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梦想从1999开始》
梦想从1999开始

第198章 中国第一炸

随着主旋律电影的没落以及制片厂的改制,以后的电影剧组再也不能找来一个主力师,拍摄如此气势恢宏的长镜头。

即使雷卫东这个穿越者也一样。

以至于这段长镜头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瑰宝。

在没有特效的年代,为了拍出真实的效果,很多时候需要出动军队。

苏联拍摄的《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等电影的时候就出动了驻军。

内地这边也一样。

但是现在。

看着公司人员名单,雷卫东不由的感叹。

“老子鸟枪换炮,可以拉出去打一仗了。”

从灯光、摄影到服装、道具再到冲印、配音,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人员加盟,更主要的是这些人都是从各大制片厂过来的。

不光专业经验丰富,还都客串过电影、电视剧,有一定演技,有了他们,雷卫东连群众演员都不用愁了。

如果不是他们制片厂吃饭都成问题,熊猫影业这边待遇又好,他们也不会离乡背井,从国有制片厂跳槽到私人企业。

至于他们的能力怎么样?

呵呵!

雷卫东想起了史迪威将军的一句话,中国拥有一流的士兵,却只有二流的军官,三流的将军以及不入流的最高统帅。

这句话很合适一些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

内地的工人是最优秀的。

吃苦耐劳不说,加班还无怨无悔,比欧美以及印度的工人不知道好多少倍,是私人企业、资本家的最爱。

领导他们的技术人员、中层领导也都不错。

虽然思想还有技术有些落后,但这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只要给他们时间和机遇,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外企也很喜欢用他们。

在往上的领导就不行了,有些人称呼他们三流都是给其面子。

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以及国有制度的弊端,让他们无可避免的沾染一些恶习。

只要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制片厂盈利不盈利,他们根本不在乎,甚至即使完不成任务也没什么,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

这年头,但凡领导太极拳打的都是一个顺畅。

全靠他们,现在的熊猫影业补全了最大的短板,不再是皮包公司不说,还可以多线作战,在拍摄战争片的同时,还能同步进行三到四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拍摄。

“卫东,我觉得电影中最好有我党的角色,要不然……”雷卫东和几个编剧一起完善剧本,过来看热闹的王聪提醒道。

“确实应该有,要不然……”雷卫东点点头,姜闻的《鬼子来了》被打回来的理由之一,就是电影中没有我党的出现。

“明面上不好安排,毕竟台儿庄战役的时候,我党在附近没有军队,只能暗地里出现。”编剧小王是雷卫东在北电的学长,是闫杰从魔都制片厂挖过来的。

剧本专业毕业的他,大学期间就写了不少小说,只可惜都没有发表。

到了魔都制片厂之后,写了不少剧本,可惜都没有被看中,觉得在魔都制片厂没有前途,工资低的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碰到熊猫影业挖人,想都没想,扛着行李就过来了。

经过简单的面试,进入熊猫影业编辑部,负责剧本编写。

发现老板看着自己,小王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党地下工作者很多,那个对待小吴等人像父亲一样关爱。

知道他们要去日军阵地抓舌头,主动跟随,在最后为了让四人安全撤离,而留下来掩护最后壮烈牺牲的少尉可以是我党的……

大妈的儿子,那个被日军抓住严刑拷打也没有放弃,用双手挖出一条通道让四人逃生的无名烈士……”

“想的不错,这两人虽然出现的镜头不多,连配角都比不上,但角色很是精彩属于电影中灵魂人物。”

雷卫东点点头,对于小王的想法很是赞同,说道,

“这事就交给你了,要安排的天衣无缝,另外,考虑到电影如果受欢迎,我准备将其做成一个系列,最少也要拍三部才行。”

系列电影是电影中最赚钱的。

因为有着前部打底,不用宣传都能吸引无数粉丝的注意。

国内还没有形成潮流,续集电影制作的不多,,但在香江、好莱坞早就成为常态。

《开心鬼》可以拍五部,《五福星》算上同人有七八部,《英雄本色》更厉害,因为发哥太受欢迎,又不能让直接爆头的小马哥复活,最后干脆用双胞胎的模式开续集。

至于好莱坞就不要说了。

在续集的运用上他们更炉火纯青,,前传、后传,同人,两年一部,大热电影的续集能拍出十几部。

即使中间有亏损也无所谓,放个几年换个马甲重新翻拍就是了。

“我们可以在隐蔽所留一个彩蛋,就是只有五具男性尸体。”小王脑子很快,雷卫东只是一说,他就想好了对策。

“如果电影崩了那就一切都不提,如果电影票房大爆,卫生员就没死。”雷卫东耸耸肩,接着小王的话道。

“让她身受重伤,战斗结束后被人从隐蔽所里救了出来,至于回到现代的四个男主。

他们经过战争的洗礼,稳重了很多,开始专注学业,几年后他们事业各有所称,小吴成了大学教师,小王成了……

为了纪念在战斗中死去的占有,四人组成了一个团队。

每年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寻找亲人。

再一次偶然情况下,四人收集到几张老照片,发现原来卫生员没有死在隐蔽所,这让几人有了追求真相的冲动。”

“张自忠将军在台儿庄战役后,还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以及枣宜会战等,最后在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时间是1940年5月16日,雷总,你说那个时间点比较好?”小王问道。

“现在考虑这个有些早了,我们还是把第一部拍好再说。”雷卫东摇摇头道,“小王,给你三天时间把剧本完善,能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小王拍着胸脯道。

------

“闫杰,招募的那些新人里,有炸药玩的好的吗?”来到总经理办公室,看到闫杰批改文件,雷卫东也不在意,直接做到沙发上。

拿起一苹果,边啃边道。

“懂炸药的有几个,制片厂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方面都要自给自足,但精通的就没有了。”把手里的的文件放好,闫杰走过来,按着雷卫东的肩膀道。

“毕竟有八一制片厂在,战争片几乎被其垄断了,要想找炸药玩的好的,只有去八一。”

“求人不如求几,我们就不能挖几个人过来。”雷卫东问道。

“八一制片厂隶属于军队,有着军队支持,日子还过得下去,挖人只能挖一些学徒,他们的技术部特技车间主任,主任烟火师尹星云尹主任可挖补过来。”

闫杰摇摇头,说道。

“尹星云,这个人很厉害吗?”雷卫东对这个名字很是陌生,第一次听说,于是问道。

“当然厉害了,烟火圈里没有不知道这个人,是行内的老大。”知道雷卫东烟火行业不熟悉,闫杰给其解释道,

“尹星云1979年从金陵军区83237部队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在特技车间从事烟火工作的,到今天已经二十多年了。

在这二十多年里,他担任烟火师完成的电影接近上百部,经典电影《大决战》就有他的参与,拿过好几次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烟火奖,被称为“中国第一炸”。

而最让人称赞的是,尹星云从事二十多年的烟火爆破工作,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以至于和他合作过的团队多说,尹星云无愧中国第一炸的美名,火药在他手里完成了艺术。

“挖不过来就只能合作了,爆炸戏最主要的是安全,只要能保证安全拍摄的时候不出事故,其他的都可以退让,我可不想让自己的演员拍戏的时候受伤。”

雷卫东有点头疼的说道,“只不过八一制片厂我们不熟悉,难道要去找三爷,可是那样一来,中影非分一杯羹不可。”

“就是不和八一制片厂合作,中影也要分一杯羹,现在的情况,没有中影合作,我们的电影想上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于雷卫东的小气,闫杰有些好笑。

说雷卫东小气吧,该花钱的地方花多少钱都不在乎,对员工也很大方,不想有些资本家恨不得把员工最后一个铜板都拿走。

说大方吧,有时候雷卫东真的很小气,充满了小市民的……

“《我们来自未来》需要的演员很多,最主要的四个男主角和女主你准备选谁?”放下手,身子做到雷卫东怀里,用手指点点雷卫东的下巴,闫杰笑问道。

“女主属于花瓶一类的角色,高媛媛、樊兵兵、玉娇龙、刘雪玉、瑶陈、孙利都可以试一下。”雷卫东脑海里闪过原版女主的笑容。

虽然是花瓶角色,但影片的成功和女主有很大关系。

她那甜甜的微笑,给冷酷无情的战场上带来了一丝温暖,据说上映的时候可是收获了不少粉丝。

看来自己要仔细考虑一下,看她们谁的微笑最吸引人。

“至于男主,黄教主和皇海博肯定在里面,伍景已经签约了,给他也留一个名额,至于最后一个先待定。”

雷卫东继续说道,“影片中出现的坂垣征四郎,可以让陈小二客串,光头再加上一小胡子,陈哥扮演日本人最合适了。

喜欢女主的脸上可以由我客串。

少尉还有大妈的儿子可以问问三爷那有没有合适的,也算送个人情。”

战争大片《大决战》,出动部队之多,创造了历史。

其中最经典的要数《淮海战役》中,黄维十二兵团那长达两分多钟的航拍长镜头

《淮海战役》拍摄时,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正在附近冬训,于是他们得到了这次扮演黄维兵团的机会,地点和番号几乎都没变,也是巧合也是缘分。

当然镜头中也有穿帮,估计是因为剧组道具或者伪装不够,我军59式坦克堂而皇之出现在镜头里……

因为老蒋的士兵以拉壮丁为主,只是简单的训练就拉上战场,根本走不出这样高效率的行军队形的。

在所有电影类型中,战争片需要的演员最多。

伴随着雄壮的背景音乐,黄维兵团的部队气势汹汹杀奔淮海战场,看起来可谓是兵强马壮训练有素。

这段长镜头也曾多次被其他影视剧借用,比如《亮剑》里就曾出现过。

想走出这样的队形,那必须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指挥协调和士气高昂的部队才行。

据黄维兵团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的回忆。

当年他们赶往淮海战场时基本上是乱糟糟的,部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官兵没有经过动员,道路泥泞难走,各个兵种在行军路上乱成一团,在过河时甚至还淹死了人。

这段镜头是由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参与拍摄的,这是一支来自中原野战军的老牌劲旅,著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就是该军前身中野六纵在强渡汝河战斗中喊出来的。

用军迷的话说,如果当年的黄维兵团真能走出这样的队形,那他们当年也不会被窝窝囊囊的围歼。

在画面中的部队不论是步兵、装甲兵、坦克、后勤和工兵都各司其职不紧不慢,整个部队显得从容不迫又秩序井然,给人一种大兵压境的紧迫感。

原来的熊猫影业可以说是一皮包公司。

拍摄《夜店》的时候还要去青年制片厂借人借设备,单独拍摄战争片想都不用想。

别说他们,就算是当年的华野和中野的主力部队也走不出这样的队形来。

真实的历史中,即使是老蒋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士兵素质也不怎么样。

只不过这个长镜头超越了历史,因为看似简单的一组长镜头实际上展现的是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