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都市狂神归来》
都市狂神归来

第431章 采访

“如今已经到了六月,别说会稽郡了,就算咱长安也热的是待不住人,不是出征的好时机,恐怕还得往后拖俩月。不过陛下放心,李中郎天纵之才,此番举动必有他的深意。”

类似的说法,韩嫣早就背的滚瓜乱熟,就差往DNA里面刻了。

李治叹了声:“等过了六月,就要入秋了,难道要到秋收后才出征吗?”

噗通!

东瓯使节跪在地上,重重的磕头,一时间声泪俱下:“天国上官大恩,东瓯不敢忘。”

好在旁边站的是林仲不是张季,否则看到这一幕,铁定憋不住,得笑出声来。

征集了一个多月的烟草和草,已经足够将量大谷仓堆满,东瓯国的使节又来请求出兵,但叶天这次以天气酷热为由,再次婉拒了。

夏天走在树林中都能被热中暑了,除非是昏了头,又或者是战况紧急,否则没有人原因在这时候出兵。

东瓯国的事情的确危在旦夕,但这关唐军屁事

冒着中暑和士兵病的风险,去救东瓯国

脑袋秀逗了吧

没有得到支援,叶天表示很愧疚,于是又送了些粮草过去,算是给东瓯国输了输血。

如今东瓯国的粮食所剩不多,平日里除了组织反击外,还要将精力放在粮食上。

这还是平民,没有算奴隶,唐军的粮草主要是提供给军队,至于平民和奴隶,多是要靠狩猎和采摘野草果实为生。

自家的粮食已经被闽越国抢走了,闽越国的军队在外出征也是要吃饭的,有时候国内的粮食供给不上来,就只能去抢。

不仅抢粮,还抢人,抢女人,更抢男人,男人可以当做奴隶来用,这点闽越国并不忌讳。

粮食的问题,让东瓯国的百姓跟闽越国的军队之间的矛盾激增,爆发的冲突也越来越多。

反倒是一些奴隶,因为战争的原因,反而获得了自由,自由归自由了,去没有去处。

流浪在丛林中,或是可能被猛兽叼去做了晚餐,或是可能又被抓取做了奴隶,又或者可能喝了毒泉的水死掉,被毒瘴毒死,可谓九死一生,难道真的只能继续回去做奴隶

就在这时,东瓯国的境内出现流言,唐人愿意接纳东瓯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奴隶,只要到了会稽郡,都能得到保护一视同仁,也不用担心饿死,不用再担心被卖身为奴。

总结一句话——唐朝愿收纳难民。

收纳难民是叶天的主张,跟后世某些皿煮国家的做法不同,首先所谓的一视同仁只是表面上的一视同仁。

认识唐字的地位最高,东瓯人中认识唐字的,基本都是勋贵出生,寻常百姓不可能认字。其次会说唐语的地位其次,能听懂唐语的地位再次之无法交流的,那只能说多加努力了。

然后这些东瓯人来到会稽郡,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每天都被安排不同的劳作,饭当然管饱,但是工钱

对不起,没有,简单来说,就是一群免费的劳动力!

这些东瓯人集中到一起管理,采用连坐制,互相监督,如果出现伤害唐人的要遭殃,这样大幅度避免出现暴乱的情况发生。

认识唐字者,会说唐语次一级,听懂唐语的再次之,从管理人员到下面,交给东瓯人自己来处理。

在管理过程中,尽量全程使用唐语。

同时找到那些认唐字的东瓯人,如果管理的好,有机会获得唐朝的绿卡,并获得自己的财产。

唐朝的绿卡是很值钱的,在这时代非常吸引外族,更不要说流亡状态的东瓯人了。

东瓯人创造出的财富归朝廷所有,然后再从这些财富中,取出一小部分用在东瓯人身上,剩下的自然充国库。

细算下来,唐朝这边付出的是一小片荒凉的土地,以及些许粮食,获得的是大量的廉价,不,免费的劳动力!

唯一让叶天不太满意的,就是这些劳动力属于朝廷,而不是自己的。

干了半天给他人做嫁衣,就算是给内弩也好啊,好歹肉烂在锅里!

叶天这种比资本家还资本家的行为,得到了万民敬仰,不仅会稽的百姓称赞,东瓯人也为叶天大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如果这年代有锦旗的话,那会稽郡的裁缝店,得卖疯了。

羽林军都不用配军旗了,每个人带个锦旗,都能剩下几十面,给女军医们拆了做绷带用。

除了百姓,就连郡守也认为叶天仁义无双,真乃圣人再世,搞得叶天还以为他是暗讽自己。

然而几次交流下来,发现这郡守说的居然是真心话,甚至连严助也说叶天此举行为,是牺牲自己,照耀他人,就差说是活菩萨了。

在军营里算完收支的萧白,最后仰天长叹,这种无本买卖的活,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做上一票。

会稽郡接纳难民的事儿越传越广,东瓯国的奴隶们,开始组团去会稽郡避难。

粮食被抢走,又或者家里被闽越军占领的,也在合计,留下来就会被抓去,还不如去会稽郡,好歹安全,还能吃个饱饭。

跑来会稽郡的相对还是少数,多数东瓯人,尤其是暂时没做被波及到的,是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横跨丛林,还没有到这份上。

不管怎么说,大量的百姓跑到会稽郡,东瓯王自然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这次他又派使节来会稽郡,表面询问何时出兵,实际上是质问为什么收纳东瓯难民。

这位快被叶天忽悠瘸了的东瓯使节抵达会稽郡时,已经是六月底,会稽郡依旧热的很,这种闷热的气氛,至少得八月底才会渐渐退去,于是又被叶天找了理由搪塞过去了。

对此为什么收纳东瓯难民,叶天没有自己解释,而是带着东瓯的使节,去了难民营,让他看到了难民营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生活,又“随机”抽取了几位东瓯人做采访。

当东瓯使节听到东瓯人在这里不仅没有生命危险,还能有衣穿,有饭吃,有屋住后,脸上显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并直言对不起东瓯百姓。

东瓯使节回去复命时,被狠狠地臭骂了一顿,他是站在东瓯百姓的角度看问题,然而东瓯王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问题。

等让扈从将郡守和东瓯使节送出营后,张季才走出来笑道:“家主,这东瓯使节当真好骗,不知道东瓯王会不会也这么好骗了。”

“不管好不好骗,只要拖到七月就足够了,如果能拖到九月,那就算东瓯国想翻脸,也没机会了。”

这是三个月来,李治第一百次问韩嫣,同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要重复问一遍,有时候还要问两遍,起初韩嫣还绞尽脑汁猜想叶天的计划,到后面干脆不想了。

李治想听的不是韩嫣的猜测,只是希望韩嫣能说点吉利的话。

所以叶天从头到尾就没有打算出兵帮东瓯国,甚至没有将东瓯国当做过外臣。

叶天拉过使节的手,安抚道:“东瓯国乃是我唐朝外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望贵使回去后请转告东瓯王,等唐军只要征集了蒿草跟洗瘴草,会第一时间发兵,讨伐闽越国!到那时东瓯国的损失,必要让那闽越国加倍奉还!”

无论是洗瘴草还是蒿草,亦或者热水杀菌都是真的,叶天在这方面确实没有骗东瓯使节,只是如今东瓯国跟闽越国交战正酣,而东瓯国是借助地形之利,展开层层阻击,说白了就是游击战。

而游击战需要的是隐蔽,如今正好是湿润的季节,大面积的点燃蒿草、柴木,必然会升起烟雾,很容易被发现,到时候双方血战的频率会大幅度上升。

等打到双方彻底不想打了,打不动了,还会有人逼着他们继续打,直到最后打的两败俱伤为止。

他真正要的是,让整个南方百越,成为唐朝的后花园!

表面掩盖不住内心的紧张不安,会稽郡的消息,每天都源源不断送到未央宫里,李治整天都盯着东瓯国的地图来回看。

“韩嫣,你说叶天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打仗是非常冒险的,通常打了,可以通过战争红利一夜暴富,如果打输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付之东流。

闽越国不是一言堂,更经受不起失败,而东瓯国就算想求和,沦落为奴隶的命运也迫使他们只能选择咬牙坚持。

古代出征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通常选择春秋两季,春季是有较长的作战时间,秋收则是粮草充足。

现在夏天酷热难耐,毒瘴的威力也正处于最强的时候,冒犯出兵绝非最佳时机。

“打吧,打的越激烈越好。”叶天又指着重新摆好的地图说:“无论是东瓯国,还是闽越国,对于唐朝来说都是多余的,无论是东瓯人,还是闽越人也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在这片土地上只要有唐人就足够了。如果东瓯王识时务,唐朝的列候会给他,如果执迷不悟,那就跟闽越王一起去死!”

这可是大唐,不是讲究皿煮的二十ー世纪。

当双方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在想要抽身而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