对我有益无害就是了。”

“昔年之事,毕竟是孤最为悔痛之事。若是那一系列事件不曾发生,我李唐国祚能达八百载,孤便能试着凭借国运突破刺喜之境,成为大道神同一级的存在,只可惜被佛门横插一手,断了孤成道之念!

“哼,如今机会再度出现,孤可不会轻易拱手让人了。”

然而李鱼并非内丹派中人,而是古仙导引服气的法子,比起自唐以后兴起的内丹一派,他跟正一道的修行反而更为接近。

正一道是培育自身一点灵光,修行本命符箓,精精相博,神神相依,自然呼风唤雨,无所不应。

如那等观想符箓、炼己存诚之辈,便是借着存思天地间某种精神的形象,或化神祇,或成符箓,以此引出自身心念,将体内的真气勾动存想的精神,进而化为丹田中的一点法力种子。

为李鱼介绍完这一切,李昞吐了口气,没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致,挥了挥手道:

念及此节,祂再看李鱼时,便就难以避免地带上了一些额外的情绪。

对于辅德王的注视,李鱼略有所觉,但并未想太多。此时的他,却是在回想《太平青领书》中开篇所言:

虽然这只是毫无依据的猜测,但李鱼却似勘破了什么奥秘,体内只是一个雏形的太平道法力:上皇洞平法力微微一动,蜕变的速度便更快了一分,自身阴神凝实的进度也加快了些许。

之后,便是缓慢壮大法力种子,筑基培药、坎离**,进而采药归鼎,按周天火候进行乾坤**的步骤。

再之后,便是丹碎婴儿出,十月养胎,移神换鼎的功夫,将元婴由下田气海挪移至中田绛宫,再由中宫直升上黄——上黄曰泥丸,又曰天谷,人身至清之境也。

这便是炼气化神的修行,褪去元婴神魂之中的阴滓,纯化为阳质,便可离地化作地仙,自此阳神长生住世,不死于人间。

李鱼心中凛然。

“难道刨去被后人所附加的、建立黄天之世的因果,太平经上还有如此沉重的一份因果吗?”

“罢了,总归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且走一步看一步罢。”

李鱼心中默念一声,便出言向辅德王请辞,后者此时心情难明,随口应付了几句,便放李鱼离开了。

——从辅德王手中得到《太平青领书》的这半个月中,李鱼将自身原本所修的《重道延命方》和《胞胎阴阳规矩正行消恶图》重新整合了一番,将这两道本就是《太平青领书》中的传承复又归入整本太平经中去,将二者之间的一些滞塞不谐之感悉数消弭,体内诞出的一道微弱无名法力也逐渐被转化为太平经中所记载的真传法力:上皇洞平法力。

所谓法力者,便是修行之士开始炼精化气后体内所成的一股真气,混合天地间元气所成,其间还夹杂了一些心神念头,或者说魂魄之力。

“‘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时。故此经云,应感而现,事已即藏’,换句话来说,太平经出世,不就是天下大乱,灾厉横流之时,亟需受法者去荡平四方,肃清寰宇吗?”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