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在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大唐:我带队搞生产》
大唐:我带队搞生产

第246章警告旱灾即将来临

等攒够了足够的积分,他还要买些猪崽、牛犊、羊羔……

一边想着,他打开系统,再确定下任务和各种家禽幼崽的价格。

嗯?

三皇庙左近,一切房屋、大棚等建筑,经钱先生和他那些工匠努力,已经初具规模。

如今钱先生也和韦公一起被关押在杜陵城内,李浩想起他,倒不禁有些惜才了。

“那老王八蛋,确实有些本事。”

他意识到有问题,慌忙点开。

整个屏幕顿时被天气界面占据,并冒出老大几个字——警告:旱灾即将来临!

那几个大字闪烁不停,显得格外刺眼。

与此同时,还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李浩吓得咕咚咽口吐沫,将万年历打开,逐天逐日的查看起天气来。

降雨量:0!

降雨量:0!

降雨量:0

……

从大唐贞观元年十月二十日开始,直到大唐贞观二年十二月七日,一年多的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雨雪。

这意味着,整个大唐明年将颗粒无收。

李浩再咽口吐沫,心开始砰砰乱跳。

大唐内外纷争才刚刚尘埃落定,此前连年用兵,消耗不少粮食。

换句话说,大唐粮库里,恐怕已经没有多少存粮。

那点粮食,不够镇守边防的士兵食用,又哪有富裕分发给百姓。

百姓无粮,岂不就要活活饿死?

他关掉天气预报系统,再无心查看家禽价格了。

天气预报不会出错,明年必是大旱之年,还他娘养什么家禽?

从现在开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种植食物。

蔬菜什么的,统统可以省略,那都不是必需之物。

种些高产、耐饿、易储存的粗粮,才是上策。

对了!

还有打井!

多多的打井,将每口井都打的尽可能深。

随着明年大旱,部分水源将会枯竭,地下水位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必需将井打的够深,才能获得深处水源。

还有,这件事一定得告诉程咬金,让他转达圣上,也好让圣上有个准备。

主意已定,他慌慌张张跑向杜楚客和九叔公那边,分别给俩人下达命令。

“杜贵人,辛苦你,马上派人去将程将军叫来,我有重要的话和他说。”

“九叔公,你让大家全力赶造大棚,这些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

俩人见他神色有异,不得不问。

“李郎,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为何如此慌张。”

李浩也不隐瞒,直言不讳道。

“明年便要大旱,我们宜及早防备。”

俩人对视一眼,都不太相信。

“你怎么知道明年要大旱?”

我怎么知道?

天气预告说的!

可……

他们连什么是天气预报都不知道,跟他们解释起来太过麻烦,还不如撒个谎省事。

“我刚才观瞧天相,见旱星坠地,是以知道。”

“旱星!?”杜楚客可是大儒,博古通今,他读书无数,压根没听说过这个词汇。

“李郎,何为旱星?”

这……

怎么越解释越麻烦了,他带着几分气急败坏,继续胡说。

“就是大旱的星嘛!”

“杜贵人,你问这么多干什么!?难道我会拿这样大事开玩笑不成!?”

杜楚客见他语气不善,登时怂了,不敢再问。

“李郎息怒。”

“既然李郎说旱星坠地,想来不会有错,我这便去通知程将军!”

九叔公见杜楚客都信了,他还有什么怀疑,也忙去指挥百姓扩建大棚。

李浩在系统里翻翻找找,比较着各种粮食。

选来选去,他最终却选定了地瓜。

首先,地瓜耐旱,并不需要太多水量,即使在沙土地也能成长。

其次,地瓜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而且抗饿。

第三,产量极高,适合用来应对灾年。

第四,易于储存。

最后,价格便宜,系统里一斤地瓜才50分。

他见很多大棚都已经建好,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于是一股脑将现有积分全部用来买地瓜。

百姓们看到他面前凭空出现一座由莫名物体堆积而成的小山,无不吃惊,纷纷围过来观瞧。

李浩为他们做着简要的介绍,并指点他们。

“这是地瓜,吃的!”

“你们每人拿几个,用刀削成小块,种进大棚里,别忘了浇水。”

“还有,天气已经很冷了,大棚里的温度远远不够。”

“你们种好地瓜、浇罢了水之后,便去收集枯草、木柴,将大棚里的火炕烧起来,烧的越热越好!”

百姓们懵懵懂懂,各自拿着地瓜观瞧。

“这东西像是石头一般,如何吃得?”

“此前让我们种菜,后来又让我们种苍耳,这会儿却改为种石头了。”

“从未种过这样东西,如何下手啊?”

……

李浩抓起个地瓜,掰成几块,冲进一个大棚,亲自给他们做示范。

“就这么种,有什么难?”

“休要再啰嗦了,你们不想饿死,就乖乖听我命令行事!”

“若被一刀砍掉脑袋,实在可惜了肚里那些学问。”

杜楚客和九叔公都是良善之人,听他这么说,急忙趁机求情。

眼下看来,应该将精力用在养殖业上。

那几只小鸡,仅仅是开始,或者说试探。

大家各去忙碌,小娘们也重新回到山腰,去安顿那几只小鸡。

李浩与小娘们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三皇庙。

“李郎,不如向程将军求求情,就饶过了钱先生吧。”

“对啊,让他戴罪立功,继续修建这里,对大家都有好处。”

“所以,还是算了吧。”

李浩独自站在三皇庙门外,琢磨着今后打算。

大棚当然还是要建,却已不是当务之急。

因为即便有了大棚,种出的蔬菜也不能帮数万百姓挺过严冬。

“他虽有本事,无奈心术不正,而且又对韦思仁忠心耿耿,定然不能为我所有。”

“即便救下他,他也不会专心帮我们办事的。”

才唤出系统,他便被右上角的天气预报系统吸引。

天气系统本是黑色文字,怎么现在却是红色的,而且还一直闪烁个不停。

“反正这里已经修建的七七八八,剩下我们自己动手便了,不再需要他来指挥。”

听他说的决绝,俩人也就不再劝了,自去指挥百姓们修建。

“呵呵。”李浩苦笑,否定了两个老好人的提议。

  • 加入收藏
  • 目录
  • A+
  • A-